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话15名内容审查员:做互联网守门人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颜椿颖 新榜 2019-04-18


作者:Alex Feerst

译者:颜椿颖

来源:Medium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话虽如此,但互联网的内容边界到底在哪里?


从阴谋论家Alex Jones相关内容在Facebook、播客和Twitter上被全面封杀,到Tumblr下架成人内容,再到新西兰大屠杀视频在互联网上被禁,最新的禁令是,Facebook应民权组织要求,全面禁止一切白人至上的活动。


每一次平台对言论管控的举措都伴随着巨大的争议,互联网让世界更开放了,但它真的让表达环境变得更好了吗?面对科技互联网带来的几乎是必然的弊端,每家平台的审核员又承担着怎样的角色?


大众希望平台能在保护我们不受互联网伤害的前提下拓宽表达边界,但对于如何保护,却始终没能达成共识。政治家、学者、非公益组织、公司等各方都在寻找解决方法,不过,问题尚未解决之前,永远需要有人直接坐到电脑前,快速决定哪些内容要保留,哪些内容要下架,哪些内容可以推广,哪些有潜在风险,哪些需要封杀,封杀多久。


那么,谁是这个决策者?


关于“内容审核”,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不陌生。去年4月,快手紧急扩大内容审核团队,字节跳动也抓紧招募内容审核员,其中一条要求是党员优先,以扩大人工对内容的干预。国外的大公司也同样如此,他们都归属于信任和安全团队,或者也被称为内容政策、内容审核、社区运营团队。他们都是平台规范的制定者和实施者,也是互联网上的法官与守门人。


此前曾有过报道,YouTube在2017年12月雇佣了10000名内容审核员,在2018年初,Facebook的内容审核员达到7500名,当时曾计划将审核团队扩大到20000名,当然了,不止是在美国本土,这些内容审核员也遍布海外,比如劳动力相对廉价的菲律宾,他们通常都是作为合同工存在。


伤害也是显而易见的,关于内容审核员患上应激性创伤后遗症的报道层出不穷。2018年初,一部聚焦第三世界内容审核员的纪录片《网络审核员(The Cleaners)》上映,今年2月,Facebook前审核员一纸诉状将平台告上法庭,同月,科技媒体The Verge发布深度报道,再次揭示美国内容审核员深受身心创伤的报道。


那么,真正做一名内容审核员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内容平台Medium最近出了一本新杂志OneZero,平台的内容审核团队负责人Alex Feerst同15位曾在YouTube、Facebook、Twitte、Reddit等平台的内容审核员聊了聊,关于言论自由、权力边际、工作环境、审核技术进化等话题。


为了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文章访谈以化名形式呈现。




Medium:你的日常工作是怎样的?做过最难的任务是什么?


Olivia: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处决的第二天,视频上了Google,显示在《纽约时报》头版,我当时觉得,这什么?超出我的知识储备了吧。当时有种被羞辱的感觉。


mathilda:如果有人发一条:我要从桥上跳下去。哪怕是在半夜,我们也需要搞清楚他在哪座桥,告知国外的警察,联系他的家人,同时还要考虑,我们是否越界而侵犯了隐私条款,等到他的家人轻飘飘回答一句:嗯,这事儿的确偶尔会发生。


而我们能做的,也只能说:随他去吧。你能做的只有这么多了,谁知道呢,可能这本来就只是一起恶作剧。


Nora:(电商平台)Etsy,我们会禁掉一切可能造成隐患的暗语、读物等,买家可能会抱怨,或者是试着恢复屏蔽词,后果无穷无尽。在很多安全团队里,这会产生强大的相互作用:造假、内容政策调整、新增管理案例。


宣布隐私新政策当天,我们做了下架处理,撤销了无数个看似睿智和玄妙的产品,以防卖家用各种方式来避开审核。


结果是,Etsy这个社区迅速成长壮大,在我们的规则限制下,用户花的每一分钱都很慎重,抱怨是有的,还有人声称我们会掉发秃头,所以,我现在还背着诅咒的吧?


