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好的《杀人回忆》,现在我们都可以拥有了!

深焦DeepFocus 深焦DeepFocus 2021-03-29

2020年12月影碟收藏指南


2020年11月影碟收藏指南

2020年10月影碟收藏指南



新的一年到来了,但对于国内碟友们来说,过农历春节之前的日子应该依旧是为上一年扫尾的时日。各位的意识与钱包可能还没从黑五以及圣诞两个重磅促销季节的活动中缓过来吧。被疫情所笼罩的2020年才刚刚过去,而疫情在2021年的开头又有反弹迹象。在目前这种状况下,相信不少碟友们的春节假期计划可能又会改成在家看碟吧。那么在进入一月份影碟文章之前先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同时也希望大家能过一个安全安心的年。



作者:qw0aszx

影迷加碟友,既爱布拉哈格也爱汤米·韦素,有时候也会拍点自己的短片

豆瓣:@qw0aszx



✦一月碟讯



- CC标准收藏四月片单 -


标准收藏在本月如期公布了自家四月份的五部发行片单,其中最重磅的应该就是大家都期待已久的4K修复《杀人回忆》CC版了。这次的封面设计得到了许多碟友们的称赞,设计师为多次与CC合作过的Greg Ruth,他也照例放出了自己绘画时候的照片,说是光手部的细节部分就花了八个多小时完成。



CC此次发行的蓝光也是给足了配置,带一张单独花絮碟。正片源自由导演奉俊昊以及摄影金炯求共同监修完成的4K修复,音轨则以DTS-HD MA的规格携带原始5.1混音。花絮方面首先是三条评论音轨,其中汤尼·雷恩贡献了一条全新录制的讲评,同时还带上了2003年韩版DVD中的奉俊昊与演职员一起讲解的两条评论音轨(一条为奉俊昊与摄影金炯求和美术指导柳星姬主讲,另一条为奉俊昊与演员宋康昊、金相庆与朴努植主讲),这也算是少有CC会带上非英语发音评论音轨(言下之意就是CC还得给评论音轨做英文字幕)的情况。


同样,当年DVD发行中最重要的幕后纪录片花絮以及七段带奉俊昊评论音轨的删减片段内容此次也一并带上,同时CC也携带了一些全新花絮。首先是吉尔莫·德尔·托罗的全新访谈,不知他会对此片做出何样赞赏讲解。接下来是对奉俊昊的一次全新采访,主要关于影片背后的真实案件。而华城连环杀人案的凶犯在2019年终于被鉴定出来,在现今听奉俊昊重新谈论此事应该也会是一段很有料的访谈。接着还有电影学家Jeff Smith的全新访谈,专门讲述奉俊昊电影中对声音的独特运用。最后就是之前我在CC的《寄生虫》蓝光中也提到过,当时没来得及放入花絮中的奉俊昊学生作品《支离灭裂》,此次收录在了《杀人回忆》的蓝光中,还配备了一条奉俊昊的全新介绍。


来自caps-a-holic的截图对比,左边为老源的色调,右边为4K新修复的调色



值得一提的是,《杀人回忆》这个CJ进行的全新4K修复版本之前在德国、法国以及英国均有发行蓝光,虽然新扫描带来的细节提升比较明显,但低照度的全新调色风格依旧产生了不少争议。其实整体风格按照暗调子调色也不是不行,分镜头细致调整参数是可以达到的。但是这个新修复的画面亮度调整拉得十分粗暴,搞得许多场景看起来像是直接被蒙了层灰一样。不知道这次CC会不会在这个源的基础上进行自己的再调色校正。



接下来是一部十分惊喜的洗蓝作品,弗兰克·鲍沙其的《谍网情迷》。弗兰克·鲍沙其从默片时代一直拍片到大制片厂下的有声片时期,一生作品超过百部,且不乏精彩名作,但他的名字却鲜有人提起。而像CC这样重新挖掘作品发行影碟,可能是在新时代下为这些导演获得到再度评估与认识的最好途径。虽然因为迪士尼收购了福克斯后,导致鲍沙其在福克斯拍摄的所有片子无法得到这种影碟发行,甚至无法得到新的修复(其中在福克斯时期拍摄的最著名几部默片《第七天堂》、《马路天使》与《幸运星》曾由Carlotta在2010年发过法版蓝光,但现均绝版),但他多产的一生让其辗转在多个不同制片厂之下,像是1939年派拉蒙出品的《歧路》,在2020年由Kino授权发行了美版蓝光,还有1940年华纳出品的《致命风暴》于2020年由华纳自家的档案系列进行了4K修复并且发行蓝光。


CC显然对鲍沙其青睐有加,之前将其1948年的作品《月升时分》发行了4K修复的蓝光,此次《谍网情迷》授权自米高梅的片库,源自全新的4K修复源,配备原始无损单声道音轨。花絮方面的全新内容首先是鲍沙其传记作者Hervé Dumont与著名电影学者彼得·考伊的全新对谈,接着是影评人Farran Smith Nehme在2019年谈论鲍沙对浪漫爱情主题所着迷的访谈,最后还有一段关于此次新修复的花絮内容。然后是两段老的音频花絮内容,一个是1958年对鲍沙其的音频采访选段,另一个为1940年改编自此片的广播剧内容,由查尔斯·博耶参演。


