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男人到底有啥大困境,非得喝大酒才行??

深焦DeepFocus 深焦DeepFocus 2021-05-15

喜马拉雅APP订阅 深焦Radio
苹果播客订阅 深焦DeepFocus Radio




《酒精计划》

圆 桌



评委点评:


Yinanaa说服我的最大优势在于TA关于《酒精计划》一片的论述在文本内与外之间有着较好的平衡:对影片展示的影像力量、背后的哲思、观众对本片的接受即观影之道皆有着较为精辟的见解。文本细读功力强,观察力与感受力能够接收到影片的细微之处;同时又不至于陷于文本无法抽身。选手的思维脉络清晰开阔灵活。


何芳敏和岑郁的论述较为两极化,各自展示了自己的感性力量和理论学识,但较为遗憾的是,对于影片的论述我们需要更为“刚柔并济”同时更为深入地施展自己强劲的感受力与学识,在影片中看到自己同时也看到世界。


M3thy_是我犹豫了非常之久的一位选手。坦白来讲,TA的出现使我眼前一亮,他论述的切入点及知识储备拓宽了作为曾经评论过《酒精计划》一片的我的认知。但令人遗憾的地方在于,M3thy_虽是一位强劲的辩手,但时常游离在圆桌的提问规则之外。对于作为评委的我来说,维持此次圆桌的公平最大化也许是第一重要之事。





评委:Luxuan

格勒诺布尔大学比较文学硕士,影迷,摄影迷(豆瓣:Luxuan)



✦✦✦✦✦✦✦✦✦✦✦✦✦✦✦


选手:Yinanaa

哥本哈根大学电影美学硕士。鲁汶大学哲学硕士在读。




选手:何芳敏

文艺学,快毕业了,希望能被电影拯救无论是我的梦境还是我的现实


 


选手:岑郁

大家好,我是岑郁,在北京学电影剧作,快本科毕业了。岑郁不是真名,是我写的故事里的一个角色,他是个学画画的孩子,他看到自己和人世的丑陋,然后希望画出并且最终画出了极端美丽的东西,后来他瞎了。


选手:M3thy_

日本电影不是日本的电影,青年文化也不是青年的文化。专和你作对,让系统崩溃。






Luxuan:


大家好,欢迎参加此次圆桌。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电影是温特伯格的最新作品《酒精计划》。这部影片在豆瓣的观影量其实并不是特别的海量:1W+左右,但它也的确是引爆了影迷圈,最浅显的原因可能在于(也是很多公众号会在标题或是正文中不胜其烦去提及的)麦叔的精湛演技;其次便是本片虽看上去“简单明了”,体量也不大,但入围了多项电影节奖项:比如入围第73届戛纳电影节公布的片单、2021年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等等。


那么,我们今天的讨论就以一个较常规也最为发散的问题开场吧:大家聊一聊自己对于这部作品的印象如何?最喜欢或是最讨厌的方面是什么?(可以是某场景、人物、主题等)




何芳敏:


第一次看完这部片子我的确是颇有不解与愤怒的。中产阶级,中年危机,生活毫无变化,伙伴去世而自己破镜重圆。这里面没有一个短语是讨人喜欢的。而当时看的时候也并不明白为何“生活是一种重复并且这一事实就是生活的美”。即使你已经明确知道,在这部电影里弥漫了克尔凯郭尔的哲学,即使我对自己的生活也并不乐观,即使我看电影的时候甚至还自己喝了酒。但可能就是因为自己喝了酒,所以才知道喝酒没有用,因而我忽略了一个大问题,即酒精计划是成功的,它因结束而成功了。而这一醒悟是在第二遍的时候才发现的。


当塞巴斯蒂安回答到人类是为了爱别人和爱生活而必须接受自己的错误来处理失败时,音乐开始响起,眼泪刷一下下来,然后画面一转,是汤米带着拉班去坐船。而我看到他试图穿上救生衣的时候我才醒悟到他不是来自杀的,他是来尝试爱生活的。在这里掉书袋地插入一句话就是“如果一个人在他开始去生活之前不曾在生活之海中航行过的话,他永远不会开始去生活”。(克尔凯郭尔的)所以我想他可能只是在给学校回电话之前,准备好好放松一下。于是,在那个模糊的画面意图致使背景音乐停下来之后,音乐又再次响起。那不是哀歌,那是颂歌。


这是我第二次观影时,最喜欢的,也是推翻了我之前感受的一段。



《酒精计划》汤米试图穿上救生衣



M3thy_:


我是做东亚电影研究的,这次复赛给的五部影片都没看过。因为平时喜欢喝酒,也在家里做调酒,所以就选了这部影片。看完之后后悔不迭,几乎没有喜欢的地方。



Luxuan:


@M3thy_:可以聊一下最讨厌的地方吗?



