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缺爱》③ | 你是过度自尊,还是失去自我


领读:清溪主播:晓念


通过上一节的阅读,我们知道人类无法脱离社会生活。那么,人类真的只能完全听命于群体,不能拥有自我的想法了吗?当然不是。


让我们开始今天的阅读吧!



人的社会属性


跟社会生活相适应,是人类心灵关键的任务。


普遍被社会所认可尊重的品性,像是正直、诚实、责任感这些美德,都是因为这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原则,而产生并延续至今。


一种性格的优劣,一定要在社会立场上评论。在这一点上,性格和其他一切科学、政治、艺术成就没有区别。


我们往往会用理想化的形象作为标准,为具体的个人做出评价,无论这个评价是来自他人、社会,还是我们自己。


要让自己符合标准,就要努力掌握人类社会成员应掌握的技巧,努力和他人建立合作关系。


在这方面做的越好,来自他人的评价和内心的评价的也就越出色,认可感也就越强。



换言之,“为社会”的存在感越强,“为自己”的存在感也就越强。


我们在理解人类的行为时,明确人性的“社会属性”这一特点,对我们很有帮助。


一般来说,罪犯的社会属性极度薄弱,归属感也极度薄弱。所谓的“反社会人格”正是罪犯对社会属性的极度不认可而导致的心理扭曲。



依赖与尊严的关系


每个人都在寻求外部世界的归属关系和人际关系,来帮助建立存在感。


这种自我与外界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尊严来定义。


尊严,是指人内心深处的一方土地。尊严又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尊,一种是外部世界赋予我们的归属性尊严,只有被外界认可和接受时才会存在。


而一个人被外部世界接受的前提是,他首先要尊重外部世界的准则。


二者之间的界限是脆弱的,这个界限体现在自尊与归属性尊严之间,体现在内心与外部准则的关系上,就好像,我们作为某个行业的一员,若想得到尊重,那么我们的行为必须遵循这个行业所在的道德规范。



例如,夫妻要忠诚、厨师要注意卫生,军人要有不怕死的奉献精神。


生命与死亡都被社会所保护,所以,杀害婴儿和破坏墓地都是遭人唾弃和谴责的。


但有的时候,群体对成员的过分苛责,甚至是残忍的和不公正的。


在古罗马时期,社会要求所有的公民都必须强硬遵守制度。这种态度甚至体现在婚姻关系上。


一名女性罗马公民,不得与非罗马公民、更不能和奴隶结婚。否则必将面临凌辱,甚至失去公民身份。



自尊的较量


自尊,是人与自己的关系。


而每个时代都存在群体尊严与个体尊严的较量。


有一段时间,世界上流行纯化人种的概念。意思就是,只让优质的父母生育优质的孩子,不合格的一律淘汰掉。


纳粹法西斯主义,就试图通过种族大屠杀来灭绝他们所认为不好的人种“犹太人”。毫无疑问,这是群体尊严占据主导地位时,会产生的极端后果。


十六世纪的法国波尔多市,存在一种允许母亲抛弃孩子的装置——转门。


孩子被放进转门,会被修女接走受洗,然后交付给一些老妈子养育。但老妈子的报酬太少了,所以大部分孩子都会因为照顾不周而死去。


当时的人们认为,孩子经过受洗,被上帝所认可,哪怕死了也会升入天堂。这就是尊重了这些孩子。


但当时的市长,作家蒙田认为,这些孩子是属于社会共同体的,社会有责任让他们活下去。这才是真正地尊重这些孩子。


接下来这个例子,是一对夫妻前来为他们的儿子做心理咨询的故事。


他们的儿子四十多岁,身体状况很不好,精神状况更糟糕,极度狂躁,这种状态居然好几年没找医生诊治。



而这对夫妻却用十分认真的、理所当然的语气说:“我们家尊重每个人的个性,他想这样我们也没办法,不能干预他的生活。”


多么令人惊讶的发言!但是这确实是这对夫妻真实的想法。


毫无疑问,这是另一种尊严带来的极端后果。


对自尊和群体尊严的认可度不同,构成了每个人的独特之处。在一边投入少的人,在另一边必然投入的多。


有些人更看重归属性尊严,所以他们坚决执行社会准则、家庭伦理、夫妻道义,成为群体尊严的代言人。


而另一些人更关心自尊和个体自由,维护自己内心的信念最重要。


这两种尊严没有谁好谁坏,就像一架天平的两端,保持和谐与稳定是最好的存在方式,一旦过度偏向另一端,那么就很危险。


你可以将尊严想象成10个苹果,然后分成两份,一份留给自尊,一份留给群体尊严,看一下两者之间的比例。


有些人是5:5,有些人是8:2,甚至还有1:9,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促使他们选择了不同的平衡方式。


这种个人印记带来的分配比例,将决定每个人对存在的敏感度。


显然,对更加重视群体性的人来说,他们对与自己所处环境相关的问题尤其敏感。


相反的,注重维护私生活的人,则会更加留意自己的隐私是否被侵犯。


这一节的内容就到这里,明天我们来看看,当我们的人际关系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往期回顾


《缺爱》② | 感到孤独,有时是件好事

《缺爱》① | 这四种人际关系,你有吗?

《停止讨好》⑩ | 不和别人比,好好做自己


*版权:本书内容由时代华语授权发布,若需使用,请联系出版公司授权。

*插图来源:电视剧《昨夜的咖喱 明日的面包》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十点读书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