下一部为安东尼·曼导演的1950年电影《复仇女神》,算是少见的一部西部片与黑色电影的融合作品,CC在2008年就将此片收录并发行了DVD,此次蓝光也算是DVD升级。正片依旧是老的一个高清转录源,搭配原始无损的单声道音轨。花絮方面除了找影评人Imogen Sara Smith全新录制了一个访谈外,均为之前老花絮打包携带,包括了影评人Jim Kitses主讲的一条评论音轨、1967年采访安东尼·曼的一个电视节目、1931年一段罕见的沃尔特·休斯顿采访以及2008年对安东尼·曼女儿妮娜·曼的采访。



下一部是张曼玉主演的阿萨亚斯经典代表作《迷离劫》,此片曾在2018年由箭影发行过一个质量很不错的蓝光,归在自家的学院系列下,相信也是大部分碟友买的版本。此次CC的版本与箭影配置基本相同,一样使用了阿萨亚斯监督的2K修复版正片,配备了DTS-HD MA规格的原始5.1音轨。花絮方面没有携带箭影带着的那条阿萨亚斯与影评人Jean-Michel Frodon主讲的评论音轨,但是全新找阿萨亚斯录制了一段访谈。


同时CC还多加了有关此片灵感来源的系列默片《吸血鬼》的相关花絮,包括携带了《吸血鬼》系列中的第六集,同时还带上了一个2013年的纪录片《珍妮·罗克斯:第十位缪斯》,讲述《吸血鬼》系列女主演,也正是《迷离劫》中张曼玉试图出演的那个角色原型演员的故事。除此之外,老的一系列花絮,包括三十分钟幕后纪录片、2003年阿萨亚斯与影评人查尔斯·德松还有演员张曼玉与娜塔莉·理查德的访谈、阿萨亚斯1997年拍摄张曼玉的一个短片《无题》,最后还有黑白的样片片段。


四月片单最后一部是戈达尔的《男性,女性》,我之前在CC的布努埃尔三片套装发行消息中提过高产名导作品的修复尴尬情况。戈达尔也是如此,等了这么多年后才来一部《筋疲力尽》得到新的4K修复,结果没想到这么快就来了第二部,就是这部1966年的《男性,女性》。此次CC也是源自这个由摄影师威利·库兰特认证的新4K修复,配备原始无损单声道音轨。花絮方面则是和2005年CC出的DVD内容一模一样,包括1966年对演员香妲儿·戈雅的一个采访、2004以及2005年对戈雅、库兰特以及戈达尔合作者让-皮埃尔·戈兰的访谈、2004年影评人弗雷迪·布歇与多米尼克·帕尼讨论此片的对谈,最后还有来自瑞典电视台的戈达尔指导戏中戏部分的画面。



Arrow箭影四月片单 -


箭影这个月的片单里直接公布了特别重磅的音像发行内容,首当其冲的就是两个UHD发行,《大逃杀》以及《死亡幻觉》。



其中《死亡幻觉》的UHD配置和之前4K修复的普通蓝光基本一致,双碟UHD相对应的就是之前发行的双碟蓝光发行。一张碟为导演剪辑版正片,另一张为剧场版正片,也是同一4K修复源,只是这次UHD以2160p加上HDR10和杜比视界双兼容的最佳规格完整呈现。在花絮分配上和之前蓝光内容也是一样,连两碟的分配也都相同,基本意思就是之前买过那个限量版普通蓝光的碟友们可以直接等一个廉价普通版UHD的发行了,而之前错过限量版的碟友们也可以直接购入此次UHD的限量版本,的确是双赢。



不过这次最重磅的应该是深作欣二《大逃杀》的UHD套装,虽然此部的UHD已经在之前各种暗示中有所揭露,但这次官方彻底确认还是很难得的。《大逃杀》在箭影发行历史中也算是很重要的一个发行,最早在2010年时箭影就为此片贡献出了一个双碟蓝光+DVD花絮碟的豪华版本。在蓝光时代下,此片各国各版本层出不穷,但箭影当年这一版本在综合考量下,依旧可以说是最佳之一。箭影自己孜孜不倦重新包装发行,搞铁盒版本等策略也能看出这个版本的销量巨大。


当然了,当年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日方提供的正片画质过于粗糙,而后来的美版以及日本自己搞的劣质3D版也没有将画质提升到多少程度。众所周知,日本发行方对于自家素材过度保护程度导致了许多日本电影得不到更优质的跨国合作修复,而箭影多次与日方合作则逐渐谈通了这个渠道。此次《大逃杀》就来源于原始底片进行了全新的4K修复,包括了原始的剧场版以及加长的导演剪辑特别版,并且全球首次进行了UHD的发行。



《大逃杀》之前蓝光版本各种扫描修复的精度均不尽人意,此次4K修复并且得到UHD发行的消息,若是不出任何意外可以说应该是此片应有效果的最佳呈现。五碟配置也是尽显此次配置的豪华装备,首先是前两碟UHD,分别携带了原始上映版以及导演特别版双版本的正片。UHD同时配备HDR10以及杜比视界双HDR规格的呈现,音轨也收录原始的5.1以及2.0双混音效果。


