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审核评估22问,带你全面了解重庆工商大学本科教学情况(五)【值得收藏】

2017-10-29 重庆工商大学

今年11月中旬,我校将接受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是依据参评学校自身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来评价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效果的实现情况。审核评估不仅能鉴定学校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还将进一步促使高校加大对本科教学的投入,改善办学软硬件条件,广大师生将会得到更优质的教育环境。

正确理解评估、熟悉校情、全面了解我校本科教学情况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评建氛围,作为一名重庆工商大学人,让我们做好本职工作,用实际行动,为重庆工商大学迎评促建,为母校欣欣向荣贡献力量!


二十一、学校服务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 举措和成效如何?

(一)相关举措

1.对接产业需求,培养优质人才。学校以地方经济发展人才需求为导向,明确目标定位,加强师资队伍,丰富教学资源,优化培养过程,服务学生发展和强化质量保障,努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和国际化优质人才,全面对接重庆及周边省市产业人才需求。如,2015-2017届在渝本科毕业生就业行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与传统优势产业占比达63.4%。约70%的毕业生在重庆及西部地区就业。

2.推进协同创新,开展多元合作。与学校、企业、科研院所、地方政府等建立多样化的合作关系,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已组建成渝经济区城市群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重庆现代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协同创新中心等2个市级协同创新中心。与四川大学、西南大学等联合共建协同创新机构,开展科研项目服务合作和学术交流;与重庆港九公司、重庆商社(集团)等20家上市公司及150余家其它企业签订协议,在人才培养、人员培训、技术攻关、管理咨询等方面展开了深度合作;与重庆万州区、贵州省遵义市、四川省邻水县等多个地方政府签订合作协议,积极搭建校地合作服务平台;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建“长江上游国情调研中心”“中国经济分析与预测调研基地”“社会学西部研究基地“等,与重庆社会科学院等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3.面向社会需求,开展多形式服务。通过干部挂职,派出“科技特派员”,开展支教扶贫、社会培训、科普活动等举措,积极服务社会发展。2012年以来,安排24位专职教师深入乡村支持基层教育发展,派出18名科技“特派员”,把技术服务送到田间地头和工厂车间,派出19名干部到地方挂职锻炼。建有重庆市科普基地1个,近年来举行各类讲座和科普活动近百场,先后对重庆市、贵州省、四川省等200余家单位的技术骨干、管理干部进行了培训。

4.构筑创新平台,提高服务能力。面向国家地方战略需求,契合国家重庆战略定位,对接行业产业发展需求,统筹规划,加大投入,每年投入专项预算不低于2,000万元,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构建起创新性、开放性科研平台体系。现已建成决策咨询、创新创业、文化传承三类高水平科研平台43个,成为我校科研创新“高地”、体制改革“特区”、人才培养“基地”和社会服务“窗口”。其中,以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国家智能制造服务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重庆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更具代表性。

5.建设新型智库,提供智力支持。面向国家和地方需求,集成政产学研资源,立足学科优势,大力加强智库建设,推动人文社科基地转型发展,致力于把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打造成为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推动重庆企业管理研究中心等5个市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向新型智库机构转型发展。加强专业智库建设。2014年,组建“重庆市高校网络舆情与思想动态研究咨政中心”新型智库机构。与中国社科院、市委组织部、市经信委、市文化委、市商务委等单位联合共建11个特色专业智库。

6.打造众创空间,促进创新创业。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特色,积极推动众创空间建设。建有“工商云+同创空间”等6个市级众创空间,以及2个市级高校众创空间、10个校级众创空间。设立创业种子投资基金1,000万元,首批以免息信用贷款、公益参股方式支持“银吉全媒体数字化采编平台”等9个创新创业项目,涉及创业学生人数108人。

7.注重专业服务,激励转化应用。以横向科研服务能力为基础,整合校内外资源,加强特色专业服务能力建设。拥有全国土地学会颁发的土地规划甲级资质、土地调查资质、土地测绘资质,环保部颁发的环境评估资质,重庆市科协颁发的重庆市科技咨询甲级资质,工信部颁发的软件评测资质等多个资质。出台制度,免除横向课题管理费、明确成果转化收益、对被采纳应用的成果给予奖励、表彰贡献突出的教师,激励成果转化应用。


(二)服务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 展的成效

1.特色新型高校智库成效明显。教育部2016年公布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测评结果显示,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社会服务能力”指标得分位列全国第12名,其中“决策支撑能力”位列全国第8名。教育部要求“十三五”期间要把中心建设成为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2016年,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名单(2017-2018)。2017年,重庆市高校网络舆情与思想动态研究资政中心在全国舆情信息工作会上,被中宣部授予舆情信息工作“优秀单位”称号。

2.决策咨询成效卓著。“十二五”以来,学校累计承担各类资政咨询项目1,000多项,获得委托经费1亿多元,300余项咨询成果被各级党政机关决策采纳,其中多项咨询报告获得中央或市领导的肯定性批示。如:2016年,重庆市高校网络舆情与思想动态研究咨政中心报送的舆情,中宣部采用58篇,中央政治局及以上领导批示6篇,报送中宣部的《2016年全国社会心态调查综合分析报告》被评为“优秀稿件”;杨继瑞主持完成的《重庆民营经济发展状况调查研究》,获市长黄奇帆肯定性批示;孟东方主持的“重庆房地产情况调研及政策建议”,获市领导批示并获重庆市发展研究一等奖;曾燕主持完成的《重庆农村闲置学校资源利用对策建议》获市长黄奇帆等市领导的肯定性批示。

3.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咨询团队。在资政咨询中,形成了区域商贸规划、循环经济规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估、旅游发展规划等优秀团队。如区域商贸规划团队,承担重庆市市级商贸流通领域规划16项,承担渝、川、鄂、黔等省市县规划200余项,代表成果有重庆市“十一五”至“十三五”商贸流通和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规划等;循环经济规划团队,成功助推贵州省7个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市(区、县)、1个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1个国家级示范中央商务区和1个省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创建。

4.技术服务成果丰硕。学校充分发挥多学科团队交叉优势,对口扶贫、科技支援30余个乡镇,开展各级各类科技咨询和科技服务800余场次、技术培训2,000余人次、技术服务项目360余项;取得国家专利4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139项,2016年我校成为中国高校专利技术转让100强,位列第60位;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规范30余项;完成重庆及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价等项目300余项。

5.成果转化取得进展。依托“废油中心”研制的TY-II透平油滤油机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商业科技进步特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依托“国合基地”研制的“基于活细胞微生物传感器的饮用水质预警芯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依托检测技术与集成控制工程实验室,与企业合作开发的智慧林业物联网智能硬件、软件和公共服务平台,形成30余项技术专利、40余项著作权,研究成果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依托电子商务及供应链系统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推出的研究成果“三峡枢纽港区域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智能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应用示范”获重庆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依托催化与功能有机分子重庆市重点实验室,董帆团队发表(BiO)2CO3相关论文30余篇,占全球相关研究的1/3,获发明专利授权6项,相关成果已在重庆轨道交通、机场航站等单位得到应用。


二十二、学校审核评估的特色项目是什么?

弘扬“新儒商”精神,培养优秀人才。


推荐阅读


-ctbu_1952-

来源:评估办  教务处

排版:许珂

审核:石薇琳 叶雅盈 王国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