查看原文
其他

左眼跳财,右眼跳灾?不管哪边跳,都要当心这种疾病!

青年专家涂明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2-06-04
俗话说
左眼跳财,右眼跳灾
可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出现这样的眨眼、眼皮跳
大家都没当回事儿


但是,如果您的眼皮不停地跳
甚至出现了面部的抽搐
那问题可就不小了
可能是患上了这种病
『面肌痉挛』



59岁的马老伯(化名)在3年前出现左下眼睑跳动,最开始没有在意,可后来发现眼皮跳地越来越频繁,左边的脸也跟着“跳”了起来。更可怕的是,他的眼睛也越变越小,都眯起来了,脸也变歪了。在此期间,他一直服用药物治疗,但效果不明显。

在朋友的介绍下,他来到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神经外科涂明副主任医师接诊后,耐心细致地分析他的病情、综合研判,初诊考虑“面肌抽搐”,进一步行头颅MRI面神经血管成像检查后,很快,罪魁祸首就抓住了,原来是左侧小脑前下动脉与面神经发生了“亲密接触”。
温医大附一院神经外科医护团队为马老伯实施微创的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即在耳后仅开一个4cm的小切口,颅骨上铣一个一元硬币大小的骨瓣,找到压迫面神经的责任血管,并在神经与血管之间垫入一种特殊的材料。麻醉清醒后,马老伯的面部抽搐完全消失,眼睛和面部也都恢复了正常。“一颗悬着心终于落了地!”马老伯开心地说道。

>>>
什么是面肌痉挛(HFS)?

这是一种面神经高兴奋性疾病,指一侧或双侧面部肌肉 (眼轮匝肌 、表情肌 、口轮匝肌)反复发作的阵发性 、不自主地抽搐,在情绪激动或紧张时加重,严重时可出现睁眼困难、口角歪斜以及耳内抽动样杂音。发病率为11/100000,其中女性发病率为男性的2倍,好发于中老年人群。


该病无生命危险,但难以自愈,患者常常由于面部抽搐症状影响外观而承受严重的精神压力。

 
>>>
为什么会出现面肌痉挛?

★ 血管因素(原发性)

这是最常见的原因,主要由于面神经出脑干处(REZ)受到迂曲的血管如小脑后下动脉(PICA),小脑前下动脉(AICA)或椎动脉的压迫而引起,占绝大部分,约80%~90%。
▲ 面神经(红色箭头)REZ区血管袢(黑色箭头)压迫



★ 非血管因素(继发性)

桥脑小脑角(CPA)区的非血管占位性病变,如肿瘤、肉芽肿或囊肿等因素。
     ▲ 桥小脑角区胆脂瘤(蓝色区域),仅表现为同侧面肌痉挛

>>>
如何诊断面肌痉挛?

主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史(面部疼痛的性质、部位等)进行诊断。影像学检查包括CT和MRI,可明确导致面肌痉挛的颅内病变,磁共振面神经血管成像 (3D–TOF-MRA) 可以发现压迫面神经的责任血管。

>>>
面肌痉挛该如何治疗?



01.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包括卡马西平、奥卡西平等。主要用于发病初期无法耐受手术、拒绝手术、术后症状不能缓解者的辅助治疗的病人。药物治疗能够减轻部分病人面肌抽搐症状。但可能会出现头晕、乏力、肝肾功能损害甚至剥脱性皮炎等不良反应,一旦发生应即刻停药。



02.肉毒素注射

主要用于不能耐受手术、拒绝手术、药物治疗无效或药物过敏的成年病人。90%以上的病人对初次注射肉毒素有效。但肉毒素的注射仅可缓解症状,无法根除病因,3~6个月后症状会再次出现,所以需要反复注射。



若治疗失败或重复注射后疗效逐步降低,应该考虑外科治疗方法。因此,肉毒素注射不能作为长期治疗面肌痉挛的措施。



03.手术治疗

一旦确诊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MVD)是唯一可以根治的方法,这是一种微创的,更加有效且持久的治疗方式,术后缓解率在90%以上。






手术适应证

诊断明确,经头颅CT或MRI排除继发性病变。
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病人手术意愿强烈。
应用药物或肉毒素治疗,如果出现疗效差或无效、药物过敏或毒副作用时,应积极手术。




专家介绍



往期精彩回顾

2型糖尿病可以“治愈”?医生直言:做好这几点,有机会实现“缓解”停药!提醒!每21秒就有1人死于这种疾病!降温了更要格外当心!游泳池里摔了一跤,伤口一年都无法愈合,“元凶”竟然是这种细菌!* 点击标题查看文章内容 *





来源:神经外科文字:涂明编辑:王坚连审核:苏志鹏、黄丽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