M3thy_:


我谈不上不讨厌它,是因为它对我没有什么冲击力。我想把更多的意见留到后面更具体的问题上,因为主持人的问题是问个人喜恶,所以我就不多谈了,谢谢。



Yinanaa:


我最喜欢的是最后的舞蹈场景。确切地说是死亡-毕业的快乐-教堂参加葬礼-再次喝酒并狂舞的序列。这里让我想起《狩猎》里的教堂镜头,但不再是结束在道德困境中,而是迎接了酒神(是的,不是deus ex machina而是酒神)。全片节奏的失衡和表达的欠缺都在酒神的狂欢中得到了最好的收束。


而我最不喜欢的是intertitles(字幕卡)的使用。Intertitles最初从他们启动酒精计划开始,我认为是film-essay的一个构成。但随后我发现在Martin和他妻子的短信交流内容竟然也是intertitles。这样就产生了一种不和谐和疑惑。更何况在他们宣布结束酒精计划后,妻子短信还在以intertitles出现,这让我不由怀疑,温特伯格是不太擅长或不喜欢写女性角色所以尽量减少她出场并同时交代内容。当然,这个求和的情节本身也比较刻意甚至蹩脚。



《酒精计划》舞蹈场景



M3thy_:


我对这部电影的印象主要在于它的主题的暧昧性,其实它提到了两个有趣的问题,第一个是我们为什么会喝酒;第二个是克尔凯郭尔的哲学问题。但这部电影其实对这两个问题都采取了比较暧昧的态度。



Luxuan:


可以请Yinanaa具体聊聊你在前文中所提到的“节奏的失衡和表达的欠缺”吗?



Yinanaa:


我倒觉得他通过那个年轻学生的考试题目算是某个程度上回答了这个问题:人要接受自己是会犯错误的,然后为了能爱他人和活下去而这么活着。由于电影里他多次cue到他自己,我合理推测认为这可能是他的声音......——这段是想回复主持人说克尔凯郭尔那一点。


“节奏的失衡”我想说是结尾这一场太重而前面大部分时间太琐碎。“表达的欠缺”我是想说他对醉酒的表达有些“明朗”。其实他的镜头语言非常精妙地模拟醉酒了,比如阳光的应用带来那种酒后一切都明亮耀眼的感觉,比如手持的抖动制造出微微晕眩的感觉,但在很多场景他还是在“讲述”醉酒这件事(比如一头撞到墙上),而非生成-醉酒者(这里我能想到的更好的例子是《推拿》那种虚实的变幻)。比如如果把四个角色精简一下,也许会有更多空间去表达“醉酒”这件事本身。



《酒精计划》四个主要角色



何芳敏:


针对岑郁的评论其实我认为这里面谈论的克尔凯郭尔的问题是非常巧妙的,以至于我在准备的时候,其实感觉去梳理里面的逻辑线是要超越出线性时间的。所以我想问一下您觉得他处理得很暧昧具体是指什么?



M3thy_:


关于这部影片,包括刚才发言的朋友在内的许多影评提到了克尔凯郭尔的“信仰的飞跃”。在电影中,除了开头和影片中段插入的字幕,也有学生塞巴斯蒂安考试时的直接引用,更勿论男主角马丁(麦叔)在影片中几次醉酒后(尤其是结尾)的飞跃。


但在我看来,许多影评都在一定程度上滥用了这个概念。因为克尔凯郭尔的信仰的飞跃中的“信仰的”其实并非“飞跃”的形容词,而说的是人该如何从“理性”与“逻辑”的悖论中所产生的困境(dilemma)中飞跃至“信仰”这一行为,其直接与克尔凯郭尔的神学背景以及当时信教的泛化有关。所以在我这里,对克尔凯郭尔的“信仰的飞跃”更直接的翻译是“跃向信仰”。


