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弃幻想靠自己/ 核高基持续推进/遥感技术发现古罗马遗迹【一周科学看点2018-04-30丨中国科学院院刊】
点击上方“中国科学院院刊”可订阅哦!
五一劳动节快乐
◎科技攻关要摒弃幻想靠自己 ◎核高基持续推进 ◎FAST首次发现毫秒级脉冲星 ◎遥感技术发现古罗马遗迹 ◎中国科学家首次观测到化学反应中“日冕环”现象 ◎ 论文署名,诚信提醒!
科技攻关要摒弃幻想靠自己
( 新华网 )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l0638oipn4q&width=500&height=375&auto=0
4月26日,在烽火集团有限公司考察时,习近平再次强调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国之重器必须立足于自身。他指出,过去在外部封锁下,我们自力更生,勒紧裤腰带、咬紧牙关创造了“两弹一星”,这是因为我们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下一步,科技攻关也要这样做,要摒弃幻想、靠自己。
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基础软件产品
核高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实施推进会在京召开
( 科技部 )
会议主题:责任落实到位,推进在研课题顺利实施;压力传递到位,打好课题验收攻坚战。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以下简称"核高基重大专项")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所确定的国家十六个科技重大专项之一。
科技部是核高基重大专项的领导小组组长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是核高基重大专项的牵头组织单位,是实施核高基重大专项的责任主体。
FAST首次发现并认证毫秒脉冲星
FAST尚在调试阶段即取得这样的重大成果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a06402q5chq&width=500&height=375&auto=0
FAST首次发现的毫秒脉冲星得到国际认证,这是至今发现的射电流量最弱的高能毫秒脉冲星之一。
国际大型射电天文台曾对其进行过多次脉冲星搜索,例如美国Arecibo望远镜在2013年6月开展的三次定点观测,都未探测到。
中科院空间考古研究团队利用遥感技术
发现10处古罗马时期考古遗址
这是我国科学家利用遥感技术首次在境外发现考古遗址
( 中国科学院 )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h0634cb9b18&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中科院遥感地球所王心源带领的空间考古研究团队,联合突尼斯、意大利、巴基斯坦的科学家利用空间考古技术与方法,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西端突尼斯发现10处古罗马时期考古遗址,对于研究古罗马时期军事防御系统等具有重要意义。
这是我国科学家利用遥感技术首次在境外发现考古遗址,所发现的遗址揭示了古罗马时期南线军事防御系统的布局与农业灌溉系统的结构。
应用遥感技术,我国科学家曾发现阿拉善高原干沙覆盖下的古河湖串联系统和隋、明古长城。
遥感考古发端于1906年在军用热气球上拍摄到英国史前巨石阵遗址。20世纪20年代,航空考古勘察和航片分析成为遥感考古发展的里程碑。随着20世纪70年代卫星遥感考古的大量应用,遥感考古逐渐成为考古研究领域必备且常用的探测技术与方法。
中科院遥感地球所王心源研究员带领的空间考古研究团队是在中国科学院A类先导科技专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第三项目“数字一带一路”的资助支持下,执行“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世界遗产工作组非洲研究计划过程中取得上述重要成果的。
日冕环
中国科学家首次观测到化学反应中“日冕环”现象
什么是日冕环?
当大气中的微小水滴被阳光照射时,如果气象条件良好,人们可以在太阳周围观察到一系列美丽的光环,大气光学中称之为日冕环。
日冕环如何产生?
这一自然现象的产生源于光在水滴表面前向衍射所产生的光干涉图像。
就物理角度而言,其产生的原理与著名的杨氏双狭缝干涉现象极为类似,均是由光量子的波动特性而产生的干涉现象。
研究日冕环有什么用处?
日冕环的结构可帮助人们直接分析推测出空气中水滴的大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兴安教授和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孙志刚研究员、张东辉院士、杨学明院士合作,首次利用自主发展的目前最高分辨率的交叉分子束离子成像技术,观测到了化学反应散射中日冕环的现象,并结合量子分子反应动力学理论分析,首次揭示了该现象所隐藏的反应动力学机理。该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化学》(Nature Chemistry)上。
论文署名,诚信提醒!
中国科学院科研道德委员会发布《关于在学术论文署名中常见问题或错误的诚信提醒》
(中国科学院 )
提醒一:论文署名不完整或者夹带署名。
提醒二:论文署名排序不当。
提醒三: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数量过多。
提醒四:冒用作者署名。
提醒五:未利用标注等手段,声明应该公开的相关利益冲突问题。
提醒六:未充分使用志(致)谢方式表现其他参与科研工作人员的贡献,造成知识产权纠纷和科研道德纠纷。
提醒七:未正确署名所属机构。
提醒八:作者不使用其所属单位的联系方式作为自己的联系方式。
提醒九:未引用重要文献。
提醒十:在论文发表后,如果发现文章的缺陷或相关研究过程中有违背科研规范的行为,作者应主动声明更正或要求撤回稿件。
一周科学看点回顾
2018-04-23
2018-04-16
2018-04-09
2018-04-02
2018-03-26
2018-03-19
2018-03-12
2018-03-06
2018-02-26
2018-02-19
2018-02-06
责任编辑:张帆
▼ 点击查看相关文章
李述汤院士:OLED产业迸发指日可待 核心技术突破迫在眉睫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历史性转变
专题:知识产权转化与运营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年第3期发布
从问题到解决方案:土壤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中国科学院院刊》入选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
专题:土壤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年第2期发布
专题: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理论、指标与实践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年第1期发布
郝柏林院士:对基础研究的一些认识 | 缅怀
国际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回顾
生物传感发展50年及展望
从青藏高原到第三极和泛第三极
长按二维码 关注“中国科学院院刊” 微信号CASbulle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