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英国留学归来,谈谈那些令我感慨的中英医疗差异

课题部 Shiloh 常笑健康 2023-03-08



截至北京时间4月2日16时。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超过100万,累计死亡超过5万例。


除中国之外的国家数据开始逐渐飙升,一天天刷新着记录,其中就包括英国。继“群体免疫”策略,王储、首相被感染等新闻成为热点后,英国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截突破3万例、死亡病例超过3000例的消息再次引发关注。外界担忧,英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意大利。


为什么英国人选择“群体免疫”?在慢性子的英国就医是什么样的体验?今天常笑健康邀请了一位归国的英国留学生聊聊这些事儿。


本文作者:Shiloh 归国英国留学生一枚


随着疫情的发展,我的pyq已经不仅仅是中国的疫情播报平台了,更多的是海外疫情播报、“我在国外那些事”故事连载。

作为一个归国的英国留学生,这次疫情我不仅关注着中国的疫情变化,我也一样关注着我曾经生活过的那个地方——英国。

可是,最近英国似乎摊上事了,那些还留着的朋友也开始慌了。其实我也想过,假如,这次疫情暴发在当年我读书的时候,或者我没有回国,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都说走出去,才知道世界有多大。在我看来,留学就是一条可以让我看看这个世界的捷径。从小我内心就涌动着想看看外面世界、想出去学习的渴望。

2013年的时候,大家都忙着考研,而我在父母的支持下,怀揣着对外面世界的美好向往复习雅思。而选择英国,则是因为时间短,效率高。后来,雅思顺利通过,我开启了梦寐以求的留学之旅。

初到英国,我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和激动,礼貌绅士的英国人,清新的空气,纯朴的民风,都让我深深的爱上了这块土地。包括现在,说起英国我都还是一腔热情,就像第二故乡一样热爱。

但是这次疫情,我真的想说,英国,你怎么了?你让我有点失魂、有点失落甚至是有点失望……
 

为什么英国人选择“群体免疫”?


疫情在国外开始慢慢暴发的时候,很多国家都采取了紧急措施,而你为何来了个“群体免疫”这么ridiculous的举动?我实在想不通呢?跟大多数人一样,十万个为什么从脑门前飘过,但是冷静下来想想,英国毕竟也是个全球响当当的大国,这样一个会引发骚动的行为一定不是随意提出来的,应该是一群人讨论过,有依据的情况下才说出来的,于是我查了文献,发现其实这是WHO的板书。

2月初,正值我国疫情发展的高峰时期,WHO传染病科学和技术咨询小组(STAG-IH)和秘书处联合在日内瓦召开技术会议,对COVID-19疫情信息进行了分析。会后,STAG-IH还在柳叶刀杂志发表了一篇评述,对WHO的判断、建议和未来可能的变化做了介绍。


WHO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当时中国以及其他疫区应该继续采取积极的限制/遏制((confinement/containment)策略,以尽可能控制有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中国境外的传播几乎都能找到传播途径,仅有少数找不到传染源的社区传播。

2月中旬,WHO将会积极监测世界范围内的社区传播情况,一旦发现存在广泛的社区传播,那么,COVID-19就被认为是跟流感一样不能被控制的流行病。届时,WHO将会改变策略建议,由积极的限制/遏制策略,转变成限制/缓解(confinement vs mitigation)策略,WHO正在积极的制定confinement vs mitigation策略文件。
 

当时的遏制策略虽然对于未知传染病的遏制最有效,但是却需要巨大的人力,政治,社会和财务成本。

WHO的限制/缓解策略正是对应的英国实施的“群体免疫”策略,也就是英国在WHO于3月11日宣布COVID-19成为全球大流行病后,即按照经典流行病学理论说是不可控制的流行病时才改变策略并且更新了相关指南。

次日,英国政府颁布了居家隔离的措施。


尽管,WHO总干事在宣布大流行时把COVID-19称为有史以来第一个可控制的大流行病,全球应该继续实施遏制策略。但是,保守的英国人依然没有认同WHO改写教科书的“可控制的大流行”的说法,他们仍然按照经典流行病学理论将策略调整为缓解,就是后来被外界命名为“群体免疫”的方案。
 

可是当中国快速遏制疫情,改写了教科书,甚至说改写了流行病学历史以后, WHO也改变了初衷。WHO为什么会改变了原先的初衷,不惜改写教科书,把COVID-19定义为“悖论”式的可控制的大流行病呢?

