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6年威尼斯电影节:耄耋老人的翻身仗?

2016-08-30 郭连凯 深焦DeepFocus


2016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 耄耋老人的翻身仗?



文  | 郭连凯(伦敦)

审读 | 优优(北京)

编辑 | 有毒崽(成都)



1932年,那是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界》(Vanity Fair: A Novel without a Hero)还需要三年才会和世人见面的年代。在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就已经孕育出了雏形。如今84个年头过去,威尼斯见证了72部电影捧得象征电影最高奖的金狮载誉而归。相比起政治色彩偏浓重的柏林,和艺术水准更加大众化的戛纳,威尼斯就像一个立志挖掘电影艺术最新潮走向的世外高人,剑走偏锋,在近些年选择除了诸如《寒枝雀静》(A Pigeon Sat on a Branch Reflecting on Existence)、《黎巴嫩》(Lebanon)等“非主流”电影节获奖片;于此同时,威尼斯电影节也渐渐成为了转年奥斯卡奖的风向标,近些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聚焦》(Spotlight)、《鸟人》(Birdman))均在水城初揭神秘面纱。
而不得不承认的是,仍在“世界三大电影节”之列的威尼斯电影节的重要性和观赏性,正在逐年减少。原因不仅仅是分别在2月和5月举办的柏林和戛纳电影节已经几乎搜刮走了一年中最重要的艺术电影;而就连远在北美,相比起还是个青春期的小孩子的多伦多电影节,也逐渐蚕食着威尼斯所剩无几的选片范围,这都让威尼斯电影节显得颇为尴尬。
而这个局势在今年,似乎有了扭转的迹象。在7月末片单公布的那天,一个个令人兴奋的名字让人似乎又梦回上世纪6,70年代,那个威尼斯电影节还是艺术电影风向标,扶持了众多欧洲电影人的黄金年代。大师云集、星光熠熠,这到底是日渐式微前的回光返照,还是这个耄耋老人的翻身仗呢?

赵薇曾以作品《亲爱的》亮相第71届威尼斯电影节







大师云集:新经典还是无味鸡肋?



埃米尔·库斯图里卡(Emir Kusturica)、泰伦斯·马力克(Terrence Malick)、维姆·文德斯(Wim Wenders)、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Andrei Konchalovsky)…这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已经为电影史书写下了足够多的篇章,而此次他们齐聚水城,纷纷携影片入选主竞赛单元,为近年来星味暗淡的威尼斯增添一抹亮色。
埃米尔·库斯图里卡作为塞尔维亚电影界的代表人物,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凭借《爸爸出差去》(When Father was away on Business)和《地下》(Underground)完成了两夺金棕榈的壮举。产量极低的他的上部剧情长片已是9年前的《给我承诺》(Zavet)。而之前更有传闻,作为今年上海电影节主席的库斯图里卡会将自己的新片《银河路慢慢》(On the Milky Road)带到东方魔都。而最终不知是制作问题还是压根就没有这个想法,《银河路慢慢》还是来到了更有历史底蕴的水城,这在一种程度上也证明了《银河路漫漫》质量应该不俗。
泰伦斯·马利克这个神秘的老头一直以来都尽量不在公众面前露面,导致关于他的无论照片还是新闻都少的可怜,是一个真正潜心创作的艺术家。而电影艺术无关花边新闻,谁也不能否认马利克对于电影史的意义,从《恶土》(Badlands)、《天堂之日》(Days of Heaven)、《细细的红线》(The Thin Red Line),再到新世纪的《生命之树》(The Tree of Life),马利克的电影向来自成一派,为电影语言的探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近些年动作频出的他,终于带着传说了好几年的《时间之旅》(Voyage of Time)来到了威尼斯。根据官方介绍,这是一部关于从宇宙诞生到最终灭亡的纪录片。马利克将如何呈现这个宏大的有些“神棍”的话题,影片放映之前,谁也不知道。
维姆·文德斯,德国新电影四杰之一,也是在法斯宾德英年早逝、施隆多夫淡出大众视野、赫尔佐格艺术水准下降到马里亚纳海沟之后,这四人之中仍然保持着高产的创作频率和创作水平的唯一遗珠。早年间,文德斯致力于通过公路片形式描绘人的孤独,更是将自己的制作公司命名为”Road Movie”。1984年,一部《德州巴黎》(Paris, Texas)让他毫无悬念的摘得金棕榈,也使他成为德国电影的代表人物之一。几年来,文德斯投入了一直以来都颇为偏爱的纪录片创作,《皮娜3D》(Pina3D)、《地球之盐》(The Salt of the Earth)等口碑纪录片都出自他手。本次水城新作——《阿兰胡埃斯的美好日子》(The Beautiful Days of Aranjuez)看起来颇为神秘,不知重回剧情片领域的他能否再续辉煌。
作为编剧,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曾为塔科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创作了《压路机与小提琴》(The steamroller and the Violin)和《伊万的童年》(Ivan’s Childhood)的剧本,可谓早年老塔的左膀右臂。之后转行导演的他也做的不错,在俄罗斯本土和世界领域都收获颇丰。时年79岁的他在两年前还凭借《邮差的白夜》(The Postman’s White Nights)夺得威尼斯电影节评审团大奖。此次携新片《战争天堂》(Ray)再次回到福地,讲述的是一位俄罗斯贵族在二战期间与一位纳粹军官的扭曲爱情故事,能否再次有所斩获?

