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这种“饿死癌细胞”的方法,在有些肝癌治疗中效果显著
通过切断血管来切断病灶的营养供给,导致癌细胞死亡的方法被称之为饥饿疗法。
首次提出饥饿疗法观点的人是哈佛大学的福克曼教授,他于1971年第一次提出切断肿瘤血管饿死癌细胞的理论。
把“饥饿疗法”运用得最为成熟的方法是介入栓塞术,又称血管性介入。一般是在血管造影机器(DSA)引导下,将特制的导管等介入器材,经血管送至病变相关部位,先注入造影剂行血管造影,了解病变区域的解剖及病理结构变化,再将导管插至肿瘤供血血管内,经导管向肿瘤内注入能杀死肿瘤细胞的化疗药及可阻断肿瘤血供的栓塞剂,以期“毒死”和“饿死”肿瘤。
临床上已经将介入治疗作为治疗肿瘤的第四大治疗手段,逐渐普及应用。
介入栓塞化疗术可以让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发挥较大的抗肿瘤效果,给身体带来的副作用也相对较小。并且可以让肿瘤细胞的营养供给血管被阻断,让肿瘤细胞因为失去营养而“饿死”。
对于一些中晚期的癌症患者而言,介入治疗可进行局部治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在所有的癌症类型中,肝癌是介入栓塞术应用最为广泛且效果最好的。对于无法手术的肝癌,之所以首选介入栓塞术,其主要原因是肝脏有两套血管系统,肝动脉系统和门静脉系统,而正常肝组织四分之三依靠门静脉系统供血,所以堵塞肝动脉,可以“饿死”肝癌细胞,而不影响正常肝脏供血。
“饿死癌细胞”除了介入下动脉栓塞治疗外,还有别的方式吗?
既然是通过阻断癌细胞血管来“饿死”癌细胞,那么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能达到同样的效果。这类抗肿瘤血管药物,已经在临床应用较多,常用药物包括静脉用的大分子药物贝伐珠单抗、恩度。
贝伐珠单抗早已列入肺癌、肠癌、头颈部肿瘤的治疗指南,疗效肯定。小分子的口服的抗血管生成药物,包括阿帕替尼、安罗替尼、索拉非尼、卡博替尼等。小分子抗血管生成药物除了针对血管内皮因子(VEGF)之外,还有很多抗肿瘤的靶点,同样发挥作用。
相比较介入栓塞术的直接阻断,抗血管生成药物的作用相对逊色,单用效果较差,需要联合化疗,或者联合免疫治疗,才能起到1+1>2的作用。
比如肺癌方面,大量临床研究发现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疗效显著优于单用化疗。而免疫联合化疗再联合贝伐珠单抗,不良反应可以耐受的话,疗效同样优于免疫联合化疗。
总之,“饿死癌细胞”是可行的,但这种“饿死”是基于药物或介入治疗,而不是通过病人不吃饭,不吃肉的方式。我国超三分之二的癌症患者存在程度不同的营养不良的问题,想通过限制饮食来饿死肿瘤细胞,恐怕自己会比癌细胞先倒下。
胡洋
上海市肺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
简介:中国康复学会呼吸病分会科普协作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抗疫科普战之队专家组成员,头条防疫专家团专家,字节跳动专家顾问团成员。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