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设计,正在被社交媒体的点赞支配?
对设计师而言,刷Behance和Dribbble或许已经成为了积累灵感的日常行为。尽管不少批评的声音指出这些网站让设计脱离创作背景、导致了同质化,但依然不能阻止大批设计师从上面获取灵感,加入到趋势浪潮中。在这其中,设计师的心理又是怎样的呢?
不久前,纽约设计师Sahadeva Hammari在设计网站AIGA Eye on Design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为《今天的设计是被点赞塑造的,这是个问题》。他在文中提出了“表演型设计”的概念,认为许多设计师都只是在模仿已经成功的设计作品,并且由此陷入了自我蒙蔽的误区,忘却了设计和作为设计师原本的意义。
本篇Design360°对该文进行了编译分享给大家,原文作者是初创品牌CollabFinder和Rumplo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设计师,如今是法律研究平台Casetext的设计指导。尽管他的经验更偏向UI/UX设计,该文中的观点依然适用于更广范围的设计,或能对平面设计师有所启发。
在Behance和Dribbble等流行作品集网站上,我们总能发现五花八门的设计作品:复杂的金融app页面、初创公司营销网站、新消费品牌的包装,等等。这些网站,可以说是初创品牌的“大观园”。
这些设计作品不仅集中呈现了一段时期的风格流行趋势,更是提供了一种人类学的角度去解读当下作为“设计师”的实感——它们揭示了一种心理上的“飞轮效应”:这一机制将原本丰富而复杂的设计实践转变为一种表演性质的、追求风格的行为,最终扭曲了“设计师”这一职业的自我感受,更是削弱了设计师对社会的影响。
Dribbble首页展示的作品
何为“表演型设计”:忽略产品和用户群体,模仿“好设计”进行设计
Dribbble和Behance等初创作品展示网站上的作品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设计作品惊人的相似度。在这些网站展示的作品中,作者设计师们最主要运用的技术,就是混合各科技大厂/大品牌所创造出来的主流形式与趋势,让自己的作品与其所模仿的对象有着一样“精致优雅”的风格,不管产品是什么,也不管设计服务的对象人群是谁。
在这种情况下,一款播客app、一款银行app、一款瑜伽健身app,看起来可能都一个样:由相似的风格和元素构成的各种通用界面。
一家设计公司分别为一个咖啡品牌、护肤品牌、纹身/穿环护理品牌所做的形象设计
一名设计师若是能够成功模仿到流行的设计作品,他或她极有可能会获得大量点赞、观看、转发、评论,以及其他数字上的肯定,也就是我们许多人在社交媒体上渴望获得的那种积极肯定。这种设计,与在instagram上晒一张摆拍美照,并没太大不同。
我将这种设计称为“表演型设计”。设计原本是一项复杂的实践,广泛地涉及了一系列创造的、心理学的、沟通的和解决问题的技能,但“表演型设计”却将其削弱为一种狭隘的行为,其中大部分功夫花在了对流行风格和形式的复刻上面,目的是为了向自己和观众塑造一种“我是一名技术到家的设计师”的形象。
Behance中“图形设计”分区中点赞、观看较高的作品
与传统评价设计作品的标准不同,“表演型设计”的成功与否并非通过该设计是否有用来衡量,也不是通过它是否给用户的生活带来意义来衡量,而是通过它与所谓的“好设计”的相似度来衡量。
根据这种衡量标准,做一个“像Airbnb一样值得信赖”或“像Duolingo一样具有教育意义”的产品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反而当一个设计“看着像苹果会做的东西”时,它才是成功的。毕竟,比起创造新事物、思考它在生活中到底能起什么作用,模仿一个现有的成功作品要容易得多。
Duolingo 品牌视觉
Airbnb LOGO
设计师为什么会进行“表演型设计”且停不下来?
