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法式抗艾传奇,《每分钟120击》的生命律动

2017-05-21 深焦 深焦DeepFocus


 第7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5.17〜28,2017

《每分钟120击》



文 | Stevie(发自戛纳)

编 | 往事如烟



每分钟120击,是House舞曲的节拍,也是人高潮时的心率。罗宾·坎皮略讲述法国抗艾滋激进组织Act Up的影片《每分钟120击》与这两部分密不可分,高潮时短暂猛烈的激情、House的活力与焦躁构成了这部带给观众120 BPM窦性心率过速的影片。


《每分钟120击》剧照


与同样讲述艾滋抗争的美国电影《平常心》和同样描绘同志运动的英国电影《骄傲》不同的是,《每分钟120击》不是一部通过规矩工整的叙事直白地表达导演的政治诉求的电影,影片叙事上的略显杂乱配合Act Up的群像清晰地展现出90年代法国艾滋以及性少数群体的真实境况。而本片的意义不止于此,虽然艾滋病早已不是无药可救的绝症,以《费城故事》、《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为代表的电影也早已震撼了无数观众,但《每分钟120击》提供的是人类在对抗艾滋病这种带有强烈社会背景的流行病时,一种非美国的国际视角。


该片带有强烈的法国电影特点,大量的近景写实镜头精准地描绘了这群投身于艾滋运动的年轻人的形象与境况。大多数人对导演罗宾·坎皮略的认知停留在劳伦·冈泰的忠实编剧,冈泰获得金棕榈的《课室风云》便由坎皮略操刀剧本。坎皮略作为导演的成名作是2013年的《东方男孩》,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的最佳影片。本片依旧延续了坎皮略一贯的风格,Act Up小组的每周例会与《课室风云》中的课堂讨论非常相似,看似混乱松散,实际上导演对文本有着精准的控制,通过一次次的讨论逐渐建立起角色之间的关系,完成群像刻画的同时为接下来将镜头对准群像中的个体做铺垫。影片从群体经历过渡到私人经历的做法也保证了这种写实手法不会将本片变为一部关于Act Up的纪录片。


《每分钟120击》剧照


影片中另一难得之处在于它摒弃了讲述性少数群体及艾滋患者抗争时惯常的煽情做法。激进组织内也会发生分歧,死亡时也会流泪,但其中的情感绝非单一的愤怒或悲伤,它传达出了一种更加丰富同时也更加模糊的情感。面对危及生命的抗争,人们往往会被激发出带有些许自我保护的冷漠,而坎皮略捕捉到了这种微妙的情绪,并借此使本片避免沦为一部俗套的煽情催泪片。


尽管影片设定在90年代,但是导演故意弱化了年代感,以此提醒大家这场斗争远未结束。影片的年代感集中体现在音乐上,导演说该片是对90年代盛行的House舞曲的致敬,有了音乐配合的几场派对戏更是成为了本片的点睛之笔。


《每分钟120击》剧照


每一部与艾滋病相关的电影都无法避开死亡,但《每分钟120击》在死亡的阴影下是无限蓬勃的生命力。120 BPM,就是生命的律动。



 深焦短评


ZAC

★★★

“两个年轻同志一起投身抗艾事业,却最终因为理念冲突而分道扬镳” - 豆瓣这简介不对:其实电影里“主要的”两个年轻同志感情生活可歌可泣!精致的摄影和剪辑融汇一体水到渠成,有些描绘到达了现实以外的层面又不显突兀,美术真好,想把躺尸那个俯拍当桌面。内部辩论的几幕更是把金棕榈 Entre les murs(《课室风云》)的激烈气氛还原起来。素材本身就十分具有传奇性,配上恰当的手法就能达到不错的戏剧冲突效果,大至组织的斗争,小至个体的命运。全片大大小小好几个高潮低谷,电影节奏控制不错,但稍显波折太多太长,最后相当难受。但是波折太多太长可能就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一种体现吧。注意安全。


元首的秘书

★★★

最佳编剧以上。半群像,政治、同性和生命三大议题的完美结合,看似有些投机取巧,其实层层递进,革命友谊得以凸显,非常“法国”。去标签化、奇观化到位。结尾撒骨灰一段可以用震撼形容。生命就是一场狂欢。


Peter Cat

★★★

很法国,很喜欢,很感动。


朱马查

★★★

生命如浮尘。


* 打分标准:以四星为满分,三星表示“佳作”,两星“一般”,一星“较差”,零分“很差”



【深焦戛纳电影节报道】



DAY 0

戛纳,一颗七十年的电影胶囊


DAY 1

戛纳70周年,给我们看了一部删减版的开幕片

《无爱可诉》的亲子悲剧,徒有其表的社会寓言

戛纳,继续在沙滩上搞搞基吧


Day 2

这部怪力乱神的主竞赛片看得我们目瞪口呆

托德·海因斯新片有人觉得感动,有人却觉得无聊……

陀螺戛纳日记 DAY1&2:没有市场证也没能粉加点只能默默看片



Day 3

戛纳专访 | 沃纳·赫尔佐格:我总认为是我发明了电影

让奉俊昊的新片告诉你,养猪业如何混迹在娱乐圈

陀螺戛纳日记 Day3:《托尼·厄德曼》式的爆款出现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