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书单 | 2021年历史学新书(11)

史学研究 2021-09-15

前 言

史学研究公众号已有15万订阅者,2021年继续设立新书单栏目,以推介当年高质量的学术论著(第一个季度推介部分2020年的书目)。另外公众号也常年推介新出版的高质量学术论文,期待各位学人的推荐与支持。word版论文一般收到后,经过简单的技术性审核、编排在一周内推送。已经授权其他公众号发布且标注了原创的论文我们不推介。投稿邮箱:shixueyanjiu2015@163.com。感谢您的关注。本期书单为2021年第11期新书单。


1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两周基层地域性居民组织研究

作者:吕全义 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03月 

定价: 128


本书以先秦时期的两周为范围,以基层地域行政性居民组织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轨迹。西周时期,对传世文献和出土青铜器铭文中的“里”的性质及其基本形态进行了勾勒;春秋时期,主要对以下三个问题进行了探讨:“里”和“乡”的基本形态,“州”和“书社”的基本情况,《国语?齐语》和《管子?小匡》中记载的齐国的“三国五鄙”的异同。战国时期,主要围绕楚国、齐国、秦国和三晋居民组织功能的强化进行了研究;还有《墨子》城守诸篇反映的在战争期间居民组织所发挥的功能。最后,将《周礼》所见国野居民组织进行了梳理,以补充其他文献的记载。

吕全义,1969年生于山西省五台县。1986年中师毕业后历任小学、初中和高中老师。2010年取得福建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硕士学位,师从巴新生教授。2016年取得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博士学位,师从朱凤瀚教授。2016年进入太原师范学院历史系工作,主要从事先秦史和出土文献研究。

2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农牧交辉

作者: 王绍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副标题: 多维视角下的战国秦汉时期北方长城
出版年: 2021-1
页数: 266
定价: 68


战国秦汉时期,与游牧民族相邻的各中原政权都在北方地区修筑了长城,用于阻挡游牧民族的南下。全书积极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把文献史料、考古资料与实地考察结合起来,突破过去研究中的局限,对战国秦汉时期北方长城及长城文化进行系统的、多维视角的研究。

王绍东,内蒙古宁城县人。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教授,内蒙古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委员。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理事、中国秦汉史学会乌桓鲜卑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学会昭君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主持完成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乌兰夫教育思想研究》、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秦汉时期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碰撞交融关系研究》等多项课题。现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心态史视阈下的秦史研究》。出版专著《秦朝兴亡的文化探讨》、《碰撞与交融:战国秦汉时期的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文化视角下秦始皇研究》。已在《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北京大学学报》《南开学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中央民族大学学报》《人文杂志》《河北学刊》《内蒙古社会科学》《内蒙古大学学报》等报刊杂志发表论文近百篇。

3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老子的精神世界

作者:赵维森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03月 

定价:198元


本书对《道德经》思想的解读,以专题介绍为总纲,以义理阐释为主体,分析了老子由天道推论人道的总体思维特征,揭示了老子反世俗思想的哲学理据、丰富内涵以及价值意义,辨正了对老子思想的种种误读,突破了传统学者对字词句的繁琐注疏考证、《道德经》篇章内容的自然顺序、“原文 注释 译文 简评”的机械分列式的现代教学模式。全书分4编、14个专题,共设23章、90节,章节间既相对独立,又前后相因,是对老子思想体系化构建的一次尝试。本书是作者在《孔子的精神世界:〈论语〉思想的体系化解读》出版之后对传统文化的继续研究。一方面期望帮助读者克服阅读国学经典的畏难情绪,使读者既能走近国学经典,又能全面、系统、深入地了解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的原始风貌,另一方面以《论语》《道德经》的教学研究为例,探索国学经典现代教学更有效的方法,实现国学经典教学与现代学科教学的接轨。

赵维森,1959年生,陕西清涧人。延安大学文学院教授,延安干部培训学院兼职教授,现为西安培华学院专职教授。1983年毕业于延安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1991年起在延安大学文学院(原中文系)从事教学工作。曾担任延安大学文学院科研副院长、党委书记、文艺学硕士生导师组组长。长期从事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论、中国古代美学、中西比较诗学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出版专著《隐喻文化学》(西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孔子的精神世界:〈论语〉思想的体系化解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出版),发表论文50余篇。

