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政治学人一周热点第8期

政治学人 政治学人 2020-02-11
点击上方政治学人 可以订阅哦!

“政治学一周热点”选取新近政治学类论文,并对其主要观点进行梳理和总结,每周发布一期。传播优质学术、展现学科动态、凸显学人观点,敬请持续关注。

1

寻找公平的决策权分配方案——当代规范政治理论从平等到公平导向的转型

作者信息:张乾友,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

文章出处:《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

主要观点:政治是围绕决策权的分配所展开的各种活动。政治理论的任务则是要解决两大问题。第一,谁应当拥有决策权力;第二,谁应当拥有多少决策权力。近代政治理论提供了一种平等的决策权分配方案,任何人只要被承认了一个国家的公民身份,就获得了决策权力,而且是与其他所有拥有公民身份的人完全相同的决策权力。但随着国际联系的加深与外部性的普遍化,这种公民身份民主已无力解决许多政治冲突,当代政治理论开始了寻找公平的决策权分配方案的努力,并提出了一种比例原则,要求将所有利害关系人纳入决策,并根据每一利害关系人的利害程度来分配决策权力。根据比例原则来对决策权进行一种公平的分配将导向一种与公民身份民主不同的民主,即利害关系人民主。这种利害关系人民主为解决当前的许多政治冲突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2

脱贫锦标赛:地方贫困治理的一个分析框架

作者信息:王刚,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副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研究员;白浩然,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文章出处:《公共管理学报》,2018年1月

主要观点:精准扶贫实施以来,中西部地区的贫困县掀起脱贫摘帽热潮,治理成效备受关注。目前,学界关于地方贫困治理的探讨较少将纵向层级政府、横向同级政府纳入研究范围,对贫困治理过程阶段及成效进行学理诠释。本文基于“锦标赛”理论要点,通过“委托代理想象”认知路径建构“脱贫锦标赛”分析框架,对国家拟定的首批脱贫摘帽的贫困县治理实践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发现,拟定首批脱贫摘帽的贫困县存在脱贫指标“自我加码”特征,较为普遍的治理偏差致使贫困退出时间延迟。“脱贫锦标赛”是对治理场域现象的学理概括,地方政府围绕脱贫指标开展横向竞争是在刚性制度安排下的理性选择,运作土壤根植于“强监控—强激励”治理情境。脱贫目标去模糊化、多重治理权限的差异化配置、非常设性治理组织架构与地方官员责任锁定共同塑造了贫困治理运作逻辑。研究认为,地方政府应当通过强化治理监控力度、增强层级信息沟通及调整治理激励内容等途径提升治理质量。

3

守土与调适:中国政治传播的制度结构及其变迁

作者信息:苏颖,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文法学部政治学研究所讲师

文章出处:《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

主要观点:中国政治传播是一个系统运作的过程,这一系统又被称为“宣传文化系统”。一直以来,鲜有文献对这个运作过程进行正面的描绘。本文以文件或官方公开出版物等为基础资料,梳理中国政治传播运作中的正式机构及其关系。中国政治传播结构有以下特征:一是政党领导原则,二是合纵连横的大宣传系统,三是在结构上分为内容输出、信息管理两个部分。以上结构性特征是中国政治坚守的原则性问题。当前中国的政治传播在政治发展的进程当中,或主动调整、或被动适应着中国社会与媒介环境的新变化,这甚至影响到了稳定的制度设置。中国政治传播相关组织机构的增减或结构变化,实际上是各机构职能范围的重新界定与调整,深层次反映了国家战略的调整以及政治价值的变迁。从制度变迁来看,中国政治传播不再仅仅是意识形态的宣传,而且成为一种混合现代价值倾向的国家治理手段。

4

治理网络谣言:政府与网络社团的合作模式探析

作者信息:欧阳果华,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文章出处:《中国行政管理》,2018年第4期

主要观点: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过程中网络谣言也随之恣起,政府加强了互联网领域的治理,但其治谣也存在诸多问题。网络社团作为虚拟空间的新事物,它在网络辟谣方面具有速度快、专业性强、更为全面、科学理性和持久有效等优势,可成为社会治理中的新生力量。以重要性和紧急性对网络谣言进行分类,政府和网络社团可形成“邀请合作”模式、“项目协作”模式、“委托代理”模式、“职能转移”模式四种合作模式,从而发挥二者各自辟谣优势。在社会治理创新的当下,政府应转变传统的社会管理思维,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关键,规范和引导网络社团发展,完善与其合作机制,最终通过政府与网络社团的良性互动有效治理网络谣言。

5

模糊性政治任务的科层运作——A 县政府是如何建构“创新”政绩的?

作者信息:李妮,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珠海开放大学讲师

文章出处:《公共管理学报》,2018年1月

主要观点:地方政府如何落实“非明确任务”?本文从模糊性政治任务的科层运作出发,基于 A 县的社会创新实践,描述与分析科层组织完成创新任务的情境与行动策略。研究发现,模糊性政治任务的科层运作实质就是地方政府通过组织常规的行政工具,采取常规化、指标化、形式化等行动策略,巧妙转换任务性质,确立任务竞争指标,扩大任务成效的政绩建构行为。由此,作为激励的(中央)政策目标转换为作为认知的(地方)执行目标被落实。就“科层组织”而言,丰富了组织任务完成的过程研究;就“创新”研究而言,提供了组织行为的研究视角。而“模糊性政治任务”这一研究议题,有待进一步拓展,以深化对地方政府行为策略的认识。实践层面上,应注意规避政绩式创新及其带来的负效应,回归应对管理问题的实质性创新。

6

弹性化治理:“工作组”机制的运行及治理逻辑探究

作者信息:丁远朋,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文章出处:《社会主义研究》,2018年第1期

主要观点:在中国国家治理中,“工作组”是广泛存在的治理机制。不同于作为议事协调机构的“领导小组”,“工作组”是由上级根据任务和形势需要而下派的具有临时性、机动性等特征的专项任务型组织,主要体现了党政机关纵向间的互动关系,并可按照不同思路划分为不同类型。影响“工作组”产生和运行的因素主要包括“条块分割”的政府管理体制、“职责同构”的政府纵向间关系结构以及差序化的政府信任格局等。“工作组”机制的运行过程大致包括“派出”和“治理”两阶段,并呈现出“问题导向、集中高效”的鲜明特征,其功能角色可大致归纳为政策过程的辅助性机制、应急管理的补充性机制这两个方面。“工作组”机制的治理逻辑可提炼为一种“弹性化治理”,通过“纵向互动”与“横向协调”的运行逻辑成为弹性化治理的重要维系机制,以治理的弹性化增强体制的适应性。因此,要理性审视和剖析“工作组”机制的衍生性负面影响,促进其与现代国家治理逻辑相衔接。

上述内容根据学术文章摘编而得,部分标题有所改动,详细内容及标题请参见各原文出处。如有不当,敬请见谅。

政治学一周热点-第7期

政治学一周热点-第6期

本期编辑:林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