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拯救你,劳碌却没尊严的警察群体?——从上海松江警方“绊摔”执法谈起
本公众号持续推送网络舆情与危机管理的文章和故事,欢迎关注↑↑↑↑
9月1日开学的当日,一则警察执法的视频刷遍了朋友圈。
随即,当地警方发表了声明。从舆情应对的角度看,文字(如下图)措辞准确,来龙去脉交待清楚,有简述有态度,并及时通报对涉事警察的处理结果。整体看来,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发布。而且发布层面仅限于分局,而不是上海警方的层面,有利于接下来的舆情纵深管理。
虽然涉事警察已被处理,但是该舆情有可能成为近日热点,理由如下——
涉警舆情本是热点,且此案警察执法有不妥之处,尤其是罔视孩童安全,冒犯人心;
朋友圈具有圈层特征,传播的触达时间、情绪反应等呈现差序格局,舆情也将是此伏彼起;
上海作为发达地区,对于暴力执法容忍度低;
很多视频只剪辑呈现女子被控制场面,点燃弱势群体愤怒情绪;
女子有可能微博发声,挟孩童受伤说法,寻求声援;
自媒体过于发达,观点分歧,不少为吸粉抛弃底线,等等。
总之,建议上海警方对此事件保持高度关注,随时回应社会各界关注和说法,及时公布真相,寻求现场市民支持,等等。
眼下最令人担忧的,也是最有可能的,就是公安部门随后和该女子进行交涉,为了防止事情闹大,花钱买平安,此事最后不了了之。
等有人受到怂恿,再次闹事的时候,不惜继续花钱摆平。至于是不是一步步把自己逼到更加逼仄的墙角、执法环境是不是更为恶化,已经顾不及考虑了。
该放低姿态时不放低,该亮剑时候不亮剑!应该说,这是公安部门最糟糕的做法。
无论怎么说,在这个案件中,是该女子袭警在先,触犯了警察的尊严——严格说妨碍执法,触犯法律尊严——直接引发接下来的控制措施。如果警方还委曲求全,将进一步陷入困境,引发“警闹”,恶化执法环境。
我们希望,此事件能达成这样一个结果:公安部门看望孩子,进行适当慰问,但是对女子进行严肃批评教育,依法处理,并将结果公之于众。
通过观察近年来的涉警事件可以发现,警察群体是中国过得最窝囊、工作最没尊严的一群人。一方面,中国作为世界公认的最安全的国度,警察付出功不可没,作为最辛苦的一群公务人员,受伤、猝死事件高发;另一方面,在现实社会和网络舆情里又是被污名化最严重的群体之一,人们只看到了他们和民众对峙在群体事件的第一线,一些害群之马的负面影响被极端放大,并成为一些地方政府冲动决策和恶劣形象的买单者和背书者。还有不少人将城管、保安的负面清单也清算到警察的身上。
干着最累、奉献最大的活,却无人叫好,反遭拍砖,这正是中国警察的遭际和写照。公安部门对此也习以为常,警察自己都想不到改善形象、主张权益,这正是中国的最需要反思的现象之一。
这也导致了中国街头反复上演这样的特色闹剧:警察街头执法,弱者只要一撒泼、一闹事,警察就方寸大乱、狼狈不堪,事态就能反转,一旦上网,就是突发舆情,留言、跟帖一片骂声;警察受此冲击,执法更是底气不足,法治环境越发混乱和恶化。
可以说,如果这种局面不改善、不改变,警察将一直首鼠两端,多线作战,不光面临现实社会的挑战,也面临网络舆情的挑战;不光要应对执法战,还要应对舆论战!这种四面受敌的状态,无疑将陷公安部门于疲于应对的境地。
负面效果也是明显的,短期来说,这种局面影响了公安部门的公信力,长期来说,则将严重影响中国法治社会的建设。
如何改善这样的局面?