4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古史性别研究丛稿

作者: 王子今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出版年: 2021-1-1
页数: 648
定价: 180.00


本书从性别研究视角出发,对我国古代神秘主义文化、秦汉性别关系、简牍及文学遗产中的性别史料进行多重证据的考察研究。是近年来为数不多的“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进行性别史书写的典范力作,为世人高度还原了古代女性的喜怒哀乐及生活场景,极具学术及文献价值。

王子今,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兼任中国秦汉史研究会顾问。曾任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鸿国讲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秦汉史。出版《秦汉交通史稿》《史记的文化发掘》《中国女子从军史》《秦汉儿童的世界》等学术专著40余种。

5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宋代文书违法及防治研究

作者:钟文荣 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03月 

定价: 68.00元


本书以皇权与文书的互动关系为主线,以古代法律为基础,以揭示防治经验为目标,从宋代文书立法的基本情况入手,分析了宋代常见的文书伪造、文书稽程、文书泄密、文书不实、文书亡失、盗窃、非法买卖、非法雕印等问题,结合宋代社会历史,从不同角度梳理了该时代文书违法的产生原因、危害及宋代防治文书违法的多重举措,在选题、史料利用、研究视角等方面有一定的特色,并对当下防范各种文书违法犯罪具有参考和借鉴价值。

钟文荣,现为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档案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福建省档案专家,兼任福建省档案学会基础理论委员会秘书长,福建省档案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档案违法及档案标准。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厅级项目3项,曾获福建省第十届优秀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

6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曹雪芹的疆域

作者: 计文君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红楼梦》阅读接受史
出版年: 2021-4
页数: 232
定价: 48


《曹雪芹的疆域:<红楼梦>阅读接受史》作者计文君以《红楼梦》为研究主体,从文化物种获取生存度的角度,勾勒了《红楼梦》从诞生到今天的传奇“经历”,对《红楼梦》从“抄本”到“正典”的接受史及传播史进行了阶段性梳理和深度解读,其中也包含了作者对《红楼梦》更深入、更集中的思考和新读。

计文君,艺术学博士,小说家。1973年冬生于河南。2000年开始小说创作,出版有系列小说《化城喻》《问津变》等,作品曾获人民文学奖、杜甫文学奖、第五届郁达夫小说奖提名奖等奖项。多年从事《红楼梦》等中国小说研究。现居北京。

7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以文治边

作者: 李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文物考古视瞰下明朝对西藏的经略
出版年: 2021-3
定价: 158.0元


本书立足于文物考古材料,同时结合汉藏文文献材料,从文物考古视角对明朝经略西藏主题进行综合研究,主要涉及明朝治藏的政治与宗教策略、物质文化策略、思想观念策略以及内政与外交中的相关治藏举措等内容。本书将明朝的上述治藏策略概括为“以文治边”策略,即主要通过制度、物质及思想观念等“文化”策略来影响和牵引西藏形成对明朝的认同和归属。明朝以“文”治藏策略是古代中央王朝边疆治理中的“西藏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使明代汉藏关系始终保持了和平发展,而且成功地使元朝与西藏之间建立的政治关系得到延续,并为清代治藏奠定了历史基础。

李帅,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8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帝国铁都

作者: 罗一星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副标题: 127—1900年的佛山
出版年: 2021-2
页数: 488
定价: 198.00元


本书围绕着佛山民间铸铁权及其成就与帝国体制对佛山的管理运作而展开。一言以蔽之,明清佛山城市是民间铸铁权持有发展的结果,佛山模式则是民间铸铁权与王朝体制融合一体的发展模式。

罗一星,历史学博士,师从杨国桢。担任中山大学、广东财经大学等国内多所大学研究机构的客座教授和客座研究员、《东方文库》编辑委员会委员、广州市东方实录研究院院长。致力于佛山历史文化研究三十余年,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了关于佛山历史文化的论文近三十篇,提出“明清广佛周期说”、“清代岭南二元中心市埸说”等学术观点。参与了《中国通史》和《清代全史》的编撰,参与了国家重点项目《明清广东社会经济》的研究。其著《明清佛山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为岭南区域文化研究的范本,学界对其评价颇高。

