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忘与记忆:在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丨燕京书评2020年度选书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疫情在全世界蔓延开来,至今未能消退。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全球局势,抑或美国大选,乃至心灵世界,如同一场突兀而至的全人类大鏖战,我们被迫陷入各种非正常状态,牛津词典将2020年称为“无语之年”。
《燕京书评》,就诞生在这并不平凡的一年。在世界的动荡与内心的不安之间,我们希望参与世界的对话。无论是对旧事物的兴趣,还是对新时代的好奇,都是这枚新生儿的懵懂愿景。如同正在生长的新生命,我们期待能在时代的荆棘丛林里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作为文化类新生媒体,《燕京书评》从过去一年的图书出版中遴选出了部分著作,以编辑部的名义分享给所有的读者。这份书单,未必代表着某种野心的意志,却渗透着私人选择的趣味。或者,更多来自于记者与编辑们的阅读记忆。
不管如何,这份书选名单,将与其他图书榜单一起,呈现我们时代阅读的多张面孔之一。
【十大书选】(排名不分先后)
倏忽之间,二十一世纪竟已过去二十年了,而我们对二十世纪的糊涂账至今没能说清道明。无论是公共历史,还是私人叙事,二十世纪的诡谲风云或微弱呼吸,依然还遗留着如何追忆的历史命题:庞大的历史进程如何影响不同的家族叙事,狰狞的历史痕迹如何形塑私人的生命叙事,历史与生命之间到底应该如何去记忆,后代到底该如何去叙述前辈的经验?
面对家族记忆、民族记忆、社会记忆与国家记忆互相缠绕的二十世纪,二十一世纪的我们该如何记忆与重述呢?当代俄语世界著名诗人玛丽亚·斯捷潘诺娃借助书信、日记、照片等遗物,在公共记忆与家族叙事的双重叙述下,构建了一部融合着历史叙事、哲学思辨和文学随笔等多种体裁的复合著作,以一种实验性的复合框架重新追问后辈对历史的记忆伦理及其困境: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人以什么方式来记忆?
在《记忆记忆》中,玛丽亚·斯捷潘诺娃通过一个瓷娃娃的命运来重新追问个人、家族与时代的记忆伦理,在叙事与思辨互相缠绕的追问之后,她说:“确定无疑的是,当下活着的我们所有人都是幸存者的后代,他们全靠奇迹和偶然才活过了多灾多难的20世纪。……这个瓷娃娃有多重寓意:首先,没有任何一段历史可以完好无损地流传下来,不是脚会受伤,就是脸会刮花;其次,空白和缺陷是生存的必然伴侣、隐秘发动机和加速装置;再次,只有伤痕将我们从批量产品变成独一无二的单品;最后,我自己也是这样的瓷娃娃,20世纪集体灾难的批量产品,同时也是其survivor和被动受益人,奇迹般地幸存了下来。”【萧轶】
这部著作收录钱永祥先生过去十多年写的政治哲学论文,即使在今天看来,也丝毫不过时。他对自由主义所做的理性而且动情的辩护,在当下自由主义危机甚嚣尘上的时代更突显价值;他所讨论的普遍主义、哈耶克的演化论、施密特的政治观、施特劳斯对现代性的批评等,是大陆学者长期争论不休的话题;他希望把道德关怀带进政治生活,追问每个人“活得好不好”,从而反思政治制度,具有普世现实意义。
在他看来,政治哲学密切关注、介入社会生活的现实,所推敲出来的观念与价值,攸关无数人的切身权益,容不得心态上丝毫的奢侈纵欲或者轻浮虚无,尤其要警惕思考“若有所得”时难免的道德优越感。为了善尽自己在伦理上与理知上的责任,他批评许多流行观点和误解,深刻犀利又娓娓道来地说理。
