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还没崩溃?让这位91岁老导演告诉你
《波士顿市政厅》
影评大赛复赛圆桌
晋级选手:太空兔、DLC
评委评语:
我能够感觉到章文一定是读了不少电影理论,并且也在很积极地去使用它们,但是用法上稍显稚嫩与生硬。而且在提出“缺乏批判性”或“单一视点”等论点的时候,会让我觉得有一些武断与轻率。但我肯定Ta对电影理论的热情,并期待Ta今后的成长。
太空兔是我本次圆桌最喜欢的参加者,Ta对电影的感受和形容很优美。没有刻意地舞文弄墨,或者引经据典,只是用一种恰如其分的描述来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某种程度上,我认为Ta对电影的观察与感受最贴近《波士顿市政厅》本身的气质——一种平缓而微温的底流。
DLC和艾可六之间我纠结了很久!二人对于文本本身都有较为深入透彻的理解,看得很细,这一点在我心中非常加分。之所以最后选择了DLC,是因为我个人觉得Ta对怀斯曼整体风格的理解与把握会稍稍全面、精准一些。
最后再次感谢四位选手的热烈讨论与精彩发言,也让我自己收获良多。希望大家不论是否晋级,都能前程似锦。
评委:沈念
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影视文学系学士,日本大学艺术学研究科硕士,京都大学电影学博士在读。研究课题为电影中的戏剧与文学改编。同时是编剧、影评人、研究者与策展人。现任教于上海戏剧学院。(豆瓣ID:防寒对策)
✦✦✦✦✦✦✦✦✦✦✦✦✦✦✦
选手:艾可六
女,法国电影专业大二,性子比较懒,唯独在阅片的时候能始终保持热情。面对影像尝试用感知代替思考,思维逻辑就留在写影片的时候锻炼吧。
选手:DLC
设计师上班族,电影初心者,电影文字入门中。
选手:太空兔
业余影迷,希望有一天能真正学会如何”看“
选手:章文
豆瓣ID章鱼哥,策展人、图片编辑。将电影诱拐到哲学这里来!
沈念
大家好,我是沈念,本次《波士顿市政厅》圆桌的主持人。首先,请大家简单聊聊自己对这部影片的第一感觉。
艾可六
大家好,很高兴参加这次讨论。我在线上影院初看这部影片时首先感到压力,担心影片会是堆砌繁琐行政工作的乏味记录。但想到怀斯曼的处女作《提提卡失序记事》也是在马塞诸塞拍摄的,并且导演从小生长的地方也是波士顿,所以让我有些在意导演选择波士顿的意图。简单来说这部影片贯彻他一贯的直接纪录片风格,无解说旁白,无配乐(几乎都是环境声),而摄影机的视角呈现一种流动的半主观性,影片的叙事性常被跳转的剪辑打断,主题方面表现对制度机构的关心。但相比其起点作品具有的直接冲击性的影像风格,本片由城市风光空镜分开的小段式结构加上过长的篇幅给人过多的饱腹感,但影像却缺乏张力。
DLC
因为其实自己本身的英语不是很好,所以看的时候比较专心影像,辅助一些翻译消化内容,所以我很容易感觉到即使内容无法完全掌握,仍然能够透过镜头之间的辩证关系找寻到内容的变化,很显然导演下了不少功夫在序列上,很多东西无需用旁白文字表达,而专注于影像传达信息,这大概也是怀斯曼的高明之处吧~
太空兔
对我来说,这部片子有点像卡尔维诺所说的“百科全书”。它展现了一个庞大的系统如何运作,非常复杂,无法被简化。在观看本片之前,我没有看过怀斯曼的其他作品,这部电影给我的观感是非常新颖的,并不像观看之前担心的那样沉闷,其中有许多趣味盎然的细节。
章文
本片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并非如怀斯曼“直接电影”的标签一样缺乏“建构性”,而是通过大量的后期剪辑制造导演所言的“戏剧性冲突”,而这种基于冲突的戏剧建构性又是基于怀斯曼的镜头所积累的大量现实素材,最后将诸多带有“刺点”的细节凝定在4个半小时的长时段中,从而削弱了细节(刺点)带来的冲击性创伤,如怀斯曼口中的“行使调停职能的政府”一般,那么整部影片就是一个调停冲突与矛盾的“政府”,但这也是本片缺乏怀斯曼希望达到的“批判性”的原因。
《波士顿市政厅》剧照
沈念
想请@艾可六再展开说说你认为的怀斯曼的“一贯的直接纪录片风格”,以及《波士顿市政厅》在其中的延续与变化(如果你认为有的话)?别的参加者也可以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想请@DLC具体说说“镜头之间的辩证关系”、“序列”与“影像传达信息”相关的观点。
@太空兔提到“系统”,想请你也就此展开说说。
麻烦@章文展开论述一下“基于冲突的戏剧建构性”。
艾可六
我个人感知到的怀斯曼"一贯的直接纪录片风格"包括我已经提到了的毫无对影片关注的事件背景进行解释的旁白或批注性文字,这减少了导演对观众的干预。但与之相反的是怀斯曼对蒙太奇手法的运用,这也是我观察到的《波士顿市政厅》比处女作更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平行剪辑,但平行的是空间而不是时间。不同事件之间的叙事性较弱,在几乎分辨不出前后的时间空间内,也在同一大范围空间内不同部分发生的事情。