9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资本的旅行

作者: 滨下武志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华侨、侨汇与中华网
原作名: 華僑・華人と中華網 : 移民・交易・送金ネットワークの構造と展開
译者: 王珍珍 
出版年: 2021-4
页数: 348
定价: 79


本书将东亚及东南亚作为一个整体,从亚洲经济圈的视角讨论侨汇与亚洲金融贸易体系的关系,论述了从19世纪下半叶到21世纪华侨、华人金融网络的情况。在丰富的移民、侨汇个案研究中发现侨汇推动形成的亚太区域网络,促进了交通、邮政、商业网络、金融汇兑等环区域、环海域的国际性交流,华侨、华人因此构建了一个庞大的中华关系网。

滨下武志,日本著名的历史学家、汉学家,曾任日本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和龙谷大学等大学教授,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院长,现任中山大学教授、华中师范大学亚洲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社会经济史、东亚经济史、东南亚华侨华人史等。滨下教授著述宏富,主要有《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清末海关财政与通商口岸市场圈》《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香港:亚洲的网络城市》《朝贡体系与近代亚洲》《中国、东亚与全球经济》。

10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章太炎译《斯宾塞尔文集》研究、重译及校注

作者:彭春凌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03月 

定价: 118元


本书是以斯宾塞英文原作《论进步:其法则和原因》《礼仪与风尚》以及曾广铨、章太炎译《斯宾塞尔文集》为基本研究对象,汇集翻译史,中外近代思想经典文献的版本考证、跨文化研究,英文原典多种版本的校勘、翻译,中文古籍的整理、注释为一体的综合性著作。本书不仅是章太炎译《斯宾塞尔文集》的基础性研究,也是对斯宾塞思想的引介;对章太炎研究,对了解斯宾塞著作的全球传播与中、日、英不同语言圈的思想演变,都会有极大帮助。

彭春凌,重庆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1999—2011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先后获得文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任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Visiting Scholar,2014—2015),多次赴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进行访问研究(2009—2010、2017、2019),曾任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邀访学者(2019年秋季学期)。2020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近代思想史。近年来尤其关注近代儒教与国学、东亚地区及中英日三种语言圈之思想文化交流,以及章太炎、康有为与其周边思想人物等。出版有专著《儒学转型与文化新命——以康有为、章太炎为中心(1898—1927)》,并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北京大学学报》等海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荣获第十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第八届“胡绳青年学术奖”提名奖。

11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从客居到融入 

作者:孙志伟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04月 

副标题:马来亚华侨华人身份认同的生成与嬗变

定价: 78.00


以东南亚华侨华人为典型案例,依托国际移民这一概念,实现政治学、历史学与社会学的连接,从历史的视角剖析中、英两国在不同历史阶段对华侨华人,尤其是东南亚华侨华人的相关政策,既关注政策轨迹,考察相关各方政策梳理与东南亚国际关系间的互动关联,又眼光向下,专注于普通人的移民迁徙路径,更直面现实,深入分析影响华侨华人身份认同的若干因素。

孙志伟,1988年生,安徽巢湖人。本科、硕士、博士均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现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讲师。上海市“阳光学者”,兼任上海外国语大学新时代中国外交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研究方向为现代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曾在《教学与研究》《南洋问题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数篇。

12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薄雾之都:伦敦的优雅与不凡

[英]西蒙·詹金斯(Simon Jenkins)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04月 

定价: 89.00


从古罗马人建立的殖民城镇朗蒂尼亚姆,到撒克逊人与丹麦人争夺的伦迪威克,再到今天的伦敦,这座岛国的首都度过了中世纪的黑暗与野蛮,品尝了殖民时代的崛起与辉煌,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残酷与衰落,从令人陌生的商业城镇一步步成长为举世瞩目的金融中心。岁月不断刻画它的面貌——由小巷和庭院组成的中世纪迷宫、随工业时代而来的乔治亚风格广场与豪宅、帝国气象的维多利亚排屋,新千年高耸入云的天际线;历史不断塑造它的品格——火灾、瘟疫、轰炸都不曾击垮这座城市,反而让它淬炼出独有的气质,古怪、随性、多变。人们似乎早已忘却了它的本来面目,但当薄雾散去,它已宠辱不惊,伫立在那里,带着独有的优雅与不凡,静静地注视着流淌而过的泰晤士河。