所谓“动情的理性”,一方面指政治哲学情理兼顾的双重性格,另一方面指他在写作中所积郁的个人心境。我们在全书的文字中很容易感受到这一点,而这种“动情的理性”的文笔在中文政治哲学著作中非常少有,独具魅力,加之联想到钱先生的生命实践,很难不为之动容。【曾梦龙】
迄今为止最为完整丰富的第三帝国史。全书叙述从魏玛共和国的建立开始,进而追溯战时魏玛共和国分裂的政党制度。在没有法治基础的情况下,离心式的民主制度并不牢固,党争过于激烈且时有暴力。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失败,以及法国提出苛刻的赔偿条件,使得德国人激发了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希特勒应运而生,他以犹太人和布尔什维克为假想敌,以社会达尔文主义、种族主义和生存空间理论成功煽动了德国民众。
希特勒的克里斯玛,更是激发了一批忠实党徒和狂热分子。希特勒领导纳粹党不断壮大,通过民主的机制上台,之后又终结了民主和德国的联邦制,摧毁其他政党并控制媒体,钳制社会,成功建立起右翼极权主义统治。对外战争初期的胜利,不仅使得希特勒的克里斯玛进一步加强,德国人更加大了对他的支持。但是,随着德军在战场上的失败,希特勒的克里斯玛也褪去了光环,德国人最终不得不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第三帝国三部曲”,以恢宏的视野和全面深入的叙述综合了其他学者的研究,是第三帝国研究领域的集大成之作。【张弘】
近些年来,极化思维所带来的网络言论或社会运动在全球变得越来越兴盛。在国内,一言不合就撕逼拉黑的社会现象,也成为了社交时代的流行症候。甚至,全球在近些年来都盛行起了一股举报与抵制的时代气氛。对于近些年来的个人极端化社会思潮,很多人将之归为社交媒体及其传播机制所带来的心理影响。
在《娇惯的心灵》中,作者也同样发现,生于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惯于在社交媒体构筑的虚拟世界里寻找意见的共鸣,他们往往面对不同的观点和立场时会采取举报的方式来消除自己的不安全感,甚至侵蚀到了我们时代的教育基础,以及我们认知世界和现实实践的心理基石。
四十年前,艾伦·布卢姆在《美国精神的封闭》中提出,真正的开放应是个人在各种价值之间的坦诚对话乃至冲突中做出严肃选择;而今,《娇惯的心灵》再度回到了这个时代命题:以爱之名而过度实施的安全主义文化,让这一代人自家庭到学校都被过分安全地安排着道路,善意的保护收获着苦涩的后果,最终酿就的是“脆弱的一代”——不愿承担任何挫折,不愿善意理解不同看法,不愿接受现实生活的复杂结构,与其治疗不如逃避。这种脆弱的心理与政治正确汇合之后,在高校中便衍变成了教师必须讲述进步的言论,进而取缔了看似并不正确的“反动”言论,从而丧失了发现真理的思辨道路,让大学教育的内容与方向变成了政治正确的时代观念,一旦发现越安全之界,举报与抵制便成了家常便饭。
全书讲述的更多是年轻一代的成长文化,但终究指向着我们时代的社会氛围,是如何一步步地走到了今天所面临的激化。尽管《娇惯的心灵》讲述的是美国的“钢铁是怎么没能炼成的”故事,但副标题被改译为“钢铁是怎么没有炼成的”,想必对国人而言,添了一份语境挪移下的在地启示:无论是父母,还是学校,乃至社会,到底怎样的教育才是真正好的教育,才能造就更好的人格,才能铺就更好的成长道路?【萧轶】
作为著名报人、出版家和杂文作家(笔名严秀),曾彦修的一生可谓丰富多彩。从思想激进的少年到历经沧桑的文化老人,曾彦修不仅穿越了20世纪大半时间,并且在21世纪卓有影响。其人格、风骨令人称道;其秉性、作为堪为表率。