首先我不能代辩温特伯格是怎么来理解这一哲学概念的。但其实在电影中的考试戏中,他已经告诉我们答案——通过考试一场戏中的回答:“接受自己的失败才能去爱人”。这当然已经去语境化了克尔凯郭尔的思想(中对哲学本体/主客体/情感与逻辑与宗教间的张力的讨论)。但并非说《酒精计划》中是没有“信仰”这件事的。在某篇影评中,有人提到本片中的“酒精是生活或人生的隐喻,而非改善或对抗生活的工具”,而我也倾向于同意TA所说“喝酒=信仰=人生”本身的观点。


关键在于:去信一些什么吧,也就是去相信酒。不要去质问酒代表什么,而是把它类比成宗教,一种先验的,全知全能的神力。相信“什么”不是关键,“去相信”什么才是重要的。从这一点来说,剧本的完成度就非常不错,男主们在课堂与家庭中的转变(起码一开始)也都是神乎其神的。



《酒精计划》剧照



岑郁:


我认为克尔凯郭尔的思想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比较乐观的,就是说在绝望之后,在被世俗的痛苦弃置之后可以以绝望为策略来超脱它,这一部分最后衍生出存在主义的整个思想;另一部分是阴暗的,也就是说这种乐观只能缓解神秘的精神痛苦,这种精神痛苦是难以解释的,就像克的理论里的所谓焦虑是永远无法消散的,这一部分衍生出的是卡夫卡等人的神秘主义。本片的最后几位主角还是在世俗的问题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之后才在毕业学生的簇拥下起舞,所以对第一部分,主角们最后并没有完全践行存在主义的方法,对第二部分基本没有涉及,所以我认为是暧昧的。



何芳敏:


其实针对岑郁对于暧昧这一词的用语我实际想问的是,克尔凯郭尔其实也是一种反哲学的态度,即个人的伦理选择先于理论本身,所以我还是认为如果在这部影片里要谈克尔凯郭尔可能需要更具体的情节,选择,以及它们与克本身理论的相符或相异之处。



Luxuan:


《酒精计划》的题目比较微妙,中文译名更多体现了这部影片在情节上的特质:一种在非理性基础上建立的理性“计划”,对比之下,影片原名似乎更为贴切《Druk》即Drunk,醉酒的状态。同时,在温特伯格之前的作品,例如《潜水艇》或是极具“道格玛95”风范的《家宴》,酒的存在感并不比它在《酒精计划》这部影片中弱。酒水成为温特伯格电影中一个非常常见的角色,甚至可以说有温度有生命。第二轮的问题是:请大家探讨一下这部影评中“酒”的存在。



《酒精计划》剧照



何芳敏:


那我谈一下酒精的两面性问题。对此他们是知道的,只能说一开始,他们想要改变现状的心太过迫切了,必须找到某种新的“理性”(百分之零点零五的假说)来承担他们的心情。于是在历史课上出现的第一个三人对照组中,是以罗斯福、丘吉尔的酗酒与希特勒的克制对比,将饮酒有益合理化。但是在超出斯卡斯鲁德的百分之零点零五的假说之后,马丁以其一贯的克制在潜意识里马上捕捉到了酒精可能带来的失控,因而马上出现了另一组对照,格兰特、丘吉尔和海明威,并且丘吉尔的二次出现是以其赢下了世界大战而与海明威的吞枪自杀对举。至此,丘吉尔已在片中出现了三次,第一次与希特勒相比,我认为强调的是他的善良(就是很著名的,你需要比以前更善良);第二次是上班前饮酒时切入的一本书中他的照片,是对马丁逾越的某种鼓励;第三次和吞枪自杀的海明威相比,应该强调的就是勇气了。就此,酒精两面性被搬到明面上来,而获胜的关键是勇气。就此而言,我认为在这部片子里,克尔凯郭尔的哲学问题的核心并不在于信仰的飞跃,而是在于“重复”这个概念。【“‘去希望’需要青春,‘去回忆’需要青春,但是‘去想要重复’则需要勇气。”补一句话,我一直没看懂的,直到看了这部片子才有点明白的克尔凯郭尔的话。】因为无论是从形式还是从内容来看,重复才是那个明显的主题。


