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 | 2018年历史学新书(34)
史学研究公众号定期精选历史学类学术著作进行推介,本期内容是我们编选的2018年第34期新书单。欢迎大家推荐好书!(公众平台服务号微信:modentime | 公众号邮箱:shixueyanjiu2015@163.com 新书资料发送至该邮箱即可)
01
宗室王公与清末新政
作者: 周增光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出版年: 2018-9
页数: 266
定价: 52.00元
清末政治改革与辛亥革命是近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的一个领域,在革命党、立宪派的相关研究日趋深入的情况下,对于清廷和满族权贵的研究,显得更为重要。本书以当时地位显赫、权势亦大的宗室王公与清末新政为选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是对以往研究的明显推进和深化。作者围绕研究主题,着力收集各类资料,包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未刊档案和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档案等,利用了如《近代史所藏清代名人稿本抄本》等新刊史料,重点论述了身处清末大动荡中的宗室王公的政治心态,他们在清末军政改革、预备立宪等方面的作为,剖析了其与清末满汉权力格局变迁的关系,及其在辛亥革命后的政治选择等问题,立意新颖,丰富和充实了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
周增光,1986年8月生,广西柳州人。2004年8月—2014年6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求学,先后获得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专业为中国近现代史,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政治史、政治文化史。2014 年 7月至今,就职于中国政法大学。近年致力于清末旗籍权贵与清末新政研究,现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各一项,在《历史研究》《清史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满族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篇。
02
美国华人史
作者: 張純如(Iris Chang)
出版社: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副标题: 十九世紀至二十一世紀初,一百五十年華人史詩
原作名: The Chinese in America: A Narrative History
译者: 陳榮彬
出版年: 2018-10-3
页数: 512
定价: NT$600
美國華人的歷史與美國、中國、臺灣甚至國際局勢都有密不可分的連動關係,美國華人移民的境遇在各個動盪的年代起起伏伏。在其筆下,我們看到華人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而來到美國,除了決心重塑自己的身分與命運,他們為了功成名就,必須克服重重險阻。作者記錄下一波波在各個年代美國華人與其後代子孫的種種經歷和成就:他們幫收留他們的國家興建基礎建設、對抗種族歧視與各種排華法案、在黑人與白人的緊張對立中夾縫求生、對科技發展卓越的貢獻,也曾寫下許多文學經典,同時影響了美國人對於種族與族群的想法。這是一本交織了政治、社會、經濟與文化的史書,作者並將許多個人故事安插在敘事中,而她的觀點往往讓人有醍醐灌頂之感,讓人了解「美國華人」這個族裔身分有何涵義,並擴大了「美國人」的定義,也打破了長久以來對於美國華人的迷思。
張純如 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新聞學學士,曾短暫於芝加哥當過記者,後來獲頒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寫作研習計畫獎學金,前往該校深造,取得碩士學位。她的第一本書《蠶絲︰錢學森傳》(Thread of the Silkworm, 1996)為向來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導彈之父」的錢學森立傳。第二本著作《被遺忘的大屠殺:1937南京浩劫》(The Rape of Nanking, 1997)是國際暢銷書,該書重新檢視了二戰戰史中最慘無人道的一頁紀錄。《美國華人史》(The Chinese in America, 2003)是她第三本也是最後一本著作,她在書中試圖勾勒出華人在美國留下的150年壯闊史詩。張純如是美國年輕史家中的佼佼者,曾獲得許多殊榮,包括麥克阿瑟基金會的「和平與國際合作計畫」獎、華裔美國人組織(Organization of Chinese Americans)頒發的年度女性獎,以及俄亥俄州伍斯特學院(College of Wooster)與加州州立大學海沃德(Hayward)分校的榮譽博士學位。她的許多作品發表於《新聞週刊》、《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等,曾多次獲電視與廣播節目專訪,並受邀前往各地演說。張純如已於2004年11月離世。
03
全球化时代
作者: [美]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出版社: 三辉图书 / 商务印书馆
出品方: 三辉图书
副标题: 无政府主义者与反殖民想象
原作名: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 Anarchists and the Anticolonial Imagination
译者: 董子云
出版年: 2018-10
本书研究了电报和轮船对意识形态和政治激进主义传播的横向推动力,通过场景间的不停切换展现世界各地早期民族主义者间的联系。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Richard O'Gorman Anderson,1936—2015),全球知名学者,民族主义研究、比较政治学、东南亚研究专家,康乃尔大学荣休教授。1936年出生于中国昆明;1953年进入剑桥大学主修西方古典研究和英法文学;1958年赴美国康奈尔大学专攻东南亚区域研究;1967年获政治学博士学位;1983年发表代表作《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安德森的研究为民族与民族主义的研究开拓了新局面,影响遍及几乎所有人文社会学科,是理解当代社会的必读经典。