除去限量版收录的独家包装内容外,影碟内也收录了不少独家全新花絮内容。首先是箭影花絮常客,影评人Tom Mes与Jasper Sharp全新主讲的一条评论音轨,接着是 42分钟的全新纪录片《大逃杀二十周年纪念》,探讨了这部特殊影片在二十年内对于全世界影像媒介的影响,然后有一段深作健太谈论《大逃杀》的全新访谈内容。其余均是之前箭影版就收录的一大批幕后制作、片场特辑、特效分解、电影节首映等等海量幕后花絮内容。


套装中接下来的两碟为普通蓝光,内容分别收录了作为续集的《大逃杀2:镇魂歌》剧场版以及导演剪辑版正片,均源自普通高清转录源。在续集的花絮内容上,箭影也毫不偷懒,首先是剧场版的影碟中,收录了导演深作健太全新的采访花絮。接着以前各种老的幕后花絮均一网打尽,包含了片场拍摄幕后纪录片、前期筹备时候的排练试镜画面、演职员谈论对于战争感想的特辑、钢琴戏的不同版本、影片配乐录制特辑、导演以及主要演员介绍影片的开幕活动以及影片首映现场。接着这次限量版独家的续集加长版影碟中,还再额外携带了纪念深作欣二的两段花絮,一个为深作欣二去世前在片场拍摄的花絮内容,另一个为其子深作健太公开为父亲纪念的一次名为“深作欣二的73岁生日”演讲。最后,这套限量版中还收录了影片标志性的配乐CD,还有海报、卡片、书册以及Tom Mes专门写的120页关于深作欣二生涯的专题文字内容。



除去重磅的两个UHD套装外,箭影这个月首先是两部七十年代B级片的发行。《弹簧刀姐妹》之前由Subkultur在德国发行过蓝光。此次蓝光正片为同样的高清转录源配原始无损单声道,花絮方面找了电影学家Samm Deighan与Kat Ellinger全新录制了一条评论音轨,其余均为老花絮打包携带。首先是当初德版蓝光全新制作的幕后纪录片,包含了导演、演员、制片人、选角导演、美术以及特技人员的访谈。接着有重访当年拍摄地的特辑、导演杰克·希尔与演员乔安妮·奈尔在2007年磨坊电影节的采访、1990年导演与一批演员的采访花絮,最后是当年宣传物料的图片集。可惜德版蓝光也携带的那条,最早出现在米拉麦克斯美版DVD中的那条杰克·希尔与昆汀·塔伦蒂诺共讲的评论音轨没有收录。


接下来的《蓝眼瞳女孩》是一部罕见的希腊B级电影,宣传称这是一部带着铅黄影片色彩的动作惊悚片。箭影的蓝光收录了源自于原始底片进行的全新高清修复,由导演认证并且提供1.85:1遮幅和1.33:1全底片两种画幅的观看选择。音轨方面则是一贯配备原始的无损单声道,花絮方面箭影则是找了导演尼科·马斯托拉基斯与演员玛利亚·阿里菲里录制了两条全新访谈。最后还有一个原声配乐的部分收录当做额外花絮。



最后,除了一个《销魂天师》洗版发铁盒包装之外,箭影四月还发行了一个2020年的全新纪录片《场记板丛林:独立电影界生存纪实》。如图片名所示,这部纪录片讲述了当下独立电影界的种种困境与电影人的创作和生存状态,而此片最大的卖点从箭影的这版封面中也能看出,就是所采访到的众多业内名人。就拿影片中所采访的导演来说,不乏吉尔莫·德尔·托罗、保罗·施拉德这样的名人,也有约翰·麦克诺顿、艾伦·穆尔黑德、贾斯汀·本森、理查德·斯坦利、井口升这种新老cult片名作导演,还有现已去世的包括乔治·A·罗梅罗与拉里·柯恩,甚至连是乌维·鲍尔这样的著名烂片导演都有采访到。


箭影此次蓝光收录原始的高清正片和DTS-HD MA 5.1音轨,同时在花絮方面下足功夫收录了海量内容。首先是三条评论音轨,第一条为导演贾斯汀·麦康奈尔主讲,第二条为导演、联合制片人、执行制片人与剪辑师的评论音轨,最后一条是片中采访到的几位业内人士的嘉宾讨论式评论音轨,参与者有芭芭拉·克兰普顿、理查德·斯坦利、约翰·麦克诺顿、吉吉·索尔·格雷罗与亚当·梅森。接着是携带了导演评论音轨的删减片段,然后还有超过五个小时的加长访谈素材大放送!这些加长访谈内容基本是片中所有有名的受访者都有包括,感觉像是拍摄源素材呈现出来一样。最后还收录了导演之前的作品,包括十三部短片以及两个纪录片《工人阶级摇滚明星》和《颅骨世界》,全部都带有导演的评论音轨和全新介绍。值得一提的是,首印这批独家的册子里还有一篇《活跳尸2》与《上流社会》导演布莱恩·尤兹纳写的全新文章。



