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红:媒体融合与社会公共治理——以长江云平台抗疫实践为例|德外独家
5月20日,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的“媒介服务社会治理:跨界融合新场景”研讨活动暨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媒体融合推进委员会理事会上,湖北广播电视台(集团)总经理、湖北长江云新媒体集团董事长张建红,以长江云平台抗“疫”实践为例,讲述了长江云平台在服务社会治理方面的经验,并提出了对媒体融合与社会公共治理的观察与思考。
抗疫期间,长江云平台共发布265739条战疫报道,组织22个重大主题报道,开展545场直播,直播时长达到58540分钟。长江云平台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将5G技术应用于广电网络传播的实战中,凭借“72小时战疫速度”,为雷神山医院和湖北新闻发布会提供公共wifi服务;与此同时,长江云召开了135场无接触线上新闻发布会,向全球媒体提供独家直播信号,这在业内也是首创。
张建红认为,在未来,主流媒体应当超越以往单纯内容传播的媒体属性,强化互联网思维,强化技术赋能、数据赋能,构建全媒体服务生态,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是媒体人的使命;而参与社会公共治理,更是媒体人的责任和担当。
以下内容根据发言实录整理:
在抗疫实践中参与社会治理:
信息传播+舆情反馈+公众意见+公共服务
长江云移动政务融媒体平台是湖北省委、省政府主管,省委宣传部主办,湖北广播电视台承办的融媒体服务平台,由湖北长江云新媒体集团和市(州)县共建单位联合运营。早在2016年,长江云平台建设就上升为省级战略规划项目。在抗疫实践中,长江云发挥的作用远远超出了内容传播的范畴。
我们充分利用长江云平台打造新型的传播体系,结合互联网新技术,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疫情防治信息的快捷精准传播、舆情信息的分析反馈、公众意见的合理表达、公共服务的快速改进。
一、云上客户端吹响战“疫”集结号,共发布报道265739条
我们充分利用长江云平台拥有的120个云上客户端,第一时间吹响抗“疫”集结号,联动全国30个省市区、254个媒体端口。在长江云新媒体专委会发布全力抗疫的动员帖子后,很多民众、媒体加入了我们的队伍。在抗疫过程中,依照中央“一省帮一市”的战略布署,平台对应的报道也组成了14对“战疫CP”。
图注:长江云+120个云上客户端,联动30个省市区、254个媒体端口
融媒体平台在疫情期间发挥了巨大的传播力。据统计,长江云平台共发布战疫报道265739条,其中,央媒采用4930条,商业平台转载3万余条。整个平台发布了15个疫情相关的重大策划,22个重大主题报道,包括《最后一张送餐单》《“搭把手 拉一把”公益行动》《今夜,为你点亮希望之灯!》《沙画|每一种声音 都听见力量》《湖北,最硬的鳞都给你!战必胜》《100秒延时拍摄,火神山医院建设第三天全记录》《十天十夜!雷神山医院逐步移交——建设超清延时摄影全记录》等传播量过亿的优质内容。特别是在主题报道《共同“面”对,为湖北加油!》中,我们用武汉热干面和其他省市的特色面食一一对应拼接的形式,体现了全国各地对湖北人民的倾力支持。该报道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也获得了中国记协抗疫案例的表彰。
图注:《共同“面”对,为湖北加油》
除此之外,长江云平台结合互联网新技术,策划了545场直播,直播总时长达到58540分钟。在此期间,平台用户日增15万,日均浏览量增长5倍。
二、5G首次应用广电网络实战,大数据引导在线义诊
湖北广电网络联合长江云、华为等多家单位,打造“战疫速度”,在72小时内,紧急建起雷神山医院和湖北省委的5G网络,服务于雷神山医院的运转,以及湖北省委的远程新闻发布等工作。全球首例应用于广电网络的5G技术落户抗疫最前线武汉市,并首创了“无接触新闻发布会”这一特殊报道形式。疫情期间,长江云平台发布了135场无接触线上新闻发布会,第一时间发布抗疫信息,向全球媒体提供独家直播信号。
图注:《长江云舆情》318期、《疫情专报》300期舆情专报,总字数达到207万字
国新办《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这样评价中国战疫发布机制:“中国战疫发布机制在发布权威信息方面,速度、密度、力度前所未有,这是中国建立新闻发布机制以来,处理重大突发事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发布机制。”
长江云平台开通了征集新冠肺炎求助者的功能,提供在线义诊服务,充分体现了媒体在危急时刻的责任担当。当时有300多名记者走访各个小区征集求助者,力求帮助到每一个需要帮助的患者。据统计,超过6500名患者通过长江云融媒体平台得到救治,而每个患者背后都是一个家庭。
图注:上报求助信息31600条,帮助6500名患者得到救治
为了最大范围地帮助到更多的人,同时也让有限的资源集中于更急需的病人,平台开通了在线义诊服务。以长江云平台为入口,联合“微医”APP,实现55000名医师提供24小时在线接诊服务,170万用户应诊,平台访问量高达1.3亿次。
三、云上问政、教学、娱乐,引导用户安心居家抗疫
在抗疫期间,为了引导民众安心居家,长江云TV上线了“众志成城抗疫情”“权威报道发布”等新闻服务模块,服务了620万家庭用户,发布了3200多条战“疫”新闻。
图注:长江云TV上线了“众志成城抗疫情”“权威报道发布”等新闻服务模块
与此同时,长江云TV开通了“湖北人民免费看”频道,播出5000多部免费精品影视内容;推出互动电视娱乐平台,观众足不出户,就可以云赏花、在线K歌以及家庭健身。除此之外,我们还推出中小学电视教学平台,提供14000节线上课程,极大丰富了群众的居家文化生活。
图注:“湖北人民免费看”、中小学电视教学平台、互动电视娱乐平台
长江云平台最初的定位——新闻+政务+服务,决定了平台能够打通党政部门的工作后台,真正地做到“线上问政,后台联办”。
图注:用户通过“移动问政”“一键提交”“后台联办”“强力督办”“评价排行”这几个步骤进行线上问政