曾彦修少年即参加革命,之后奔赴延安,经历过抢救运动和延安整风。他曾经在张闻天手下工作,跟随他下乡调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曾任南方日报第一任社长,以及人民出版社社长等职。在南方日报时,他曾经为了避免错杀,直接向叶剑英汇报,挽救了一些人的生命。在“反右”期间,他拒绝整人,将自己划为右派。“流放”到上海期间,他没有在运动中跟风,坚持不冤枉一个好人。担任人民出版社社长期间,他直接对抗某上级领导,拒绝自诬。在经历的所有运动中,曾彦修都以人道主义为底线,在大势中保持清醒了冷静,因此可以留下这样的诗句:“夜半扪心曾问否?微觉此生未整人。”
本书不以文采见长,不以思想的深刻为强项。但是,在林林总总的传记和回忆录之中,它无疑是一本讲真话的书。【张弘】
新冠疫情爆发时,斯坦福大学教授周雪光撰写的一篇关于HBO电视剧《切尔诺贝利》的观后感在网上流传。他认为,“信息”的流通问题影响苏联当局对核反应堆安全性的判断,导致盲目决策,引起事故发生,误判事故后果,延迟居民疏散,酿成重大失误。这启发人们反思类似苏联这样的封闭系统中的组织决策和救灾处理。
不只疫情,单就切尔诺贝利事件本身,也值得我们了解。这场发生于1986年的核泄漏事故震惊世界,重创苏联核工业,影响苏联整个体制,成为意义复杂的全球文化符号。但是,关于切尔诺贝利事件的著作并不多,其中最有名的是阿列克谢耶维奇1997年出版的《切尔诺贝利的祭祷》。不过,这本由于成书时间较早,无法囊括更长时段的进展与影响,如2000年核电站关闭、2018年完成对受损核反应堆的最新覆盖。
哈佛大学教授沙希利·浦洛基写到了2018年,他利用最新公开的档案和政府文件,采访诸如阿列克谢耶维奇和谢尔巴克等事件亲历者和相关主题作家,从较长时间维度描述这次核灾难的来龙去脉,及其在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在他看来,将核事故仅仅归罪于运转失灵的苏联体制和此类核反应堆的设计缺陷过于简单,导致灾难的原因之一,时至今日依然显而易见。
“权威的当政者希望增强国家实力,巩固本国地位,希望经济加速发展,克服能源与人口危机,但对于生态问题仅仅是给予口头承诺。比起1986年的情形,如今这些情况变得更加明显。假如我们不从已经发生的事情中汲取经验的话,切尔诺贝利式的灾难很可能会再现。”浦洛基在书中写道。【曾梦龙】
城乡,阶级,家庭与学校教育,身份区隔,自我解剖,都是常常提起却又缺乏整理融会的话题。而它们在作者迪迪埃·埃里蓬的个人史中,经过学院派的分析工具,展现了性别、政党、职业、审美等不同线索于阶级分立的交织。无论是当下全球政治极化的氛围,还是知识人寻找认同的挣扎与惶惑,在这部反思性回忆录里都能找到不少对照。这些是《回归故里》取得良好反响的依据。
埃里蓬在书中回忆,虽然自己求学时便服膺左翼思想,但在生活中仅仅将工人阶级看成一个理念中的崇高群体,和工人家庭的理念冲突使他更希望逃离出身的阶级,宁愿选择用性别身份定义自己。但现实变化是,人们从抗争转向“现代化”,“个体责任”取消了社会不平等,曾经支持左翼当权的家人开始投票给右翼甚至极右党派,自己则偶然地逃过“学做工”的命运。
埃里蓬由此发问,从家庭内部的撕扯延伸出左翼退潮的历史图景,揭露造成少数群体边缘化的暴力机制。他也意识到,拥有相同的社会位置,不意味着拥有相同的社会现实。我们所处的位置本就是多个社会宿命的交叉处。他借此含蓄批评了单一类型的身份政治,试图与压抑不安的过去和解。不过,本书的价值,不在于一个宽慰的结果,而是勇于直面过去、反刍社会并继续出发的自省过程。【钟昱赟】