- 指示剂系列四月片单-


指示剂按照往常一样公布了新一月的四部发行片单,其中最重磅的应该就是《不可撤销》的限量版发行了。此片的粉丝们应该知道,这部影片之前所有的版本画质均极其糟糕,最好的那个高清转录源也十分模糊粗糙,被糟糕的过度数字处理严重破坏应有质感。所以当加斯帕·诺在2020年推出此片全新正序剪辑版后,不少碟友们关注的是这片终于被全新修复的消息。


这个全新剪辑版的发行由映欧嘉纳首先在欧洲地区推出,同期就有此片版权被指示剂授权走的消息确认。结果映欧嘉纳版本发行后截图一出,令人大跌眼镜。原来这个全新剪辑版本依旧是用的之前糟烂的高清源制作的,碟内收录的两个版本画质均和之前那个高清源无太大差别。也正是如此,碟友们都把希望寄托到了指示剂系列的身上,而指示剂也没有让大家失望。



此次指示剂的限量版本源自独家进行的全新4K修复,并且在加斯帕·诺监督下进行。98分钟的原始版本和90分钟的全新正序剪辑版本均源自新修复的画面,音轨方面则配备了原始的5.1混音以及2.0立体声双格式。花絮方面除了2003年制作的一条加斯帕·诺评论音轨(原始版本)以及一段有关特效制作的特辑外,新增了一个2019年制作的回顾纪录片,包含了导演、演员等多人的新访谈内容。同时,和指示剂其他这类硬壳限量版一样,包装内还携带了内容丰富的八十页厚册子,一共限量生产五千套。值得一提的是,此片刚好为指示剂系列编码第200号的发行。


接下来一部为1964年的《风雨故人情》,此片在去年刚刚由Kino授权自环球发行了美版的蓝光,此次指示剂系列依旧是用了质量不尽人意的高清转录源,配备原始无损单声道音轨,好在花絮上多了些内容。包括了一条电影学家Jo Botting与Lucy Bolton的全新评论音轨以及身为配乐师与作家的David Huckvale对马尔科姆·阿诺德为此片谱曲配乐的全新赞赏分析。同时与英国娱乐历史企划有着一贯良好关系的指示剂,从BEHP的库中拿来了一段1991年对本片导演罗纳德·尼姆做的音频采访内容。



四月份剩下两片均为肯·洛奇的作品,均为之前Twilight Time曾在北美发行过的影片,指示剂在同源的情况下,在花絮配备上下足了功夫。《卡拉之歌》的高清转录源质量尚可,配备了原始的立体声音轨。花絮上全新录制了一批访谈,包括了制片人莎莉·希宾、剪辑师乔纳森·莫里斯、配乐乔治·芬顿、美术指导弗格斯·克莱格、录音师雷·贝凯特以及场记苏珊娜·莱顿。其余之前就有的删减片段以及2005年录制的肯·洛奇与编剧保罗·拉弗蒂主讲的评论音轨也一并带上。


《再见祖国》是肯·洛奇作品中比较少被人提起的一部,也在他的作品中算是看起来有些不同的一部。此片配备原始无损单声道音轨,但可惜的是高清转录源的画质并不太好。花絮方面除了全新录制的一段剪辑师乔纳森·莫里斯访谈之外,指示剂收录了两部比较珍贵的纪录短片。一部是肯·洛奇在1971年为英国中央新闻署拍摄的《工作谈》,采访年轻人关于工作情况的纪录片。另一部为1972年的《工作权利大游行》,记录下了历时五周从格拉斯哥到伦敦的一场游行,包括肯·洛奇在内的许多英国文化人士都参与了这次活动。


-Severin四月片单 -


上个月刚刚聊到B级片厂牌Severin也加入UHD发行行业,一口气公布了两部全新4K修复的UHD发行。没想到这仅仅算是个开胃菜,这个月它家公布的四月份片单直接献出一部可以预定年度十佳级别的重磅UHD发行。



佐杜洛夫斯基《圣血》的北美版权一直在Severin手中,这也是为何之前箭影套装不见此片踪影的缘故。而Severin已经完成了这部4K修复的消息也已经确认了好久了,这次UHD的发行也跟Synapse的《阴风阵阵》UHD一样算是有生之年了。为了这样重磅的发行,Severin给予了豪华包装以及UHD+双BD+CD的四碟高规格配置。首先前两碟为正片碟,分别以2160p和1080p的规格呈现了这次全新的4K修复版正片,音轨则是全新混音了一条5.1轨。然而可惜的是,此次UHD并不携带HDR,仅以SDR的规格呈现。


Severin对此的解释为佐杜洛夫斯基监督调色时仅以SDR规格监督,并且当年拍摄时候并无HDR这种技术效果呈现。前者我可以接受,但后者这种说明就属于典型的为了解释而解释了。HDR并非是一种让画面对比度和色彩更加夸张的滤镜,它就和更高分辨率一样,仅为一种承载方式。胶片本身带有的宽容度以及色彩是远远超于8比特的普通蓝光画面编码规格的,而UHD的10比特SDR编码也没有达到胶片本身能呈现出的极限。除去正片内容外,两张正片碟的花絮内容相同,除了之前就有的佐杜洛夫斯基与作家Alan Jones的评论音轨、带有佐导评论音轨的删减片段外,还全新收录了一个佐导讲本片全新修复的花絮“新血”。