例如《提提卡》里不同病人受到的粗暴对待,我们无法分辨前后顺序,但空间都是精神病院这一大范围中的局部。《波士顿市政厅》同样如此,虽说有一些表示季节和日期的细节,但很多谈话之间的时间顺序是模糊的,我觉得这是怀斯曼影片的一个特点。两者的不同,在于后者展现出一种时间的流逝,为前文提到措施改良需要的时间跨度做前提。而前者我觉得在镜头运动方面有一些设计感更强。
《提提卡失序记事》 剧照
DLC
好的,我这里说的镜头之间的辩证关系,我不妨举一些例子,在大概影片1.5小时处退伍军人演讲的地方,这一段可以说的内容很多,我先就镜头之间的辩证说起,首先前面几人的取景其实是同一方向,尽管有远有近,但是,到了市长发言时,很显然整个角度是换了,这无疑有超过调剂重复镜头的功用,但是市长并不是谈论战争,而是以他戒酒的故事来切入与这些退伍老兵来交谈,而且还可以隐约看到一个红色的EXIT在附近,什么意思就可以由各人解读了,总之,相反的取景角度并不是代表两边人物的对立或者身份地位,而还含有市长意图取得大家信任识的功用。
我看到好几位都提到其中包含的一些细节,例如@章文说的大量直接的细节,我也就此去回溯前面评审的问题,看能不能对大家对细节的看法有帮助。首先呢,虽然说太空兔也提到细节搭建多样性整体,但我认为其中还有一个组成序列的过程,就好像大概12min处,证婚的那一场戏,大家可以拉一下,进入证婚室前是:市政厅窗口排队的人——办公室电脑前处理信息的人——才进入到里面,无疑这些细节除了有间歇作用,还包含了一次简单的证婚处理,人们首先要排队,才有内部人员处理信息,有这样的步骤推进,我们才会来到证婚室里头。这无疑也是影像序列所达成的叙事效果,仅仅通过几次切换就交代了一次市民办事的过程。
太空兔
好的,我说的“系统”,一方面是指波士顿这个城市的行政系统,另一方面是指他用分布在电影的各个段落的小小细节搭建出的一个多样性的整体。举例来说,在老兵讲述战争故事的段落中,怀斯曼的镜头不仅停留在老兵和听众身上,也给予了那些陈列的展品相当的关注;还有一个段落中,考古学家们展示了从海洋中挖掘出的各种化石。类似的例子还有植物大棚等等。我的感觉是,怀斯曼对这些小物件的兴趣并非生物学上的,或是出于什么具体的目的;他的关注点在于,这些渺小零碎的东西如何组成了波士顿这个庞然大物,或者说,更纯粹地出于一种“看”的兴趣。
导演 弗雷德里克·怀斯曼
艾可六
我对@太空兔说到的”通过小小细节搭建一个多样性的整体“表示赞同,除此之外,我觉得这与导演选择的视角也有关系。该影片的视角我觉得是介于完全客观的上帝视角和跟随某一主要人物的更偏主观视角之间的半主观视角,并且这种视角是极为流动的,它能够探索出新的空间或细节,加强了影片的真实性以及太空兔所提到的多样化的整体性。
这种视角是极为自由的(这也是导演向市长提的唯一一个请求,他想要保证可以拍摄任何东西的许可)观众跟随视角能坐到波士顿市政府不同部门的会议桌上,并观察到被特写镜头单拎出来不同人的反应,这让我觉得有时候导演对波士顿城市中工作生活的人的关心大于对政策讨论的关注。
章文
我所说的“基于冲突的戏剧性建构”有两方面:一是电影本体方面的。一部电影总要有冲突与矛盾带来的戏剧性,而怀斯曼的高明之处在于有大量、直接的细节,通过长镜头以及长时段的凝视,凝定、组建了诸多细节。这便是怀斯曼电影的建构性。
第二方面正好能够回应@DLC所说的“镜头间的辩证关系”。我也拿他举的老兵段落(88'15'')为例。老兵段落虽由诸多长镜头组成,但切换了好几次视点,并在整个段落结束后,接了一个华盛顿雕像的较短的空镜段落,这一较短的空镜冷却、凝定了之前由长时间运动-影像与蒙太奇带来的“疯癫感”,可以视作爱森斯坦笔下的“诗意蒙太奇”的辩证法。而这种对视觉的凝定在《波士顿》中比比皆是,做个不够恰当的比喻,它也是《国家美术馆》中作为注脚的画作(静态的,非运动-影像的),巧合的是,在老兵段落之前是一个关于殖民与战争的绘画的“PPT”剪辑(87'24'')。最后,静态的“画作”在《波士顿》中则演变为作为“呼吸变奏”的转场空境。
《国家美术馆》 剧照
太空兔
@艾可六提到的空间的平行也是我关心的,怀斯曼在不同的场所之间转移时会在中间插入一段小小的街景空镜。这些空镜给我的感觉像是在“散步”,这种松散的连接方式反而使得影片拥有了一个统一的结构,正像怀斯曼曾经提到的(在muyan老师发表的专访中),他对“机构”中发生的事情感兴趣——我认为这一兴趣把这些很难说具有强关联的片段结合起来。
DLC
对于@艾可六提到的空间细节,我个人是这么理解的,同样可以回扣到我之前说的序列,如果细心观察,这种如@太空兔所说的散步,其实更像一种具有目的的在有目的地的影像地图旅行,其实几乎每一场戏,前后的空镜都是起始于会议或是事件地的门口或其他角度,结束时也是,这个我就不说时间点,因为有很多,其实是一种很经典的做法,某地的外景(门口)(事件开始)——发生的事件——某地的门口(事件结束),只是他的取景角度变化很多,才消解了对同一地点的识别,我想怀斯曼也暗示了我们观看影片的方式,可从不同角度和面向去了解。
