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冠病毒研究一个月发表数百篇论文,其中30分+论文约50篇,可谓如火如荼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科研讲坛 Author 小金子

自2019年12月8日以来,新型冠状病毒已经肆虐人间3个月之久。本公众号也第一时间持续追踪了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的最新研究,包括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新型冠状病毒,科研人员是如何关注的)、中间宿主(Nature关注:为什么说穿山甲是2019-nCov潜在的中间宿主)、生物学特性(cell:发现新冠病毒入侵细胞关键蛋白酶!SARS患者恢复期的血清可能治愈新冠肺炎)以及临床特征(1099例!存在粪口传播,潜伏期最长24天!钟南山团队首次系统揭示新冠肺炎的临床特征3篇大规模新冠肺炎病例研究论文对比解读)。

新型冠状病毒爆发的这3个月时间里,相关的科学研究也是硕果累累,截至目前为止,已经发表的sci论文多达几百篇。今天笔者给大家看看发表在各个层次期刊上论文的数量以及大概分析一下那些发表在顶尖期刊(30分+)上的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研究。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名字一变再变,据笔者了解至少有以下8种,分别为Wuhan virus, Chinese virus, The 2019 coronavirus, 2019-nCoV,NCP, COVID-19, SARS-CoV-2和HCoV-19,因此在统计上出现遗漏或者重复的还望谅解。

发表在5分以下期刊上的论文总共约有600余篇,这类论文多数是没有第一手临床样本和资料,通过建模进行疫情预测或者对前期的研究进行拓展和剖析。比如来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研究团队于2020年2月28在Infectious Diseases of Poverty期刊(影响因子为3.123分)上发表题为《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simulating the phase-based transmissibility of a novel coronavirus》的论文,该研究构建了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相位传递的数学模型。


发表在5-10分期刊上的论文约有150篇,这类论文拥有第一手临床资料,通常是对病例的临床特征进行表征,包括影像学检测和核酸判定。比如来自广州医科大学的研究团队于2020年2月28在European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期刊(影响因子为7.182分)上发表题为《Imaging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patients with 2019 novel coronavirus SARS-CoV-2》的论文,该研究揭示了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特征(这类文章是非常适合普通医生发表的)。


发表在10-30分期刊上的论文约有40篇,这类论文相对来说就比较困难,不仅需要第一手临床样本进行鉴定和检测,而且还需要一定的实验进行验证。比如来北京协和医院的研究团队于2020年2月7在Cell Host & Microbe期刊(影响因子为15.753分)上发表题为《Genome Composition and Divergence of the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 Originating in China》的论文,该研究通过基因组测序获得了新冠状病毒的序列信息和系统分化过程。


发表在CNS主刊上的论文有8篇,具体如下:
Cell期刊上3篇,主要揭示了新型冠状病毒的受体的结构,并且发现了蛋白酶体抑制剂能够阻断其受体功能,从而为新冠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候选药物,研究相对深入,但时间比较晚。


Nature期刊上4篇,主要揭示了新型冠状病毒的起源和宿主,研究时间比较早,研究内容比较全面。


Science期刊上1篇,主要揭示了新型冠状病毒spike蛋白在入侵机体时的冷冻电镜结构,从而阐明了新冠病毒感染的具体机制,研究内容比较全面。


CNS主刊类文章主要是一些病毒性专家或者结构生物学大牛表的,研究内容较为全面,而且研究比较深入,难度系数很大。

发表在Lancet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期刊上的论文有41篇,研究内容相对复杂和多样,大部分从流行病学和病理医学进行陈述。这类论文多是各国疾控中心的专家或者传染病领域的顶级大牛发表,不仅要第一时间获得临床资料,而且还要对疫情的发展和防控做出一定的预判。具体如下: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期刊上13篇


Lancet期刊报道新型冠状病毒的论文达到28篇,甚至同一天刊登八篇相关的论文。


总体来说,随着科研论文的不断阐述,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传播、预防和治疗思路也越来越明确。虽然作为医生重视临床是理所应当的,但是在这之余关注科研也是相当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医学的不断发展。所以各位医学同行们不要抱怨科研之苦了,临床和研究相结合才能让你的医术更加高明。

推荐阅读:


关注后获取《科研修炼手册》1、2、3、4、5、6、7、8、9、1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