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短短两集综艺,行业遮羞布快扯没了

深焦DeepFocus 深焦DeepFocus 2022-05-08


喜马拉雅APP订阅 深焦Radio
苹果播客订阅 深焦DeepFocus Radio小宇宙APP订阅 深焦DeepFocus Radio

将导演放到幕前,

电影艺术成了话语权争斗的舞台


编辑:徐若风

独立影评人,当代艺术与策展研究方向硕士在读,自媒体“风影电影”



《导演请指教》,也许是今年最能对影迷产生内容与话题双重刺激的一档内地综艺。


自偶像类与演技类综艺逐渐被“清朗”之后,青年导演们拍短片、站到台前“选秀”,成了综艺界的新卖点。腾讯与爱奇艺都做出了以此为主题的综艺。这到底是一档什么综艺?为什么它开播之后会在网络上引发“群嘲”?综艺中所涉及的话题是否值得更深一步的讨论?


单看《导演请指教》的开篇,这档综艺其实比我想象中要稍微值得看一些。无论是综艺的叙事主体与叙事线,还是呈现出的电影舆论场里混乱的冲突,亦或是展现影视行业里的诸多乱象,从这三个层面而言,它都拥有一定程度的“可看性”。


《导演请指教》海报


国内的真人秀,以往无论是什么题材,大多都以明星作为主场嘉宾,以明星互动和流量作为吸引眼球的看点。基于明星自身的既有知名度、形象与构成这些形象的既定叙事,让观众在看综艺时能进入到一种对于稳定叙事主体的不断“拆解”中。这一方向的真人秀,处理上较为成功的是《花儿与少年》系列,以及《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一季。


而演技类竞技的《演员请就位》等综艺,则往往将舆论话题的侧重心放在由明星光环与演技实力的“不对等”。这类节目的叙事线索,往往产生在演员表演历程所遇到的重大压力,以及他们呈现出糟糕表演后大家对此开展的批评。一方面,节目组会拉来具有话题度的爱豆、歌手进行所谓的“转型”叙事;另一方面,节目组会对没流量但拥有实力的青年演员们进行“戏好人不红”叙事。如此几种叙事线模板,搭配评委们的争吵、互撕,构成节目的看点。


相比之下,《导演请指教》在竞技设定上是有创新的。其邀请的16位参赛导演,其中不少都并不为大众所熟悉。即便是资深影迷,可能对里面的一些新人导演也不具有足够清晰的认知。


《导演请指教》海报


这里面有拍出过《胭脂扣》《阮玲玉》,但近十年来状态一直不太好的关锦鹏导演;有FIRST青年影展带出来的新人导演德格娜、王一淳;还有梁龙、韩雪这样的“跨界”导演,以及毕志飞、王文也这样被节目组拿来造话题、冲热搜的。


出于叙事主体的不同,节目组的纪录视角和随之构成的舆论场,也势必会和此前的综艺不同。


《导演请指教》的纪录分为这样的几个阶段——导演在完成IP挑选与构思后出场,他们要遭遇挑选演员时的洽谈困境,片场拍摄时的幕后困境,再到作品的最终展现,以及之后要直面的话题交锋:观众、影评人、评委,每个人都要对其进行检视,并且互相之间产生出大量的碰撞。


所以,《导演请指教》虽然在宣传与自我定位上,是一档“扶持新导演”、“开创行业先河”的导演竞技综艺,为的是给新人导演创造大量的曝光渠道。但明眼的观众肯定看得出来,这档综艺对行业生态的贡献是较为有限的,不至于那么冠冕堂皇。当然了,它也不像很多人揣度的那样,是“资本将魔爪伸向创作体系”、“给中国电影带来耻辱”、“中国电影的垃圾堆”,何至于此。


《导演请指教》海报


其实,把它形容得过于光鲜还是过于败坏,都没有意义。因为它的可观之处,是扯下一些“遮羞布”,给观众看到一点当下电影行业的乱象。


在整档综艺中,最吸引人与刺激眼球的,并非是导演们的电影创作本身,反而是观众按下“离席键”后众人鸡同鸭讲般的争论。通过认识这些青年导演,看到众声喧哗的探讨,观众也能大致了解到国内行业的浅层概况,讨论的内容也揭示了行业内部的一些普遍现象。