第三张的蓝光单独花絮碟则是将之前就有的剩下花絮基本一网打尽,同时还全新收录了一批新制作的花絮。新花絮主要为一批新访谈,采访对象包括了制片人克劳迪奥·阿亨托、摄影师丹尼尔·南努齐、执行制片人安杰洛·雅科诺、剪辑师莫洛·波南尼以及编剧罗伯托·莱奥尼。同时还有新加一段在墨西哥举行的此片三十周年纪念活动花絮。


老花絮包含了2011年制作的96分钟幕后纪录片《忘记你所知的一切:圣血的世界》、关于此片创作灵感的真实杀人狂Goyo Cárdenas纪录片、2003年的一段半小时佐杜洛夫斯基访谈、伦敦一次放映的佐杜洛夫斯基映后交流、佐杜洛夫斯基儿子拍的短片《ECHECK》、一段配乐师西蒙·博斯维尔采访佐导的短访谈以及一段MV。相较于之前Synapse的老蓝光少了英国电视台1991年制作的有关佐杜洛夫斯基生涯介绍的纪录片节目、一个西蒙·博斯维尔拍的一部关于佐杜洛夫斯基眨眼的短片以及日本版预告片。最后这个套装还收录了影片精彩原声配乐的单独CD碟。



除去《圣血》外,Severin四月份也还将发行厂牌一贯风格的三部B级片。1976年威廉·格德勒导演的《大灰熊》被称为“有着烈爪的大白鲨”,是《大白鲨》的巨大成功带来的一批跟风的猛兽恐怖片之一。虽然影片质量糟烂,但是有着这种影片特有的乐趣。此片当年商业表现不俗,甚至还在1987年推出过一部续集。此片之前由Scorpion Releasing在北美发行过两个版本,第一次版本画面色彩褪色比较明显,第二次发行的新修复版画质提升明显,并带上了更多花絮内容。Severin此次发行版本源自一个2K修复,大概率和Scorpion Releasing的第二版同源。


花絮方面则是另起炉灶,基本为全新内容,包括了一条Mondo Digital网站的Nathaniel Thompson与作家Troy Howarth主讲全新评论音轨、制片人大卫·谢尔登和演员琼·麦考尔与汤姆·阿库拉吉的新访谈、作家Stephen Thrower谈威廉·格德勒花絮。同时还收录了两条老的制作特辑和幕后片场花絮,以及一些当年的宣传物料。


接下来一部《凶兽出笼》是威廉·格德勒紧跟着《大灰熊》后在第二年推出的又一部大自然猛兽系恐怖片,之前也由Scorpion Releasing在北美发行过蓝光,此次Severin源自中间片素材的2K扫描修复。花絮方面配备了影评人Lee Gambin的一条新评论音轨、演员鲍比·波特和安德鲁·史蒂文斯与特技指导蒙蒂·考克斯的新访谈、带有一批演员访谈的三十周年回顾纪录片,最后还有一些当年宣传物料内容。


四月份最后一部为1990年的鲨鱼恐怖片《深血》,虽然影片导演一职写着Raffaele Donato,但实际上拍摄没多久后就由本片的制片兼摄影乔·达马托接手导完的全片。Severin此次首次洗蓝源自全新的2K修复,但花絮部分仅为一个纪录片。



- 简短碟讯 -


澳大利亚发行商雨伞娱乐(Umbrella Entertainment)公布了两部重要澳洲片的新修复蓝光发行。首先是归入了自家新系列“日灼银幕”的《遥遥星期天》,此片在2017年被认证为处于保存危险状态的重要文化资产后,澳大利亚视听档案库调用了此片的原始印片底片进行了复杂的4K修复。此次蓝光发行源自这个全新的4K修复,这也是将非澳洲观众并不怎么知晓的这部作品推介出去的很好渠道。


花絮包括了1975年的一个老的幕后制作纪录片、本片主演杰克·汤普森与演员大卫·文翰的对谈,还有当年本片世界首映时候拍摄的节目。除此之外,著名的澳洲邪典作品《坏小子巴比》也将重新发行,源自一个新的2K修复版本,配备全新混音的5.1音轨,归在了雨伞娱乐自家“超越类型”系列下。花絮新加内容为导演洛夫·德·希尔与主演尼古拉斯·霍普两人参与的二十五周年纪念映后,还有一个录制特别“双耳耳机”声音版本的花絮。其余内容均为之前老的花絮,包括一条两人主讲的评论音轨、两人分别的访谈、导演单独的一个映后对谈,还有短片《告解者陪审员》。



Kino在本月进一步公布了自家《黄金三镖客》UHD的配置信息,这套命运多舛的UHD发行曾因重新进行杜比视界HDR再调色的成本过高而被取消发行计划,最终在大量粉丝的呼声下恢复推进,但可惜的是仅以普通SDR的规格呈现。此片的4K修复惨遭一贯博洛尼亚式调色问题,全片都被加上了一层浓厚的黄金色滤镜色彩,Kino之前发行普通蓝光的时候自行花费进行了再调色,试图将色彩拉回到较为正常调上。虽然Kino自己宣传是每个镜头分别调色,花了三十多个小时校准完成的,但成品依旧让人感觉色彩和黑阶上有种调整得比较粗暴的感觉,许多镜头的色彩反而变成一种处于自然色和黄色调中间的一种怪异青色调。


