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无症状感染者会是疫情下半场的定时炸弹吗?

编辑部 萌萌 常笑健康 2023-03-08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31日6时30分左右,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777286例,累计死亡37140例,累计治愈164446例。


多国确诊患者出现丧失嗅觉、味觉等新的症状。世卫组织宣布,已有201个国家和地区出现新冠肺炎病例,但疫苗研发还需至少12-18个月。


好消息是,我国取得了疫情暴发的阶段性防控胜利,国内方面武汉主战场的疫情传播基本阻断,武汉市整体已由高风险区降为低风险区。但是,目前只能算是疫情防控战的上半场,下半场还埋有巨大的隐患,我们目前还不能放松警惕。



截止至3月28日,过去一周,我国因境外输入产生的密接者增加了78%。当前,境外疫情呈加速扩散蔓延态势,我国疫情输入压力持续加大,国内防控的重点调整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无症状感染者”也渐入大众视野。


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于3月20日发表了一篇题为“隐性冠状病毒感染者可能引发新的疫情”的综述性文章。这篇文章中指出: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者可能占到所有新冠病毒感染者的60%,且传播病毒的能力并不弱,这类隐性感染者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疫情大爆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3月27日在相关研讨会上也表示,无症状感染者是我国当前疫情防控阶段下的一类重要监测目标,他们没有临床症状,病原学检测却呈阳性,具有传染的可能性,这正是新冠病毒的“狡猾之处”。


那么,无症状感染者会是疫情下半场的定时炸弹吗?




隐匿而庞大的无症状感染群体


什么是无症状感染者?

所谓无症状感染者,顾名思义,就是感染了但没有表现出症状的人群。

新冠“无症状感染者”指的是: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如发热、乏力等,但是做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的人。

关于无症状感染者这个名词,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并不是新冠病毒的特有现象。

乙肝病毒携带者、肺结核杆菌携带者等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这种患者虽然感染了病原菌但并不会表现出什么症状,与常人无异。也正是由于无症状感染者不表现症状的特点,在不进行针对性检测的情况下,很难发现这类患者。


那么,无症状感染者与潜伏期感染者是否有差别呢?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理论上无症状感染包括潜伏期内无症状感染者和病毒暴露期无症状感染者,前者度过潜伏期后会发病,而后者则依然呈现出无症状的状态。

由于我国已经采取了比较严格的隔离措施,所以现在的无症状感染者主要是指病毒暴露期的无症状感染者,也就是已经过了潜伏期后的感染者。

简单来说,无症状感染者就是虽然携带病毒,但是自己不发病,没有明显症状,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生病了。
 
为什么会有无症状感染者?

在武汉疫情爆发之初,我们一度认为被新冠病毒感染后过了潜伏期就会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基于这个理论我们制定了“测体温、观察是否有干咳、是否感冒类似症状”等的初筛策略。

但随着对病毒认知的不断加深,被新冠病毒感染后并不一定会表现出相应症状这个事实逐渐被专家认可。那么,到底为什么会有无症状感染者?

截止到目前,关于新冠病毒的防控策略中,多喝水、多休息、多吃维生素C、多吃蛋白类食物等依然是专家强力建议的重要措施,这些措施都是在实现共同的目的—增强免疫力。


无论是李兰娟院士的“四抗二平衡”疗法、还是张文宏教授的“多吃、多睡、高蛋白”的方案或是钟南山院士的“多运动、多休息”的居家隔离基本要求,所有的目的都是为了增强免疫力,以提高机体对抗病毒的能力。

因为,对于病毒,其实有效的对症治疗药物并不多,通过机体机体免疫力来实现对病毒的抵抗是基本的策略。

免疫力是对抗病毒的核心要素,那无症状感染者与免疫力又有什么关系呢?

(1)无症状感染者是一种免疫对抗的结果。当人体感染了新冠病毒后,由于免疫力处于较高的水平,能够压制病毒诱发咳嗽、发烧、呼吸困难等症状的实现途径,甚至病毒也会受限于较高水平的免疫力而部分死亡,所以最终并不会表现出相应的症状。


(2)人体被病毒感染的程度除与免疫力有关,与病毒的数量也有关系,当感染的病毒数量不足以攻破人体免疫力而诱发症状时,也会表现出无症状感染。


有研究发现,目前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大多数为新冠肺炎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更多的出现在家庭成员中。
 

无症状感染患者到底有多少?