04
從「尊明」到「奉清」
作者: 孫衛國
出版社: 臺大出版中心
副标题: 朝鮮王朝對清意識之嬗變,1627-1910
出版年: 2018-9
页数: 592
定价: NT$850
本書是作者十餘年來致力於清代中朝關係史研究的薈萃之作。全書分上、下兩編。上編八章,將政治史、思想史與外交史結合起來,選取關鍵性專題,如「小中華」思想、箕子崇拜、關王廟、「復讎雪恥」理念、丁未漂流人事件等,共時性地揭示了朝鮮對清觀由「尊明貶清」到「尊明奉清」的演變。下編六章,以朝鮮燕行使洪大容、「北學派」人士、洪良浩、李尚迪、朴珪壽、金允植等與清人交往的情況,歷時性地考察朝鮮對清觀的嬗變。在思想觀念上,儘管朝鮮長期堅守「尊明」理念;隨著現實的變化,朝鮮漸漸由「貶清」變成了「奉清」,近代仰仗清朝去對抗西方與日本的侵擾,正是典型的體現。
孫衛國 1998年獲南開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2001年獲香港科技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現任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日文研)訪問教授。曾任韓國高麗大學、美國哈佛燕京學社、香港城市大學、臺灣大學等高校訪問學者。主要研究中韓關係史、中國史學史、明清史。主要著作有《大明旗號與小中華意識》、《明清時期中國史學對朝鮮的影響》、《王世貞史學研究》;譯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明清史研究》、《世鑒:中國傳統史學》;整理《鄭天挺明史講義》;合著《康熙皇帝大傳》等書。
05
大清帝國與中華的混迷
作者: [日]平野聰
出版社: 八旗文化
副标题: 現代東亞如何處理內亞帝國的遺產
原作名: 大清帝国と中華の混迷
译者: 林琪禎
出版年: 2018-10-3
页数: 416
定价: NT$550
「清」的本質是什麼? 它如何從尊重藏傳佛教的「內亞帝國」,演化為用經世儒學自救的「近代東亞帝國」,再演化為一個叫「中國」的民族國家? 製造出「中華的混迷」的帝國又如何被「中華」史觀所吞噬? 華夷思想的大明.「中外一體」的大清.被「中華主義」支配的中國——包括台灣、琉球、 韓國在內的,充滿矛盾和對立的現代東亞,如何處理乾隆皇帝的巨大遺產? 東北亞的梟雄、努爾哈赤率領的滿洲人國家,越過長城而征服漢人,建立了大清。大清之所以能擁有廣大領土,並非因為是「中華文明」的代表者,而是因為獲得藏傳佛教支持,才能治理西藏與蒙古。大清的本質是「內陸亞洲的帝國」而非「中華帝國」。 然而,當十九世紀西方列強抵達東亞時,帝國面臨到必須轉變為「近代主權國家」的難題。在清末的混亂中,民族國家「中國」的樣貌隨著排滿的思想逐漸浮現,但究竟「中國」該具有怎樣的型態,始終莫衷一是。 在如此「混迷」的狀態中,東亞最大的國家,從「內陸亞洲帝國」演化為「近代東亞帝國」;從多元文化的帝國發展成「中華」社會的近代國家。如今,東亞國際社會的矛盾與緊張關係,皆來自這個叫做「中國」的國家不完全的轉型過程。
作者簡介 平野 聰 東京大學大學院法學政治學研究科教授。專長亞洲政治外交史,研究領域為中國以及東亞的近代史、民族主義和國家統合問題。主要著作除了本書之外有《「反日」中國的文明史》(筑摩新書,2014),以博士論文出版的著作《清帝國與西藏問題──多民族統合的成立與瓦解》(名古屋大學出版會,2004)獲得同年度的「三得利學藝獎」(思想‧歷史部門)。
06
走近非遗:历史、祖先与苗族女性服饰变迁
作者: 聂羽彤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 2018-8
页数: 191
定价: 79.00元
本书以“遗产生成”为逻辑主线,以同支系苗族女性服饰的变迁为切入点,具体通过对原居地黄平、台江与迁入地镇宁、贞丰苗族女性的现穿服饰进行整体与细节的比较,探讨同支系苗族的迁徙历史与服饰变迁之间的关系,并着重从祖先崇拜与民族心理等方面进行分析,以阐释苗族女性服饰作为文化遗产的生成过程。
聂羽彤,中山大学民族学博士,长江师范学院重庆民族研究院专职研究人员。
07
媒介与学生
作者:刘宗灵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思想、文化与社会变迁中的《学生杂志》
出版年: 2018-7-1
定价: 49
本书立足于报刊的社会文化史这个视角,以商务印书馆刊发的《学生杂志》为研究对象,紧密结合刊物中传达出来的丰富信息,条分缕析地透视了近代青年的社会地位、群体形象、集体意识的呈现与流变,同时亦关注于各类学科知识在新学生群体中传播与接受的状况,以便尝试在过去学界流行的精英知识分子研究模式之外,开拓出另一种能加深对近代社会变迁背景下普通读书人社群特征理解的新路径。
唐小兵,1984年北京大学英语系本科毕业,1991年获美国杜克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科罗拉多大学、芝加哥大学、南加州大学,2008年迄今为密歇根大学亚洲语言文化系及比较文学系讲席教授。已出版《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杰姆逊教授讲演录》(1986 )、《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1993)、《全球空间与现代性的民族主义话语:梁启超的历史思维》(1996)、《中国现代:英雄的与凡人的》(2000)、《中国先锋艺术的起源:现代木刻运动》(2008)、《多重印象:当代中国木版版画)(2011)等。
08
海上空间
作者: 梁允翔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副标题: 晚清寓居城市的现代性
出版年: 2018-8
页数: 207
定价: 32.80元
梁允翔著的《海上空间:晚清寓居城市的现代性》通过晚清上海城市空间及生活其中的华人的视角分析上海的现代性历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 殖民经济带来一系列新的离散而又流动的城市空间 取代了由封闭式宅院、城镇和乡村所组成的传统空间体制。在这一空间生产过程中 寓居华人-文人、报人 商人、小贩等主动地引进甚至创造了新概念和新物质文化。本书把这些碎片按照城市的空间维度-从私密空间到公共空间重新组织起来 这与以时间为主线的叙述迥然不同。
梁允翔(SamuelY.Liang) 美国犹他谷大学哲学人文系副教授、人文部主任。曾在麻省理工学院、曼彻斯特大学和广州大学任教。研究领域:中国近现代城市发展史、建筑史、文化研究等。