章文
对于诸位基于刚刚太空兔所言的“系统”展开的讨论,我补充一个相反的方向——批判性的丧失。此也有两个面向:一是批判性消弥于诸多直接的、琐碎的细节中,如片中喋喋不休的听证会发言。二是批判性被“通过小细节搭建出的多样性整体”(@太空兔语)所消解,因为这一整体性(也是我之前所说的建构性)试图如政府一般调停冲突,而调停者的身份与怀斯曼“直接电影”的冷眼旁观者的身份不可分割(只有旁观才有调停双方的可能),所以我认为本片没有达到怀斯曼希望的“质疑了政府的角色,而不是肯定它”。
艾可六
对于@DLC所说到的组合序列过程在全片都是极为常见的。我认为这是导演对于空镜施以的蒙太奇渐进游戏中的一环。
像下方@太空兔所说的,影片有大量落在波士顿建筑几近痴迷关注的空镜,当然也包括波士顿不同区域著名地标性建筑的关注。我认为随着影片的进程,城市空镜在一开始只停留在风光明信片(postcard)的层面,呈现的是最早期电影固定镜头下最朴实的现实主义,并且带有一种游览观看的视角,类似于一种介绍(类比《午夜巴黎》最开始的两分钟)。
《午夜巴黎》 剧照
但很快熟悉波士顿建筑的观众就会发现这些空镜内建筑地点所代表的或政治性,或历史性或对波士顿特殊地域性的解说(港口城市)。这让这类由空镜组成的序列肩负一种说明功能,填补了影片旁白和批注对事件发生地点说明的缺失。同时一种宣传意味逐渐超越了随机游荡式的游客视角,在展示波士顿既现代又粗野的建筑风格的同时,达到勾勒市井生活的普遍氛围。
最后也是让我十分惊喜的,在影片大约56min处(垃圾车收垃圾),机械相连的空镜卡片终于演变成波士顿居民生活的场所。观众终于跟随摄影机走进了空镜中的城市。而一直在空镜中缺失的街道民众的形象也在此处找回,并从之后多了很多不同公职人员在城市各个角落工作的代替了明信片作用的小序列(例如开罚单、铺路、安检等)。
太空兔
对于这些空镜我还有一点比较感兴趣的地方:这些镜头大多展示了光如何落在建筑物上,这就回归到了电影的本质:光的艺术。正如我们的思绪需要依赖光来展开,光在建筑物之间反射的方式、一栋建筑物如何倒映出另一栋建筑物,通过这些,城市在分隔的镜头中被组织起来。有点像海德格尔对山间小道的“思”。
DLC
@艾可六,是的,因为这种序列对于怀斯曼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他会花及其多的时间在剪辑上,因而透过这些常见的序列去找到影片的题旨是有很巨大的帮助的。
@艾可六可以展开说说蒙太奇渐进游戏吗?
@太空兔对于光的问题,我自己有一个很粗浅的理解,无疑他的这部影片是关于一个机构,一个城市的,所以这个地方必然也有很多面向,明亮的,幽暗的。是否向我们暗示一种城市的多元呢?而且倒影出现的次数非常多,也让我思考其必要性,是否透过这种镜像的呈现,也有好多时候就是市政厅的倒影,来加强我们对这个纪录片的理解,他并不是那么真实,而是一种折射出的镜像,也如同摄影机透过镜头拍下的世界一样。
太空兔
@章文,我倒认为这种平等的关注是电影的民主性的体现,这种关注并不像是在调停,而是在物与物之间展开一种类似辩证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空镜中的墓碑,也能看到纪念馆中的油画;包含在其中的历史性的话语并不由怀斯曼直接传达,而是通过锁闭在其自身中才得以开放出来为我们所感。这些物的材质、光泽都包含了这种历史性。它们的“自在”不为怀斯曼所控制,怀斯曼只是公平地给予它们“发声”的机会。
章文
其实关于“多样性”、“多元”与“民主”的讨论,我稍微有些不同的看法。本片虽在拍摄对象上做到了“多样性”,但在视点的切换上,实则仍是一种类似美国梦话语下的“单一视点”,且不论片中谈论的诸如“种族、性别、选举、医疗、移民”等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下看似多元、实则更为单一的意识形态话语,单论本片将主角的视点局限于市长身上。即便怀斯曼真心认为这是一位好市长,但如《大同》一样的审查限制早已限定了结局;再者,我关注的真正的“民主”是视点的差异化,是片中争论不休的听证会上的诸众,而不是结尾处做总结的“大同市长”。
《大同:康有为在瑞典》 剧照
DLC
我也同样补充一下这种对“多元”的看法,或许我上面说到的多元不那么准确,与其说是多元,不如说是并列,意图呈现一个庞杂的社会关系。
正好,似乎@章文和我准备想要探讨的问题相似,我也想说说这一方面,对于市长的角度,与其说是视点,我觉得更像一种记录吧,因为很多时候他稳定的镜头会有一种拍摄者消失的感觉,但是有时候镜头的移动,或者是某些场合反而让人觉察拍摄的在场。而且这位市长,或者是@章文提到的单一意识形态或者只是看似多元吗?我认为未必,他的并列更为隐匿,可以看到前面事件几乎是一件一件地解决,但是大概3小时41分那场20多分钟的戏说明了什么?这里面包含了几乎影片前面提到的所有内容,所有问题,他呈现了极多问题出现在一个最贫穷的社区时会如何,所以才需要这么长时间的铺垫。