因为,期间中国快速遏制疫情的成功。这也让包括英国在内的西方国家无所适从。当然,这并不全因为英国人的保守,更在于其有限的社会资源,自忖不足以支持中国式的全面遏制方略。这一点,英国方面在相关文件和发布会上都有明确说明。

说白了就是,英国人承认自己没有那么多钱和那么多人来支持他们照抄中国的作业。

因此,很难说哪种策略科学,哪种不科学。如果非得较真,我们不妨这么说:中国的防疫策略是改写经典教科书的新科学;只不过需要付出更大的经济和人力成本;而英国的策略是一种传统的、更经济的旧科学;只不过需要付出更多的人的生命作为代价。

“群体免疫”说的好听是达尔文进化论的适者生存,但是说的不好听就是拿老百姓的生命开玩笑啊!可是英国也很无奈啊,道理他们应该是懂得,只是现实不太允许,再加上教科书的支持,因此“群体免疫”应运而生。

说到这,我又想起了当年在英国经历的一件事来理解为什么这个民族会选择“群体免疫”这条路,这次无关金钱,那是一次朋友半夜发高烧就诊的经历,整个诊疗过程给我们的一致印象是英国人看病真的是佛系慢性子,不紧不慢,一切都要走程序、按步骤。
 

在英国生病到底是种什么刺激的体验呢?

事情是这样的,生病的是我朋友,半夜高烧,因为没有体温计,具体也不知道多少度,但是肉眼可见烧的面红耳赤了,正常人的手也能明显感觉出来的高热那种,于是大半夜的不得已我们跑到了医院,几经周折到达却被告知需要等待。

这要是放在中国,踏进急诊室的那一刻肯定是立马给你测体温、开化验单等一系列的标准化服务就上来了,可是在慢性子的英国,我们等到了天亮都没见到医生,朋友熬得面红耳赤,老天眷顾总算还“活着”等来了医生,可是迎来的却只是一粒简单的免费退烧药。我俩面面相觑,因为初来乍到语言也不利索,不敢多做反抗,可是那心情真的是五味杂陈。

好在朋友可能真的只是发热,吃了药也就好了,也没有遗留祸根。后来听前辈说,在英国看病,只要不是快死了,就不会有医生立马出现的,就算是快死了,也不一定立马得到100%的回应。英国人办事都是有流程的,凡是都得按流程来,所以真的是庆幸那一年我身体康健,没有生病,真是祖上庇佑了。

所以在英国看病的流程怎么走呢,想必看完你一定觉得生活在大中国是多么幸运了。


在英国,看病分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两种选择。在公立医院看病那就不得不先了解下NHS和GP了:

一、公立医院


(1)NHS(National Health Service),即英国国家医疗保健服务

是为英国公民和常住居民提供大部分疾病的公费医疗服务,NHS的收入全部来自国家的税收(你们懂得)。一般符合标准的留学生、务工人员和移民等外国公民也可以通过付费的方式加入NHS以获得医疗上的保障。

像我们留学生去了以后,都会在办理签证的时候都会交上200英镑左右(没记错的话)的NHS费用,交了这个钱之后,在英国多数情况下看病就是免费的了,当然你只要等待,总是能看上免费的病的,因为没有挂号费和治疗费用了。


(2)GP(General Practitioner),即社区全科医生

英国的医疗体系是以社区为基础的医疗系统,也就是说所有居民看病需要先到家附近的GP诊所注册预约,然后GP会给你初步的就诊意见,你再去他推荐的医院或专科进行下一步的治疗。

因此,GP Surgery 是整个NHS系统一级医疗的基础也可以说是中心了。

那么,预约GP是种什么体验呢?