就着我前面谈到的勇气继续说,这勇气从哪儿来?从对自己失败的承认中来。而这失败在克尔凯郭尔的审美、伦理和宗教的层面上都被尝试了一遍。


首先是审美层面的,对美好过往的重复。从马丁预定的划船计划的失败可以看到,回忆只不过是对自己老去的承认,因此即使他们和谐度过了这个假期,阿妮卡还是说,“我应该是想你了”,“我想念我们已经很久了,可能太久了”。这里明显看到是柏林之旅失败的印证,在此双方关系实际并没有得到改变,因而第一次重复失败。


其次是伦理层面的,当马丁发现想象中的美好过往无力拯救后,将希望继续放在带给他甜头的酒精计划,并且从海明威的行程里copy了一份行为规范,只在工作时饮酒,但从中他仍然得不到快乐,可以看到在终极宣泄之前他还是忧郁的,且犹豫的。但因其走投无路而只能反复尝试,而这种重复当然也是失败。


于是最后,由于巨大而负面的社会影响和酗酒的危险,四人的酒精计划,就此失败。在这里失败已经因其不断重复,而成为某种宗教性质的困境,即你永远也不可能逃脱。但正是因为失败是生命唯一的结局,才成为我们奋斗到底的原因。所以在这里汤米说的“这毫无意义,你并不想这样”,其实我认为指的是“这次的酒精计划毫无意义,你并不想真的改变,你需要的只是重复,就像你和阿妮卡一直以来的那样”。因此在这之后马丁才终于和阿妮卡面对面的共同直视他们之间存在的问题,和他们需要彼此这件事了。


就此,我认为重复是贯穿影片的主题。



《酒精计划》中的三人对照组



Yinanaa:


我上面已经涉及到了一部分我对“酒”的存在的看法(“生成-醉酒者”那段)。还想补充的是,本片里的酒已经不是《家宴》里的驱动力,而是生命意志的一种流动。在“酒精计划”执行期间他们是利用酒精来靠近和制造出一个柏拉图意义上的理想世界,并以失败告终,这里的问题也是柏拉图提倡的“节制”之美德。反而是在最后,在死亡的阴影中,彻底的醉酒才迎来了酒神,悲伤唤醒了欢乐,狂欢才让胸中的悲苦倾泻而出,必然性和任意性带来的藩篱也土崩瓦解,人和人再次连接起来(Martin跟妻子说,Tommy在支持着我们)。所以这个由“人生如梦”(片头语)到“梦才是人生”(intoxicating reality)的转变在我看来是最深刻也欢欣的。我觉得本片完全可以说是酒神精神的宣泄。


回复M3thy_:赞同您说的——对克尔凯郭尔的“信仰的飞跃”更直接的翻译是“跃向信仰”。我对克尔凯郭尔的理解是,他指出了一个困境,即知识会阻碍行动,就像哈姆雷特,如果我们总是在思索,就无法行动。片中学生说道“to dare is to lose one’s footing, not to dare is to lose oneself”,所以“跃”虽然是无根基的,但却是把人超脱出他的个别处境而进入一种更高的联结的唯一办法。



《家宴》海报



M3thy_:


(因为没有下一个问题,我就先表达我自己准备的观点了,希望主持人理解)许多现有的影评都被过于表面的哲学引用而蒙蔽,而忽视了影片所传递出来的更直观的矛盾。如果说“信仰的飞跃”的前提是某种困境。那么影片中主人公们面临的困境是什么?请允许我将其进行一种从强调“普遍性”的哲学到一种强调“语境”的社会学的变调,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男性气质的丧失的困境。


Luxuan 提到:“温特伯格以个体之间的‘连结’拯救个体于虚无”。我是同意这点的。但TA未曾提及的就是,这里的“个体”(对标克尔凯郭尔所说的“主观的人”)是有性别的。影片中的四位主人公的小圈子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塞吉维克所说的同性社交圈(homosociality):男性之间的“连结”是由女性作为纽带来进行的。