再有,有两段很有意思的戏,一是垃圾被一件件粉碎,而多余的树枝被压碎,到底插入两场戏的用意是什么?我认为这很像是对机构一次次解决事件的回应,看上去是解决了,但无疑手段是暴力的,因为问题是交缠在一起的,或许算是比较隐晦,但无疑怀斯曼也有很积极地展现自己的想法。即使有一个不像特朗普的市长,显然导演也喜欢这样的人,但他也暗示即使有好市长,问题还不会这么容易解决,所以结尾的市政厅才会再次如片头一样再次响起电话吧?问题需要一直去解决。如果说他有什么观点,我更倾向于他在并列中选择一种发挥人中观能动性的支持。
艾可六
对影片所关注的移民问题和多元性社会的建立问题,本是我第一次看影片时十分专注探索的问题。但在后续的查找资料后,我认为无论是波士顿成为拍摄地点抑或是影片所关注的移民问题都并非怀斯特有意为之,有意去选择的。
他只是贯彻了他对机构(insititution)的关心而选择了"市政厅",波士顿市政厅只是恰逢其时的被允许开展工作的独立样本。怀斯特在这部影片中是一个记录者,一个借物者,他想借市政府这个最基础的机构在他的影片中去探索美国,尝试用影像去理解美国。
但怀斯曼仍然对影片中提到的移民和多元问题有自己的思考,当更多民族的问题和移民这个关键词出现次数的增多,街头空镜对象征这些民族身份的店面的关注也就变多。而怀斯曼本身父母也是移民,也曾因为种族身份而受到过不公平对待。但我坚持认为该影片的视角仍然是比较客观的,并不尝试增加过度的批判(这与怀斯曼一向秉承的极强的批判行,接近残忍地把批判摊在观众面前的做法很不一样)。
导演 弗雷德里克·怀斯曼
太空兔
@章文,我认为“视点的差异化”其实是存在的。尽管全片的大部分段落都拍摄了市长的工作,但是怀斯曼也拍摄了独居老人家中的鼠患问题:那是市长力所不能及的。
章文
至于@太空兔所言的视觉上的“民主性”,我之前提到的拍摄视点的切换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在于:即便片中罗列或对切的物体再多,仍旧局限于单一的拍摄视点中,无法达到“视觉民主”。
没错,但这也只是突显了市长之后能够解决此问题的能动性,或他鞭长莫及的地方,但视点仍围绕着市长旋转,无法达到视觉多样性。
但我不是反对你的说法,我也不反对本片存在视点的多样性,只是对我来说,视点的多样性不够,因为我所关注的“民主”在影片中首先是视觉上的“民主”(即视点的差异性)。
太空兔
我们对“视点”的理解可能稍有差异?我觉得全片以市长为中心展开是展现政府工作所必然带来的结果,怀斯曼也提到他首先联系的是市长办公室;市政府的工作围绕市长而展开,但怀斯曼给了人民同样的关注,他拍摄政府的言论,同时也展现人民的质疑;这一切并没有被统一到一个单一的意识形态下面去。怀斯曼也承认自己“希望自己的电影中充满这样的主观视角”,但他这样做并不是为了让一个意识形态统领一切,反而是希望通过剪辑、材料的选取来把世界的复杂性呈现出来。
章文
回应一下@太空兔,没错,我同意你的说法。只是怀斯曼的视点选取已经带有其政治立场(反特朗普;新自由主义左翼),当然,就连在“直接摄影”中也不可避免主观性,这是很自然的,也无需多做辩论,只是如果就“视点多样性”这一点来说的话,本片做得还不够。
《波士顿市政厅》 剧照
艾可六
既然大家都在讨论有关"民主"和"多样性"是如何被表达的,我就来聊一下我在视觉上感知到的一种通过物质传递感知从而营造出一种氛围,服务于展现"民主"和"多样性"。
此时对于波士顿城市对于波士顿市政厅甚至是对市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是一个转折点的到来。这种营造过程偶尔会与蒙太奇联系起来,例如2:29:00的食物银行组织与市长一起完成的发布会和活动,在此场景中,镜头不断展现出散布在各个角落的食物包裹和铁架,拍成两纵行的人和纵向排列整齐的铁架和包裹完成了一种形态相似性的对比。政府与机构充满形式主义的互动经过这样的处理,我认为缓解了对这类活动本身存在的偏见,而从一个新的角度将两者对比。食物与机构开展的活动对忍受饥饿的人来说是一样的,是排列整齐结构中的一环。
其次很多波士顿城内的天气像风、雪、沙、雾以及沙(这些都集中出现在影片后三分之一处,在最后一大段各机构内出现争执等会议出现之前),是从感官上传递出两点:1.波士顿从前恶名昭彰的歧视和不平等和天气甚至是不断出现的枯树枝一样,仍然是存在的。即使树最后被砍,但仍然不能说彻底消除。2.这些物质营造出的紧张氛围感暗示了市长推广的民主和多样性政党信念已经到达一个急需要处理和逆转的点。这也就是最后市长演讲的必要性。
DLC
对于@章文说的视点多样性不够,还有视觉上的民主我说几句。
