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螺日记观影日记 | Day1&2:重拳一击开门红
开幕片有时候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质量并不是最重要的,明星才是。而竞赛单元打头阵的影片才真正能为电影节营造开门红的繁荣景象。去年最开始放映的《海街日记》《故事的故事》无论质量怎样评价如何,从电影节排片角度来看都有点无力。而今年就完全不一样了,同样从排片角度来说,《雪山之家》《保持站立》都是非常有力的竞赛片。这个之后慢慢聊。先回答前面一篇日记的一些问题。为什么桃姐第一次去戛纳就拿粉证?就像我上一篇说的,媒体部门在审核材料的时候不会考虑,或者说很少考虑个人资历,就算你是第一次来戛纳电影节,如果代表媒体是《好莱坞报道者》,仍然可以拿到粉加点级别。有豆友问粉加点是什么东西?就是下图里面那个黄色的点~
虽然官方开幕是11号晚上,但是媒体在当天早上就能看到开幕片的媒体场。这也是很多记者提前抵达戛纳的原因,有足够的时间领证件安顿下来,11号早上就能第一时间直接去看开幕片了。也有媒体11号才抵达,所以官方又在当天下午四点增加了一场媒体场。如果拿的不是媒体证件而是市场证件,那就得去领票看电影。这两年市场证件的取票规则也一直在变,以前都是累积积分制,用积分换票,而市场证件也是有级别,级别越高,积分越多,越能换取到热门的红毯首映场的票。从去年开始市场证件换票系统就改了,在换票机器上预约想看的片,每部片只能选一个场次,如果有位置就会收到邮件。而拿到票后必须去看,否则之后片可能就不会再把票给你了。所以电影宫外有越来越多的人举着牌子求票,因为那些拿着市场证件的电影人可能拿了票但临时有事不能去,又不能浪费票,就只能送给求票的这些人。记得之前法国影迷做过调查,这样求票的成功几率在80%以上,只是可能需要在电影宫门口站上两三个小时甚至更久。
为本届戛纳电影节开幕的伍迪·艾伦新片《咖啡公社》在法国媒体这边好评如潮,齐齐刷高分,全法同步首映首日就创造了近55万观影人次的好成绩,谁叫法国人最爱老伍迪。影片在美国或者中国媒体这边的评价就还行,不过整体看来肯定比《魔力月光》《无理之人》要好。我比较感兴趣的是片中的镜头调度和摄影似乎是在我看过的伍迪·艾伦电影中没出现过的,例如将人物挤压到场景之中的广角镜头,例如好莱坞部分失真浮夸的布景和纽约部分的真实自然的对比,例如不少的对话长镜头等等。这可能是老伍迪第一次和意大利传奇摄影师维托里奥·斯托拉罗的合作结果,影片摄影更是美到令人咋舌。除此之外似乎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故事语调和人物都仍然是伍迪·艾伦式的,大量30年代好莱坞梗只有等资深老片影迷如大奇特来做更详尽解读。不过我还是不太喜欢卷毛的表演。
最开始说到竞赛片“有力”,其实想了一下怎么去形容,因为跟影片质量没关,可能是作者性和风格都走得比较明显极端,或者说完成度较高显得有重量,也可能是指具有话题性有讨论点。比如本届主竞赛媒体场第一部,来自罗马尼亚导演普优173分钟的《雪山之家》就是这样一部片,讲述一个大家庭为死去的亲人作弥撒而聚餐,但一切都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和信任问题而分崩离析。片中镜头就像幽灵亡魂一般矗立在街边,墙角,窗边,卧室中,很自由的摇镜如同左顾右盼,静静凝视与关注一个普通大家庭在一次弥撒聚餐上的无数纷争与冲突。普优的调度非常厉害,在几个封闭狭小的房间中用不同机位的长镜头将这出话唠群戏拍得张力十足。但问题还是有点太长了,到了影片后半部分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冲突仍然接踵而至,明白导演的表现意图,但未免还是会使人感到疲倦。西方记者影评人对此片的评价似乎很不错,大家都有提到影片的历史和政治映射。
比较有趣的是一种关注单元的开幕片,来自埃及导演Mohamed Diab的《碰撞》,同样是一出在封闭空间中的群戏,讲述2013年埃及政变时一辆警用卡车里的故事。这部片有很出色的题材,将完全矛盾的双方,穆斯林兄弟会的几个极端成员和支持军方的几个愤怒民众关押进一辆卡车中,当卡车经过不同暴乱区时,卡车中的这群人之间会发生什么事,他们的命运又会如何。这是一个经由政治事件最终落脚到人性观察的题材,而从头到尾受困于卡车内的极端拍摄方式则大大增加了创作难度,那么十多二十个人在如此狭小的空间中,还要面对车外正在发生的危机,要如何交流沟通,显然对Mohamed Diab来说太难了,他完全不足以驾驭这样难度的题材和拍摄方式,导致人物和冲突全部扁平化刻板化简化处理,最终想要表现的主题变得如同作文般说教。尤其是在刚看完普优的《雪山之家》后,调度和表演差点就不能看了。但《碰撞》还是有可取之处,例如车外的“暴乱大场面”拍的很有真实感,几次紧迫压抑绝望的情绪也勉强到位。
因为要看《碰撞》而选择不看非竞赛展映的《金钱怪兽》,结果回媒体中心时被为一睹乔治·克鲁尼和茱莉亚·罗伯茨真容的疯狂人们堵得水泄不通,连烟都抽不了。而今天电影宫最大的灾难是,到了下午,几乎所有的免费矿泉水和自动饮水机全部饥渴的人们被喝!光!了!供应商真是抠!