非虚构的力量即在于此:因为埃博拉病毒对人类是全新的,无论人们如何“虚构”,也虚构不出当人类和新生病毒赤身肉搏迎战时的悲壮,这是一种无法想象的“神性”。因为人类无法想象人性本身,当危机来临人们会释放出多大的善意,或者将迸发出多大的恶与之同行。
和前作《血疫》相比,《血殇》更从容不迫地安排材料,让一个又一个的人物在作者安排下出场。作者甚至可以轻松地跳跃时间,因为此书之所以存在,正是由于这个消失数十年、本不属于人类的病毒再次在人类身上出现。
本书作者理查德·普雷斯顿师从普林斯顿大学约翰·麦克菲,他用尽所有的办法让读者知道丝状病毒是什么?它由什么构成?它如何侵犯人体?他抛弃了意蕴绵长的复杂句,转而有力地用一个个精准的简单句直接面对丝状病毒,这是一种精准又可读的科学写作。2020年,我们又一次遭遇了一个全新的病毒:SARS-COV-2,却又一次溃不成军,普雷斯顿一语成谶。【张笑晨】
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电影《八佰》终于艰难地上映了。这部电影的背后,是国民政府用军人的牺牲换取国际的宣传,进而争取国际援助。在弱肉强食的战争年代,依靠无硝烟的宣传战争取盟友就变得非常重要。乱世如何争取舆论,也是中国抗战胜利的关键要素之一。《战场之外》,讲述的便是1928年到1941年之间中国与日本争夺国际话语权的历史:国民政府如何在国际宣传资源极其匮乏、政府派系纷争不断的情况下,逐步建立起统一的国际宣传系统。
《战场之外》依据民国时期在中国发行的外文报纸资料,揭示了国民政府争取话语权的艰难舆论史,同时也有着政治史、新闻史与外交史的纵横交叉。前半部分讲述的是中日两国的信息战争,借助具体的政治事件所带来的各方报道,重新回顾了乱世舆论场域中的多声部回音,揭示了战争年代的复杂舆论结构;后半部分讲述的是国民政府的信息宣传,尤其着重讲述了抗战时期董显光在蒋介石支持下组建国际宣传队伍,利用外文媒体进行宣传战的历史。
战场之外的“战场”,如何在战争中进行“战争”,在抗战年代显得殊为重要,不仅影响着民族士气,还影响着国际支持。“济南惨案”后,南京政府在话语权全面失利甚至被全面歪曲的情况下,促使了国民政府痛定思痛地重视起了国际宣传,为往后的全面抗战争取国际盟友起到了非常关键的舆论作用。尤其是租界报刊的复杂立场和政治背景,如何借助报刊舆论进行国际宣传成为了多方角力的另一个战场。如何理解抗战时代的宣传战,对于理解中国抗战的现实境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我们理解近代中国的历史走向。【萧轶】
中国近现代史中,妇女解放是历史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天乳运动、娜拉出走等事件成为中国女性解放运动的标志性事件。在中国女性走向解放的近代史叙事下,无论是进步主义的线性叙述,还是妇女研究的论述框架,某种程度仍处于传统社会意识和现代父权制框架之下,忽视了女性主体角色的心声与经验,以及社会转型和时代剧变带来的新思潮和新观念是如何影响中国女性的日常生活。
在二十世纪前期的时代转型中,西方思想观念和西方生活方式在东方的传播和落地,如何影响了中国女性在家庭内外的生活处境,又如何扭转着怎样的社会互动关系,抑或观念转型与生活变化之下中国女性的性别意涵是如何演变的?无论是强国保种,还是科学育儿,女性是否能够真正地做到自主选择,还是依然被限定在父权制社会建构的性别角色之中?无论是婴儿哺育的家庭生活,还是哺育方式的时代变化,中国母亲又是在怎样的话语方式和历史语境下进行着角色的转型?当我们观望公共领域的女性解放之际,这种家庭内外之间的私人角色与观念的近现代转型,又是怎样的历史经验呢?