首先,这个视点的样本到底需要多大?而且这个视点的多样性或许不是导演需要的吧,既然他重视序列去呈现戏剧化,那么他就志不在呈现民主性,因为这代表了他的主观性,是否仅仅是观众的一厢情愿想要去看到民主?再有巴赞谈冒险电影时,大概意思是,影片的缺失反而会呈现真实性,因为真正危险的地方大概拍不了吧,摄制组可能都逃跑了。
放在这部影片中大概也一样吧,真正突发的事件,真正多的视点,真正的问题,等不到怀斯曼去拍吧?他只能选择他想要去呈现的,所以影片中偶然出现的警笛声,是否在提示真正紧急的救援虽然能听到,但是我们无法到场?如果不包含这些突发视点,又岂能“多样性”?或许这种多样性是一直无法企及的吧。
《波士顿市政厅》 剧照
章文
@DLC说的非常好,我只是再稍微澄清一下两点:怀斯曼不想或不能做到视点多样性没问题,也无可厚非,我说的本片的“失败”在于他没有达到导演自己在一次访谈中(见深焦推送)说的“我希望我质疑了政府的角色,而不是肯定他。”(当然你也可以用后现代式的“作者之死”来反对我的观点。)
其二,你的回应让我有了一个新的思考,就是影片的多样性其实不在它呈现的部分,而在于没有呈现的部分。导演的功力在于如何将不可见之物通过可见的手段召唤出来。怀斯曼的“直接电影”正是通达这一努力的绝佳路径,但由于怀斯曼往往只将镜头对准福柯意义上的规训空间(医院、学校、监狱、图书馆、市政厅等),那么即便再冷静客观、再直接与非介入,拍摄对象与场所早已把话说得太明白了,换句话说,早已透支了作为批判的多样性的力度。
DLC
回@章文关于“失败”,就第一点的回应。我认为,如果怀斯曼没有说这句话,或者说没有看到这篇访谈,我们应该如何去判断他的失败,而且这个判断标准就很暧昧,这其中存在一个标准判断吗,我觉得我和你的讨论无形中就是怀斯曼的成功,因为我和你产生了一种小分歧。这必然是在其精心的组织下的成功,观众有了多样的理解,而不是单一的意识形态。
我一直想问“直接电影”这个双引号,到底是在说怀斯曼的电影是不是直接电影......
再回@章文早已透支的批判力度一说。就如我前面所言,所有组织通向一种并列,所以我认为怀斯曼才把自己的观点隐藏在镜头中吧,到底是否需要批评或者是否要去批判我觉得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质疑是另外一回事。而且我认为他的看似冷静、非介入,其实细看细节无不强调摄影机的在场。他为何着重于序列,大概他认为纪录片与剧情片也并无不同吧,导演仅仅是想表达他表达的,我们又如何需要质疑他。纪录片的纪实我会首先把他视作一种美学风格......
太空兔
我认为你们关于“没有呈现的部分”说得很对。我想补充的一点是,也许用“非话语性质”的部分可能更为恰当。比如@DLC所说的警笛声,它们无疑是把景框之外城市的其他部分暗示出来了;这是一个无法定位声源的声音,这种特性使其具有了某种抽象性质,把我们抛进了一个大得多的空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怀斯曼虽然把城市分割成了一个个小小的模块,但他并没有放弃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的尝试。
举例来说,在考古学家的段落中,有人提到挖掘得到的海泥成了波士顿许多建筑的材料。在这之后,当我们看见那些充满历史感的红砖房时,就可能产生一种城市的不同部分互相联通的感觉(也可以是通过电话线、管道)......这不仅把城市的不同部分联系起来,还将整座城市放到其历史中去考察其何以成为今天的样子,而不仅仅作为一则川普时代的寓言。
《波士顿市政厅》 剧照
章文
我之所以将“直接电影”打引号,是因为怀斯曼本人不承认这一说,而我认为他的影片构成直接电影的条件。
艾可六
我同意你的说法,在我看来只机诶担忧的判定条件其基本因素该是机械器材性,因为纪录片中所有客观都可以是主观。
@DLC,我个人认为"直接电影"指的最表层的含义是60年便携摄影机和声话同步摄影机的普及,能让只要有足够光什么都可以拍摄的拍摄愿望得以实现。并不指所拍摄角度的客观性与否或。
DLC
@艾可六所以这样看来,我认为怀斯曼非直接电影者是准确的。首先一个很常见的事情就是,基本里面拍摄到的人都能言善辩,政客就不用说了,很多被拍摄者似乎都非常能言善道,这无疑是经过选择的结果,也是精心布置的结果吧。我觉得他几乎怎么都说不上是直接电影者了。
章文
我这里所说的批判性是和之前说的多样性相结合的,差异即是一种批判,当然批判性不只这一种,我也很认同直接生猛的批判性。
但《波士顿》最大的问题在于,它又不像《提提卡》或《肉》那样有生猛直接的批判力度,虽然本片中有大量的论辩场面,但其批判性消弥于这种喋喋不休,甚至催人入眠的口水战中。而最终你会突然发现,所有的论辩都被圈在一个名为“新自由主义左翼”的框架下。
导演 弗雷德里克·怀斯曼
DLC
确实,@章文,我也认为怀斯曼否认是毋庸置疑的,在怀斯曼漫长的拍片生涯中,我觉得没有那种生猛与批判我更认为是他在改变,但这种批判力度我觉得我们应该更关注其本身影片内容,即使可以对比,他产生变化不也很正常吗,只是没有满足你的期待罢了......