09
民国初期的中日民间经济外交:
以商人组织为主体的历史考察
作者:于文浩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8-8-1
定价: 88.00
于文浩著的《民国初期的中日民间经济外交--以商人组织为主体的历史考察》在回顾国内外研究动态的基础上,在梳理民间经济外交意识产生背景以及发展阶段的前提下,对民间经济外交的概念作出界定。通过对中日两国史料的详细比较和考证,以时间为经,重大历史事件为纬,将以商人团体为主体的中日民间经济外交活动,置于中日两国政治、经济环境的大背景中加以考察。着重构架中日两国民间经济外交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其与两国政治外交、相互经济利益的关系;评价民间力量与政治决策的关系;估量民间经济外交在国家政治外交中的地位;对中日民间经济外交的作用、特点作出总体评价。
于文浩,山东文登人,毕业于日本中央大学,综合政策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日本中央大学经济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日近现代经济史、区域经济、能源经济。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其中一些学术论文被日本论说资料保存会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承担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先后获得日本中央大学船木胜马学术奖、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二等奖、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奖、日本华人学术奖等。
10
五七干校研究
作者: 张绍春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18-9
页数: 508
定价: 105
五七干校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之一,是中国1968-1979年期间在贯彻落实毛泽东“五·七”指示的名义下举办的干部集中学习和劳动的学校。书稿对“五七干校”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述评,对“五七干校”的发展历程、办学模式等进行了考察,对其经验教训做了客观公正的评价。作者认为:五七干校在客观上也产生过一定的、有限度的正效应,具体表现在:它集中地、较完整地保存了干部队伍,使干部与知识分子在劳动中得到了一些解脱,并使他们增长了一些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锻炼了身体,磨砺了意志,还得到了一些认识国情民情、密切与群众联系的机会和条件;五七干校的实践,证明五七道路是条绝路,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经验教训。尽管如此,负面影响始终是五七干校影响的主要方面,正效应始终是次要方面。巨大的负面影响与有限度的正效应相抵,其结果仍然是巨大的负面影响。正因为有着巨大的负面影响,所以五七干校必然地走向了停办。
张绍春 1969年生,湖南吉首人。1992年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2005年湖南省委党校经济学专业研究生毕业;2008年湖南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毕业。现为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史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中华民国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近年来出版专著3部,在《光明日报》、《当代中国史研究》、《伦理学研究》、《生产力研究》、《大学教育研究》、《民族教育研究》、《教育评论》等报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2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
11
The Translatability of Revolution
作者: Pu Wang出版社: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副标题: Guo Moruo and 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Culture
出版年: 2018-9-1
页数: 325
定价: GBP 32.26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lifework of Guo Moruo (1892–1978) in English, this book explores the dynamics of translation, revolution, and historical imagination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culture. Guo was a romantic writer who eventually became Mao Zedong’s last poetic interlocutor; a Marxist historian who evolved into the inaugural president of China’s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a leftist politician who devoted almost three decades to translating Goethe’s Faust. His career, embedded in China’s revolutionary century, has generated more controversy than admiration. Recent scholarship has scarcely treated his oeuvre as a whole, much less touched upon his role as a translator.
