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真希望斯大林能回来”

深焦DeepFocus 深焦DeepFocus 2021-05-15

喜马拉雅APP订阅 深焦Radio
苹果播客订阅 深焦DeepFocus Radio


《亲爱的同志》海报


《亲爱的同志》,

DEAR COMRADES!

如何打扮那个“小姑娘”


作者:hzcneo

有趣而无用的人,做着有趣而无用的事(豆瓣同号)


对于整个斯拉夫民族,二十世纪的历史永远处在被重新理解和反思的过程中。他们的祖国经历了数次的动荡,在分解和重组之中艰难地寻找着前进的道路。从沙俄到苏联,从苏联到俄罗斯,不同的意识形态左右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承诺着同样幸福的未来却从未兑现。相似的悲剧不停地重复出现,一切似乎都印证了尼采那句“永恒轮回”的断言。


从历史的细节中寻找失败的原因是个痛苦的过程,但也是唯一可行的解决之道。开棺验尸意味着揭露伤疤,再次亲身经历悲惨的过往。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Andrey Konchalovskiy),这位生于1937年,见证了自己祖国无数风风雨雨的导演在自己84岁高龄之际,决定再做一次掘尸人,用一部《亲爱的同志》Dear Comrades回到苏联最黑暗的过去。


《亲爱的同志》剧照


《亲爱的同志》的故事发生于1962年的苏联,随着经济形势的越发严峻,政府决定将食用油和肉类产品的零售价格分别提高20%和35%。在一个名为新切尔卡斯克的小镇上,物价的上涨再加上当地机车工厂工资的削减很快引起了居民的不满,随即便引发了游行示威。当地政府为了解决矛盾,采取了最简单也是最粗暴的办法,最终酿成了悲剧。根据官方记载,整个件事中有25人死亡,50多人受伤,其中大部分是普通的平民。


不同于其他相似题材的电影,在描绘整个悲剧的过程中,《亲爱的同志》并没有把视角放置在受害者身上,用一种宏大叙事大肆宣扬他们英勇的行为和悲惨的运命。相反它是冷静而克制的。在黑白影像之中,游行的队伍成为了整个故事的背景版,在各式权力机构的斗争中沦为牺牲品。这似乎更贴近实际的情况,无论在生前还是死后,反抗的群体永远只意味着冰冷的数字,被在照片上打叉,或者被匆匆掩埋在无人知晓的地方。


柳达,我们的主人公,一位在体制内部的市委官员。她特殊的身份给观众们带来一种全新的视角,从体系和权力的内部来理解整个事件。在电影的最开始,她离开情人的床,并开始抱怨物价上涨给生活带来的困难。而当对方说出:“因为你得到了配额,所以不应该有任何问题”时,争论停止了。在随后的故事中,相同的对话总是反复出现。只是柳达的身份发生了巧妙的转化。她从抱怨的一方摇身一变成为了体制的维护者,制止着来自于更底层的反抗。这种转变是讽刺的,它意味着体制本身的残酷无情和超强统治能力。在强弱绝对的权力系统下,任何人都能够熟练地运用现成的话语体系来维护自己和系统的利益。于是乎,每个人都成了施暴者,每个人也都成了受害者。


《亲爱的同志》剧照


毫无疑问,作为一个体系内的官员,柳达拥有着无比坚定的信仰。无论身在何处,信仰都成为了她思考和做事的准则。在开会讨论如何解决游行的问题时,她冷酷无情地发表了自己的观点,选择用最强硬的手段解决矛盾。在面对叛逆的女儿和恶语相加的父亲时,她也选择了最直接的回击,全力维护着体系的尊严。即使是在影片后半段女儿失踪之后,绝望的柳达也反复地哼唱着那首《亲爱的同志》为自己鼓劲。她虔诚地相信自己应该相信的东西,并决定为此付出一切的代价。


相比起柳达坚定的信仰,影片中的其他人物则更像是玩弄权术的丑角。肥头大耳的工厂官员在游行发生时的胆怯无助和事情解决之后的嚣张轻狂形成了一种落差;柳达的情人开始的温情脉脉和后来的冷酷无情造成了一种对比。他们彼此之间都称呼着“亲爱的同志”,却都有着大难临头各自飞的觉悟。