上野千鹤子在《厌女》一书中说:“男人是通过模仿其他男人的性欲望而成为性的主体的”。向别的男人证明自己的“男性性”是这个同性社交圈的一个关键。而在《酒精计划》中,这个同性社交圈的基础是上野千鹤子的反面(一体两面):是由女人的某种“不在场”,也就是男性气质的“危机”引发的。我们可以看到四人的困境都多少与女人息息相关,这四人一位常年单身找不到女伴、一位是新手奶爸忙于家事、一位婚姻关系紧张、还有一位是老鳏夫。因此,它是基于“失败”的男同性社交圈。


所以“酒精计划”,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是夺回“男性气质”的计划。就像朋友之间互相献计献策让一直求偶失败的音乐老师皮特如何去找女人(以及最后皮特说找到女人后几个人之间开的性玩笑),以及作为“师长”的汤米如何去稳定男主马丁对婚姻的信心一样。温特伯格有意无意中向我们透露出了当代欧洲男性面对愈演愈烈的性别政治时感到的力不从心。我们可以透过直怼演员脑门的“主观镜头”或者试图通过表情呈现人物感情的脸部特写了解温特伯格的摄影机所试图揭示的“主观性”。但男人们在叙事中其实是充满了“被动”的,就像最后男主人公与家庭的和解,是要通过妻子的短信“认可”才可以达成。这种男性气质的困境,也可以从男主在家里大发雷霆,最后摔桌而出一场戏感受到。


而他们在互相拯救的同时,又需要担负把这种男性气质继续传递给后代的责任:面临历史挂科危机的男孩、被足球队成员们欺负的眼镜仔、为了考医学院而紧张的塞巴斯蒂安——这其中又属眼镜仔的故事更为重要,整个成长故事并非教会他如何去对抗足球队成员的欺侮,而是如何通过展示自己的能力去融入这个同性团队。所以我认为这种对男性气质弱势的无奈才是“痛苦、焦虑、怀疑”的根源。


但如果仔细一想的话,其实这些“痛苦、焦虑、怀疑”比起女人们的困境又算得上什么呢?影片中无论是需要上夜班与照顾孩子兼顾(这点有在四人第一场酒局戏上提到)的主角妻子,或者是一人带几个孩子的心理学老师妻子。几个男主的困境其实只是陷入了找不到生活激情(而这是很容易被主观上的介入去改变的,想想主角与家人们露营那场戏,他体内的酒精含量是0)、又或者是去超市买菜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因此,温特伯格在这部影片中所展示的一种丧失的男性性,我认为是有导演自己的嘲讽意图在内的。这点也许是唯一值得欣慰的吧?



岑郁:


在为什么要喝酒这个问题上我认为有三种解释。物质的成瘾性;在物质的帮助下宣泄精神痛苦;对于前两者,至少喝酒这一行为是能带来快乐的,但还有第三种情况:在喝酒只能带来痛苦的情况下还要喝。这种情况可以套用列维·施特劳斯的“能指的过剩”来解释,这时喝酒这一行为的空洞是最重要的,它充当的是一个空洞的角色。这三者中只有第三钟情况能够充当一个具有深度的主题(又一次,是把绝望作为策略)。但在这部影片里酒并非完全空洞的。学生靠喝酒通过了考试;体育老师在饮酒之后对一个内向的孩子产生了很积极的影响。这里的偏移是值得注意的。



Luxuan:


在提出第三个问题之前,感谢Yinanaa和M3thy_在前文中的评论中涉及的关于“女性”的话题。《酒精计划》一片的确以作为个体的和作为团体的男性为主要刻画对象,女性角色更多的处于一个辅助的、更具工具性质(比如情节的推动、抑或是浓墨重彩男人困境的一笔)。但作为一名女性,我其实对于温特伯格对于作为整体的女性角色的刻画方式比较好奇,也希望另外两位朋友能够给予探讨(Yinanaa和M3thy_如果希望进一步分析,也欢迎)



《酒精计划》中的女性角色



Yinanaa:


回复M3thy_:男性的困境是北欧社会(全球平权运动最发达的地方)的一个现实困境,特别是温特伯格作品里的女性形象都还有些工具人,我觉得这个视角很毒辣。但我也觉得可能有些片面。比如妻子抱怨“你总是隐形”,其实反过来说明妻子也隐形,双方不去倾听了。这指向人与人之间普遍的鸿沟。片中一些细节,如夫妻吵架让孩子先走,邻居关心醉汉等,心理学老师关心学生前先说disclaimer等,都是对北欧社会的写实——人人极度善良礼貌却隐含边界(如《方形》里调侃的极度政治正确),身体可以亲密精神却孤立无援的现实,让酒精成为个体情绪唯一合法的出口。



