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苗武松丨因为责任,我成为了一名知识产权律师

苗武松律师 申同律师
2024-08-26

写在前面

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狱就是天堂;有希望在的地方,痛苦也成欢乐。乐观者在困难中看到机会;悲观者在机会中看到苦难。理想的路总为有信心的人预备着。


(正在接受媒体采访)

 

钟情法律,命运却让我学了计算机


我,苗武松,八零后,在安徽阜阳长大。爷爷经商,常听他说起生意上不顺之事,看着他为此困扰,我便暗自思忖,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他的难题。稍大一点了解到律师职业,可以让我心愿成真,心中便默默种下了“学法律”的种子。


大学选专业时,却因为理工科的身份,选不了文科类专业“法学”,不得已被调剂到计算机专业。“祸”福相依,这一经历为我后来考专利代理师打下基础。


但我的梦想还是做律师。2012年,我如愿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同年,进入海南大学攻读法律硕士。三年海岛生活,快乐无比,学习上我却不敢有丝毫怠慢。将计算机知识与法律相结合,将研究方向集中在企业法律服务及知识产权领域,逐渐变成了我的目标。


起步法务,却禁不住律师职业的呼唤


研三那年,我去杭州一家电商巨头做法务。我和六个同事从零开始,着手管理这家公司每年8000多个诉讼案件。每晚加班到深夜,我却并不觉得累。那段日子辛苦而充实,让我对律师职业有了更准确的了解——律师远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大上,年轻律师们的生存是非常艰难的。但这丝毫没有动摇我成为一名律师的决心。


同为法律工作者的公检法和法务,彼时正是父母觉得更理想的职业。他们认为这两者收入稳定有保障,晋升机制可视化,可以“吃穿不愁”。可我想起“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独自做了人生第一个重要选择:我要在一个相对自由的工作环境下,发挥特长,实现价值。而非服从于标准流程运作的工作模式,成为“某一环节”。


2015年,研究生毕业,我顺利拿到了全国专利代理师资格证书,从此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拥有“双证”(即司考证和专利代理人证)的法律人。发明创造是一个民族强大生命力的源泉,保护知识产权,尊重创造者的智力成果,维护其合法权益成为我崇高的使命。

 

安徽初梦,却最终在南京放飞

 

2015年9月份,为了找位有经验的律师“带带我”,我选择回到安徽老家,在一家省优秀律所开始了实习律师生涯。每天重复着打印、复印、装卷的基础工作,没有工资,原以为考证学习的理论知识终于可以派上用场,却发现实践中完全二致。看着实习生同事做着同样的工作,我十分迷茫,开始短暂怀疑自己的选择。想法开始影响到行为,渐渐的我在律所“无所事事”,用“不作为”的方式排斥着自认为“毫无价值”的工作。

好在指导老师对我十分宽容,他看出了我的抵抗,安排了另一项工作给我——档案室看卷。实习期内,我看完了当年所有装订好的案卷,遇到问题,主动请教办案律师,他们耐心传授的办案经验,好些用在了我之后的执业生涯中。以生命影响生命,主动与他人交流学习,毫无保留的分享自己的学习工作成果,此后也慢慢的变成了我的习惯。

 

一年多的实习后,我快速成长为一名可以独当一面的执业律师。犹记得拿到执业证的那天,主任送给我一份“特别”的礼物——让我独自去开庭。那日的庭审情况,至今历历在目。对庭的是位在北京执业了三年的律师,我表面气定神闲,内心却惴惴不安。好在开庭前充分的准备工作,让我的庭审中表现自如,得到了旁听席上的同事赞许的目光。第一次独自开庭的经历让我清楚的认识到,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诉讼律师,必须在无数次的庭审中锤炼自己,每一次庭审都要进行非常充分的准备,对自己负责,对当事人负责。

 

南京大梦,却不料梦碎金陵

 

2017年年初,正式执业以后,我将自己的职业区域范围设定在长三角地区。恰巧南京一位资深的知识产权律师想要组建团队,邀请我一同创立律师事务所,我欣然前往。即便当时的南京对于我来说,还是一座完全陌生的城市。

 

短短两年,我见证并参与了新律所的从无到有,感概万千。律所从刚开始的七个人,慢慢发展到初具规模的三十多人。随着律所越来越大,一批从公检法辞职下海的新型律师的加入,使得律所的发展方向及相关制度已与律所设立时的初衷背道而驰。年轻律师越来越没有发挥自我价值的空间,既然这片土壤已经非我期待的那般,离开未必不是好的选择。一番思索,我选择了辞职转所。

 

新的律所仍在南京,我成为了知识产权团队的负责人。高额底薪加年底分红,开启了授薪律师的无忧生活。终于可以大展身手了!我暗暗想。半年时间,我带着四个人的知产团队,拿下了许多高质量知识产权业务,与众多有实力的企业达成了合作。可知产团队实力的凸显,却使我面临新的困境:律所主任开始有新的担忧,火速成立了另一支40人的授薪律师团队。