Y.X.Yang:大萧条时期,谷歌上的发薪日贷款广告有海量增长,那个时候,我们做的事情没有任何先例可循。我们需要讨论,这些广告是否能给用户提供实际价值,必须时刻想着,可能真的有人会需要一笔贷款来搞定这一周的吃饭或是房租。


于是我们发现,有的贷款项目的确更好,利率更合理,所以在后台强制给予更高展示位,给每个项目合理位置。


但在当天结束时,我们得出结论,贷款项目不靠谱,于是砍掉了这条业务。如果再来一次,我们或许可以快速做一个明确的决定,但在当下,我确实无法借鉴某个模式来处理这样的问题。


Mathilda:有的视频是这样的,一个金发女郎坐在床上,用性感的娃娃音朗读着白人至上的言论,你的反应可能是:我靠,这什么鬼。还有的,不过是一个处女膜修复手术的特写视频,竟然也有无数粉丝。围观者们当然不是出于医学目的在观摩,而且,这很可能只是一段手术过程。不过想想看,你确定这位“主角”知道自己的视频被挂在网上了吗?


Nora:这个工作是这样的,大周一赶到公司,立马处理一封加急邮件——有人从斑马上摔下来了。做久了这种工作,任谁都会搞出幽默感吧。



Medium:依然有很多人不理解内容审核员这份工作,你们怎么看?


Rob:常常有用户认为,内容审核不过是一群抠脚大学生坐一块进行审核,他们不考虑自己的工作会产生什么实际影响,所以对平台政策和决定不以为意,这种想法实在大错特错。不过,抠脚可能没错。


Adam:正常人看到关于一则下架决策错误的新闻可能会想,“傻子吧,演什么网络警察?就不能做对一次么?“


而你只能想,人类的表达微妙而复杂,每个人都希望你可以下架他们不喜欢的内容,然后保留他们的内容。互联网上,每天发布的帖子数以百万计,对于留什么不留什么,每个人的意见都不统一,而他们都觉得自己是对的。


James:用户以为,你看一则帖子的时间不超过5秒——嗯,这个还行,那个封掉。但事实绝非如此,我们每个决策的平均时间都在10分钟左右,复杂的情况耗时更长,我们需要去做调查,还要把它们重新拼凑起来。


Mathilda:“内容审核员只是对一团浆糊似的匿名内容进行审核,无人在意”,这个观点错的离谱。事实上,这种工作会让人产生亲密感,也非常个人化。


此前有一个记者和我聊:“你们就是熬着夜喝着酒,然后撤掉你们不认可的内容吧?”哈?怎么可能,这样的话,你会立刻被解雇。


其实,每次内容下架都会造成一道伤疤,复杂的任务会让人心理备受创伤。



Olivia:对于一个平台花了多少精力制定政策,做了多少测试,如何深思熟虑,以及如何努力才能尽量做到公平,如果用户能知道,一定会感到震惊。没人理解,移动山峰,从来不是靠一人之力。


Jessica:甚至有人不认为有审核团队,这是我们最大的理念分歧。事实上,每个公司都有至少一个内容审核员。


还有人认为,内容平台由算法主导,没有人工执行。别闹了,真的有人力在做审核,而且这事儿会耗费不少精力。


Rob:另一个观点是,平台对内容审核并不在意。但做审核的人总是希望尽力争取,争取更多人力、更多资源,让公司内外的人都能认同这份工作。



Medium:你是如何进入这个行业的?


Nora:之前我是律师,在纽约一家大公司工作,帮有钱人打官司。出于对正义和公平的期待,对于真实世界发生的一切都有求知欲,我转行了。因为可以在真实世界里对真实的人产生影响,这样我的知识有更正向的应用。


Marie:我之前在一家移民和难民资源中心,向遭遇困难的人提供解决方案,处理大量同类时间,比如性骚扰和家庭暴力。二者工作是相通的,只不过,此前在非盈利组织的工作动力更关注幸存者。


Remy:这个立场很奇怪,你会认为,某个表述不对,也会说,出于某种无人关心的、神秘的道德准则,我们应该做这个,不应该做那个。


一方面,你是用户们的支持者,他们的真实生活受你影响,另一方面,你又是一个奇怪的权威,进入他们的世界,毁掉他们的生活,或是彻底封禁他们此刻昂扬的激情。



Medium:是否曾经感觉到权力过大?有为什么决定感觉到不适吗?