M3thy_:


回复Yinanaa: 非常感谢你的补充。《酒精计划》对我的启发更多是在文本外的。我用性别这个角度去介入这个文本的原因,主要还是对现有影评模式的不满。太多的人把观影当成了一种解码/读解的游戏(但这并非说文本不重要),而忽略了电影作为一种文化的社会意义。通过普遍性与特殊性作为一对并非“非此即彼”而是互相补充的概念,而去思考电影的叙事与世界权力关系的构造的关系。在整体上,越是强势的文化的作品,就越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普遍性”,即使它刻画的内容是特殊的;而越是弱势的文化,就越是让人看到一种“特殊性”,即使其内容是普遍的。这体现了哲学如何作为一种框架和内容成为欧洲的作者电影在艺术市场上贩卖的一种方式。这种“我的故事即是普遍的故事”的傲慢是基于西方文明在现代文化的话语霸权基础之上的。权力关系体现地淋漓尽致。


对《酒精计划》的哲学解读更多就做成了这种游戏,最后把叙事引向一种对人生本质的思辨。这点当然有其价值。但我通过影评更想做的还是去看电影是怎么作为文化工业生产/流通/放映的一部分来和世界,和读者,和我自己进行交互与影响的。所以我们作为研究者/影评人,更多要去从那些看似“普遍”的故事中去寻找特殊性,从那些看似“特殊”的故事中去寻找普遍性。我在做亚洲电影研究与影评的时候,所依据的也是这个标准。在人人都能写影评的时代,有没有人真的去深挖北欧当代电影的现况?大多数人还是引用回那个20多年前的“道格玛95”的创作观,引用回这些导演在国际A类电影节上的履历(我们应当把这些“前史”当作一种话语而非可以无限作为某种依据引用的事实来看待)。而闭口不谈它是如何在不同的地方被不同地接受?它的观众群,生产方式、它的流通、作者的生产?这是一个遗憾。如果影评生产永远是玩这样的游戏,那就缺乏它的突破。我们更需要那些去深挖文本外的、不流行的暗角,又或是与其生产受容相关的因素。这才是把影评从千篇一律的流水线上拯救下来,重新成为一种创造的方式。很可惜的是因为缺少对北欧电影,对温特伯格作为作者的了解,我无法在这里深入讲关于本片的这些东西。您对北欧当代社会语境的补充,我认为是很重要的。


另外根据我自己生活经验的推测,酒精/药物/冥想这些东西成为欧美人的一种新的“信仰”,其实是很有意思且很准确的。在酒精计划中人们赖以生存的“酒精”,在日本的对标或许就是“二次元”,大家都是没有目的,在过于稳定的社会环境催生出的各种一体两面的社会现象。都是对永无变化的,永远持续的现状(status quo)的一种描摹。但我想大家不要忘记,这其实更多是一个“第一世界困境”,是需要被阶级批评介入的。酒精也有它的物质性在,也是被生产出来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限制浪费酒精的“自救指南”下,我们如何去思考酒在全球不平等的生产链条上的地位?这也许可以帮助我们深入思考所谓的“爱”与“信仰”是否是基于一种剥削的制度之上的。当然,这点一定需要更深入的思考与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



Yinanaa:


给主持人的提问:这是否是说我不用回答第三个问题了?



Luxuan:


如果有进一步探讨的需要,可以继续回答~



何芳敏:


准备的还是从个人生命经验出发的哲学相关的问题,特别是在形式和内容方面,导演都非常巧妙地跳出了线性时间逻辑,而在重复的层面上对于主题有很妙的体现。但是目前主要还是谈论北欧现状,没有什么专业知识呢。



岑郁:


因为《酒精计划》是我完整看过的第一部温特伯格电影,我就就这部电影来说吧。这部电影中较重要的女性角色其实只有四个老师的配偶:具体而言,历史老师和心理老师的妻子,还有未出现的音乐老师的新女友。可以说这三者都主要是在两人关系的权力争夺中存在的。未现身的音乐老师的新女友基本上就是欲望的客体;心理老师的妻子的社会学语境里占据着完全的权力优势地位,这也是心理老师的最主要问题;