《母乳与牛奶:近代中国母亲角色的重塑》,从婴儿哺育方式的社会变化入手,扫描近代中国母亲角色的形塑过程和生活经验,尤其是近代中国母婴史所牵涉的私人领域的观念、行为与经验,在中国女性身上的历史衍变又是怎样的呢?或许,重返这一段社会性别秩序对中国女性的影响,能给予我们当下更好的反思。【萧轶】
【个人推荐】(排名不分先后)
商店何以成为苏联最大的创汇部门?深陷债务危机的苏联,如何借助外宾商店来实现工业化的资金需求?这家面对外宾的商店,为何最终的收入主体绝大部分来自于苏联人民?叶列娜·亚历山德罗夫娜·奥金娜最初并没有多大的野心去写作一部多厚的历史著作,但随着不断挖掘历史档案,却掀开了历史的冰山一角,从外宾商店挖出了斯大林时代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大饥荒、食品配给制度等纵横交错的苏联社会经济史。
历史的神秘,或许就像外宾商店的存续一样。在外宾商店存在的年代里,起初为了赚取外宾钱财,最终变成民众为了生存而不得不翻出家庭角落里的散金碎银换取面包。外宾商店的创汇成就,最终达到220吨纯正黄金的价值,而其中80%的贡献来源于苏联人民,为斯大林时代的工业化起到了巨大的历史贡献,同时也为“量苏联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对外援助起到了巨大贡献。而在这些巨大的历史贡献背后,苏联人民所承受的又该如何讲述呢?【萧轶】
若泽·爱德华多·阿瓜卢萨是故事高手,读完《遗忘通论》后会有种恨不得把他所有小说都读一遍的冲动欲望。《遗忘通论》,讲述的是一次性侵引发的与世隔绝:为了躲避人类而数十年不出房门,却迎来了安哥拉数十年来的混乱内战,修筑高墙躲避世界,高墙内外的人与事并不因此而隔绝,墙外的事件影响着墙内的避世,墙内的小事引发了墙外的大事,多米诺骨牌似的避世而不得的内战故事。墙内的避世是因为无法遗忘过去,墙外的革命是为了斩断过去。在过去与未来之间,有些人为了遗忘而不被遗忘,有些人为了躲避而无法躲避,记忆成为世间和解、个体存在和生活延续的关键。
安哥拉的内战,由于苏联、美国、中国等国的武装支持和资金赞助,甚至古巴直接派遣军事部队参与,导致时间极其漫长,且出现多次反转。在内战中遗留下来的地雷多达1200万颗,等于平均每个安哥拉人一颗。北部油田和南部钻石,是安哥拉的财富所在,也是内战不断争夺的阵地。在《遗忘通论》中,就不断出现各种钻石的背景或者钻石的象征。内战中的各方阵营或各色人等,大部分以剪影、拼图的方式接连呈现,形成了安哥拉内战的群像谱,不同的人物身份和政治立场,对应着不同的遗忘目标,也带出了因“遗忘”而带来的不同人生,以故事反转的叙述方式,构成了记忆的伦理探讨。
在小说中,掺杂着大量的隐喻性存在,以物件或事件象征着内战前后的安哥拉社会,也呈现了作者对这场国际势力介入的国家内战的情感态度。比如,吞食钻石的鸽子,屋内焚烧的书籍等。再比如,前国家安全特工在战后死于天线:“在他想安装天线的时候,天线从屋顶掉了下来,然后那玩意儿砸在了他头上。有人把这件事看作新时代的讽喻。前国家安全特工——代表一段安哥拉人大都不愿想起的过往的最后一人——被未来推翻;自由通讯战胜了愚民政策、沉默和审查;世界主义压倒了乡土主义。”但,作者对战后资本主义也呈现了复杂的心态……【萧轶】
即便无法全然理解整本书密密麻麻的典故和笑料,读者也可以清晰地感知到这位第一位获得布克奖的美国作家,如流水一样顺畅的语言节奏,这是一种近乎脱口秀一样的畅快。而这本出版于2015年的小说,不幸地和2020年发生的BLM产生了映照,横死街头的黑人没有仅存在于文学中。有的时候,虚构和现实之间的距离小于咫尺。【张笑晨】
韩国著名导演李沧东的短篇小说合集《烧纸》,无疑是低调抗打的鹿书工作室在2020年推出的最重磅作品了。小说家、导演这两个身份,李沧东都驾驭得很好。拍电影之后,李沧东就很少写小说了,《烧纸》中的选篇,基本上都是他二三十年前写的,可以算得上是一本“痛苦之书”。在当时韩国民主化运动过程中,人的痛苦与尊严被扔到地上踩,或被丢进火炉烧,烧得劈里啪啦,这几乎就是书里的一个场景:火苗很快烧起来。纸从边缘开始发黑,然后燃烧。印在白纸上的黑字被火焰吞噬,挣扎着发出悲鸣,最后还是消失。