但是一月份Kino新公布的追加配置中,标明了两个版本正片将搭载全新的调色处理。同时Kino对一个1967年制作的IB技术拷贝进行了4K扫描,并且补齐了加长版中没有出现,仅在剧场版中有的几段内容。虽然写得比较含糊,但依旧希望Kino根据了这个IB拷贝对正片再次调色,将其最终还原到正确的色调。同时这次还全新加入了从1993年LD碟中提取出的单声道音轨,以及一条新修复的德国上映版预告片。不过对于想要4K分辨率下有巨大细节提升的碟友们也最好做一下心理准备,我在电影院看过此片的4K DCP,可以说4K下的更多细节提升应该是很有限,和我之前看《荒野大镖客》的4K DCP感觉相似,我觉得应该是当年拍摄的高温环境、洗印过程和保存情况多重因素导致。


在其余的配置上,UHD也和之前Kino蓝光一样,第一碟为UHD,以4K SDR规格呈现的是加长版,花絮配备两条史学家的评论音轨。第二碟为普通蓝光,携带的是剧场版正片,除了一条电影学家评论音轨外其余花絮均带到了这张碟中,包括幕后纪录片、删减片段、不同场景等等内容。除了此片外,Kino还公布了丹尼斯·霍珀《激情沸点》新修复蓝光的详细配置,正片源自摄影师乌利·史蒂格监修的全新2K修复。花絮方面均为全新录制内容,包括一条作家Bryan Reesman的评论音轨与演员威廉姆·赛德勒和维吉妮娅·马德森的访谈。




一月碟评


已经连续两月都提到(吐槽到)的王家卫套装在这个月依旧是不可避免聊到,因为CC看似对这个套装十分上心,提前两个月多就将样碟寄到碟评员手上。也因此,DVDBeaver的截图对比碟评成为目前一窥修复调色改动最直观的方式,下面就根据这些截图对比来再稍微比一比这次修复的画面改动。


首先是大家吐槽最严重的《花样年华》,虽然对原始底片进行4K扫描后细度有着明显提升,之前中间片2K扫描下部分画面感觉那种粗的颗粒感被缓解了不少。但是王家卫监修之后,大量的场景都被加上了一层绿色的滤镜。不同场景受到的色彩调整程度不同,从下图对比中也可以看出一些,左边为之前摄影监督李屏宾监修的老蓝光色彩,右边为王家卫监修后重新调色的4K修复源色彩。(每次新修复的重新扫描和处理肯定会造成显示出的画面区域和大小不同,为了直观的直接分半屏截图对比,所以我对画面有放大缩小处理,这不代表实际画面内容)



像是这个对比中,画面更像是被加了一个新色彩调性的处理,即使说不喜欢新的调性但整体还算是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但看下面两个对比,简直是直接往画面上粗暴加了层绿色滤镜一样。




《重庆森林》可以说是比较正常的一部,画面色彩均在正常自然的调性之中,和之前老蓝光对比仅是亮度更暗,对比和颜色都调整得更加深,但整体倾向并无太大影响,毕竟之前老的CC蓝光也是王家卫监督认证的。下图依旧是左边为老的CC蓝光源,右边为新4K修复源截图。




但不知道为啥,这次王家卫把电影的片名画面给彻底改掉了,让人摸不着头脑。上图为之前的片名图,下图为这次4K修复新改的片名图。




《阿飞正传》的情况就比较有趣,一向只给调整版后不给原始版的王家卫这次居然同意携带了一个不同剪辑的上映版本,源自于一个内嵌字幕的放映拷贝扫描。此片当年拍摄时候的意图就是为画面加上一层绿色的色彩滤镜效果,摄影杜可风也曾说过当年港版DVD把画面调整成自然色彩是不对的。但是滤镜如何呈现是一个问题,胶片当年洗印配光下出现的滤镜效果本应该是不同区域色彩倾向和深度都有着差异,但是现在数字调色的各种倾向导致不少胶片时代影片修复时候的这种色彩被以一种十分“数字时代调色”的粗暴滤镜式所笼罩,整体的色彩不论高光还是暗部全被统一拉成一种色彩倾向。


《花样年华》的绿调子就十分明显,连灯光这种高光都被遮上了绿色罩一样。这种对比在《阿飞正传》的数字修复版和放映拷贝扫描版的对比中就比较明显,如下图,上面的是新4K修复版,可以看出画面整体的调子都被拉向了绿色,而当年放映拷贝的扫描可以看出虽然整体调性往绿色配,但暗部依旧是有着自己应有的蓝色倾向。



虽然《阿飞正传》的截图看起来没有《花样年华》那样让人难受,这种整体拉的绿色调依旧是在有些场景中造成了极其不适的观感,如下面这个截图,整个画面都是这个怪异的色彩调。