历史老师的妻子通过婚外情方式夺取了另一种权力优势地位(男性潜意识里女性往往是被征服对象,但婚外情让妻子也成为性征服者抑或是被别人征服的对象,这也是男性常常难以忍受配偶的背叛的原因)。总的来说,这部电影里的女性基本的任务就是与男性抢夺权力,就本身的人物刻画而言都不是非常丰满和具有复杂性的人物。



Luxuan:


我们先在主持人的问题框架内聊完再说吧,因为是有4位,谢谢理解~

何芳敏 : 关于第三个问题(女性刻画),可以写下自己的看法哈 。



何芳敏:


与其说我在电影中感受到的是导演对于女人作为男人困境的增加,不如说我看到了导演对于女性困境的尊重。因为在这里面尼古拉和马丁的妻子本身的困境其实是有被表面的体现的。比如尼古拉的三个孩子都是妻子在照顾,而阿妮卡也说了,你把我拒之门外很久了。因而我并没有感到导演在画面上有责备女性的意图,而只是在题材选择之内的取舍。《红楼梦》也没有把每个女性人物都圆型化,如果只是在性别议题的范围内,把一切问题都归为视觉表达的百分比等于是否尊重,就颇为武断了吧。



Luxuan:


M3thy_提到的克尔凯郭尔的哲思对于这部影片的影响。哲学在这部影片中岑郁有提到温特伯格在影片中涉及到的哲思的暧昧,我理解的是一种影片作者从借鉴拼贴-生成一种属于自己的哲思。Yinanaa也有提到影片中的酒神精神,狂欢精神,何芳敏也有提到所谓自杀者乃生命至高热爱者。然而这一切的探讨,都离不开本片相当瞩目的选曲,它成为所要探讨问题的一种催化剂。我的理解是,正如杨德昌对侯孝贤《风柜来的人》配乐的重新选择,拔高了整部作品一样。希望能听听看各位对我们讨论的这部电影的音乐元素的感想,谢谢。


《风柜来的人》海报



Yinanaa:


回复M3thy_:我非常赞同你提到的关于普遍性的宣称和文化霸权的关系的观点~在我看来《酒精计划》非常非常“北欧”,还极度“个人”(比如Martin提到D-Day我才想到他好像有另一部作品就叫D-Day)。而其他文化的人则是用自己熟悉的框架和出发点去进入它。不过个人看来他在reception上的普遍性倒不是来自对哲学背景的要求(存在主义等等)或者触及到我们熟悉的概念(比如,我认为从“中年危机”去理解是一种简化),而是他的情感力量的唤起——还是我提到的“生成-醉汉”,正是因为在影像表达上直接地激发这种生成,我们才会多多少少地被拉进那个情境之中,从而不是静观,而是体验到那些本来和我们不是那么近的困惑和焦虑(比如片里那个男孩的考试焦虑对中国人可能都不是大事儿……)。非常感谢你关于“第一世界”和“阶级批评”的提醒~



M3thy_:


回答主持人,不懂欧洲音乐,无法回答。不过您的影评关于这点写得很精彩,受教很多。


回复Yinanaa:请问一下更详细的关于D-Day相关的解释?因为我对北欧电影以及温特伯格都没有什么了解(只有一晚上的谷歌小知识了解),所以很好奇。不过关于情感力量的唤起这一部分,也许是因为我自己观影的局限,反而觉得全片从运镜到故事架构都有点接近于一般剧情片的手法,导致我个人无法接受到这种情动(当然 Sara Ahmad 说情动也并非是完全去语境而是有知识储备的影响的)或许我更了解欧洲的音乐,也就更能被打动到一些吧?