今天8:30的早场是主竞赛的《保持站立》。法国导演吉洛迪是第一次入选主竞赛单元,影片又没有明星剧情又没有噱头,想说肯定看的人不多。结果等八点走进卢米埃尔大厅才发现几乎爆满。这些人前一晚才参加了各种派对聚会,大清早来看不知道在讲什么的法语片,也是值得敬佩。不过谁都没有想到的是,接下来两个小时中所有睡意都没吓没了。
继续说《保持站立》之前想说个事。这几年来戛纳电影节,总发现有记者喜欢第一时间高调剧透,特别是看了什么噱头十足的电影。其中对我个人而言最不能忍的是对角色命运的剧透,这个简直触碰到剧透底线了。你第一时间以记者身份看了,有些规矩和职业道德就要遵守,你都直接说谁谁谁最后是怎么怎么死的,那全球那么多影迷还要不要看呢。今天也跟朋友讨论到这个问题,如果不知道可以剧透到什么程度,电影节官方有每部片的剧情简介,每部片的媒体资料也有稍微更详细的剧情简介,海外各大娱乐影视媒体的影评中也有剧情梗概段落,无论参照哪一个,都可以清楚知道什么可以说什么不能说。所以《保持站立》这次很多影迷应该是惨被严重剧透了。而另一个不好的就是现场记者过渡夸张的反应。有时表现在评论上,例如去年《青木原树海》一大堆一星,包括我在内,我去年也在日记中说过,如果是平时看到这部片,可能两星甚至三星可能还是可以勉强给的;有时则表现在描述上,例如这次《保持站立》,虽然尺度的确大,但按照分级制度来看,根本比不过《湖畔的陌生人》真枪实弹的性爱和高潮戏,更不用说什么《女性瘾者》《爱恋3D》了。当然这些都是因为“第一时间观影”的兴奋感和新鲜感所造成的,而具体到《保持站立》,估计是因为之前谁都没想到尺度会有那么大吧。片方公关公司的负责人之前还告诉大家,这片跟《湖畔的陌生人》完全不同....囧
《保持站立》相比较《湖畔的陌生人》,大尺度其实是表现在观念上,即“世界大同”,没有性取向之分,同性之间可以在观众毫无防备时突然开始做爱,这导致不少观众,或者说是部分直男直女观众不理解为何主角要跟这个毫无魅力的同性角色做爱。我就解释说,你们把这些同性角色换成异性,是不是就相对来说更能接受和理解一点了。所以《保持站立》其实是《湖畔的陌生人》的一次延续,只是走得更远了,叙事更加超现实,表达更加晦涩,意象和隐喻更加多。但讲的仍然是吉洛迪式的边缘人故事。这样的影片注定争议,外媒评价也有点两极分化,有的骂垃圾,也有称赞。个人觉得没有《湖畔的陌生人》那么惊艳,但还是不错滴。另外,据说评委会成员克斯汀·邓斯特和麦斯·米科尔森看了后满脸开心...
今天另外一部主竞赛影片是肯·洛奇第N次入选戛纳电影节的《我是布莱克》。这部还真没啥好说,肯洛奇还是肯洛奇,很虐很煽情的社会批判让法国媒体开玩笑说是“《市场法律》续集”,现场不少人还看哭了。
晚上因为临时约了国内制片公司的朋友吃饭,本来计划要去看导演双周开幕式,包含给阿基·考里斯马基颁发金马车奖的典礼,并放映意大利导演马可·贝罗奇奥的开幕片《梦中人》,结果计划把桃姐带到导演双周放映厅后就准备走。可是饭局又迟迟没得到确认,就只能跟着进场看看考里斯马基领奖。可!是!阿!基!根!本!没!来!谁想到阿基那么高冷,导演双周还专门做了阿基的影片混剪,准备了一堆颁奖词,阿基都不领情,只给他的法国制片人发了几条短信就应付了,囧。最终我还是跑饭局没看成《梦中人》,不过看了的几个朋友都说不行。还好还好。
电影里的那场雨 | 电影中抽烟的女人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电影院
被影史遗忘的女性导演 | 14部电影中的建筑 | 10部最具创造力的华语电影 |
女仆日记 | 悲伤秘密的摇篮曲 | 失去贝拉特斯的波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