对于柳达来说,这恰恰是她悲剧的所在。在母亲、女儿和官员的身份之中,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然后被无情地抛弃了。在开枪击杀游行的队伍时,她也需要躲避飞行的子弹,在鲜血和尸体之间艰难求生。在女儿失踪之后,她没有得到来自于体系的任何帮助,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寻找。甚至在得知女儿有可能死去的事实之后,她还要拼命说服自己那样的结果都是咎由自取,是她作为母亲没有教育好的原因。


《亲爱的同志》剧照


并不是柳达不愿去反思悲剧发生的原因,而是她根本没有机会这么做。在影片中段那场惨烈的流血事件之后,故事叙述的重点转向了柳达寻找自己失踪女儿的过程。从这里开始,影片的基调失去了开始时的克制,变得有着残忍和悲伤。作为母亲的柳达在自己母性的驱动下愈发得疯狂与无助,她同时被内疚和自责的情绪裹挟,不愿去相信自己曾以为是无比正确的决定会带来如此严重的后果。她终于崩溃了,在庆功会时跑到厕所里声嘶力竭地痛哭,或者跪在土地上用手挖开坟墓。


这一切当然是具有象征意味的,它预示任何体系崩溃都是先从内部开始的。工人运动的悲剧无法改变国家的现状,以暴制暴的镇压也不能消除所有可能存在的潜在威胁。当强行被灌输的信仰在实现面前被逐一击破时,体系的大厦已经在从内部悄无声息地崩塌。这就是为什么电影中有人问出:“这里是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发生游行”时无人可以回答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发生在柳达身上的悲剧远比尸体和鲜血更让人心痛。


《亲爱的同志》剧照


从这个角度出发,《亲爱的同志》的核心才终于展示出来。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借着讲述一个历史悲剧的过程,探索了他曾经的祖国中信仰的存在状态。悲剧发生的原因并不是表面上物价上涨,而是信仰的不同。柳达的女儿和游行工人只相信眼前的现实,意识形态的说教对他们不起作用。柳达的父亲曾是这个国家的敌人,内战中的对反派。他根本不相信现在的这一套话语体系。而柳达呢,她虔诚地相信着,但不是现在,是过去。不是赫鲁晓夫,是斯大林。他们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尽管思想各异,却被绑定在一起生活。就如同他们生活的国家一样,有着一套统一的意识形态,但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理解。


《亲爱的同志》以一种近乎是神迹的方式完成了结尾。柳达回到家中,发现自己的女儿并没有死去。她活着躲在屋顶上,藏在黑暗中,蜷缩着身体,一声不吭。柳达拥抱着自己的女儿,反复地说着:“我的上帝啊,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此时一种信仰取代了另一种信仰,亲爱的同志不见了,上帝还在,或许它一直都在。


《亲爱的同志》剧照


历史的真相远不如电影来的美好。在新切尔卡斯克悲剧发生的30年后,当苏联解体,当年发生的一切才随着档案的解禁公布于众。曾经的信仰伴随着它的帝国一同消失在那片广袤的土地上,但鲜血和尸骨依然还在。它们被埋在沥青下面,遗失在记忆里,活在《亲爱的同志》那黑白的影像中,还有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希望之间。



编辑:十一

在学习了



-FIN-

深 焦 往 期 内 容

美国为什么还没崩溃?让这位91岁老导演告诉你

长镜头中的女性之痛,成就威尼斯影后,再提奥斯卡女主

美国最伟大电影理论家,告诉你好莱坞怎样批量制造希区柯克

我们在烧照片,因为我们是日本摄影师

DC扩展宇宙是死路一条,谁也拯救不了

这部伍迪·艾伦性侵纪录片,让人思考艺术家的底线

耗费17年,成片14小时,想来挑战一下这部拉美神片吗?

这个电影节大奖作品,会是今年日本最好青春片吗?

没法给这部神剧提名,是奥斯卡今年最大的损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