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专题 |你看,澳洲正在改变的脸(上)
日前澳洲统计局(ABS)公布了关于2016年人口普查的详细数据。数据显示,澳洲变化迅速、人口持续增长,且具有文化丰富多样性;文化族群正在不断壮大。澳洲的“脸”一直在变化着,而为各社区群体制定重要的政策、规划以及服务提供的决策也会因为这些面孔的改变而改变。
图/文 : 李馨宇
威乐比的春之节。每年这个节日都是多元文化展示的大舞台。
古人说:“此心安处是吾乡。”对于许多澳人来说,澳洲并不是他们的第一故乡,基于种种因素以及对未来的预期,世界各地的人移民来到澳洲,这里也成为了他们的家乡。
日前澳洲统计局(ABS)公布了关于2016年人口普查(Census)的详细数据。数据显示,澳洲变化迅速、人口持续增长,且具有文化丰富多样性;澳洲的文化族群正在不断壮大,这体现在出生国、使用的语言、是否是原住民,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多样化。澳洲的“脸”一直在变化着,而为各社区群体制定重要的政策、规划以及服务提供的决策也会因为这些面孔的改变而改变。
这是澳洲第十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普查是由澳洲统计局实施的最庞大的统计资料收集项目,每五年进行一次。100多年来,澳洲人口普查一直提供整个国家的瞬间影像,协助塑造澳洲关于未来的教育、医疗保健、交通运输和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孩子的教育
现年38岁的吕先生通过技术移民,一家人三年前从上海移民来到悉尼。20年前他许多同学在大学期间准备托福和雅思到美加澳留学时,他不为所动,一心想着毕业就留在上海发展,毕业后的他发展得不错。随着孩子出生,上幼儿园、上小学,他和妻子开始讨论移民,综合各方因素,他们目标锁定澳洲并着手准备。 孩子的教育是他们考虑移民最主要的因素。
吕先生如今在悉尼北区莱德(Ryde)市工作,也已买了独立屋,孩子就读当地公立学校,一切都安定下来。
吕先生坦言:“我们人到中年,许多同学朋友已经是中、高层或技术方面的骨干力量。我们不是刚毕业的大学生,非经商、非投资移民。说实话,现在的中国发展的机遇非常多,我们原来在国内也有了相当的事业和人脉积累,而出来面对语言和文化的问题,对我个人来说,更多的事业发展可能谈不上了。但我们希望女儿拥有更广阔的舞台。”
人到中年出国,其纠结可想而知。“我们的移民和一些大学同学相比,好像是迟了许多年,但我认为一切刚刚好。在过去的10多年里,我们经历了中国高速的发展,个人事业和生活也深深受益于此。”吕先生说。在衡量移民的潜在收益和代价之后,他们还是做出了移民选择。
“事实上,我们也有的同学移民去了美国,但是国内有更好的发展机会便举家回去的。”正所谓“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漏夜赶科场”。
2016年人口普查大悉尼区数据显示,在第一代移民当中,30-39岁是人口最多的一个年龄组。吕先生一家是过去5年中众多移民的一员。这一众移民的影子可能出现在悉尼,也可能出现在墨尔本,又或者是其他首府城市。还有许多人正在移民的路上或者梦想的途中。
非典型性移民后来居上
2016年澳大利亚人口普查数据。(图片来自Business Insider)
从最初的欧洲人在澳洲定居以来,英国和新西兰被视为典型的澳洲移民人口来源国,之后还有意大利和希腊等国。后来随着新西兰经济的持续崛起,新西兰人移民澳洲的速度放缓。
我们看到的是,在过去的20、30年间, 来自亚洲移民的比例开始增大,在中国和印度出生的澳洲移民数量在不断增加。这与澳洲从上世纪70年代实施多元文化政策以及后来的移民政策相关,与亚洲一些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和中产阶级的崛起相关,也与一些国家的全球化进程加快相关,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或者已经融入到国际移民发展进程之中。这些都让澳洲这一传统移民国家中的非典型性移民在增加。