西蒙·詹金斯(Simon Jenkins)爵士,生于1943年,毕业于牛津大学,英国历史学家、评论家、专栏作家、畅销书作家。他曾出版近20部著作,内容涵盖历史、政治、建筑等。他也是英国最杰出的记者之一,为《卫报》《泰晤士报》(The Times)、《标准晚报》(London Evening Standard)、《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等撰写专栏。他曾担任多份公职,包括英格兰遗产委员会副主席、英国国家信托基金的主席。

13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解剖维纳斯

作者: [美]乔安娜•埃本斯坦 
出版社: 理想国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副标题: 献身医学的永恒女神
原作名: The Anatomical Venus: Wax, God, Death & the Ecstatic
译者: 崔宏立 / 邵池 
出版年: 2021-4
页数: 224
定价: 198.00


“解剖维纳斯”(Anatomical Venus),发明于18世纪末的解剖学人体蜡像,它既免去了解剖尸源的寻觅之苦,也避免了解剖课程的血腥与脏乱,同时也更宜公开展示。它们曾为医学、解剖学,以及现代科学教育与人体知识的普及带来曙光。而后,“解剖维纳斯”渐渐退出理性、科学的启蒙舞台,成为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研究的主题。构造精巧,美妙绝伦,当教具成为玩具,人体变为人偶,崇拜变为恋物,变态何以至常态?书中收录了世界现存的150余具稀有人体解剖蜡像,呈现出人类近代史上,所有对死亡的好奇、想象、恐惧、崇拜,以及迷恋。

乔安娜•埃本斯坦(Joanna Ebenstein),来自纽约的艺术家、策展人,以及独立研究学者。她是“奇异解剖学博客与图书馆”的创办人,也是位于纽约布鲁克林奇异解剖学博物馆(Morbid Anatomy Museum)的创意总监和联合创办者之一。她编写和参与了多部解剖与标本主题作品,并在多家医学研究与教育机构,如惠康博物馆(Wellcome Collection)、纽约医学研究院、维也纳“疯人塔”(Narrenturm Museum)、佛罗里克博物馆(Vrolik Museum)等出任展览策划。

14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守护者:国际联盟与帝国危机

作者: 苏珊·佩德森(Susan Pedersen)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
译者: 仇朝兵 
出版年: 2021-4
页数: 772
定价: 128.0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帝国秩序陷入了危机,如何分配德国在非洲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和奥斯曼帝国的中东诸省,协约国被迫接受国际联盟根据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原则创设的“委任统治制度”管理它们的新领地。  协约国本想利用国际联盟捍卫帝国的权威,却被它们自己创设的国际监管机制削弱了。殖民地的民族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则利用新的申诉权将发生在西南非洲、叙利亚、萨摩亚和巴勒斯坦的起义公之于众,并且曝光卢旺达的饥荒、新几内亚虐待劳工和伊拉克的敲诈性的石油合同等丑闻。因战败丧失殖民地怀恨在心的德国人和急切寻求建立新帝国的意大利人也来到日内瓦,要求重新分配利益。  以四大洲的研究和几十种档案为基础,本书再现了民族主义者、人道主义者、国际主义的官僚和帝国主义政治家构成的全球网络;而关于国际组织对现代世界秩序之形成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本书也提供了一系列全新的解释。

苏珊·佩德森(Susan Pedersen),出生于加拿大传教士家庭,在日本和美国明尼苏达州度过童年时期。18岁进入哈佛大学学习,作为学生、教员并一度任职本科教育的院长,她在哈佛大学生活了26年。作为一位从事英国和欧洲研究的历史学家,苏珊·佩德森博士研究兴趣广泛,已撰写了关于妇女运动史,福利国家起源,英国对肯尼亚、巴勒斯坦的治理等主题的著作。2003年起,苏珊·佩德森博士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讲授英国史、国际史及从柏拉图到尼采的“经典著作”的课程。目前,苏珊·佩德森博士和丈夫及两个孩子定居在曼哈顿。