人员众多使得管理开始变得无序,没有良好的制度约束,律所很快亏空,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家底,几个月就被花费殆尽。看着自己辛苦收获的果实付之一炬,我黯然神伤提出转所,并承诺不带走任何资源和人员,未曾想,遭到了律所主任的拒绝。原因竟然是律所不愿引进新的双证律师,要继续使用我的专利代理师以保全律所的专利代理资质。成长起起伏伏,我无法再次妥协,将此事反映至司法局,最终在其调解下得以转出该律所。离开的那一刻,我如释重负,暗暗告诉自己,无论境遇如何,都要坚持初心,果断止损,遵守规矩,心怀善意,坦坦荡荡待人,尽心尽力工作

 

2020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刚刚开始,飞快的工作节奏慢慢放缓,我有了更多思考的时间。我很困惑,明明自己有着坚定明确的职业追求,为何屡屡受挫?并肩作战的伙伴一句话点醒了我——“我们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平台”。


那适合我的平台在哪里呢?我开始苦苦寻觅。

 

(最具潜力奖得主)


人生好梦,但愿梦圆申同


再次来到上海已是春暖花开的三月。起起落落之后,对于想要的工作环境需要具备哪些要素,我更加了然:律所要有活力,且人员不要过于混杂,最好有自己的品牌文化和良好的管理。抱着这样的期待,在网上筛选了近百家律所后,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上海申同律师事务所。


与申同的初次见面,创始人杨林兵律师跟我聊了许久,谈话的内容大多已模糊,但申同的价值观却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彼此自由,互相成就,一起变老”。在申同待了很久之后,更觉得它不是空谈。


加入申同后,慢慢感受申同各种各样有趣有料的制度,这些制度影响着申同人,沉淀成人生品格。比如“黑帮盛行”,每位新来的律师都会有三位资深律师“暗地里”、“偷偷的”帮助他成长。我被他们所帮,也做着他人的“帮主”,生命能量的传递尽在其中


甚至有律师辞职时,律所会专门为他们举行“辞职即光荣”的欢送会,不阻碍任何一个人的自由选择,祝福每位离开的律师未来更美好。我想,这是申同的胸襟!


(苗律师在申同图书室)

 

加入申同两个月后,由我负责的“申同说”上线了。术业、明道、修身、齐家、为公,作为申同制度的一部分,她记录着申同人对工作、生活、家庭、社会的理解和认知。一年后的今天,我成为了申同合伙人队伍的一员,一如既往的负责知识产权团队。


(申同讲堂授课)

 

朋友说我变了,变得会煲“心灵鸡汤”了,可以把他们喂得“胖胖的”。其实,哪里是我会煲“鸡汤”,而是来到申同之后,我的心态发生了改变,从“悲观主义者”变成了“乐天派”,从自我怀疑变成了自我肯定。


管理好自己的健康、情绪、品格、幸福和理想,这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追求幸福,对律师行业有所贡献,为社会创造价值,是我们的初衷。一如面对当事人般,我是问题的解决者,也希望成为社会关系的修复者!


职业道路长且阻,可我再也不畏风云,我有我生机蓬勃的平台,有可爱友善的同行者,有清晰笃定的理想。


我,何其有幸!


(申同律师宣誓)



编辑手记古人云:“夫鸟之飞也迎风,鱼之游也逆水。”然而,在人生的道路上,也绝无坦途可行。会遇困难、逢阻力、受压抑、处逆境。苗武松律师知识渊博、思维理性、逻辑严密、口才笔才形象俱佳且善于沟通交际。我相信,美好的职场,会有美好的人生。祝福苗武松律师!


编辑&排版:丁建平、左丽娜


申同五周年所庆之“我与申同”系列杨林兵律师丨在平凡的世界里,我做着“英雄”般的大梦刘治东丨邂逅申同前,我从未想过自己真的可以成为一名中国律师

吴鹏律师 | 来沪六年,终遇同行者

刘桂娥丨情定申同,不负韶华不负春

马翔律师 | 千人大所转身过 不及申同并蒂情

张宇翔丨我是一名跳过水、播过音、穿过警服的中国律师刘源涌丨遇见申同,成功已然不是意外;生而为人,唯有幸福孜孜以求陈洁丨人生可如夏花,我愿灿烂在申同李沁芝丨在申同,我做着行政的工作,却编织着大律师般的梦想江飞丨这四年,我在申同实现了一位前工程师的律途传奇杨征东丨这五年,我由房产经纪人成为申同管理合伙人吴胜男 | 这三年,我在申同肆意成长王浩丨人生转角处,遇见至美申同

END申同人
彼此自由 互相成就 一起变老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申同律师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