回@章文的催人入眠,大概这是怀斯曼惯爱在诗歌,小说寻找结构的原因吧(笑/)
对于@章文所说的《波士顿》中大量论辩但却毫无批判性的场面,这种"失败性"或者"反常性",我还是保留我之前所属的,怀斯曼想讨论的并不是镜头内不同人所讨论的问题。他关注的是市政厅这个体系是如何运作的,而在此之中工作的人又是如何。他关注的是体制中的人的态度,他们的做法。这就可以解释为何很多镜头会根据讲述者陈述的状态去做剪切镜头的依据。
章文
没错,从影像美学上来说,怀斯曼在《波士顿》中的转变我也很欣赏,因为于他之前的影片相比,这就是一种差异性。我只是就本片对机构的批判性上产生了一些质疑。
太空兔
我认为这种对“对话”的呈现本身并不是为了批判,尽管它们的内容被我们接收到时对于我们来说已带有某种语境;但我认为怀斯曼想要呈现的是不同的话语通过交锋如何将其自身带到更深远的地方去。正如@DLC所说,许多被拍摄者都能言善道,但政客和民众的话语又大相径庭(这种差异也在语音中体现出来,政客口音的单调化和民众口音的多样化也成了这部电影“多样性”的一部分),展现话语的差异和交互使得影片本身成了一台“思维机器”。
艾可六
《波士顿市政厅》我还是更为影片是而展示出一种停留所触动。
就像@DLC所说的这是一种隐秘的温柔,镜头会关注到走在大街上的各个路人,某个波士顿的花园。这种夹杂在激烈讨论中的闲逛镜头,让我们不仅从政治话题中关注到多样性带来的话题讨论必要,更之家在波士顿这个城市中感受到多样性种族最自然的样子。并且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活力,这是与波士顿市政厅的粗野外观或是相反的(在该建筑中工作的都是为了消除旧偏见留下的热诚形象),也在某种程度上是相同的(多种族之间因为差异丛生的野性活力)。这与影片有时候篇幅长短之间的对比也很有关,呈现出一种节奏。
DLC
嗯,我也同意上面的讲法,正是因为有市政厅这部电影,才有我们这么激烈的讨论吧,怀斯曼的传达到底是温柔隐匿,还是缺乏力度,可能就得看观众如何去感知吧。
我想稍微回到影片,说说怀斯曼的这种组合的精彩之处,希望也能给大家的文字一些回应。
还是可以回到老退伍军人节的那一段,据说那个场合是签独立宣言的地方。画作的并列展现国家的历史,其中包含战争,但是发言的人员顺序是:概述——照顾战场军人的老人——阿富汗年轻退伍军人——伊拉年纪稍长的克退伍军人——越南大战退伍军人——一战二战退伍军人——最后才是市长。无疑这种博物馆潜藏一种反战的信号,但在其中讨论的确是战场的事情。
再有发言者都是幸存士兵,但有时镜头出现的枪支军服也暗示了牺牲者的在场,这个场域很复杂,有很多种多重性在内,无需批判以及呈现足够多的思考空间,只是看大家怎么去体会这些细节了。
《人类》 剧照
章文
我觉得关于批判性的话题谈论得已经差不多了,我关于“差异性”再做一点延伸,因为我突然想到两个例子:1.纪录片《人类》中的视点差异性在于,在前一个人表达完观点后,马上切入一个反方观点的表达者,虽然其在视觉多样性上做的努力不够(即全片都是正面相采访);2.在塔科夫斯基的电影中(如《索拉里斯》),虽然在观点上模糊不清,或者你可以说十分明确,但在视觉差异性上做到了多样,即那些“非人”的自然空境,不但能“以我观物”,还能“以物观物”。
《波士顿》在第1点上显然做得还不够,而在第2点上,你可以说它通过那些转场空境以及诸多物的细节做了某种努力,但其建构性或整体性(@太空兔语)还是通过一种运动-影像的辩证法将差异性视点整合在一块了。
DLC
回@艾可六的节奏体会,是的,他的不同组合无疑除了有叙事的效果,也在影片的内在产生某种间歇性效果,可能真的是他喜欢看诗歌与小说的缘故呢。另外想起去年的《掬水月在手》无疑也是这样呢,只是掬水月在手似乎关注的是中国诗词的结构呢。而且我记得前面有提过呼吸节奏的形容?也是非常贴切的形容!