而大师作品已经不是质量保证,太多的例子告诉我们,不能凭借几部惊世名作的印象就给一部作品打上“XX出品,必属精品”的标签。更多数的情况是影片散场之后扶额沉思:这真的是曾经拍出XXX的XXX吗?今年的上海,赫尔佐格的《盐与火》(Salt and Fire)便是最近最好的佐证。所以我们即将见证的是新经典的诞生,还是大师们想要销毁的无味鸡肋呢?谁也不知道。




奥斯卡最佳影片《鸟人》和《拆弹部队》都曾率先亮相威尼斯




奥奖风向标:提前6个月打响的前哨战



早在几月前,《爱乐之城》(La La Land)被选为第73届威尼斯电影节开幕片的新闻就如同一针强心剂,注入每一个关注威尼斯电影节的人心中。达米安·沙泽勒(Damien Chazelle)在两年前的现象级处女作《爆裂鼓手》(The Whiplash Drummer)可能是近几年来最让人兴奋地新片,而沙泽勒本人也凭借本片坐上了通往大师的快速列车。其以爵士乐和爵士舞为背景的爱情片《爱乐之城》在年初适应之后一片叫好,让制片方信心大增,连忙变换档期到年底11月,意在冲击转年的奥斯卡最高奖。有瑞安·高斯林(Ryan Gosling)和艾玛·斯通(Emma Stone)两大当红卡司做真的本片于今日放出了新一版预告,好听+好看是最直观的印象,也就不难理解在预告片下的评论中一片“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呼声了。
最近几年,每到深秋都会有一部年度热门科幻新片占据所有人的视野。从《地心引力》(Gravity)、到《星际穿越》(Interstellar)、再到《火星救援》(The Martian),均是口碑、票房、奖项三丰收的现象级作品。而今年,这个接力棒被传到了丹尼斯·维伦纽瓦(Denis Villeneuve)的手里。早就被选中为《银翼杀手2》(Untitled Blade Runner Sequel)的维伦纽瓦,选择了著名科幻作家姜峯楠的著名科幻短篇《你一生的故事》进行改编,作为自己为经典拍摄续集的“练手”作品。影片于近日放出了全长预告与12版海报,势不可挡的宣传架势让本片成为了今年下半年最令人期待的新片之一。此次来到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狮可能不是最终目标,那座小金人才是导演制片目光所聚。

时尚界金童汤姆·福特(Tom Ford)可能是跨界导演最著名的先驱者之一,曾作为Gucci、YSL设计总监的他一直以来都引领着全世界的时尚潮流。而品味突出的他在2009年完成了自己的电影处女作——《单身男子》(A Single Man),一举入围当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帮助科林·菲尔斯拿到了威尼斯影帝和奥斯卡影帝的提名。7年之后,汤姆·福特再次出手,携男神杰克·吉伦哈尔(Jake Gyllenhaal)、亚伦·泰勒·约翰逊(Aaron Taylor-Johnson),还有女神艾米·亚当斯(Amy Adams)带来了现代惊悚片《夜行动物》(Nocturnal Animals)。能否再次证明颜值品味与导演水平可以兼得,甚至入围奥斯卡呢?汤姆·福特值得期待。