Y.X.Yang:可能是十年前刚入行吧,我实在太震惊了,“我这就能封禁一个域名了?然后他们还不能发广告?”答案是肯定的,但我当时想“我也不过20出头的年纪啊。”


Rob:也是在早期,有人会想,在Facebook工作的我们的权力,没准高于最高法院,因为我们的用户量甚至是美国人口的两倍之多。开始我们也不以为意,很快意识到,这话有点道理。


对用户而言,尽管可以选择Facebook之外的平台,但如果Facebook符合用户的预期,它可能最终成为人们沟通的主要渠道,责任感影响了我们所有人。


Josh:一开始,我总觉得,我们就像躲在窗帘后面工作,你有权力下架或上架任何内容,可以获得更多信息,有更大的权力。我不打算用这个权力去做任何事,但依然感觉生活被侵占了。



Venessa:我没有看到有谁会有权利饥渴,但的确有一些自以为是的傻子。


Martin:多数情况下,内容审核员们只在意网站能否正常运转,也并没有因为禁言谁感到丧气。他们没有什么强烈的政治诉求,只是采取强硬措施来对抗网络暴力,这是非政治性的行为。


Mathilda:我常常会惊讶于我们的小决策如此简单,却对用户的影响如此之大。我觉得有必要把这些工作落实到现实生活中,有的做法可能很荒谬,比如花费数日去调查一个人的票据,但我们更有责任创建一个严密的运营逻辑,不断调整,落到实地。我始终认为,逻辑和程序很重要,这也是我们最擅长的。


然而,这份花了我很多时间的工作,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谬论,怎么可能让每个人都在这种混乱感中有更好体验呢?


Rob:早期在Facebook时我会感觉自己有极大权力,但我也觉得我们是团队里的聪明人,心怀善意,也真正关心周围世界。不过,我经常回家都感觉丧得不行,觉得搞砸了一切,责任感偶尔压得我喘不过气。而我们的工作也没有先例,没人能告诉我们,到底做得对不对。


Remy:我知道我们有一定的权力,可以决定哪些内容可以留下。我会试着用实操的方式去应用这种权利——在规则一致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决定。或者说,每一天中,你还有什么别的方式进行处理吗?你必须要及时处理,也得站在人性一边考虑决策的影响。不过,每天打开电脑时,我都不打算行使这份权力。



Medium:如何看待大众对科技平台及其政策的批评意见?


Marie:在使用我们网站的那些仇恨小组,我会告诉他们我的工作。他们的第一个问题是:“你谁啊,凭什么?科技公司没权力审核。”当然,我不会让他们知道审核工作的全貌,我们做过的调查,以及我们希望减轻的风险。也不想告诉他们,没有内容审核员,可能会导致真实世界的恶果,比如更多KKK成员使用我们的平台实施暴力仇恨犯罪。显然,我不能公开谈论这事儿,但如果不提,没人能理解为什么是我们在做审核。


如果科技公司没有内容审核,真实世界可能坍塌。


Venessa:在我看来,社交媒体可不能完美解释这个问题。不仅仅是社交媒体,技术让人类有了新的表达介质,我们所做的就是,弄清楚如何运用知识帮助技术公司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技术已经存在,社交媒体也是,我们可以谈谈它的坏处,但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联合起来,用科技让世界变得更好。


Y.X.Yang:在内容审核团队的多数人,通常都不是公司的核心小组,所以这事儿就挺有意思的。看到类似于“这家公司不在意女性、不在意同性恋”的消极言论时,审核组的人在意,尽管他们代表不了什么。


Martin:这和上层的权威无关,没有技术领导者想要作恶,但他们的确需要有人来管理这些言论,不带任何政治动机。这就是内容审核工作,可不是《1984》里的老大哥。可能就是一个普通人坐在电脑前浏览这些评论,“emmmm,这个言论不OK,撤吧。”



Medium:公司内部如何影响审核组的工作?