《掬水月在手》 剧照
太空兔
回@DLC,是的,我也这样认为,怀斯曼所做的是,把不同的、差异的元素并置在一个它们能够共存的场域内(也可以说,用电影把它们放置到一起)。主观性就在于此。
DLC
回@太空兔,是的那一段真的超级精彩,而且那段回溯还是按从近到远的战争组合的,无疑也继续强调他的序列,以及他真的是像做故事片一样呢~
艾可六
我也有同感,涉及到某些具体个例的时候,影片的视角总能传递出一种共感,我认为这是我感知到的半主观性视角所具有的特点。当独居老人因为老鼠而夜不能寐的时候,我们看到社区或政府的服务人员的出现,他情切的建议,会有一种通过观看时长的延续达到了影片中现实生活改变要求的跨度等待。让观众对角色产生共情性。
DLC
我实际还有一些自己私心的解读,关于怀斯曼影像功力扎实的例子,非常值得品味。就如我一开始就说他用影像呈现信息,除了用序列,无疑在一个镜头的内部元素组合中也非常精彩!即使是纪录片,他无法改变很多布置,但他很积极地运用那些元素。
就好像第一场戏,也就是市长第一次出场,我还没知道他会是主要人物时,桌面却有一顶警帽在他面前,应该是其他警察的,但这无疑就表面了他的权威性,他长官一般的身份。完全不用打一个字幕在旁边说这是市长。而且几乎镜头集中在他身上,最后他动员时,镜头切到去会议人员上,消除了他专制的感觉!因为他确实是和大家一起工作的,镜头的切换与人物的话,即使很简单,但也用的很极致!
太空兔
关于“差异”再多说几句,在话语的方面,我觉得怀斯曼所做的并不只是将政府的话语以及质疑的声音放在一起,他也插入了诸如房屋建造的段落,这就带来一种材料上的多样性,这种关注虽然很难确凿无疑地说是建筑学性质的,但确实(与那些建筑空镜一起)将建筑学的话语加入进来,但他并不在此基础上提供解读,只是留下了一个入口。
在视觉方面,他在空镜中所呈现的,仅仅是多种材料的并置(比如说,一个招牌为中文的店铺和其他英文的店铺),这些材料被呈现出来仅仅是因为它们“本身就在那里”,虽然怀斯曼在剪辑中将这个镜头加入进来,但景框本身所呈现的差异并不为一个意识形态所统领。
章文
其实我也觉得老兵那段很精彩,酣畅淋漓~ 还有后来将近结尾处的那场关于是否在少数族裔社区设立大麻商店的座谈会。(221'55'')
DLC
回@章文,是的最后那场少数族裔真的也不错,重要的是前面一个个解决问题的方式在我眼中都有点消失了他的力度了,问题一次性出现,真的不知道如何解决呢,长时间的序列铺陈到这里简直有了质变的功效。
《波士顿市政厅》 剧照
艾可六
大麻商店那一段真的好精彩,是几乎脱离了政府的社区多样化部的讨论。并且在此片段中我注意到一个小点,就是传媒手段。只要是公开场合面对市长的发言都会有媒体的采访,并且怀斯曼还不断给拍摄市长的摄影机镜头,特别是体育场那一场戏中。但到街区少数族裔之间争论时,他们所运用的媒体手段是手机,是一种录像甚至直播。这也是在影像中讨论影像的地方,包括最后市长发言的时候坐在观众席的老人手里也拿着相机。
持续出现的传媒工具或摄影器材到底是一种宣传还是一种保证?我认为存在这个讨论。
DLC
回@艾可六的直播真的有置入很多元素,这种细节也都存在讨论的必要。据说拍摄素材有100多个小时,忘记在哪里看的......他有很多素材可以选,最后用了这些,为什么是这些,都让我们有了很丰富的讨论空间。
章文
@太空兔,是的,我部分同意你的说法,尤其是两个场景:1.在一场关于如何安置无家可归者的讨论会后,怀斯曼接了一个路边垃圾车将垃圾碾碎的场景(56')。2.在一场关于少数族裔权利的辩论会后,接了一个黑人工人将红色塑胶材料洒到黑色胶水上的场面(147'32'')。这两个场景的政治意味以及蒙太奇的整合性无需多言,也在视觉上做到了多样性或差异性。只是当我纵观全片后,我发现这些场景太少了。(言外之意:怀老啊,这么好的场景你为什么不多剪一些进去呢?)
