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苹果新出年度神剧,全程没看见演员的脸!

深焦DeepFocus 深焦DeepFocus 2021-05-15

喜马拉雅APP订阅 深焦Radio
苹果播客订阅 深焦DeepFocus Radio


导演: 费德·阿尔瓦雷兹
主演: 亚伦·泰勒-约翰逊 / 佩德罗·帕斯卡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法国
语言: 英语
首播: 2021-03-19(美国)
集数: 9
单集片长: 15分钟


《骇人来电》

时间银河中的变与不变


作者:特洛伊

爱看电视的业余影迷(微博:@dasisttroy)


进入2010年代,不少影视剧将主题转换至科技,从生活的不同角度剖析科技对人类生活带来的利与弊;现代科技也成功另起炉灶,为影视剧开辟新类型。


2010年的《黑镜》从意识、媒体、通讯、虚拟现实科技等各个方面全方位构想未来人类与科技的多元关系,不过《黑镜》的构造十分宏观,它将科技本身分解,融入了人类生活中的万千可能,展现了一幅庞大而又细微的“人类如何与科技共生存”的悲剧画面。除开从宏观角度描绘生活中的科技景象,不少作品也从微观角度出发,展现一种更细致、更具象的生活现实和由科技引发的人间惨案。今年由苹果出品的《骇人来电》便是微观视角的代表作之一。


《黑镜 第一季》剧照

《骇人来电》剧照


或许在这十年,相同科技类题材的影视剧让人麻木。在观看许多该类题材影视剧时,观众不由感叹:“这种题材不是看过吗?”特别在《黑镜》之后,几乎大部分影视剧纷纷将主题聚焦在反科技和科技的负面效应上,但《骇人来电》则将电话——现代通讯科技的原始形式作为剧集的载体,以一种朴素、平淡却引人入胜的叙述手法讲述九个看似独立但相互串联的故事。


《骇人来电》改编自法国同名剧集《Calls》,与原剧不同的是,《骇人来电》将剧集长度和结构浓缩,用短短九集的长度构造了一个完整的科技故事。九集每集内容相互独立,不同演员演绎不同电话内容来推进情节发展。


《骇人来电》剧照


大多数情节与包括爱情、亲情和友情在内的亲密关系有关,如第一集《结尾》和第四集《一切都是你的想象》讲述了电话背后的三角关系,第六集《妈妈》和第九集《我的闰年女孩》则描绘了电波中失去的亲情。不过,《骇人来电》并不是第一部运用电话来讲述故事的作品。


《罪人》剧照


早在三年之前,电影《罪人》便将故事情节的叙事载体转交在电话上。随着故事的深层次内容一层一层被剥开,每通电话都如同一个未知的隐形导火索,随时随刻点燃下一个情节炸弹。


电话的展现形式将情节的一半隐藏,我们在电话的这一头感受主人公的情绪起落,从他的语音语调和面部微表情体会故事的紧张和惊悚,而另一头被隐藏的实时内容则成为了猜测,置我们于无尽的揣测和徘徊之间,仿佛构建了一座非黑即白的情感迷宫,泯灭了具体画面能营造的灰色地带。电话这头的真实和电话那头的遥远将我们来回拉扯着,而接二连三、模凌两可的电话内容所营造的虚拟恐惧和未知为剧集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骇人来电》第一集 THE END


相比同类作品,《骇人来电》的创新首先体现在内容上。在第一集里,我们便跟随三位主人公目睹了一场跨越美国东西海岸的虚拟科幻。


蒂姆原本计划打电话给女朋友莎拉分手,但忽然之间,莎拉在公寓窗外发现一个类似野兽的“怪物”,莎拉感到十分害怕,他们俩的对话便临时中止。远在西海岸的蒂姆与卡米拉准备共度一晚,但在凌晨,蒂姆却发现躺在身边的女孩并不是卡米拉,而是一名与卡米拉形似的陌生女子,看到恐惧的蒂姆报了警,这时,蒂姆接到来自纽约警察局的电话,得知女友莎拉被杀死。


令人奇怪的是,在接到纽约警察局电话后,蒂姆又接到了莎拉的电话,不知不觉两人为彼此的爱情感到惋惜,蒂姆一时分不清莎拉究竟是活着还是死去,而就在他们纷纷道歉感到诧异时,两人看到天空逐渐裂开,自己慢慢飘浮在空中。


《骇人来电》剧照


这类的真实情感背叛和虚拟生死交流是《骇人来电》每一集的拟定模式,亲密关系之间的纠葛和矛盾始终是情节核心,而时间上的错位和生与死的互换则穿插在各个情感马戏里,比如第二集《开始》,男主角马克声称自己仅仅离家几个小时,但他的亲朋好友却说他已离开十二年;同样,第八集《飞机上是否有科学家》中,来自过去的机长佩里尝试与来自未来的工作人员进行对话,以此避免悲剧的发生。


未来与过去,时间维度的拓展甚至是“逆转时间,改变命运”在亲密关系之下成为了剧集情节的支线,添加了一份来自时间的哲学性思考——“如果我们当初没有这样,现在是否会更好?”与时间赛跑拯救亲密关系更凸显了欲望的控制性和不可满足性,放大了人类面对时间时的必然失败和挫败后的失落和罪恶感,让观众体会到亲密关系在现实中的不堪一击。三角恋也好,亲人间的无视也罢,电话为所有游荡在情感迷宫的玩家们提供一种实际方案,让他们在无形的电流与声波里享受来自肾上腺素的刺激。


