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话语体系建构如何避免“名新实旧”?
作者简介
刘京希,《文史哲》杂志社副主编,教授。
本文原标题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看本土话语体系建构》
就近年来本土话语体系构建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态势来看,我们对于优秀传统资源的继承与时代性转换,相比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十年,无疑判若云泥,而有长足的进步;但与此同时,我们对于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所凝练出的、为绝大多数文明形态所共同认可的思想成果,抱持的却并非宽容与开放的接纳态度,而是日益趋于排斥与自我封闭,甚至不免有“文化孤立主义”之嫌。这与我们所倡导的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的理念主张,形成鲜明的对照。在全球化时代,普遍主义以全球性共同文明为分析问题的逻辑基点,以共性为前提看待个性,以普遍性为前提看待特殊性,以全球性知识为前提看待“地方性知识”,因此,便在二者之间建立起有机生态联系。而与之对垒的特殊主义方法论,片面强调“地方性知识”的独特性,以至于忘记了特殊性赖以立身的共性与“共通性知识”。如果我们不能够秉持“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宽容开放理念,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宽阔胸怀,去筹划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建构,而是仍以陈旧思维方式去回应新时代的话语体系建构欲求,难免“名新实旧”的结局。
我们倡扬构建本土话语体系,这一努力无疑须强调以传统思想文化资源为基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主干、以现实社会实践为观照的国情文化特色。即是说,它以对于本民族自身历史传统的继承、传扬、光大为依托,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独特经济、政治、社会与文化实践的理论抽象为基本内核。就此而言,本土话语体系建构自当其时,因为几十年的“反传统”,已经使得我们的时代性文化失却了传统思想资源的滋养,变得日益单薄而干涩。“传统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特定群体共同分享的经验,将传统视为偏见而加以废除,国家将会失去其历史延续性,此即它的永久性自我,而正是这种东西将它的现在与过去和未来联系了起来。”当然,它又需要在此基础上广泛借鉴和吸收域外文明成果,以为我所用。同时不应被忽略的是,还有基于自身文化传统与域外文明融会贯通的、以现实为观照对象的新创获、新发展。这三个层面的有机组合与融汇,便形成我们所理解的本土话语体系。概言之,它应该是基于普遍性价值和自身个性价值相统一的有机整体;否则,我们所谓“特色”,就丧失了赖以植根的土壤和“特色”得以成立的“普遍性”观照,而失去了存在的内在依据。
就近年来本土话语体系构建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态势来看,不免有“文化孤立主义”的嫌疑。虽然,我们也在强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强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十九大报告更是进一步提出,要“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但目睹现实社会政治生活及意识形态诸领域,我们对于那些由数千年人类文明所淬炼出的共同价值的日甚一日的刻意回避,总是感觉与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的开放包容的价值理念之倡议相去甚远,甚至是背道而驰,这一点着实令人匪夷所思,不得不令人有所警觉!
一、
二、
三、
结语
责任编辑:陈鑫 一审:王铮 二审:沈青
文章来源:《求是学刊》2019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