Rita:审核组的吉祥物应该是Lisa Simpson(《辛普森一家》中,春田镇唯一的“正常人”)


Y.X.Yang:情绪压力特别大,尤其是一些话题变成热点之后。会感觉公司其他人看我们的工作都带着情绪,“这他妈的是什么?你在干嘛?为什么不能做个正确的决定?“他们无法理解做出一个决定有多复杂。



Adam:我们是逆水而上。审核组代表的是公司意志,你支持的价值观代表着公司的价值观。


Y.X.Yang:公司同事有时会问:“你之前知道这事儿会发生吧?”我当然知道,甚至一年前就告诉过产品团队,不做X就会有Y后果,限于当时情况紧急,产品经理还是做了X。这种感觉就像是:无论如何,我们会帮你收拾烂摊子的。


Adam:“六个月前我说,‘别在路上铺香蕉皮。’但你想的是,‘不如看看铺上香蕉皮会怎样。’”行吧,最后一起收拾吧。


Venessa:如果领导们关心的是更大的项目,那审核组们就得做好自己:“忠于本心,努力工作,哪怕没人在意。“


Adam:用户和产品团队都有一种理想化的期待,希望产品积极向上,不希望有任何破坏可能,没人想用这种产品。我担心产品组和审核组的分歧,以此发展下去,产品和工程是莫扎特,其他人都是阿尔弗雷德,我们无法对世界产生任何改变。


Nora:在处理用户事件时,管理者和产品经理经常影响审核团队。比如产品组和审核组共同处理性侵受害者事件,他们往往心生同情,再做产品搭建时不免受此影响。审核组会告诉他们这样做可能造成人口贩卖,他们却不以为意,以为自己是在弥补。



Medium:这份工作对你造成了什么影响?


Jessica:早期在YouTube时,也有心理专家,或者叫治疗师,他们也对此毫无经验。如果有人讲述自己看到的那些恶劣视频,心理师也希望把恶劣事件主角搞一顿。治疗师也都走了:拿这里的人实在没办法。


Adam:我有种本事,知道如何轻易毁掉一个人的生活。


比如你讲个烂梗,接着可能有人指责你或是想要诋毁你,然后百万网民齐上阵,几个小时就能对你言语暴力,造谣,让精神不稳定的人杀死你。


这事会发生在任何人身上,你可能是受害者,也可能是施暴者。你的生活不会永远平静如水,互联网有这个能力。绝对自由言论主义者会告诉你,“OK,可能有的人就是无法接受不同意见呗。”


Y.X.Yang:你可能要对审核组们另眼相看,毕竟他们的幽默感总是不太一样。虽然没人能理解,但这种幽默感很必要,这是每个人都需要的救生艇。


我们说的、看的、理解的,奇怪到常人无法理解。或许你会在Reddit上看到什么奇怪的迷信,但我们看到的,比你高出至少三个数量级。


Remy:举个例子,举重运动员为了承受巨大的压力,身体也适应成了一种奇怪的形状。而审核团队心理上的自适应就是不断被磨炼的判断力和意志力,永远保持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做正确的决定。


此时,你手里握着的尖刀可能会打开那些不该打开的罐头,而你需要不断打磨手里的尖刀,同时又试图让它钝化。



Mathilda:事实上,我越来越同情用户,也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这可能和我做的仇恨言论筛选正好相反。互联网以奇怪的方式分配权力,涉及民主利益,但也会扩大痛苦和耻辱。我给其它团队发邮件时都会调整自己的语气,因为我知道,那种语气词能让人帮我,哪种不会,哪种会让人觉得,这就是个玩笑。



Medium:工作环境和薪水怎么样?


Remy:如果能让重度互联网用户摆脱消极影响,我们深入一线的人的工作才有意义,但我不知道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可能是AI,但我们还是需要训练和检查这些自动化系统啊。


所以,怎么解决呢?除了推给别人还有什么方法吗?