在服务社区层面,长江云平台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管理系统为湖北省60多个县(市、区)的群众提供生活服务,实现用户居家线上点单,社区统一派单,志愿者线上接单、线下服务,供需无缝对接。
图注:“搭把手 拉一把——长江云爱心助农公益大直播”行动
在疫情后期的复工复产阶段,我们通过直播带货等形式,直接连接农产品原产地与消费者,大幅降低农产品在渠道环节的流通成本,有效助力经济复苏。其中,以“主题宣传+湖北特产+互动直播+在线销售”的新模式,大大促进了湖北省农副产品的销售额,这一项目也入选了“2020中国新媒体扶贫十大优秀案例”。
超越媒体属性:
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我常常在思考一个问题:主流媒体建设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在“人人都是麦克风”的时代,媒介的门槛越来越低,实际上,个人与主流媒体的边界已经被打破了。
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提到:“媒体融合发展不仅仅是新闻单位的事,要把我们掌握的社会思想文化公共资源、社会治理大数据、政策制定权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综合优势。”
对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是强化互联网思维,把全媒体的传播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
新冠疫情为社会治理带来挑战。为此,我们不仅要有制度体系的创新,更重要的是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社会治理模式和治理手段的创新。
比如,从网络舆情中发现治理的难点;从网友建议中看到工作的盲点;从媒体融合发展趋势中看到治理优化的起点——把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升级为媒体发展的最大增量。
二是强化技术赋能,打造自主可控的新型公共传播平台。
没有自主可控的平台,或许就没有主流媒体的一切。要第一时间将党和政府的声音广泛、深入传播,更要借助新技术、新手段,不断探索权威信息的快速、准确、精准和有效传播路径。
持续完善互联网的问政功能、畅通信息渠道,使多元化的信息和民意能够充分地表达,使公众呼声能够通过公共传播系统对事件的发展产生作用。在实践中,督促社会治理方式和手段不断改进与完善。
值得一提的是,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重点是着力于党在基层的社会治理,是党内最基层的群众服务,而不仅仅是新闻宣传工作。
我们打造了平台赋能“三合一”模式,包括县级融媒体中心生产系统、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管理系统和大数据舆情监测系统。通过这三个系统,尽可能让更多民众通过长江云平台参与社会公共治理,同时加强平台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三是强化数据赋能,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手段的现代化。
长江云将全省各地的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便民服务资源聚合运营,帮助各地融媒体中心在服务公众的过程中,实现用户、数据和资源的聚合。
图注:强化数据赋能,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手段的现代化
在舆情监测分析、疫情互助、资源调配等方面发挥支撑作用,以大数据助力统一指挥、多元实施、精准处置、快速反应,通过公共传播平台的高效运行,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手段的现代化。
四是构建全媒体服务生态,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我们希望构建全媒体服务生态,包括民生服务、问政诉求、线上医疗、线上教育和电子商务等。我们正在把IPTV用户、网络宽带用户和长江云平台APP的用户打通,实现大小屏联动,通过已有的垂直赛道,进入民生服务领域,运用信息革命成果,加快构建资源集约、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图注:全媒体服务生态,包括民生服务、问政诉求、线上医疗、线上教育、电子商务
结语
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市青和居社区考察时指出:“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量任务在基层,推动党和国家各项政策落地的责任主体在基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也在基层。社区是基层基础,只有基础坚固,国家大厦才能稳固。”
融媒体平台建设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给广大用户提供的服务越多,用户黏性就越强,也就越离开不了我们。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是媒体人的使命。参与社会公共治理,更是主流媒体的责任和担当,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让我们每一位媒体人,都朝着这个目标共同努力吧。
转载引用声明:
请原文转载或不加修改地引用文中数据、结论及数据说明,并注明来源。除此之外的任何自行加工与解读均不代表CTR观点,对由此产生的不良影响,CTR保留诉诸法律的权利。
延伸阅读
有收获就点个“在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