我们建议两手抓:一方面是抓队伍建设,另一方面是做好舆论应对,主要就是讲好故事,讲好警察的故事。
队伍建设,也包括两方面,一是严格规范执法,二是树立底线思维。
规范化执法问题,各地都在努力,这里不再赘述。只有规范,才能彰显法治的程序正义,赢得社会尊重。实际上,警察在眼下社会和网络中的形象负面,很大程度是以前执法不规范、自由裁量权过大的后遗症。执法的规范,有利于形成执法的仪式感和威严感,恢复法律的严肃面孔和不容亵渎性;同时将规范执法的程序和内容向社会通报,让社会监督警察的执法规范,获得认可和支持。但规范执法程序不宜过于繁琐,否则很容易因为细节疏漏而贻人口实,授人把柄。
底线思维,就是放弃绥靖,明确底线。步步退让,只会鼓励不法者的得寸进尺,进而突破自身底线,丧失公信力。
实际上,公权力都面临一个底线的问题。我们看到,近年来无论是乌坎事件、什邡事件、启东事件还是连云港“拒核”事件,这些在当代中国影响深远的群体事件,政府因为缺乏底线思维,在官民博弈中步步退让,最终全面溃败,在社会心理层面直接导致政府公信力和合法性的崩溃和削弱,怂恿了“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民粹现象的反复发作。必须向社会明确,公权力是有底线的,就是法治划定的雷区和政策规定的界限,越界必须受到惩处。
这就要求公权力在应对越轨者的时候,必须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如果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实际是公安部门又另设了一种自由裁量权,本身就一种违法行为。让越界者付出代价的时候,必须理直气壮,光明正大地向社会通报。即使遭遇抗议,只要有法可依,也可进行策略性应对,但是方向不可模糊。这方面,完全可以参照发达国家的经验。美国的很多重大判决经常遭遇大规模的抗议,可是和维护法律的尊严相比,这些都是必须克服的。抵住了一次抗议冲击,就相当于为法治社会筑起了一道坚强的堤坝。
抓好队伍建设,还必须建立人员淘汰和惩罚机制。警察队伍中的害群之马,危害尤其巨大,因为这种公权力是代表政府和国家,是一种近乎生杀予夺的带枪的权力,滥用就是戕害。对于借着执法侵犯群众利益的个体,必须严肃处理,及时向社会通报,接受群众监督。这将有利于树立民众对于法治的信心和敬畏心理,从而提升警察的社会形象和舆情形象。
舆论应对这个方面,从各地的涉警舆情来看,是各地公安部门明显的弱项。近年来,经和各级公安部门的交往,我们了解到,一件舆情爆发之后,应对处理包括文案稿件,都需要层层上报,最终一把手签字同意,才算走完流程,可至此应对的黄金时期已经错失。
要改变辛苦付出却遭遇喝倒彩的尴尬局面,必须要将舆论应对上升到战略的高度来看待并加以实施。舆论战胜利了,劳动成果可以保留甚至放大成为增产,一旦失败,可说是全盘皆输,所有劳动付之东流。
警察在网络舆情中可以说是“常败将军”。这源于出了事之后,不说和不会说,尤其后者是个严重问题。公安部门其实也很重视宣传,可是经常找所谓的“主流媒体”,所用的宣传话语都是老古董面孔,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百姓实在不能接受这样的文体和文风,就谈不上接受里面的内容了。正面典型和形象,必须要学会讲故事,在故事中呈现人性化的细节,让人们感到亲切可感,而不是需要仰视高高在上的金色塑像。摒弃传统的高大全的形象塑造模式,讲好新媒体时代的亲民故事,这才是公安部门需要关注的。
我们最后再建议一条,有必要对全体一线警察进行舆情素养教育,甚至设立专门的“舆情官”,经常性地对大家进行培训和教育。一线警察在走上街头、深入民众的时候,必须知道那些行为容易引发负面舆情、触犯民众敏感心理。对于引发争议的现场案例,可以尝试引入现场民众和利益相关方,设立“群众公议团”制度,以公议的形式提升公信力和说服力。在面对弱势群体,比如妇女、老人、儿童等老弱病残孕人员,必须要表现文明,策略性执法。回到开头,发生在上海的这件涉警舆情,最能触动网民情绪的,就是警察执法过程中,漠视并直接威胁了儿童的安全。
近期文章精选:
从南航“66名贵客”网络舆情看两种思维的冲突——兼谈曹林错误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