以大悉尼区为例,从1966年到2016年50年间,英国、意大利和希腊的移民人数持续下降,尤其是来自英国的,即从1966年的30%跌至10%。而来自中国、印度和菲律宾等国的移民则持续上升,尤其在1996年之后,来自中国和印度的移民大幅上涨。自2011年后,生于中国的移民占出生于海外的人口比例从6.0%增加到了8.3%,生于印度的人口则从5.6%增加到了7.4%。
近年来,中国海外投资移民快速增加,海外技术移民逐年增长,海外留学生持续快速增加,在澳洲的一些城市和区域,也能够看到越来越多的华人面孔。
2016年人口普查显示,海外出生人口的来源国家头两名仍然是英国和新西兰,但随后则依次是中国、印度和菲律宾。马来西亚如今也替代了苏格兰进入了海外出生国排行前十名,占澳洲人口总数的0.6%。
在新州,来自中国的移民人数首次超过英国移民及其他各族裔移民。在昆州则是来自新西兰的移民占多数;在维州则是印度移民则占多数。
移民因素改变生活方式
澳人原先所熟悉的粤式点心。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大江南北的菜系随着各地移民进入澳洲的大街小巷。 (图片来自网络)
2016年人口普查中,几乎近半(49%)的澳人要么出生于海外(第一代澳人),要么其父母中有一方或双方出生于海外(第二代澳人)。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极大丰富了澳洲的大众文化,从建筑、节庆、音乐、服饰到饮食等等。
“一日看尽长安花”,在澳洲的一些大城市,逛一天下来,也能够体会到世界各国风情。生活在澳洲这片土地上的居民来自近200个不同的国家。虽然英语仍是最主要语言,72.7%的人之说英语,但同时有301种语言在澳洲流通。
移民的多样化让澳洲文化呈现多元风情,尤其体现在饮食方面。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的多样化值得大书特书。各地移民把家乡的味道带到了澳洲。澳洲的最初饮食习惯源于英国的传统饮食,这和传统的移民相关。随着越来越多世界各地移民的到来,各族裔的风味饮食在各社区,继而是各大城市,向更为广泛的地区延伸。
2016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说普通话的移民占2.5%,也是除了英语之外的第二大语言,比说广东话的1.2%多了一倍有多。事实上,在2011年的人口普查中,随着中国大陆中产阶级的崛起,说普通话的移民数量就首次超过了广东话移民。
移民人口变化带来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为典型缩影之一。在大悉尼地区大街小巷,这10多年来,从餐馆便能明显看到这种趋势。老字号的港式粤式茶楼依然大受欢迎,但也出现更多的中国大江南北不同菜系的餐馆,告诉新移民的来源地,记录历史变迁。
自从澳洲早期淘金潮以来,澳人印象中传统的中国菜是粤菜、闽南菜或者客家菜,他们说点心(Dimsum)、饮茶(Yum Cha)等等。这些饮食文化诉说着澳洲早期移民的来源地,一些闽籍、粤籍华人社团在澳都有百年历史。
而如今在澳,如果想吃中国菜, 则有了更多选择。来自中国大陆各地新移民,将他们的家乡菜肴带入澳洲本地,有的在市中心,有的在边远的小镇。这些餐馆既蕴含着移民的乡愁, 也散发着移民安居乐业的智慧。
老移民吴女士表示:“车市活(Chatswood)的维多利亚大街(Victoria Avenue)上就很能体现移民新趋势。过去10多年来我看到各种食肆此起彼伏,从原来仅有的港式茶餐厅、越南菜和韩国菜等,一步步发展到出现各种中国菜餐馆,有新疆菜、湖北菜、湖南菜、川贵菜 、北京菜、上海菜等等;原来走在大街上,经常听到的是广东话,如今可以听到中国大陆各地方言。”
本报独家 谢绝转载
推荐阅读
可怕!澳洲一城进入世界最危险城市榜单,和IS“首都”拉卡齐名!
悉尼寒假众“生”相 学和玩一个都不能少 上 | 下
请翻阅7月22/23日《澳洲新快报》
或关注澳洲新快网 www.xkb.com.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