“超长闷片”导演拉夫·达兹再次出席欧洲三大电影节主竞赛




冷门黑马:小国电影的突围之路



大师作品、热门新片的增多,并没有使威尼斯电影节失去其以往的特点。众多小国导演,甚至新晋导演的入围,象征着威尼斯电影节仍然致力于挖掘电影界新人,挖掘小国佳作。要是最终金狮颁给某位第三世界导演,抑或根本没有听说过的作品,也不要惊讶,因为这才是威尼斯电影节的正确打开方式。
菲律宾导演拉夫·达兹(Lav Diaz)在今年年初的柏林带来8小时巨作《悲伤秘密的摇篮曲》(Hele sa hiwagang hapis)时隔半年之后,又携近四小时的新作《离开的女人》(The Woman Who Left)来到了水城威尼斯。这个受启发与《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的电影,能否帮助他继柏林夺得艺术探索银熊奖之后,再次有所斩获呢?抑或,再次睡倒一片记者呢?
于此之外,曾凭借《赫利》(Heli)摘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的墨西哥导演阿玛特·伊斯卡特拉带来了新片《野蛮地带》(The Untamed);第69届戛纳电影节口碑影片《追捕聂鲁达》(Neruda)的智利导演帕布洛·拉雷恩执导的《第一夫人》(Jackie)也入围主竞赛,并请来了上届威尼斯电影节主席,《梦之安魂曲》(Requiem for a Dream)的导演达伦·阿伦诺夫斯基(Darren Aronofsky)担当制片人,质量可期;酷劲十足的伊朗裔美国女导演安娜·莉莉·阿米普尔(Ana Lily Amirpour)曾凭借《独自夜归的女孩》(A Girl Walks Home Alone at Night)赢得2015年的美国独立精神奖,这次的新片《劣质品》(The Bad Batch)由基努·里维斯(Keanu Reeves)和金·凯瑞(Jim Carrey)两位过气男星主演,势必擦出火花。




李安导演曾凭借《断背山》和《色,戒》两获金狮奖




不见踪影:消失的华语电影



曾几何时,威尼斯电影节看成华语片、华语导演的福地,在2005至2007年,更是实现了华语导演金狮奖三连冠的壮举(李安《断背山》、贾樟柯《三峡好人》、李安《色,戒》),华语力量一度统治水城。
在今年的柏林电影节《长江图》由摄影指导李屏宾捧得银熊之后,5月的戛纳,甚至没有一部华语电影或者华语导演的作品入围,颇为尴尬。而即将开幕的威尼斯电影节似乎也顺应了今年华语电影日渐颓废的大形势,主竞赛单元并未出现华语身影。
但在威尼斯的平行单元——地平线单元当中,还是终见华语影人。赵德胤导演的《再别瓦城》和王兵导演的《苦钱》成为仅有的遮羞布。其他呼声较高的作品诸如蔡尚君的《冰之下》、冯小刚的《我不是潘金莲》、许鞍华的《明月几时有》均因各种原因未出现在威尼斯的官方片单之中。曾几何时在欧洲影展屡有斩获的华语电影,在今年似乎遭遇到了滑铁卢。





— FIN —


欢迎参与深焦口碑榜投票,如想推荐其他电影入榜,请在文末留言




点击关键词查看往期精选


聚焦 | 海街日记 | 索尔之子 | 布鲁克林 | 流浪的迪潘

水瓶座 | 比海更深 | 各有少年时 | 奇幻森林

洪尚秀 | 阿巴斯 | 洪金宝


我们在全世界和你看电影


深焦DeepFocus是成立在巴黎,成员遍布世界各地的迷影手册,

提供欧洲及北美的最新电影资讯和批评。

同时,我们也是全球各大电影节和电影工业的深度观察家。

长按上方二维码

即可关注


推广/合作/活动请添加微信号

——clumsycleo——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