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区块链炒作、行骗,多纯粹。
曾经的区块链炒作、行骗,多纯粹。
一个是纯粹的骗,以游走在法律边缘的各种操作,想法设法写白皮书、圈钱、预备跑路。
一个是纯粹的赌,入场的时候,已经做好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充分心里准备,万一不小心参与到资金盘被收割,亏损了也没啥大不了,想办法再上另外一条船争取博回来,就是了。
人生就是这般的大起大落,实在是太刺激了。
但现在的数字藏品行业可不是这样。
行骗的不纯粹,投机的也不纯粹。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尴尬局面?
是因为大家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
走的太快,而忘记了自己为什么会出发。
从数字藏品买家的角度来说,原有的投机者,忽然发现自己除了投机者外,身上多有个身份,那就是自己竟然还是法律保护的消费者!
这可还了得?从来没觉得自己受到法律保护的自己竟然爱上了法律。于是,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消费者投诉电话打起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电话打起来,税务局的电话打起来,金融局的电话打起来,公安部门的电话打起来。
还真别说,不是这一波自己投资失败,很多人可能真不知道原来政府部门有这么多能维权。
从数字藏品平台的角度来说,原来整个白皮书,发个Token也就开始正式的行骗生涯了,整个项目没有任何一个环节能够处于合法的保护范围之内,都见不得光的情况下,大家就是灯下黑,就看谁更黑。
但现在的数字藏品平台从业者,最痛苦的一件事情莫过于:在你身处一篇黑暗的时候,竟然恍惚间透出了一点点微光。
觉得自己办下各种有资质的文件,就能金盆洗手干起正当买卖。于是ICP证办起来,EDI办起来,文网文办起来、拍卖资格办起来、区块链备案办起来。
在主动合规、申请资质的渴望度上,数字藏品从业者可能已经打败了80%的互联网创业公司,让想从事数据合规法律服务的律师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作为区块链从业N年的老人,最近每天我们接触到的用户咨询、平台咨询,基本就是这样的局面,一个词来概括,就是:拧巴。
买藏品的人,又想到投机者又想当消费者,又想一夜暴富又想保本退场。
卖藏品的人,又想圈钱又想当个正经生意人,又想一夜暴富又想全身而退。
世界上当真有这么美好的事情发生吗?
作为多年小米手机忠实用户的我,也表示不能相信。
添加红林律师微信
创业路上,多一位律师朋友
关于作者
刘红林律师
上海曼昆律师事务所创始人、主任
公司法律师,关注区块链数字行业
刘红林律师拥有10年法律互联网从业经验,曾担任腾讯战略投资法律科技公司副总裁、某上市公司私募基金法务经理。
刘红林律师擅长处理公司法律实务,包含股权架构设计、股权激励、股权融资及商事争议解决,尤其擅长从商业模式和法律实务角度针对案件提出具有操作性的落地方案,为客户实现商业利益最大化。
刘红林律师主导发布《法律行业区块链2020年度报告》,参与编写书籍《公司制的黄昏:区块链思维与数字化激励》,担任全球区块链创新50强项目评选法律顾问,为多个知名区块链项目提供法律服务,在数字资产合规及争议解决方面有丰富经验。
刘红林律师
NFT专题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