查看一个设计师的作品、揣摩其背后的情感体验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引发了“表演型设计”的“飞轮”(飞轮效应:为了使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一开始必须一圈圈反复地、费力地推,但势能积累下来后,飞轮会转动得越来越快)。
韩国动画师DeeKay在动画中则反映了一些设计师因作品没有在社交媒体中获得点赞而情绪化的场景
“飞轮”始于设计师做出作品后,为了满足被看见、被肯定的渴望,将其分享到线上。这种心理诉求是互联网时代设计作品能在网络上被看到、被评估的必然结果。
接着,“好设计”的定义会被缩简为某些风格和形式趋势的集合(想想瑞士网格、大块负空间、孟菲斯风插画、抛光图标),设计师因此可以更轻松地复制“好设计”,也因此能更轻松地在网上按照他们对“优秀设计师”的理解,去塑造自己的形象。再者,参与“表演型设计”的设计师会避开批评(别人的作品),去维持一个共同信念:他们正在遵循的风格趋势是“好设计”。
这个飞轮固有的陷阱在于让设计师们相信:只要复制了当今最流行的趋势,他们就是有技巧、有实力的设计师了。而实际上,他们能收到肯定,全因他们的模仿对象很优秀。
pinterest上搜索“memphis design poster”
我自己也有开发初创品牌的经历。当时我对“成功”的理解,更多是站在交流大会的舞台上享受着台下热烈掌声,而不是设计出真正有用或有影响力的东西。我也骗过自己说只要做出像“好设计”的作品,我就相当于拥有了我所模仿的设计师身上的优秀品质。
现在回想起来,我模仿他人作品最大的驱动原因,是对失败的恐惧以及对被认可的渴望。要承认这点对我而言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正如纽约客的作家Anna Wiener曾在她的回忆录《Uncanny Valley》中写道:“加入一个对自己和世界声称‘我更高等’的群体总是更安全的,因为这是对不确定性、孤立感和不安全感的对冲。”
pinterest上搜索“grid systems in graphic design”
当然,不少设计师做出模仿性的、表演型的作品是出于经济原因:在线上树立一个优秀设计师的人设是接到单子、在经济不景气的年代生存下来的高效手段,有时候甚至是必要的。然而“表演型设计”最大的系统性影响,在于它削减了设计师通过作品产生有意义的积极影响的能力,同时也削弱了其他形式的设计可能带来的情感和社会体验。
表演型设计影响了全世界对“好设计”的定义,使设计逐渐不再触及人心
Dribbble和Behance等网站的受欢迎程度,以及许多初创品牌的设计,一致证明了“表演型设计”对设计文化和作为设计师的体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举例来说,在Dribbble上,我找不到除了说“点赞”以外的任何评论。在一个有着这么多评论数量的创意社区里,怎么居然会容不下一丁点批评建议的声音?我认为,批评的消失源于设计师担心批评会威胁到自己的“优秀设计师”身份。加入到一个默认消除批评声音的社区,为“表演型设计”提供了避风港,反过来又加重了它的泛滥。
成为一名“表演型设计师”意味着你的设计工作更关注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有技术的设计师”,而不是创造出为客户、为你自己带来积极影响的作品。这种设计方式的影响范围却超出了设计师个体,乃至设计师群体,而是影响到了我们生活的整个文化。
dribbble中按“受欢迎度”分类
提及“好设计”或“好产品”,我们倾向于模仿我们认知中的“行业大咖”的品味(这些所谓大咖经常都是西方化且同质化的),以及我们所接收的文化输入。为了获得同行的积极肯定而做出延续主流趋势的作品,而忽视该作品的现实性意义,这最终会对文化和社会产生负面影响。一名只顾追求表面上的“好设计”的设计师,与一名切实思考设计影响的设计师,即使同为设计师,他们对设计工作的理解、他们的设计生涯必然有着极大差异。
Behance中获得高赞的作品,由Violaine & Jeremy设计
著名工业设计师Don Norman在其经典著作《日常事物的设计(The Design for Everyday Things)》中曾提及他早期设计师生涯中的一段插曲,那时他被委托去查找美国三英里岛核泄露事故的根因,他发现问题出在该核电厂控制房的设计上:房间虽然看似功能齐全,甚至可以说是装潢豪华,但实则过于复杂,使得操作员无法在其中安全地作业。
“教训很明显:我们是在为人做设计,因此我们不仅要理解技术,还要理解人。”Norman写道,“今天,我意识到设计在技术和心理学之间充当了一种精妙的交互,作为设计师,必须理解两者。”
《日常事物的设计》
当设计实践与社交网络上最自我中心、最有害的态度交织在一起时,这意味着什么?对许多人来说,这意味着他们不再愿意去关注设计的心理和情感层面,这两者恰恰对于设计作为工具要产生实质影响是必不可少的。
尽管做出“表演型设计”或许能让设计师感到兴奋、获得肯定,在吸引线上观众方面也十分有用,但其最终使得设计师的作品单一、死板,不再像真正的好设计一样触达人心。换言之,当设计变成了表演,所谓的“好设计”根本就不是设计。
原文链接
eyeondesign.aiga.org/todays-design-is-shaped-by-likes-and-thats-a-problem/
编译 | Naomi
校对 | Ast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