首期节目中,相国强(《少年巴比伦》)和包贝尔(《阳光姐妹淘》)都选择了“哪吒”这个IP进行现代化改编。


前者陷在港片老梗和多线叙事的陈词中,不过演员牛骏峰的表演和整体的空间环境捕捉尚有看点,获得“如果不是牛骏峰,你这个戏最多30分”的差评。后者用了双线叙事以当代的价值观重新解读哪吒故事里没怎么被挖掘过的“母子关系”,但人物塑造缺了一两场重头的心理转变戏,摄制专业性上也有问题,整体虽然还算成立却也好不到哪里去。


《导演请指教》海报


两种改编都很符合豆瓣上的一句评语:“做了多年行活之后,归来仍然是学生作业。”


但如果说针对这两部短片的撕扯,还算是能够让人大体理解、在框架内的。那么梁龙和毕志飞的短片播完后引发的戏剧张力拉满的争吵,则暴露出行业更大的问题。演员与导演之间、制片与导演之间、影评人与导演之间、影评人与制片之间、观众与导演之间、观众与影评人之间……每个人仿佛彼此看上了眼,就会有吵不完的话题。


梁龙根据《疯狂的外星人》IP改编的“伪默片”,讲述一个拥有演艺心愿的外星人异类想要在世上寻找同类的故事。在放到三分之二的进度,也就是不到10分钟时,放映突然被叫停。因为此时场上已经有一半的观众按下了“离席”,表示不愿再看。而这成了影评人组和大众观众组的互喷“导火线”。


《导演请指教》剧照


实际上,一个没有剧情,由仿佛“短视频片段”构成的黑白短片,即使有评委和影评人美其名曰“实验电影”,我觉得他们自己心里其实也门儿清:压根谈不上“实验不实验”,一百年前的实验电影,都能比这先锋,这一百年的影史空缺找谁补去?


而片中的“异类”设定,影像的灵动与否,情感诉求是什么,观众也不是傻子,会看不懂这些内容。有观众站起来说:这是竞技的场合,自己给出关于本片不好的意见,也是为了给那些真正动人、真正出色的电影创作以公平的空间。


然而,几位影评人却跳起来回应:“这样一个讲异类的故事不被观众认可,让人觉得更加荒诞”;“将电影比作菜肴,观众就应该根据影评人的吃法去吃,凉着吃、热着吃、温着吃,才能品味出电影的好”;“影评人需要引导观众,去找电影入口和出口,从什么入口进,从什么出口出”……


这样的“掐架”现场,必然是综艺节选后的呈现。每个人说出的话,被删掉了理解作品的部分,而只保留下对撕的怒言和不严谨的结论。我相信它们不至于是这些影评人的本意,但可惜的是,节目组就是保留下来了这些,那么单独看这些结论,它们就只剩下了荒诞和不可理喻。


《导演请指教》剧照


因为电影作为大众艺术,无论展现形式还是观看关系,本来就是走在评论民主化最前端的。长期封闭的传统艺术行业自有一套门槛和秘籍般的话语,阻隔门外的文化阶层的“踩踏”。但电影不同,电影天生就是建构在“踩踏”之上,拍摄一部院线片的资金,本质上是由所有观众共同分担的,而分担的言外之意,就是观众在自己工作岗位上的劳动所得。 


影评人写影评,当然能够帮助观众了解电影的一些信息和大体内容,做出一部分电影的形式分析、场景构建、电影文化史普及。做得更好的电影学者,甚至能够推动电影理论的发展。


但问题是,在当下这个时代,每个人都能对电影产生自己的身体和精神感知。非说大众什么电影都看不懂,非要大众按影评人的解读思路去对电影进行解读,非要大众按影评人的标准去阐述与评判电影,往往是影评人不懂电影其社会本性的表现。换言之,影评人研究电影的好坏,从技术到主题,从表演到社会话语等诸层面去解构电影,其意义在于激发大家对于电影的进一步探讨,而不是抢夺观众对于文化的基本判别权。


《导演请指教》剧照


更何况,观众往往并不是影评人想象中的那番无知、“看电影时脑子模糊”。恰恰相反,与社会、与观众的脱节,也有可能导致影评人在看电影时无法拥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比如面对这些年涌现的佳作,从《我是布莱克》《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到《小偷家族》《燃烧》《寄生虫》,你真的很难判定,自己在情节、情感深度上的理解,是否就能比一个在社会各个行业里摸爬滚打的观众,来得更加痛苦与深刻。


1967年,博伊斯提出:“人人都是艺术家”。如果每个人都有宣称自己可以判定艺术作品的好坏,知道什么样的艺术作品是打动自己的,而什么样的作品是糟糕的,这就构成了对于艺术体制的批判和否定。也就是说,为什么评价电影的好坏,要掌握在影评人手里?要掌握在那些评委手里?大家都是观众,而观众为什么要让渡自己仅有的、很难被看到的话语权和感受权?