《骇人来电》剧照


在剧集后几集里,时间错位这种现象的真正原理也逐渐浮出水面,所有谜团在倒数第二集和最后一集得到解释。


原来,时间错位来自于一个机器,而这个机器是基于多维度空间(或多维度宇宙)交流理论研发的一个产品,正是因为它的运作,现实社会中的人能跨越过去,在现在和未来进行对话并改变时间和命运,不过改变命运的代价则是被毁灭。在第七集《是宇宙的错》里,学习量子物理的山姆提出了相同的理论——如果一个人尝试改变命运,那么他将破坏宇宙自身的平衡,相应地,宇宙会给予他一定惩罚。


在剧集结尾,该理论也得到证实。冥冥中,费德·阿尔瓦雷兹将电话中时空穿越移花接木为物理中的能量守恒,而时间维度的拓展为能量的转移提供另一种方式,它成为了一种可能,一种让我们弥补错误、删除过去的手段,让我们得以抹掉过去的污点,成就更完整的今天。


《盗梦空间》剧照

《星际穿越》剧照


关于时间的探讨,克里斯托弗·诺兰已是近十年该主题的标杆人物。在《盗梦空间》和《星际穿越》中,他无数次探讨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带领我们穿越一个又一个时空隧道和空间墙,去感知过往的美丽,挽救未来的遗憾。无论是被层层覆盖的梦,还是游走在浩荡银河中的飞船,诺兰为“时间”这个抽象的概念贴上了人文共情标签,每当梦被打碎或者银河被划破时,他总能落脚于“爱”,描绘那无法被时间抹去,也不能被宇宙淹没的爱。


《骇人来电》同样如此。每集中看似荒诞的对话内容实际映衬了阿尔瓦雷兹对于时间、能量和情感这三者的分析与探讨,他成功将抽象的时间概念细化进生活中的细节,让我们感受时间中日积月累的情感变质,通过平常的电话交流方式,反映时间无形的力量和爱的变与不变。


《骇人来电》截图


《骇人来电》的另一创新则在于表现形式。该剧剔除了镜头画面和人像,全程利用数据、数码波形和声音来制作剧集内容。每一集的通话内容分别以字幕形式出现在通话人一旁,而数码波形的颜色、形状和波动则用来展现人物情感的起伏和不同通话场景。比如《结尾》和《街对面的佩德罗》中的三角恋则由三角形的电波呈现,体现三个人混论不清的恋爱关系;《是宇宙的错》中的四人对话则由“8”型的电波呈现,展现四个人互相给予信息的虚拟画面。每一段通话都有各自的代表性波纹和图案,而随着对话内容逐渐复杂,角色情感不再平稳,本来水平或单一的路线会逐渐扩大波动范围,幅度不断增大,与情节内容同步变化。


《骇人来电》PEDRO ACROSS THE STREET

《骇人来电》THE UNIVERSE DID IT


“构图”同样如此。在一些事件爆发后,主人公会被放置在画面中央,以他为圆心,画出一个又一个圆形将他包围,使得他被困在一层层电波中,在虚拟和现实中都无法逃脱。


抓人眼球的视觉效果和独特的数码视觉传达设计,在没有画面和演员人像的支持下,为剧集提供另一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当下的数据社会的特质,也拓展出一种新的电视剧表达手法。精良的制作为该剧集增添了不少亮点,因为如果只是单一的通话展示,它无非就是一部普通的广播剧,而被这些精美的画面制作和设计“武装”后,《骇人来电》得以脱颖而出。


《骇人来电》截图


诚然,“反科技”或“黑科技”题材类已成为了当下影视选题的陈词滥调,我们已经厌倦了“科技会使人类社会毁于一旦”的黑洞理论,但或许我们厌倦的不是题材本身,而是题材背后内容和形式的陈词滥调。或许,我们不畏惧科技,而是畏惧科技带来的未知感和措手不及的慌乱;我们也不厌烦各类未来科技,而是厌烦未来科技与当下生活之间的巨大鸿沟。在科技逐渐占据社会生活主导权的今天,我们所需要的,是与生活更贴切的选材、更具有本体论意义的主题和更加独特的表现形式。


《骇人来电》可以看作疫情时代一次非常成功的实验,在大多拍摄场地被迫关闭的特殊时期,它利用声音取代了画面,用最核心的质素来传递故事,最重要的是,它将情感放置在科技外表的中心,探讨我们该如何生存,如何在错乱而无尽时间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尽管是一席“无依之地”。



编辑:十一

在学习了


-FIN-

深 焦 往 期 内 容

美国为什么还没崩溃?让这位91岁老导演告诉你

长镜头中的女性之痛,成就威尼斯影后,再提奥斯卡女主

美国最伟大电影理论家,告诉你好莱坞怎样批量制造希区柯克

我们在烧照片,因为我们是日本摄影师

DC扩展宇宙是死路一条,谁也拯救不了

这部伍迪·艾伦性侵纪录片,让人思考艺术家的底线

耗费17年,成片14小时,想来挑战一下这部拉美神片吗?

这个电影节大奖作品,会是今年日本最好青春片吗?

没法给这部神剧提名,是奥斯卡今年最大的损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