A、“慢”已经无法用来形容了,原谅我此处的词穷


首先你得填一份表格,接着等待两天左右可以开始预约,理论来说当天要看病,你需要在早上八点半前打电话约起来,然后GP根据自己门诊量告诉你一个最近的可会面时间,然后快慢则根据当天的医生安排和病人数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但是绝对不存在大天朝这样医生不吃不喝也要把今天挂号的病人全看完这一说(我实习的带教老师就是这么敬业给病人看病的)。


当然,这绝不可能发生在英国,所以大部分小毛病的人在等待就诊的过程中病也就差不多好了,不抗等的人等着等着也就差不多了。


B、万一遇到紧急病情的怎么办?


如果出现紧急情况,可以打电话至前台说明情况要求尽快看医生,如果还预约不上,可有打999急诊电话;如果不是牵扯到生命危险的病症, NHS建议拨打医疗资讯热线以获得帮助,这个号码24小时都有人接听而且是免费的,但是不让直接去医院。


C、“walk-in hour”紧急门诊


有的GP诊所会提供“walk-in hour”紧急门诊,这种诊所是无需预约和注册直接就可以去看病,但是数量比较少;在这种紧急门诊看完,你会得到一个处方,然后就是去任意一家药房都可以取到药了。


D、小毛小病去 Pharmacy(即药房,英国遍地都是的那种)


其实在英国的医生都会建议像感冒腹泻这类症状的病,在家静养是最好的方案。你如果不放心,也可以直接去药房看病,那里也有专业的医生,可以开出处方药。


看完病该如何买药?如果你是在医院急诊看病的话,大部分情况医生会直接把药给你,而且是免费的。如果你是在GP看病的话,医生会给病人开处方,你需要拿着处方去药店拿药。

英国的NHS系统根据地域分为四个系统,去药房拿处方药只有英格兰会收取费用,而在苏格兰,北爱尔兰和威尔士都是完全免费的,不得不说。听到免费还是很开心的事,这也是中英医疗上的差异。
 

二、私立医院


由于NHS看病效率真的是不咋地,于是就存在非常驻英国居民看病困难等一系列的问题,这时候私立医院在整个医疗体系中就开始发挥它的作用了。


花钱买效率,那价值当然不菲了,记得我去英国那时候,英镑汇率在10左右,一花钱就是心痛,更何况看病,是真的不敢生病。就算生病,也是一定要走流程,按部就班井然有序地预约等待,这就是慢性子的英国,遇到啥困难等就完事了。所以真的是遇到大毛病就可以去私立医院花钱看病了。

所以,想象一下,疫情全球大暴发的现在,英国作为一个全球人员流动这么大的国家,怎么可能逃得掉暴发的宿命?

因此当疫情开始在英国蔓延时,按照以上我说的看病的流程,英国是没法像中国一样高效率地完成检测的,无疑它也只能退而求其次地选择“群体免疫”了,并且,这个方案似乎也收获了一定的拥趸者,英国民众不带口罩的现象依旧随处可见。
 

疫情期间,英国发生了什么跟我们有关的事?

说完在英国看病,我们在回到这次疫情。

虽然最早发生在中国,但是我们还是很快采取了可行且高效的措施抑制住了,但是不幸的是,不久之后,全球范围的大面积扩散也相继开始了,我像关注中国疫情一样关注着那个我曾经生活过热爱过的土地。

先有群体免疫的荒唐举动导致很多留学生吓得跑回国,然后就是天价机票回国;再有,那些没有回来的学生因为戴口罩被歧视、甚至被打,说到这我不得不说下种族歧视的问题,当年我去之前也做了点攻略,看到帖子说留学在外安全问题时强调英国晚上街头会有醉汉喝多了看到亚洲面孔乱喊乱叫的现象,少数还会动手,真不明白在这个文明至上的国度竟然也有这种事发生。

然鹅,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个现象仍然存在,我不禁感到心头一凉,因为,我们很少听到外国人在中国经历如此“待遇”。