这十一个短篇故事,虽然现实性略大过文学性,但也相当于是一次属于李沧东自己的倒转人生——仿佛又回到八十年代,韩国在政治阴影、民主化与工业化过程中的艰难探索,同时也不禁让人发问:人的真心,以及对这个世界的信任,到底能被毁坏到什么程度?在《燕京书评》之前对李沧东的采访中,他就认准了一个事实:人所经历的某种痛苦,是无法通过理性去认识为什么必须承受,也无法通过他人得到治愈的。总而言之,这是一本纯粹之书,因为它试图还原的,是生而为人的本质。【危幸龄】
当习惯了对正义的正面论述,而在一个处处皆有不正义的时代,我们需要的是正视它,论述它。它提醒我们,除了有意为之的残忍和不公之外,对它们的不闻不问也是“消极”的不正义。《不正义的多重面孔》逼迫我们在一个混杂的时代审视自身,在一个不需要理由的时代寻找为什么。【张笑晨】
“回忆是一种愚蠢行为。它使人沉重而眩晕,好像人不是在时间的逃避中往回看,而是从顶点消失在云端的塔楼极高处砸落到地面。”然而,对于塞巴尔德来说,跳过回忆的叙述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些在回忆中被毁灭的人,与那个残酷的战争年代,完全就是骨与肉的粘连。
黑白照片,平静语调,在虚构与非虚构中交错穿行。塞巴尔德在前方默默引路,尾随其后的读者只能望其幽灵一样的背影。在一片“向死而生”的孤寂中拨云见日,攫取虚弱光亮。这份沉重回忆从时代中来,沾着带血的泥浆,最终也将回到历史的泥沙湾流中。【危幸龄】
乍读之初,故事充满了魔幻主义色彩;结尾之际,才显现出现实主义悲剧。从神秘到现实的对接之间,就像是小说中的那场下水道大洪水,冲刷了一切表象,坦白了人类的罪恶。马尔克斯说:“世界新生伊始,许多事物还没有名字,提到的时候尚需用手指指点点。”一旦人类事务被命名,一旦人类开始学会了指指点点,人间的荒诞也就随之弥漫。现实走向了规则,人类走向驯化,叛乱必须被平息,舒适不可被冒犯,恐惧让人类走向了暴力,善意必须为安全让路,哪怕细微的叛乱也要被收编成制度的规则,以合法的暴力完成舒适的建构和规则的收编。指指点点,有时候本身就是合法的犯罪。【萧轶】
作者玛丽·比尔德是英国著名古典学家、剑桥大学古典学现象级学者,在她看来,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罗马。《华盛顿邮报》评价此书“像一部考古学巨著,让我们透过古老文化一面有裂缝的镜子,瞥见自己的模样。”
人们为什么会发笑?作者考证了N种有趣的说法:“如果一个出身卑微的人拿另一个人开玩笑,人们会报之一笑;但如果是个贵族开了同样的玩笑,人们则会把他的话当成是羞辱”;笑的“优越论”则指出,我们往往会因为笑柄或让我们心情愉快的事物发出多多少少有些攻击性的笑,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其实是在宣示自己凌驾于他人的优越感;弗洛伊德则区分了有偏见的笑话和无损于人的笑话,也解释了幽默在羞辱行为中起到的作用。在最近热议的脱口秀与“冒犯”的话题之下,看看这部“笑的考古学”,或许可以获得一种“趣味体验”:如何一本正经地开玩“笑”?【傅小黛】
《放风》,狗子著,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20年11月版
北京60后“老炮儿”狗子的代表作之一,记录了作者在国内外各地的游荡和啤酒生活的随笔集。在京城文化圈儿,狗子被朋友们戏谑为“啤酒主义者”(语出诗人阿坚)。一如艺名“狗子”中蕴含的自嘲意味,这些随笔也不留情地自嘲,幽默的笔调中不乏对社会的观察和对生活中虚无部分的质疑。从各地火车站到酒馆,从漂亮姑娘到诗歌酒局,从对朋友的揶揄到文艺青年的派系......诚恳的叙述中夹杂诸多文艺界的趣闻八卦,更横跨了世纪之交前后“啤酒主义者”颇具个性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反思。【傅小黛】
这部著作,与其说讲述的是我们当今流行的儿童文学史,毋宁说作者考察的是作为文本接受者的儿童阅读史。塞思·勒若从文本阅读史的角度,考察了西方不同时期的儿童所面对的阅读文本,必然让很多文本超出了我们当今所定义的儿童文学。这就使全书不仅仅着眼于那些“为儿童而写的文学”,更将视野拓宽到了“被儿童阅读的文学”,并且从写作者、教育者、阅读者乃至于出版者等多重社会角色的互动关系中去考察儿童与文学之间的阅读史,呈现的不仅是“儿童的文学”,还有“文学的儿童”。
