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相信很多大道理,不如问几个小问题

姜超 七棱镜 2021-12-14




01


喜欢看“奇葩说”的人可能都有跟我一样的经历——原本自己已经被正方的观点深深慑服,但反方站起来一番激辩后,自己又立刻倒戈,并对辩手的能力佩服得五体投地。


辩手围绕一个观点,调动各类证据资源,辅以特定的逻辑推理,诉诸语言表达,最终目的是说服听者。但往往,不管一方的论辩多么有理有据、慷慨激昂,另一方只需一针见血地提出一个小小的质疑,就能立刻扭转局面。


节目看多了,做了无数次“墙头草”的我们可能会若有所悟:这世上很多事本就不存在绝对的对与错、事与非,万事皆存疑,只看你愿不愿意相信而已。


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全民表达的网络化时代,人们每天都被海量的信息包围。其中一大部分信息也是在摆证据讲道理,试图使我们相信某些观点或“事实”。但现实生活中没有反方,如果你自己不具备反方的质疑能力,就很可能总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你每天谈论的那些事,说的那些道理,有可能表达的都是别人的观点,唯独没有你自己。


我们在被动地、不加批判地接受每天蜂涌而来的大量信息,这是一个可怕的趋势。它会让思维变得懒惰,使我们成为别人思想的木偶。所以,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增强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以保持自身的独特性和自由。


02


批判性思维,说起来似乎很高深,但在平常生活中,看一个人有没有批判性思维,只需看他会不会提问。


小孩子最爱提问。春天为什么开花,冬天为什么下雪,人为什么要吃饭,蚂蚁为什么要搬家……他们的提问更多是出于好奇而不是批判,但这种好奇心正是批判性思维的基本要素之一。


长大后,我们对很多事情习以为常,认为所谓成长就是学会接受,对周围的世界越来越沉默。不爱问问题,或许代表一种深沉或低调,但如果一个人不提问,是因为丧失了对世界的好奇和思考问题的愿望,就非常值得警惕。


在《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一书中,作者布朗指出,批判性思维,正是从提高我们思考问题的愿望开始的。“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人,你必须决定对所见所闻做出什么反应。”“如果无论碰到什么都接受它,就会导致你将其他人的观点当做自己的观点。更积极的做法是努力提出一些问题,尽量形成自己关于这个问题的观点。”



03


人的思维风格有两种:海绵式和淘金式。


海绵式思维类似于海绵和水的相互作用,将知识和信息源源不断地吸收进来,形成积累,为以后进行复杂的思维提供基础。但它是相对被动的,主要心理加工就是注意和记忆。如果一个读者依赖海绵式思维,那么他将无法对信息形成自己的判断。


与之相对,淘金式思维是一种积极参与的互动式思维。布朗说:“你希望自己决定应该选择什么,应该忽视什么,要做出这个决定,你就必须带着一个特定的态度来阅读——一个提出问题的态度……笔者努力说给你听,你就努力地给他反馈,不管他在不在场。”


我经常会碰到这种场面:上一堂课,听一次讲座,或者参加一个会议,主持者在结束时询问: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此时,讲台下往往一片沉默。主持者只好在略显尴尬的气氛中宣布结束。其实,我的大脑也在认真搜索着该提出什么问题,但只觉得一切正如别人所讲,没什么可问的。其实这就是典型的海绵式思维,只吸收,不动脑。


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填鸭式教育,助长了海绵式思维的形成。在我周围,那些能提出好问题的人总是少数的,令人钦羡的。与沉默的大多数相比,他们总是显得更加自信、强大,就像布朗说的:“批判性思维者发现,如果能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对某种观点说‘不’,知道为什么作出这种反应是恰当的,我们就会感到满足。”


使用批判性思维进行价值选择,这个任务富于挑战性,有时甚至是艰辛的,但回报也是巨大的。若想在“知识大爆炸”的冲击下,成为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那么,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就是一个好的途径。如果你是一个写作者或演说者,批判性思维也会帮你意识到认真的读者或听众真正的愿望,帮你避免一些表达上的歧意和漏洞,从而提高写作和演说的质量。



04


除了思考的愿望,培养批判性思维还有一个重要前提——冲破自身成见的勇气。


我们所作的每个决定都有自己的个人印记——经历、价值观、训练和文化的习惯。我们对这个世界有很多想当然,也许连自己都没意识到。


如果你想成长,你就需要认识到自己既有观点的局限性,并尽可能地暂时把它们束之高阁。《学会提问 》告诉我们:“一个成功的、积极的学习者应该是一个愿意改变自己思想的人。你必须对那些你感到怪异甚至危险的观点保持开放性。”