Leaping between different genres of Guo’s works, and engaging many other writers’ texts, The Translatability of Revolution confronts two issues of revolutionary cultural politics: translation and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Part 1 focuses on the translingual making of China’s revolutionary culture, especially Guo’s translation of Faust as a “development of Zeitgeist.” Part 2 deals with Guo’s rewritings of antiquity in lyrical, dramatic, and historiographical-paleographical forms, including his vernacular translation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Interrog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lation and historical imagination—within revolutionary cultural practice—this book finds a transcoding of different historical conjunctures into “now-time,” saturated with possibilities and tensions.
Pu Wang is Assistant Professor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the Helaine and Alvin Allen Chair in Literature at Brandeis University.
12
他乡有夫子:西方《孟子》研究与儒家伦理建构
作者: 韩振华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7-6-21
定价: CNY 95.00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选题。本书旨在考察儒家经典《孟子》自近现代以来(尤其是1861年理雅各英译本之后)在欧、美国家的翻译、介绍、研究情况,并将这一过程置于西人的经典诠释语境中,剖析且“解码”其诠释意图、诠释策略与方法、正读与误读缘由,讨论欧美“西学”与“西方孟子研究”之间的双向互动,以及“西方孟子研究”与“汉语学界孟子研究”之间的理论互鉴与视域融合。
韩振华,1979年5月生,山东淄博人。 2001年7月毕业于山东省聊城师范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2001年至2007年在复旦大学中文系分别完成文艺学专业硕士、博士学习,2007年7月获得文学博士学位。2007年7-8月在清华大学参加首届文化素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讲习班,顺利结业。本科期间开始发表学术论文,至今已出版专著《王船山美学基础——以身体观和诠释学为进路的考察》(巴蜀书社2008年12月版),另在《学术月刊》、《社会科学辑刊》、《人文杂志》、《建筑历史与理论》、《中国乡村发现》、《福建建设科技》、《人文丛刊》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13
整合及制度化:唐前期道教研究
作者: 白照傑
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
副标题: 唐前期道教研究
出版年: 2018-8
定价: 79.00
本書梳理并探討了唐朝前期李唐統治者和道教內部人士共同對中古道教要素進行整合及制度化的基本過程。本書從道教歷史變遷的角度入手,將唐前期道教的整合和制度化運動視作中古道教的最終總結。全書以大量切實的考證和文獻梳理為基礎,綜合多學科的理論和方法,試圖發掘中古道教變遷的內外理路,并提出分析和理解唐代道教史及中古道教史的新理論框架,回應小林正美等海內外學者近年來提出的有關中古道教變遷的重大問題。
白照傑,上海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2008年於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獲得學士學位;2011年於澳門大學歷史系獲得碩士學位;2016年於澳門大學人文學院哲學及宗教學專業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師從賈晉華教授。致力於研究中古道教、中古佛教、澳門佛教、三教關係等方向。
14
天竺云韵
作者: 萨其仁贵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副标题: 《云使》蒙古文译本研究
出版年: 2018-6-1
页数: 428
定价: 98.00元
本书稿的主要内容为对于原印度梵文抒情长诗、迦梨陀娑的《云使》的蒙古文译本的全面分析,分为绪论、版本源流、三文翻译对照、佛经翻译传统、蒙古文译本研究以及附录中作者对于梵、藏、蒙文语译本的拉丁转写和汉译等。古代印度*伟大的古典梵语诗人和戏剧家迦梨陀娑的长篇抒情诗《云使》于18世纪前半叶通过藏文转译成蒙古文。作为梵文原本的目的语文本和蒙古文译本的源语文本,藏文译本的得与失直接影响了蒙古文译本。从蒙古文译本的语序和用词特征不难看得出其对藏文译本的依附性。但藏文译本究竟在哪些方面如何影响到蒙古文译本,以及这些影响与梵译藏过程中的问题又有何关联?本书在《云使》的梵、藏、蒙古三种文本的逐字逐句比较基础上,解析蒙古文译本所受藏文译本的具体影响,并在梵、藏文本的对照中找出造成这些影响的根本原因。
作者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博士后。1982年生,蒙古族人,专攻蒙古文方向,并对藏文和梵语有所涉猎,本书为其博士论文,为一本研究专著性质的著述。
往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