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周科学看点2018-02-06丨中国科学院院刊

点击上方“中国科学院院刊”可订阅哦!


 要闻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 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月4日,改革开放以来第20个、新世纪以来第15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4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文件题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文件从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推进乡村绿色发展、繁荣兴盛农村文化、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等方面进行安排部署。

(来源:中国政府网 )



习近平同意大利总统互致贺电庆祝“张衡一号”发射成功

2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贺电中指出,中意两国在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项目合作中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中意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体现,将有力提升两国利用航天技术对地球电磁环境的监测能力和水平,为地震预警、防灾减灾发挥重要作用,服务两国经济社会发展。

(来源:人民网)



李克强主持召开教科文卫体界人士和基层群众代表座谈会

1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界人士和基层群众共9位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汪洋出席。


中科院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所长陈志明院士建议,要继续加大科技投入,更加重视基础研究。李克强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筑牢基础研究这个基石,没有数理化等基础学科的“深蹲助跑”,就无法实现原始创新和核心关键技术突破的“起跳跨跃”,要完善激励政策,把基础研究的“冷板凳”捂热,鼓励科技人员多出原创性、突破性研究成果。

(来源:人民网)



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于1月31日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作出部署。明确了我国基础科学研究三步走的发展目标,提出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要坚持的原则,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20项重点任务。

(来源:中国政府网  )



黄路生等11位院士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8年1月26日,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公布了2018年院士增选名单,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55位学者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其中,11位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们是:江西农业大学黄路生,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周琪,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张旭,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韩布兴、刘云圻,南方科技大学陈十一,南京大学邹志刚,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郭正堂,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周向宇,北京大学龚旗煌、谢心澄。(以学科及姓氏的英文字母为序)

(来源:TWAS  )



 动态


◎ 中国科学院2021—2035年中长期发展规划战略研究生命与健康领域专题在沪启动

(来源:中国科学院 )


◎ 中国首个0.5米分辨率商业遥感星座完成4星组网

(来源:国防科工局)


◎ 科技部组织召开《第四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编制工作启动会

(来源:科技部 )


◎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评估专家组成立会议召开

(来源:科技部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动物源病原体的发现及其对人类致病性研究”结题取得重要进展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 美国科学院发布未来十年太空对地观测战略报告

(来源:科技部 )



 进展


中国碳卫星获得首幅全球二氧化碳分布图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通过地球观测组织(GEO)年度大会,展示了中国碳卫星观测的首幅全球二氧化碳分布图,预示着中国碳卫星将为气候变化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该成果受到与会的美国航天局(NASA)、日本航天局(JAXA)和欧洲空间局(ESA)等国外研究机构代表的高度关注。

(来源:中国科学院)

大气所反演算法获取的首幅中国碳卫星大气二氧化碳全球分布图。左图为2017年4月,右图为2017年7月。



中国科大在新型量子密钥分配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中科大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在环回差分相位量子密钥分配(RRDPS)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分组脉冲数最小、安全距离最长的RRDPS协议,解决了该协议在实际信道条件下分组脉冲数过多、效率偏低的问题。该成果发表在1月31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琥珀中首次发现一亿年前完整古鸟

2月2日,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为首的多国学者宣布,在一枚产自缅甸的琥珀中,发现了一只距今约一亿年的、如蜂鸟般大小几乎完整的小鸟。因为在发掘过程中损失了部分皮肉,现存的这只鸟很“薄”,因此又被专家们称为“煎饼鸟”。此次的标本来自著名的琥珀产区,缅甸北部胡冈谷地。据火山灰测定,此地的琥珀距今约一亿年前,属于白垩纪晚期的最早期。

(来源:科学网)

“煎饼鸟”标本自然光照片与荧光照片

责任编辑:张帆


▼ 点击查看相关文章

专题: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理论、指标与实践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年第1期发布

为了时刻关注你的健康,穿戴式人体传感器都在研究什么?

钟彩虹:为猕猴桃产业洒下彩虹

厉害了,我的中科院!让总书记2018新年喝彩的是这些成果

把我的2017告诉你@中国科学院院刊

对“李约瑟之问”的再思考

国际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回顾

周琪:建设生命健康科技强国的路径思考

刘彦随:解读精准扶贫,怎么做?用何做?做什么?

从青藏高原到第三极和泛第三极

青藏高原,你从哪里来?

“上帝视角”——当代遥感科技发展的现状与未来展望



长按二维码  关注“中国科学院院刊” 微信号CASbulleti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