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以“上海”命名的这所大学,曾被誉为近代史上“革命的熔炉”

赵菲 党史镜报 2022-10-14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大学,是国共合作创办的一所“貌不惊人”的大学,只存在了不到5年的时间,因校舍简陋,不得已在上海里弄中辗转多处,甚至被戏称为“弄堂大学”。但它却在近代中国历史中,镌刻下一个响彻云霄的名字——“革命的熔炉”。


1

国共合作,

聚贤能培养“建国人才”


        上海大学存世于上世纪20年代风雷激荡的国民革命时期,它是国共合作的孕育产物,带有鲜明的社会责任和时代烙印。当时,孙中山和一些国民党人,因在救国救民的道路上屡遭挫折,于是希望通过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培植各类人才,积聚革命力量。于右任执掌上海大学后,十分赞成国共合作,认为社会党(指中国共产党)“乃吾国新起为政治活动之党。吾闻其党多青年,有主张、能奋斗之士”,“不得不寄厚望于他们”。而中国共产党尚处于幼年时期,急需培养干部,以开拓革命事业,也十分重视兴学育才。邓中夏到任上海大学的总教务长,开启了国共两党合作办学的大幕。



邓中夏及其起草的《上海大学章程》


        在邓中夏主持下,《上海大学章程》中明确规定:“本大学以养成建国人才,促进文化事业为宗旨。”对此,邓中夏曾解释说:“我们在这国际紧迫和国内扰乱的时代和环境之场合中,使我们大家都觉得建国是中国今日唯一的出路。我们的教职员和学生,没有一个事前的会商和协定,却是不谋而合地凝成了一种共同的意志和希望。”因此“上大”办教育,就是把全国各地汇聚而来的学生,培养成优秀的“建国人才”,使他们担负起“建国”的责任”,全体师生为达此目的而共同努力。


2

名师云集,举全力建成

“南方的新文化运动中心”


        上世纪20年代的上海大学,名师荟萃,群英闪耀,一大批闻名遐迩的大师云集于此,养化了他们所执掌的“上大”的教育风范,并成为“上大”的人格化象征。

        校长于右任,总务长邓中夏,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瞿秋白,后来成为复旦大学校长的陈望道、著名作家沈雁冰、青年运动领导人恽代英、美术与音乐教育家丰子恺,等等,一大批学者志士来此献身教育事业。邵力子、蔡和森、张太雷、施存统、任弼时、茅盾、俞平伯、蒋光慈、田汉、刘大白、萧楚女、杨贤江等等,或执掌校务,或执鞭教坛,或慨然讲学。他们既是学校的领导成员,又大多活跃在教学的第一线,孜孜不倦地钻研学问,激情饱满地传道授业解惑,关怀备至地教书育人。


共产党人在上海大学执教时编写的教材


        此外,李大钊、章太炎、胡适、郭沫若、戴季陶等学者名流到校演讲,带来了全新的思想见解,激发学生理论结合实际、参与社会变革。所以,有人曾赞誉“文有上大,武有黄埔”。而当时名师汇聚于此,更希望把它办成“南方的新文化运动中心”。出身于北京大学的李大钊、邓中夏、茅盾、俞平伯,带来了兼容并包和思想自由的办学理念,北大的学术风范潜移默化浸润着青年学子;蔡和森有留法勤工俭学的经历,张太雷有留学苏俄的体验,施存统有留学日本的阅历,当时的马克思主义也正是通过这三个渠道传播到中国。富有独立个性和人格魅力的他们,把思想理念传播到“上大”,以开放的视角审视、观察和关注中国的现实问题,寻求社会改造的新路径。


3

群英汇聚,

以“改造社会”为己任


        老“上大”的生活是清苦的,求学于弄堂之间,曾几经搬迁;但日子却是火热的,师生共同创办校刊,夜校授课、促进平民教育,以参与社会改革为己任,培育了一大批学子。20年代“上大”学子可谓英才济济。一大批年轻人从全国各地汇聚到这里,秦邦宪、王稼祥、杨尚昆、李硕勋、刘华、何秉彝、阳翰笙、施蛰存、丁玲、戴望舒等等,他们充满朝气,求知若渴,勤奋好学,在名家大师的悉心培育和指导下,探求真理,投身于社会变革的洪流,后来或成为职业革命家,或成为学有专精的理论家和文学家。

        这些带有“上大”烙印的年轻人,思考着中国该向何处去。“上大”成为五卅运动的策源地。1925年5月,日本内外棉七厂大班枪杀工人顾正红,引发上海学生和工人示威游行。5月30日当天,游行队伍就是在“上大”集中后出发的。当队伍行至南京路老闸巡捕房门前时遭到英国巡捕开枪射击,“上大”学生何秉彝中弹身亡。轰轰烈烈的五卅运动就此爆发。“上大”师生在党的领导下几乎全员出动,参与各方面工作,在这场规模空前的反帝爱国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北有五四运动的北大,南有五卅运动的上大”之赞誉由此而来。集结在“上大”的这些年轻的生命,在中国革命洪流中交汇,化为永远的殷红。


1924年上海大学全体教职员合影






来源 /《党史信息报》

编辑 / 周奕韵

制作 / 丁   达

转载请注明来自“党史镜报”微信公众号



往期推荐

《红星照耀中国》如何在上海变身为《西行漫记》

中共四大纪念馆为什么建在四川北路公园里

伟大的建党精神——中国红色文化之源

马克思曾对恩格斯说:“我总是踏着你的脚印走”

“望道叫我明天送他所译的《共产党宣言》到独秀家去”

建党伟业在这里奠基

百年前,《共产党宣言》之外,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还出版了这些书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