接下来是《旺角卡门》,乍一看截图对比会发现大部分色彩调整看起来都很正常,与《重庆森林》的调整相似,只是增强了色彩与对比,使其更加浓郁而非改动画面调性。下图左边为之前港版蓝光的截图,右边为新4K修复。同时还值得提一句的是,此片与《阿飞正传》之前港版转录用的拷贝质量挺差,因此这次新修复不仅画面四周都大了一圈内容,细节与颗粒看起来都要自然锐利不少。



当然,也少不了部分如下图场景,新修复依旧被拉向了一个特别夸张的绿色调性。



然而,已经看过修复版的碟友们发现了另外一个问题,相较于套装中其他几部把正常自然的色彩调成全新的一种色彩滤镜操作,《旺角卡门》当年发行拷贝中就有不少段落做了冷调或是过曝等特殊处理,这次新的4K修复王家卫居然反而把这些当年原始的滤镜给调没了,全变成比较自然的色彩调性了!下图对比来自于blu-ray.com论坛中的用户jjlikesonions,左边为之前港版老源的DVD,右图为新的4K修复。




同时,下面这个经典的接吻过曝镜头,这次也被重新调整了,看起来可能是用数字重做了拉亮度的效果,但是据说是持续时间被明显改短了。



接下来是《春光乍泄》,这部之前的高清修复版就已经被不少人所诟病了,和《东邪西毒》出终极版一样,之前《春光乍泄》的修复版不仅彻底修改了画面色彩的调性,影片内容的台词上也有更改。与《东邪西毒》声称胶片丢失而修改剪辑一样,这次新修复中对《春光乍泄》的独白剪短也找了个火灾烧毁原始素材的理由。蓝光网论坛中有人与之前高清修复的蓝光对比看过后说画面上其实并没有剪短处理,改动均在独白上。最主要的就是梁朝伟与张震拥抱告别那场戏的独白彻底消失,其余还有三句独白被缩短,基本也是少了半句话的处理。


看到这个对比后,有用户都开玩笑说到,这场火烧的可真是便捷,整个库里这么多素材底片,只把散布在全片的几句独白声音素材刚好烧掉几个字的内容。而《春光乍泄》幸运在于,日本碟商之前发行蓝光的时候,自己出资拿出当年上映时候库存的原始放映拷贝进行了扫描收录,虽然这个拷贝因为时间缘故已经有些色彩改变(我感觉是稍微往蓝偏了),但当年日版蓝光收录的这个版本依旧是最接近原始样貌的高清呈现。这两个版本的截图对比下就能看出之前的色彩调整有多么夸张。


截图来自于Bloody-Ageha,上面为原始上映版,下面为当年的高清修复版


而此次4K修复所带来画面色彩上的调整则依旧是基于之前高清修复的调性,但是有所收敛。夸张浓郁的色彩处理有略微往自然色调整,过度拉高的对比度处理也变得缓和,之前都看不见细节的高光与暗部这次恢复到较为正常的状态。下面对比可看出色调稍微调整回了更自然的状态,上半部分画面为之前老的修复源,下半部分为新4K修复。



下面这张局部放大对比,可以看出老修复上图中高对比下直接过曝的高光区域这次4K修复都把细节调回来了。



最后再来个三版本对比,从上往下依次为原始上映版本拷贝扫描、之前的高清扫描版以及这次新的4K修复版,比较直观。



虽然我觉得总体这次新调色更加接近原始样貌,但也有不止一个用户提出新修复在部分段落用上了降噪处理让画面看起来更糟糕,这也得等之后正式蓝光到手后观看才能判断了。


那么接下来,就是这次改动最大的《堕落天使》。王家卫在这次修复声明中直接说到,因为当年后期一次失误,将观片器的选项选成变形宽银幕模式,使得此片直接被压扁成宽银幕的样貌投出来,反倒让王家卫觉得此片在这种画面下看起来更加有趣。因此在这次的4K修复,因为有了资金也有了数字修改画面的技术,王家卫就直接将此片从原来的1.85:1画幅改动成了2.35:1的宽银幕规格。


在DVDBeaver上的截图中,我觉得下面这组最能反应这次画幅改变的处理思路。上图为之前老的高清转录源,下图为此次4K修复的截图。新修复从原始底片扫描获得了左右两边更多的画面内容,同时校于原始版本对上下画面进行了裁剪处理,接着是对画面整体进行变形压缩的操作,从这个对比上可以看出是保持了画面中心主体人物部分的画面不变,四周的空间内容均进行了压扁拉伸的处理,通过这三方面的处理最终将影片的画幅变成了2.35:1的宽银幕构图。



我还用这两张截图对比做了下面这张动图,可以更加直观看出大概的变形处理效果:



最后,我还试图将4K修复源的截图进行变形处理,试图还原回原始无变形版的画面空间,在很粗糙地大致将画面的空间变形对回去后,整体变形回去的样貌是这样的:


(当然不是完美对准,只是大致变形拉了一下,但能看出大致上是怎么变形的)