根据2月18日中国疾控中心发表的研究结果,在12月31日至2月11日之间所有的72314个病例中,无症状病例有889个,占比1.2%。但目前,随着国外疫情暴发,有多项数据显示,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可能远高于1.2%。


3月6日

发布在医学预印本 medRxiv 的一份研究同时指出,截至2月18日,武汉有3.74万人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但当局并不知情,这些未报告的病例大多发生在那些症状轻微或没有症状但仍具有传染性的人身上。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邬堂春教授是这项研究的负责人,邬堂春教授表示:根据我们最保守的估计,至少59%的感染者没有经过检测,并可能感染他人。


3月12日

亚特兰大乔治亚州立大学数学流行病学家杰勒多·考尔(Gerardo Chowell)教授在学术期刊《Eurosurveillance》杂志上发表研究显示,在对钻石公主号邮轮的3711名乘客和船员的反复测试和密切监视后,钻石公主号上约700名感染者中,约有18%从未出现症状。


3月19日

香港研究人员发表在《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杂志上的论文构建的数据模型显示,武汉人群中感染新冠肺炎的有症状的患者病死率约为1.4%,远低于目前统计数据显示的4.5%的病死率。研究提示,在疫情暴发期间,医疗资源挤兑造成了大量的轻症病人并未得到检测。


3月20日

《自然》(Nature)新闻网站上刊登了一篇题为《隐蔽的新冠感染可能播下爆发的种子》(Covert coronavirus infections could be seeding new outbreaks )的文章,引用考尔教授的研究称30%-60%的新冠感染者无症状或者症状轻微。


亚特兰大乔治亚州立大学的考尔教授表示:“通过假设建立的模型可能高估了传播率,夸大了症状轻微或无症状的感染数量。但计算结果差距不会很大。”考尔教授综合几项研究结果预估,无症状或轻微的病例总共约占所有感染的40-50%。


3月22日

《南华早报》援引一份中国内部数据显示,约三分之一新冠确诊患者可能没有表现出症状。


所有这些数字表明,无症状病例的比例明显高于迄今为止中国公开发布的数据。
截止3月30日,中国累计确诊的新冠病例达8万多人,全球有约78万。

按60%推算的话,我国约有5万的无症状感染者,全球约有46.8万。而这个数据因为没有全面检测还是不完全的。
 

无症状感染者

为什么有可能成为定时炸弹?


难以完全发现

在目前的防控疫情中,无症状感染者研判是防止防控漏洞的重要内容。发现无症状感染者主要有以下四种途径:

①对新冠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间的主动检测;
②聚集性疫情调查中开展的主动检测;
③新冠肺炎病例的传染源追踪过程中对暴露人群的主动检测;
④对部分有新冠肺炎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行史和居住史人员的主动检测。

但是由于新冠病毒在进化过程中能把自己伪装起来并不断传播出去。

对于无症状感染者,没有一些重要症状和临床检测的标记,导致目前的四种发现途径并不能完全覆盖无症状感染者,这就加大了后期防控中找到无症状感染者的难度。

此外,依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无症状感染者目前不在确诊病例统计中。
 
这也引发了人们的担忧。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传染病免疫学家和流行病学家Michael Mina认为,无症状感染者不计入确诊病例,会不利于建立病毒模型并了解其传播范围。
 

依然具有传染性

无症状感染者究竟有没有传染性?答案是肯定的。

美国、法国和中国的科研团队调查了来自中国93个城市的450多份新冠肺炎临床报告(已发布在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上),以迄今为止最有力的证据,证实未表现出症状的新冠病毒携带者同样可以传播病毒。

研究发现,新冠肺炎患者感染下一人的时间间隔约为四天,而病毒的潜伏期平均为14天;约有10%的新冠肺炎患者受感染于那些携带病毒但并未表现出不适症状的人。

而且多项研究数据都表明,无症状感染者不仅具有传染性,而且传播能力并不弱!

近期一篇刊发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0年第41卷的论文研究结果显示,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感染率为6.3%,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感染率为4.11%。这表明无症状感染者的密接感染率与确诊者并无差异。



3月19日

广东省疾控中心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文章表明,新冠肺炎患者在发病后不久,就检测到了高病毒载量,甚至有一位感染者从未表现出症状,但他所释放的病毒量与出现症状的患者相当。这也证明了感染者“在轻症或无症状时具有高度传染性”。


3月15日

广州第八人民医院和香港大学也在 medRxiv 发表研究,通过追踪 94 名新冠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估测出,44% COVID-19 的传播发生在患者症状出现之前,而且在症状出现前 0.6 天时传染性最强。