因为儿童在成长中所受到的影响,绝不仅仅是我们当今流行观念里的那些儿童读物,还有儿童以阅读者和接受者的身份所接触到的其他文本。这让此书更像是作为阅读者的儿童阅读史,而非仅仅局限于我们熟知的儿童读物的历史。而通过儿童、阅读文本及其相关的社会角色之间的互动关系,不仅能看到儿童的读物在历史中的变化,也能看到儿童读物是如何逐渐独立出来的,以及看到儿童的阅读史变迁。当然,这部著作谈论的对象仍然是西方的儿童及其读物。【萧轶】
简体中文版距离日文首版已有三十余年,但书中所做的概念梳理和历史分析,对理解性别劳动和社会性别意识的形成仍有纲领性的参考意义。上野千鹤子从马克思主义女权的立场出发,条分缕析女性在家庭和市场中所受的诸种压迫,并反思了女性经验在现有框架内的表述不足,有助于对照思考当下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引发的性别议题。【钟昱赟】
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以来,涌现许多反思美国社会的书,中文世界也引进不少。这本比较新,今年出版,作者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安格斯·迪顿和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安妮·凯斯。他们运用大量数据和材料,分析自杀、酒精性肝病、药物过量使用引起的“绝望的死亡“,探寻经济不平等和资本主义的未来,给人启示。【曾梦龙】
当“文明的孩子”遭遇“帝国的体制”,身世的浮沉被帝国的艰难转身所左右着。幼年时期的他们像幽灵一样飘荡在异国他乡,少年时代也懂得“欣赏树林中甜美的香味”,然整个前半生仍逃脱不了帝国的监督和质疑,即使跳下火车逃离帝国的谭耀勋也终究病死异国。其余的留学生们被帝国召回后,重新穿起在美国脱下的长裳,再度蓄起帝国象征的长辫,在铁屋里重拾着“之乎者也”和“君臣父子”的旧时话语。
在火车站改为夫子庙的时代里,首批“文明的孩子”,尽管前半生从美国夫人那里得到了“第一个亲吻”,但在近代诡谲的风云激荡下,后半生终究逃离不了时代利斧的收割,没能飞往“天性所指引的方向”。全书内容有点像历史非虚构的半残品,但故事足够让人悲伤,似乎映照着某种轮回般的东方宿命。【萧轶】
和伊娃·霍夫曼一样,我们都是既被旧时代抛弃、又被新时代夹击的半残品,既像是先天不足的半身不遂,又像是后天难逃的精神瘫痪,意欲保护自我的人往往因内心的敏感而左冲右突,既难以自处,又难容于世,以至于很多事情都略带羞耻,另些事情又略带矫情。如果你总感觉“有些话不好说”,或者“有些事讲不清”,你能从伊娃那性感的精神里找到极大的共鸣。【萧轶】
可能是国内第一本佚名摄影的论述化图集,照片搜寻梳理细密,背景延展常有点睛之笔。20世纪下半叶中国普通人的日常姿态与图像认知,终于走出每家每户的老屋,提供了透视中国政治文化心理的重要参照。今年去世的摄影家布鲁诺·巴贝说过,普通人的摄影具有无法替代的价值。它们不是杂志封面的千挑万选之作,虽然在民间自生自灭,却记载了更触手可及的时间刻痕。【钟昱赟】
松茸除了是食物,更是一种“可能性”,它诞生在资本主义的废墟上。而一群现代社会的“弃儿”们,又把它们捡拾起来,重新赋予它们意义,并将其重新带入资本主义的循环中。很多人觉得这一严谨又灵动的研究是没有结束的,但是人类学为什么不可以是“流动”的?就跟现实世界大多数时候都是混沌不清的一样,这也正是人类学身处一众认真讲求理性的社会科学中的意义。【张笑晨】
尽管美国刑事司法中的线人告密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它仍然有很多副作用——只要有利诱,就会有人为此而告密。【张弘】
本书是李筠在得到的讲稿,它以政治制度变迁为主线,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西方的历史进程,信息含量虽大,但脉络清晰。【张弘】
海峡两岸三位知名经济学者以广泛的视角、清晰的逻辑、简单有趣的文字编写的奥地利经济学派通史性著作,通俗易懂。【张弘】
推荐阅读
总统、记者与贫民窟:美国记者如何推动社会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