Mathilda:很多行业都存在这种问题。公司开发了产品,然后把其它人需要承担的成本外部化,一部分来自于公司的现有激励制度,一部分是因为产品创新时,没有人能预测长远的成本。用户每天在十几个平台发几百万条消息,必然需要更多审核。


那么审核可以由人和机器共同实现,但目前看来,机器人做不了,甚至永远做不好,尤其是在言论自由论调之下。而人力成本极高,甚至在目前工资并不理想的情况下,人力依然很贵。


如果要把审核团队成本内部化,很可能让人大吃一惊,但这也无法忽视。我想,公司应该把技术赚来的钱用到审核团队里,支付他们合理的薪资,这场互联网生态灾难让科技公司赚的盆满钵满,他们必然需要承担清理责任的。



Medium:从开始到现在,平台方有什么改变吗?你觉得以后会有什么变化?


Olivia:一开始人们问的是,为什么不能捍卫言论自由,为什么不能有想法差异,也不能有公开对话。但没人会想到事件会变得如此。


Rob:起初的设定可能有些天真,我们以为可以言论开放。但现在,内容本身的可信度已经下降,我们探讨言论时,还需要探讨背后的动机。在调查俄罗斯IRA在社交媒体上做的事情时才发现,如果不知道这是俄罗斯的假新闻干预(美国总统大选),那它的内容毫无问题。


James:你可不能就这么着摆摆手,告诉大众,不,事实上我们只是一个内容平台,我们的行为影响不到这个世界。



Martin:五年前,我理想中的未来应该是这样,“是的,让他发言,我们都可以发言。“但现在我觉得,这不可能了。


Remy:你在网络上的任何言论都可能变成公开舆论场的批斗对象,网民会截屏,搜集你所有正面和反面的言论,最后还可能登上BuzzFeed,你做的任何事情都可能变成一个国际事件。


Y.X.Yang:我认为公司会撤下更多内容,他们没办法,而这种压力会让公司变得更严谨。很失望,但我能理解。



Medium:想过转行吗?会不会担心某天崩溃了?


James:我知道有人会转行去做压力更小的工作,准确说来应该是:我得决定,针对我哥学校的枪击威胁到底是真是假,但我决定不了。


Marie:如果有个暂停期最好,就像放射物清理工作那样。但现在是,你点一个日期,你在这个领域的职业生涯也就结束了。


Remy:现在思考转行还挺奇怪的,我很难和别人解释我在这份工作中学到了什么,或者得到了什么收获。从某种程度上说,一旦入行,不论好坏,你已经被困住了。我不知道你有什么办法离开。



Medium:你的工作意义是什么?为什么可以坚持?


Mathilda:这事儿特别有意思,可以看到人性最脆弱的一面,浸入其中。


Rob:最有意思的部分不在于,“哈,这也太可怕了,我得看看”,或者是“简直不相信有人想要留着这段。”而是如何界定一点事的边界,决定它的影响。


Olivia:像是医生吧,冷静而没有人情味。这份工作既要智力,又非常抽象。虽然你最终需要做一个决定,但思考的过程很有学术性,你需要天生就有这种感觉。


Marie:这些事情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或许很糟糕,但我们将搭建基础设施和规则系统,每一次都能有最好的反馈。


Remy:我喜欢这种深入感。这份工作本来非常神秘,但你做出决定的过程,可以用不那么神秘的方式告知团队和公司的其他人。


Martin:可能是满足我的好奇心和困惑感吧。


Nora:我看到了不少迷信和亚文化,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每个人都有一块小地方,每个怪咖都能在互联网上找到另一个双生子。


Rita:一些小细节就会让我积极起来,你可以连看几天ISIS的暴力视频,然后在Reddit上发现一个小组,这里有人给蜜蜂PS上各种小帽子,我爱死了这种小花样,立刻又会元气满满。


James:审核是一个极其有体验感的工作。比如有人在网上说他今天的杀人计划,而我们会报警,然后真正救人一命,这可能是其它工作不会有的影响力。我做过4年内科急救专家,,我甚至觉得,以前的经验都是为现在的工作做准备。


出现在车祸现场或其它血腥场景中,尽管事情不妙,但你需要做的,就是理解自己的情绪反应,同时将其搁置一旁:如果我做好这个工作,可能会产生一点改变。


今天的改变是,我救了一个人。


图片来源:the Verg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