DLC
回@章文的工人洒胶水戏,是的,怀斯曼的序列是有够好的,整体结构来看,前后戏来看,都很有说点。我还记得有一场戏,前面是温室栽培与外面萧瑟的树木对比,之后是市长和承包商的会议,这个场域马上感觉都变了,即使这些承包商已经是第三级,但是对比其他少数族裔应该已经是富有的吧,市长与承包商在温室中讨论,外面的人会如何,怀斯曼点到即止。
艾可六
对,我也看到过类似的采访。怀斯曼拍摄的素材库极为庞大,并且剪辑也耗费了八个月之久。他说过他选择加入影片的片段都是他能够读懂的,能够理解的片段。并否定了任何的调度或角色扮演等介入操作(这也许就是我一开始会认为他的影片与直接电影有关联的原因)。
章文
是啊,你们真的看得好认真,注意到了许多我没注意到的细节,或许这就是怀斯曼影片的魅力吧。正如他在一次访谈中说,看《国家美术馆》时应该注意那些画作的内容(战争、屠杀),而不要把注意力过多放在人物的对话上。
《波士顿市政厅》 剧照
艾可六
私心说一个或许有些牵强的小感触。在科研人员介绍贝壳那场戏中。我还有两点观察。
1.科研人员对自己工作的一丝不苟和面对镜头滔滔不绝地讲解,展示出了他对自己工作的热爱。话语之间谈到了自己工作与波士顿这座城市之间的关系。2.波士顿特殊地理环境和构成因素是一些不同年代不同的物质被迫被留在了波士顿这片土地上。这些物质我也将它们看作是一种"移民"。它与波士顿境内多样化种族共同的关系是,他们都并非诞生于波士顿,但却因为踏上这片土地而被留下来,被保存甚至最终成为波士顿的特色。
波士顿的泥土卡住贝壳,将它们"移民"到现代文明中;波士顿社会在矛盾与困难中尽全力包容不同的人种,让多样的文化也"移民"到波士顿现代化城市精神中。
章文
或许那场关于设置大麻商店的讨论会就是怀斯曼口中的“现实剧情电影”中“剧情”的高潮部分吧。这也回到了我开头说的,怀斯曼的电影其实是很具有建构性与整合性的,并非真的是”直接电影”。
DLC
非常同意这样的观点,或许他也一直被误解吧(笑)。
太空兔
嗯,而且我也很喜欢他用空镜来衔接段落的方式,有一种呼吸到新鲜空气的感觉。怀斯曼对素材的组合有一种很强的节奏感。
艾可六
没错,特别是有雾那一场。雾让远处的大楼藏身其中只能看到前景的枯树枝,地上的不知来历的名字和盒装建筑在雾中的样子画面上真的很好看,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营造出一种诗意感。但值得注意的是,最后一个有关雾的镜头,却有一个居民从盒装建筑中穿过,仍然是我在意的,导演的人文主义目光。并且这一段导演给景的镜头甚至超越了市长正在参加活动的镜头。
沈念
感谢大家来参加圆桌,为我们带来精彩的讨论。夜色渐浓,如果大家还有什么想说的内容,可以开始最后的总结。
太空兔
总的来说,我在观看本片时能够感受到怀斯曼对波士顿这座城市的爱,他拍摄了这座城市的许多小小角落,也让我们看到了四季的更迭;说到底,怀斯曼并不想让本片成为一部意识形态鲜明的电影,他关注的(正像片中警察所说的)是城市如何让市民“Have a nice day”。他将这座城市中种种难以化约的元素统一到这种爱中去,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它的“在”,也正是这点让我爱上这部电影。
DLC
在波士顿市政厅中,在怀斯曼重视的结构中看到了一个庞大的指向,事关一个机构,一个城市,而当我在序列中积极寻找他的意义时,确实给了我很多有趣的回馈,影片最后的回环就像怀斯曼封闭自己的结构一样,其中充满回音,因为此我才能感受到打动人心的力量吧。
章文
最后回应一下@艾可六,是的,雾的总结性场景令我想起迪迪-于贝尔曼在OCAT的讲座《影像,历史,诗歌》中提到的远景-氛围带来的诗意蒙太奇,在诸多细节的排布与剪切后,加入一个(或一组)持续一定时长的远景空境(于贝尔曼以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中的雾气空境为例),形成一个诗意的影像辩证法,凝定了之前场景带来的革命冲动与起义欲望,却变相地将这一欲望固定与扩散开来。那么,《波士顿》的雾气场景(193'25'')或结尾处的大楼日落场景(271')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在怀斯曼这置换成了他口中的“呼吸变奏”(太空兔以及各位也多次谈到了这一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波士顿》既是激进的,又是诗意的。
艾可六
最后想说《波士顿市政厅》对一个现代城市系统各个方面的关注和顾及可以说是面面俱到。
从波士顿市政厅311热线的化身市长本人不断提到的自己的移民身份出发,但并不止步于移民问题。任何在这个民主政体下可能发生的多样性带来的变化影片都有涉及。波士顿每一位居民所生活的地方都是波士顿城市资源的流向处,每一位居民的安心都是波士顿这座城市的骄傲,这是借市长之口说出的。但影片空镜表达的诗意和间接隔离的效果又从第一个空镜和最后一个空镜提出了冷静的质疑。
归根究底,《波士顿市政厅》是一部关心每一个多样化的人的影片,带着祝福用四个小时陪着不断相互帮助的人走过一个秋冬。
太空兔
完毕。通过和大家交流学到了很多,谢谢大家!
DLC
完毕。很精彩的夜晚。
艾可六
完毕。大家精彩的发言受益颇多,很愉快的一次讨论!
章文
完毕,谢谢沈老师的主持,以及各位小伙伴的精彩发言~
沈念
谢谢大家!真的非常精彩!晚安~
编辑:十一
在学习了
-FIN-
影评大赛复赛圆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