何芳敏:


前面有分享过一些,也都是不专业的,但是作为观众本身有明显感受到的部分,就是在塞巴斯蒂安回答了克尔凯郭尔的问题丹麦国歌开始响起,到汤米出现坐船穿救生衣断掉,然后船开动之后音乐接续回来。这一段只有理解了音乐与画面的配合,才能感受到汤米实际并没有自杀的意图。



Yinanaa:


我对音乐元素有两处印象深刻:1.“丹麦”音乐的选用(我不清楚是颂歌还是什么,但应该是丹麦人比较熟悉的传统音乐,葬礼上似乎是国歌),这类音乐在《狩猎》就出现过。它们产生了一种反差:本身是庄严的,要激发人虔敬之心的,但其映衬的现实却是整个社会的一种迷茫状态。或许是讽刺,或许是调侃,但显然不崇高了。我想这里隐含了温特伯格冷峻的社会批判。2.钢琴乐伴随着酒精浓度升高。音乐在这里是重要的元素,也是力量之源。音乐不是造型艺术,相反,无形的音乐因为在现实中没有任何形象和对照物而画出逃逸线。音乐和影像语言一起,激发了观众的情绪力量,让观众和人物一起体验到酒精带来的超越感、解放和回归。


回复M3thy_:D-day就是诺曼底登陆那天。我并不清楚温特伯格是否有与此相关的回忆(我也不太了解他......),但D-day是他和冯·提尔等人一起拍过的一个,所以在看时当Martin提到这个时,我就去查了一下,发现哎真的是这样。但他为什么cue到这里,我就不知道了。我只感到这片充满了他的个人印记。



《狩猎》海报



岑郁:


我在音乐方面没有专业的见解,不过想提及一点:在一些情绪低落的段落都没有使用配乐,而非用音乐来营造气氛。与之相对的是在几个饮酒时的情绪高潮段落则使用了与之相应的配乐。



Luxuan:


非常感谢大家的讨论,本人受益匪浅,也拓宽了我对这部影片的认知。我的问题就这么多了,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什么点想进行自由讨论。



Yinanaa:


回复何芳敏:是,我也认为汤米不是自杀。之前我看评论说是自杀,还觉得有些疑惑。在我看来之前有一场是他们划船,汤米就出现了问题。结合起来看我更倾向于是他因为醉酒而没穿好救生衣,出现了意外。



M3thy_:


最后我再进行一个(烦人的)左派观点的批评,延续我之前对男性气质的讨论。就是基于故事里这些“家父长”们对孩子们的拯救都是基于让他们顺利融入社会现有系统(考上医学院、进入足球队的兄弟会)这一点上的。不禁让我对温特伯格好感大减,因为我感觉他的老友(不知道他们后来有没有反目?)冯特里尔就没有这么保守的态度。



何芳敏:


那我也私心分享一下哲学,最后一个,我认为很美的克尔凯郭尔的句子,我认为太符合这部片子了,“生活是一种重复并且这一事实就是生活的美”。实际上革命也是对过去失败的重复尝试,因而是一种拯救。



Yinanaa:


我还想说说《酒精计划》在温特伯格个人序列里的意义。我对他以前的看法是,他类似拉斯·冯·提尔,把主角置于一个问题情境之中,由于观众观影时多多少少会代入,最终我们发现自己面临一个认识论和伦理学上的艰难选择(有时还很烦人,很憋屈)。但这种伦理探讨还是概念层面的。而《酒精计划》里这种“挑衅”,这种“邀请”是通过情绪力量(影像语言和音乐)实现的。情绪的也是伦理的。于是,困境不仅被感知到,还被体验到了。当拔叔跳舞时,谁能不热血上涌呢?所以我认为《酒精计划》是温特伯格的一个新的因素,一种可喜的新力量。前半部分我感到的是他那种可能属于中年的苍凉的目光(而拉斯冯提尔是癫狂,几乎绝望的呐喊),而到最后能欣然邀请酒神,“羽化而登仙”,又戛然而止于跳海,令我始料未及又惊喜万分。



Luxuan:


好的,没有其他分享的话,本次圆桌就先告一段落,感谢大家的参与,谢谢。


M3thy_:


谢谢各位。谢谢主持人。大家要坚持写作啊!


岑郁:


谢谢大家。


Yinanaa:


谢谢大家!


何芳敏:


感谢!学习!






编辑:芝芝味桃桃

Everything comes full circle.


-FIN-

影评大赛复赛圆桌


《寄生虫》之后,奥斯卡又来了部大热的韩语片!

长镜头中的女性之痛,成就威尼斯影后,再提奥斯卡女主

美国为什么还没崩溃?让这位91岁老导演告诉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