人类的行为是如此的矛盾和复杂,因此我们对人类行为问题的最好答案在本质上就带有不确定性。即使我们知道锻炼有益健康的每一个证据,我们仍然不能确定那些益处就一定会发生。保持开放性,不囿于一己之见,你才不会把别人对你的观点的反对当成人身攻击,才能心平气和地思考别人观点的合理性。



05


有了愿望、勇气、开放性这些基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锻炼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学会提问》向读者介绍了一系列具体实用的方法。这是一本提神醒脑的书,它让我发现,我们每天通过各种媒介接收的大量信息中,其实隐藏着很多语言陷阱。找出这些陷阱,试着提出一些质疑性的问题,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批判性思维,有益,也很有趣。


一、数据陷阱

我在网上看到过一篇神贴——《外卖,正在毁灭我们的下一代》。上来就是一组数据:“每周最少有4亿份外卖……一个塑料袋平均使用时间25分钟,每个塑料袋的降解至少需要470年,按这个发展速度,到2025年,每一条海鱼就有330克塑料萦绕在它生活的海域。”


人们常运用统计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论证。这样的证据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数字使证据看起来非常科学、精确。然而,统计数据可以并经常是在欺骗我们。


作为一个批判性思考者,你需要时常提醒自己:“作者是如何得出这些数据的呢?”比如上面这些关于塑料袋的数据,你是先提出这个问题,还是仅仅感到震惊和担忧?


这里举几类我们经常遇到的数据陷阱。


一是平均数陷阱。“美国不是一个过度拥挤的国家。就全国范围而言,平均每平方英里还不到60人,低于大多数国家的人口密度。”


请注意:美国东北部的人口密度非常高。事实上,美国的一些地区是过度拥挤的。所以,当你看到平均数,问问自己:“我是否需要了解数据的范围和分布情况?”


二是结论和证据不符。一家汽车公司宣称其推出的某款汽车取得了巨大成功,因为每100个购买该款车的人里,只有5个人投诉车的性能不够好。“95%的买主都对这款车感到满意,这是款非常好的车。”


提问:没投诉的人就代表对这款车满意吗?这个例子里,统计数据与得出的结论其实根本不是一回事,作者可能在运用统计数据说谎。


三是故意遗漏重要信息。“一股犯罪浪潮袭击了我市,去年杀人犯的比例增加了67%。”一开始,67%这个数字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这句话没有给出计算这个百分数的基础——绝对数值。如果去年杀人犯是从3个增加到5个,增加比例同样是67%,你还会如此震惊吗?

二、权威陷阱

某某专家说、某知名媒体报道、某项研究表明……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迷信权威的形式。我们应该更谨慎地对待把权威的意见作为论据的情况,这是因为有的权威表达自己的观点比较谨慎,而有的却不然。


由于诸多原因,权威的意见常常是错误或是互相矛盾的。举个例子,公元2世纪时,提出“地球是世界的中心,所有的天体都围绕它运动”的托勒密,就是当时一位著名的天文学家和地理学家。


我们也不能断言,所有的权威人士都完全没有偏见。如果某权威人士从他大力宣场的行为中获得了经济利益,我们就要特别警惕他的观点是否有偏向。


在面对权威意见时,我们要思考一下这些问题:

这些权威人士具备多少专业知识或接受过多少专门训练?

权威是否具有发现事实的特殊方法?

某新闻记者是不是他所声明事件的第一目击者?

该权威是否常常作出可信的声明并由此获得良好的声誉?


科学研究也是一种权威的证据,在操作恰当的情况下,科学研究是最可信的证据来源之一。但科学研究也不是绝对可靠的,尤其在涉及人类行为问题方面。


所以,面对科学研究,我们也要问一问:

其他研究者验证过这些结论吗?

研究结果中会不会包含主观因素?

研究者抽样的广度、随机性如何?其结论是否被过度泛化了?


三、个案陷阱

讲述某某人的真实故事、生动经历,并以此来传达某种观点、传递某种信息,这是我们很常见的一种形式。由于案例是生动的、详实的,这使得它们易于形象化,往往能吸引我们的注意。个案丰富的细节更是能引发我们的情感共鸣。


单一的甚至是积累起来的个人经验,都不足以代表所有的经验。例如,可能你遇到好几个每天都抽3盒香烟的人,他们都活到了90岁。但这类经验并不能证明“每天抽3盒香烟能活到90岁”这个结果是典型的或正确的。


商业信息、影视广告中常常引用特殊人物的话来说明某种观点或某产品的好坏,或者以特殊人物的经历来说明不寻常的事件已发生。但我们看到的东西,都经过了一系列的价值观、偏见、态度、期望,目的等的筛选,我们对此必须保持警惕。


请注意:生动的个案能感染我们的情绪,并转移我们的注意力,不让我们寻找其他的相关证据。但这样的案例更应当被看作是动人的事例或轶事,而非证据。所以你应当提醒自已:


这个案例是否典型呢?