这些研究都表明,无症状感染者不仅具有传染性,而且有的更是具有高度传染性。并且他们的家人、亲戚、朋友的续发率较高,更是感染的高危人群。

现在许多科学家怀疑存在一个未被发现的隐性病例库,因为越来越多的感染者并没有确诊病例密切接触史,也没有到过疫情爆发地。

缺少针对性的防控策略

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围绕无症状感染者这一群体,相关的防控措施是集中隔离14天并接受卫生部门的监测。如果他们在隔离期间出现症状,会被归类为确诊病例。

另外,在中国传染病的网络直报中,无症状感染者在2小时内作为独立类别单独报告,不对外公布。这意味着,无症状感染者只有出现了临床症状才会成为确诊病例。

这些规定当然有其依据,不过确实面临一个漏洞:无症状感染者隔离满14天后,若核酸检测还是阳性并且一直无症状,是否还要继续隔离下去。如果要隔离下去,可能有相当一些人要长期被隔离。


张文宏也表示“无症状携带者携带病毒延续的时间会超过三个星期。这类人如果不去医院治病,就不会被发现;如果从海外回来,不被检测,也不进行隔离,或者进行了隔离,两个星期内他不会发病,第三个星期他就出去了,出去的时候病毒是阳性的,就会造成极大的传播风险。这类患者有较强的免疫能力,他们如果没有被及时发现和隔离,就存在社区传播的隐患。”

在国内联防联控已经拿下重要关口,国外疫情传播形势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及时调整战略战术,重视对无症状感染者的排查和防治,是重中之重。

疫情防控本就是一个不断“打怪”的过程,随时可能有无法预料的新情况出现,关键是要因时因势做出调整。这就要求我们对无症状感染者做出针对性的防控策略,以防因防控不力,造成疫情的二次暴发。
 

面对无症状感染者我们该怎么办!


>>>>

疫苗是关键中的关键


疫苗究竟有多重要?我们从出生开始,就在跟疫苗打交道。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为了保护自身健康,人类一直在寻求摆脱各种瘟疫的方法。直到一百多年前,传染病的各种病原体被逐步确认以后,对传染病的控制才逐步被规范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部分,而接种疫苗,正是保护易感人群工作中最重要的内容。

疫苗的使用使人类得以在全球范围内消灭了传染性极强的天花,控制了白喉、百日咳、脊髓灰质炎、麻疹等,同时也显著降低了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无论国内国外,疫苗接种项目对整个国家的传染病防控都是非常有效的。


好比我国的乙肝疫苗,我国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高达9600万人,所以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疫苗接种是最首选最有效的措施。而且现在乙肝疫苗已经作为一类疫苗被国家纳入了计划免疫之中,是所有新生儿出生后都必须接种的疫苗。

目前对于新冠疫苗的研发竞赛各国已经展开。3月17日,中国军事科学院陈薇团队对外公布,其团队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获批启动人体临床试验。此前的一天,美国疫苗公司Moderna也在西雅图开始了临床试验,并在第一个志愿者身上注射了疫苗。

面对无症状感染者具有的强传染性,全民核酸检测是不现实的。只有等疫苗研发出来,才能成为破局之眼。也许以后我们会像应对乙肝病毒携带者一样,把新冠疫苗纳入计划免疫之中,要求新生儿出生后必须接种,或许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种潜在的威胁。
 

>>>>

做好个人防护,小编再次敲黑板


目前我国已经加强了对于无症状感染者的重视和防治,要求加快实施医疗卫生系统的监测防控网络,并且全力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希望找到“漏网”的无症状感染者。

但是许多地区针对“无症状感染者”的排查和防控,依旧仅仅是依靠“14天隔离”和“体温监测”来排除隐患。而且在目前没有疫苗的情况下,对于个人而言,加强自身防护,切断传播途径,才可以避免感染。

主要方法就是勤洗手以及在一些场合戴口罩。
 



总结


新冠肺炎是一种新型传染病,对于病毒的特征我们还有很多未知数,不可掉以轻心。


这仍然需要我们加强对新冠病毒进行进一步的病毒学和免疫学研究,以尽快遏制全球大流行,并严格防控,避免可能存在的二次暴发风险。


继续做好管控,完善整个防控体系,加快疫苗的研发,再加上我们每一个人的积极配合,那我们就能在疫情防控的下半场消灭无症状感染者这个行走的隐形炸弹,守住有利形势。




▼推荐阅读▼

解封后你有多野,痛风就会来得有多猛

韩国疫情断崖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神奇的“东方力量”?

一人隐瞒疫区人员接触史,三个急诊医疗工作者被隔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