当然了,影片中不同的镜头进行的上下裁剪、扩大左右以及变形拉伸的程度比例都不一样,有大部分仅靠裁剪不怎么变形的,也有看起来就像是被粗暴直接压扁拉伸的。比如下图这个本身就是大广角逼近拍的镜头,变形程度就比较小,更多是靠着裁剪以及扩开左右画面的方式达到宽银幕构图。



下面这个对比中,明显可以看出新4K修复版改动画幅后所带来的变形效果,板上写的字明显“失真”扁了下去。



就从上面这些对比图来说,除去画幅彻底改动所带来的区别,4K扫描带来的细节提升依然是极其明显,在色彩整体倾向的处理方面基本一致,并没有太多夸张加滤镜的效果,同时和《春光乍泄》一样还将部分过度对比带来的细节丢失给补了回来。但除了大部分场景调色稳定之外,更多令人窒息的改动操作依然出现了,王家卫这次对不少段落的黑白彩色处理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动。



一些之前版本一直是彩色的段落被改成了黑白,如上图对比的这个经典场景现在直接全部成了黑白。同时还有下图这组对比,有着更加不可思议、看起来极其廉价的操作:原始黑白场景中,部分物体被数字全新抠出,保留色彩,把画面变成了部分彩色的处理效果。怪不得甚至有影迷吐槽说这部新的色彩处理搞得像是山寨了《罪恶之城》效果一样。



那么这次套装最后一部,也是就比较近期的作品《2046》,这部影片当年后期时候王家卫的处理思维就比较接近现在的想法,因此并没有什么重大改动。下面这组截图对比依旧来自于blu-ray.com论坛中的用户jjlikesonions,左边为之前DVD源,右边为这次新4K修复的截图,从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时候新修复仅是让色彩再稍微浓郁一些。



不过,不同场景调色依旧还是有些细微改变,比如下图这组镜头的对比,之前老源有着明显像是《花样年华》以及《阿飞正传》新4K修复调色一样的绿色倾向,但这次4K修复将色彩调回了正常色彩调性。



但与之相反的,也有着一些镜头在之前的版本中是比较正常色彩调性处理的,这次却往绿调或者冷调调整的情况出现,如下对比。



最终,对于王家卫这次4K修复的CC套装来说,我的观点依旧是之前说了好几次的想法。为了此次最高细节以及最高质量的画面修复,这个新修复套装依旧是值得购入的,但是为了保留之前大家都所熟悉的影片原始样貌,有着老版本蓝光的碟友们可别把老的蓝光二手出掉。这些碟很可能是之后很长很长一段时间,你能在高质量的家庭音像观看介质上,以最靠近原始版本的样貌看到这些片的唯一途径。



如我文章开头所说,一月份的我也还在消化之前黑五促销的大量购买。感谢朋友帮忙,黑五促销时候在醋酸综合征、Flicker Alley与Cinema Guild三家下单买的碟都到手了。值得一提的是,之前在豆瓣看到有用户突然转发了锡兰自己导演的《〈野梨树〉制作实录》条目,问这长达403分钟的幕后拍摄纪录片哪里能看。其实这部片就收录在了Cinema Guild发行的《野梨树》蓝光中,整整一张额外单独花絮碟收录了这部纪录片,感兴趣的碟友们一定不要错过。



上个月我曾在碟评环节提到过Big World Pictures发行的这张《三峡好人》蓝光碟算是踩雷,因为美亚上购买的碟友们收到的碟都是一个印刷极其粗糙的刻录盘。结果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我从Cinema Guild官网购得的这张《三峡好人》蓝光居然是一个正规压盘的蓝光碟!下图就是我所收到的影碟,整体是半透明盘面,背面明显可以看出不是刻录盘的那种盘面。而从美亚上购得的碟友们收到的是一个正面全白印刷,背面直接可看出是刻录碟面的BD-R刻录碟。



目前还不清楚这种情况到底怎么发生的,但若是有碟友想要购入此碟,建议从Cinema Guild的官网购买,可以得到正规压盘的碟。然而此碟目前最大的问题是,里面所携带的正片是以1080i规格编码的一个29.97fps帧率的正片。我不清楚此片当年拍摄并且数字后期时候用的参数是29.97的帧率还是25的帧率,但是蓝光的这个正片呈现的样貌一看就很奇怪。


在一帧帧比对看的时候明显看出,每秒画面中都有几帧是软件计算出来的那种补帧画面,物体有轻微扭曲变形的样貌。我现在最大的猜测可能是发行方被给了一个25fps的源,但是北美的纯N制播放设备不支持25fps的编码,于是用了最简单的软件算帧率形式算出了个29.97fps的版本,既可以流媒体发行又能做碟,很省事。从此碟的糟糕低清又粗糙的DVD式菜单中也能感觉到,Big World Pictures没啥做蓝光的经验和设计想法,所以我还是希望有一天BFI能不能以高配置将此片正经洗一个蓝光出来。



编辑:Detached

我身上还有春天的痕迹。



-FIN-

深焦·收藏系列



2020年9月影碟收藏指南

2020年8月影碟收藏指南


2020年7月影碟收藏指南


2020年6月影碟收藏指南



2020年5月影碟收藏指南


2020年4月影碟收藏指南

2020年3月影碟收藏指南

2020年2月影碟收藏指南


2020年1月影碟收藏指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