能不能找出有力的反面事例?

该案例在表述上有没有偏差?


四、歧义陷阱

我们决定是否赞成某个观点,根本一步就是确定关键词或关键句的准确含义。 而语言是很复杂的东西,一个词句可能存在多种可能的含义。比如自由、幸福、平等、责任等等,越抽象的词语越容易有歧义。


所以,你需要从一开始就避免“心灵感应”。你必须养成“你这么说是什么意思”的提问习惯,而不是“我知道你是什么意思”。如果你在一篇文章中看见了“人权”这个词,应当立刻问问自己:“作者所说的人权包含哪些权利?”


例:研究表明,多数接受心理治疗的人都获得了好转。最近一项研究表明,在接受了10个疗程的心理治疗后,三分之二的患者都报告焦虑症状减轻了。


“多数接受心理治疗的人都获得了好转 ”这句话就有歧义。但通过上下文我们知道,它指的意思是焦虑症状减轻了。但“焦虑症状减轻了 ”这句话也有歧义,在你决定接受心理治疗前,难道你不想知道焦虑症状减轻的程度吗?也许患者仍然感到明显的焦虑——只不过与治疗前相比好一点而已。


广告语里常常充满歧义。做广告的人通过策划来制造歧义,以说服你相信他们的产品更好。“远离疼痛就用强力驱通!”“迷思香水:超越梦想一步。”这时,批判性阅读能使你避免做出令你后悔的购买决定。


如果你是一个写作者或演讲者,你应该力求语义清晰。如果你让某个听众感到困惑,那么你可能很快就会失去他;如果你不能重新吸引他的注意,你就是一个失败的传达者。


五、因果逻辑陷阱

我们有一种天生的倾向去“发现”相互关联的事件,或者“在一起”的事件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就是说,如果A事件和B事件相关联,我们就容易得出结论:认为A导致了B。“在缺乏父亲的家庭中,孩子犯罪的比率更高。因此,没有父亲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原因。”


然而,以这样的方式思考问题常常是错误的。两个事件相关并不能证明它们之间有因果关系。比如一项研究称:脾气大的女性比脾气小的女性更容易患各种疾病。因此坏脾气是女性患上疾病的原因(A导致B)。然而,女性也可能因为患有疾病、健康状况差而导致坏脾气(B导致A)。并且,A与B有可能是因为共同的其他因素而产生了关联。有可能,坏脾气和健康状况差都是由于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比如缺乏运动、压力大等等。


我们还有这样的倾向:因为事件B发生在事件A之后,我们就说事件A导致了事件B。”小赵一定是名非常优秀的教师,自从他来到我们大学,我们球队的成绩进步非常显著。“(但是有可能小赵来到时,这所大学正好决定学校的体育预算经费翻一番。)


所以,当某作者凭事件之间的相关来支持一个假说时,你一定要想想:是否可以用其他的原因来解释这种相关?


另外一种因果逻辑上的偏见是”基本归因错误“,即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我们更倾向于从他人的人格特征找原因,而不是从外在的环境因素找原因。当某人约会迟到时,一开始我们倾向于认为他迟到的原因是他这个人一向比较磨蹭或者做事不考虑其他人。然而,我们还应当考虑一下他是否遇到了意外状况,比如汽车故障、塞车或是临时有人找他帮忙等等。


总之,这世上许多事件都不能用一个简单的原因解释。当你接受你所遇到的第一个解释时,请小心。请你寻找其他原因并比较它们的可能性,这才是一个批判性的思考者该有的反应。





七棱镜:以工匠精神写文字,以明镜之心品生活,探索有质量有存在感的人生。

期待遇见爱生活、爱思考的你。欢迎关注。


本文为作者原创,欢迎转发。转载请联系作者。


好文荐读:

你和成功之间,其实只差一个“微距”

我们这种重要能力正在退化,现在挽救或许来得及

有闲又有钱,会有多自由

我爱你,但你只是你自己

你若雕琢生活,生活便报之以歌

越坚持,越美丽

等雪

读《莲花》

时间的码头




 

原创微信公众号:七棱镜

微信号:yuanchuang1978

文章欢迎转发朋友圈


转载请联系作者                                         

 长按二维码关注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