最近由于疫情在欧洲的事态不妙,英国人也算是开始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囤货、买药、停工停学、居家隔离,更不幸的是王子查尔斯确诊了,卫生大臣确诊了,首相也确诊了,我想这下英国人应该开始害怕了吧?不会在殴打戴口罩的了吧?“群体免疫”也是时候破功了。
 
英国官方宣传图——呼吁民众居家隔离

我承认,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的国歌,啊不,是国情。不好意思嘴瓢了~

但这不是英国选择“群体免疫”的理由,更不是无知者可以任意殴打戴口罩的中国留学生的借口。

现在全球疫情肆虐,作为中国人,由于我们国家疫情发生发展的较早些,对于防护的措施可以说已经到了深入人心、普遍受教的程度。更何况这么做也是互相尊重的体现?那么绅士的英国人你们是怎么了?怎么就用起了拳头?

尽管这只是少数案件,但也一定给还在英国的留学生深深一击,疫情已经让人十分恐慌了,异国他乡的他们还要承受这些,希望人人平等吧,理智、理性!

虽然上面我吐槽了在英国看病的难,但是其实也有它的好。


那是我租房的隔壁小哥哥,某个难得不下雨的周末一群男生去打球。受伤自然是难免的,他不幸中枪了,伤口听说蛮严重的,皮都开裂了,只能去医院处理了。

可是他的就诊经历就不同了,回来后就听他说医院的护士医生是多么多么好,更好的是他没有花一分钱。

他说他是在队友的搀扶下一瘸一拐地去的医院,因为伤口明显,刚到医院就被接待的黑人护士大姐姐看到了,她很热情地上前询问情况,并且给他填上了单子(类似预约流程那一系列的单子),很快也很幸运地就有医生过来帮他处理伤口了,清洁、缝合、包扎,医生跟他有说有笑的就把这一切处理好了,还给了他后续处理伤口需要的药品等,微笑嘱咐好之后还说后续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联系咨询,还给留了电话,说是不论半夜还是周末随时可以联络,那服务态度真是让人不服不行。


临走,小哥哥准备去结账,医生一脸疑惑为什么要付钱?他一脸疑惑的为什么不付钱?原来,在英国,只要你是合法居民或是合法入境的外来人员,只要交过医疗保险,平时看病都是不要钱的,包括一些手术都是免费的,因为NHS每年的费用都来自国家税收,因此也都服务于人民。

因此,我们从来没看到或者几乎很少看到或听说过英国有医闹发生。
 
面对这次疫情,我们中国的医护人员可以说是真的英勇奋战了(其实每次都这样,想当年SARS,我们的医护人员不也是奋不顾身扑上前线么?),且不说工作多么辛苦危险,想想那些牺牲了的白衣天使,再想想在这之前频繁的医闹事件。

真为这样的的医患关系堪忧,这也是我弃医的原因之一,不是怕死,而是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新冠发展到现在,尽管全世界医学人员都在为战胜它努力着,但是仍然没有一个有效消灭它的方法诞生,这种情形下,每一个医护工作者其实都还是在用自己的生命保护着每一个患者,希望这次疫情可以让患者和家属真正看清一些事实,不是所有疾病都是医生一定能治好的,但是每个医生都是敬畏生命地在救治着,刀不是患者或者家属用来不理智地泄愤的,而是医生用来救死扶伤的,多一些理解和体谅,给予相匹配的尊重的感恩,中国的医疗大环境会越来越好。
 

最后,作为医学生,我想由衷的感谢我的学姐学长、当年一起奋战学医的同学、甚至学医路上的学弟学妹们,没能跟你们在临床上并肩作战我很遗憾,但必须感谢你们勇敢的负重前行,用生命为人民服务,而我会在大众医学科普这条路上尽自己所能,为你们分担一点点的压力。未来,中国医疗,会更好~ 




▼推荐阅读▼

无症状感染者会是疫情下半场的定时炸弹吗?

“超级大国”面临难题:未来美国能否扛得住新冠肺炎的“大暴发”?

故意让数千万人感染,获得群体免疫:英国真的是头铁侠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