《导演请指教》剧照


另一个引发众多讨论的,是毕志飞的《新小城之春》。对于这样的一个角色而言,他出场即选择改编《小城之春》,似乎也比较符合他擅于自我炒作的行为,或者说符合他一贯的争议性人设。而最终的结果,也确实是“求仁得仁”,十来分钟的《新小城之春》确实是个彻头彻尾的灾难,片场仿佛不需要导演,而成片则像是AI机器人式的改编小片段,你完全无法看到片段里的表达核心,只能看到毫无必要的“照虎画猫”。


更可怕的还是映后交流环节,电影学者们对毕志飞猛烈开炮。原因是毕志飞欠缺基本的,可能是“高中艺考阶段”的电影理论功底。他对《小城之春》的评价是有不少问题的,甚至脱口说出了“西方电影求‘写实’,东方电影求‘写意’”这样能被纳入反面教材的谬论,仿佛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在西方影史里并不存在。


毕志飞作为一个电影学博士,在场的学者估计也是抱着“恨铁不成钢”的心态,对费穆版和毕志飞版的差异展开科普。大体意思,就是从镜头语言到意象表达,费穆都是以一种“古老灰色情绪”,来构建片中“虚实相生”的戏。空间形成人物内心的外化,残破的废墟象征了整体社会心理的虚惘感。同时,费穆也以传统园林中的门廊、隔断和窗内视角,形成层次分割,达成“游走”的镜头调度,与空间融合。


《导演请指教》海报


费穆将东方意象的运用与人物互文统一,而毕志飞则停留在意象堆砌、物件特写上,是简单粗暴、没有想象力的复刻。更不用说,从毕志飞的片场幕后来看,他不仅没有清晰的剧作概念,甚至面对演员讲戏时连基础的故事和人物设定都理不顺、讲不完。而这直接导致了主演吕星辰仿佛化身成了半个导演。


一个不适合当导演的人却反复要去担任导演,在这档综艺里,毕志飞并非个例。这也是在给观众明示:一个艺术家的身份构建,往往取决于他是否在一种艺术圈的关系网中,是否被这块关系网所辨认。


有人对此提出:“毕志飞内心太强大了。这么强大的内心,干啥啥不成啊?非得折在电影上。”但这可能也是个悲哀的事实,那就是对于大多数系统学习艺术的学生,特别像毕志飞这样读出博士的人,基本还算是跨过艺术界的“界面门槛”的,而且关系网、社交圈层也都是电影相关人员。像毕志飞这样非要拍电影的人,他面临的是不合适但又回不去、干不了别的,只能继续在“艺术体制”里从事这项事业,强迫自己相信“自己可以”。


《导演请指教》剧照


这里所谓的“艺术体制”,在电影界,就是由电影策划、摄制、宣发、消费、评价、赚得收益的再生产……这一套流程所构成的协作系统。而这套系统中的诸多关系,往往是散布在行业内部、片场、朋友圈群聊、豆瓣微博影评、公众号文章、购票软件里的观众评价等等,节目组则尝试将这些关系,汇聚成一档冲突激烈的综艺。


从这个角度而言,《导演请指教》这档综艺值得看的部分,就是对行业乱象的“轻微”揭露,以及揭露之后引发的我们对于导演身份与体制性的反思。


如布尔迪厄的“艺术场理论”,强大的艺术体制系统构成了强大的引力场,把艺术创作准则、电影美学观念都强加给既定阶层,由此引发了争斗。艺术场的内部结构也因而呈现为不同参与者间的话语权力关系。电影导演的舞台,也是权斗的舞台。




编辑:Betsy

电影迷



- FIN -

深 焦 往 期 内 容

《沙丘》能成为好莱坞的救世主吗?

今年柏林最大遗珠,一曲疯狂时代的悲歌

亚洲最好纪录片节,会被权力和金钱腐蚀吗?

在伯格曼生活过的地方,碰瓷伯格曼

一代邦德,完美谢幕

年度最佳电视表演,都在这部翻拍伯格曼的神剧里

钛疯狂,一个毫无共识的撕逼现场

贝拉·塔尔神作再洗蓝,宫崎骏被毁得很彻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