15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时间的色彩

作者: [英] 丹·琼斯 / [巴西] 玛丽娜·阿马拉尔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一部鲜活的世界史,1850—1960
译者: 陆大鹏 / 刘晓晖 
出版年: 2021-4
定价: 268.00


《时间的色彩》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1850-1960年的世界史,从拿破仑三世和维多利亚女王的统治以及美国内战,一直讲到核武器试验、古巴导弹危机和航天时代的开始。在黑白照片基础上用数字技术还原而成的彩色照片,生动记录了帝国的兴衰沉浮,科学、工业与艺术的日新月异,战争的悲剧与和平时期的政治,以及缔造历史的男男女女的故事。

丹·琼斯(Dan Jones)  历史学家、广播节目主持人和获奖记者,著有畅销书《血夏》《金雀花王朝》《空王冠》《大宪章》和《圣殿骑士团》等。他撰写并主持Channel 5/Netflix 播出的系列节目《英国城堡的秘密》。他目前生活在萨里郡。  


玛丽娜·阿马拉尔(Marina Amaral)  颇有天赋的巴西艺术家,专长是为历史老照片上色。她自学成才,通过广泛的历史研究来确定如何给黑白照片上色。

16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从公司到国家 : 美国制度困局的历史解释

作者:范勇鹏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时间:2021年03月 

定价: 59.0


本书通过对美国制度的建立进行探源与复盘,提出了美国是“公司型国家”的观点,认为美国国家的独立与创制都是以商业利益为导向的,其制度理念也并非其所宣称的所谓“普世价值”。通过进一步分析,作者还揭示了根植于美国宪法的制度弊端,不仅受商业利益考虑影响,更受制于权责不清、真正权威的缺乏。

范勇鹏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历史学学士、硕士,国际政治学博士。曾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德国曼海姆大学欧洲社会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美国斯坦福大学政治学系富布赖特学者。主要研究国际关系、欧洲政治、美国政治、中国政治。在《世界经济与政治》《欧洲研究》《国际安全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多篇文章,译著《不列颠人:传说和历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17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Iconographies of Occupation

作者: Jeremy E. Taylor 
出版社: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副标题: Visual Cultures in Wang Jingwei's China, 1939–1945
出版年: 2021-2
页数: 264
定价: USD 68.00


Iconographies of Occupation is the first book to address how the “collaborationist” Reorganized National Government (RNG) in Japanese-occupied China sought to visualize its leader, Wang Jingwei (1883–1944); the Chinese people; and China itself. It explores the ways in which this administration sought to present itself to the people over which it ruled at different points between 1939 (when the RNG was first being formulated) and August 1945, when it folded itself out of existence. What sorts of visual tropes were used in regime iconography and how were these used? What can the intertextual movement of visual tropes and motifs tell us about RNG artists and intellectuals and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occupation and the war?  Drawing on rarely before used archival records relating to propaganda and a range of visual media produced in occupied China by the RNG, the book examines the means used by this “client regime” to carve out a separate visual space for itself by reviving pre-war Chinese methods of iconography and by adopting techniques, symbols, and visual tropes from the occupying Japanese and their allies. Ultimately, however, the “occupied gaze” that was developed by Wang’s administration was undermined by its ultimate reliance on Japanese acquiescence for survival. In the continually shifting and fragmented iconographies that the RNG developed over the course of its short existence, we find an administration that was never completely in control of its own fate—or its message. Iconographies of Occupation presents a thoroughly original visual history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a much-maligned regime and opens up new ways of understanding its place in wartime China. It also brings China under the RNG into dialogue with wider theoretical debates about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visual” in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foreign occupation more broadly.

Jeremy E. Taylor is associate professor in modern Asian history at 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UK).

往期内容

书单 | 2018-2020年历史新书合集


书单 | 2021年历史学新书(1)

书单 | 2021年历史学新书(2)

书单 | 2021年历史学新书(3)

书单 | 2021年历史学新书(4)

书单 | 2021年历史学新书(5)

书单 | 2021年历史学新书(6)

书单 | 2021年历史学新书(7)

书单 | 2021年历史学新书(8)

书单 | 2021年历史学新书(9)

书单 | 2021年历史学新书(10)

书单 | 中共党史研究(1)

书单 | 中共党史研究(2)

书单 | 中共党史研究(3)

书单 | 中共党史研究(4)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