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场微散文获奖作品】全红莲《年饭》龙丹朗诵

全红莲 在场主义散文 2020-09-04

第22期(2018年3月)在场微散文优秀奖

授奖辞:全红莲的《年饭》,以富有象征意义的年饭为线,串起一个特殊的家庭,呈现了原乡的复杂内涵与独特魅力。


年   饭

文/全红莲

除夕那天,我吃了两餐年饭。中午在父亲那边吃,晚上在母亲那边吃。

父亲住在很远的湖边,和一个阿姨靠养鱼过日子,已经有很多年了。

我到父亲家时,父亲正在门口劈柴禾。他来不及擦额头上的汗珠,就搬来一把椅子让我坐,转过身回堂屋给我倒了杯热茶。

阿姨从厨房里小跑着出来,说天气冷,怎么穿这么少,还是进屋吧。我和她一起进了厨房,她一边忙着择菜一边问,吃早餐没有?为什么今天才放假?喜欢吃什么菜?找了男朋友没?我耐心地回答完她的问题,然后帮她烧火,看她切菜、炒菜、淘米、做饭,五盘小炒,一个桂花鱼火锅,香气袅袅的厨房,我们聊得很开心。我突然发现她笑的样子,越来越像我的母亲。

父亲劈完柴,放了一挂鞭,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里,我们三个人在一起吃了一顿热气腾腾的早年饭。

父母在我很小的时侯就离婚了,我跟着母亲长大。

我赶上了最后一班到县城的班车。母亲和叔叔早已做好了一大桌的菜等我回来。弟弟馋得伸长舌头大叫“开饭一一开饭——”。

城里禁鞭,叔叔开了音响,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他开了一瓶红酒,首先倒给母亲,再倒给我,最后给自己倒。三只高脚杯举了起来,呯一一干杯。我突然发现,叔叔笑起来的样子,越来越像我的父亲。

我有两个家,从小就不知道为什么。长大了,却不想知道为什么。现在只知道我们是一家人。还有,父亲永远是我的父亲,母亲也永远是我的母亲。

 

(责任编辑:刘月新  终校:杨培铮  制作:宋小铭  549字)


获奖感言:

没想到自己再次获奖,谢谢在场这么好的平台,那么多真诚和无私的师友,让我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享受一份特别的由文字带来的美好感觉,让我不忘初心,坚持去写。看师友们的美文,是学习,也是动力!因为生活,所以我在场。祝福在场所有人!

全红莲获奖作品

全红莲《桂花树的守侯》龙丹朗诵

作者简介:全红莲,湖北省公安县人,喜欢文学,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

主播简介:龙丹,本名郑志刚,在场主播。东坡故里四川眉山人,现供职于眉山市东坡区。“用声音传递情感,用声音感悟生活”。

在场微散文第二十二主题

《易·系辞》有“原始要终”,《礼记·孔子闲居》有“必达于礼乐之原”。原,本来、本源、最初的意思;乡,甲骨文字形若二人相对进食,本义为以酒食待客,引申为乡村及人生长的地方或祖籍。原乡即原色本乡,指承载着祖先历史记忆的地方,是早年台湾的客家人对大陆故乡的称呼。精神上的原乡,于民族,是指该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及对此一文化的认同感、使命感、仪式感;于人,则指心灵的归宿。生活在数字化时代的你我他,是否因丢失了原乡而焦虑、而彷徨、而失意、而忧伤?

在场微散文同主题征文竞赛第22期(2018年3月)征文竞赛命题:原乡

请用你的笔,书写你的发现,寻找你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原乡。

在场微散文第22期征文一人一稿,上限为550字,必须是原创首发(如其他平台、网站、论坛及报刊已发的,请勿投)。请各位老师在邮箱注明标题、作者和字数,将照片和稿件分别传进邮箱附件,简介写在文章下面(请将正文放大为小三号字,标题小二号字加粗),并注明所在地。截稿日期为2018年3月25日。在场微信平台投稿邮箱:zczy0838@126.com。

在场微散文奖

在场微散文群,是在场主义散文流派创立的一个微散文平台,旨在宣传、交流、倡扬在场写作。

在场微散文,是在场写作的一种散文样式,主张通过在场性、微叙事、快节奏的书写,适应微信时代的阅读需要。

在场微散文奖,是在场微散文群开展的一项在场微散文同主题征文奖,每月一期,每期设一、二、三等奖各一名,分别奖给500元、300元、200元奖金,并颁发获奖证书;优秀奖若干名,赠送“在场主义散文理论卷”《颠覆城堡》和《在场》杂志,颁发获奖证书。其它优秀作品赠送《在场》杂志。

在场微散文平台是面向全国的文学交流平台。目前参赛作者来自全国30个省市区。

在场微散文获奖作品(1~20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21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22期

在场微散文第21期目录 (2018年2月)

在场微散文第22期目录 (2018年3月)

周闻道 | 微散文:文微意宏的时代叙事

雪夫:在场微散文同题写作 我们怎么了

第22期在场微散文优秀奖

在场管理团队

总    编:周闻道

副总编:晓来轻酌

赞助人:李玉祥、龚益成、北京了了、蓝鹏飞

在场编校:宁静(组长)、袁志英、钱昀、刘月新、刘小四、偏说、杨培铮、六六、刘爱国、李慕云、李世琼、吴微

在场朗诵:海之魂(组长)、郭万梅、赵文、花语、龙丹、吴海燕、章涛、万军、唐克、万一

在场阅评:郭连莹(组长)、润雨、王茵芬、高影新、鸣谦、楚歌、林中蔓青、齐海艳、赵琳、邓文静、张玖玲

在场制作:四季芳(组长)、刘珍、宋小铭、谭丽挪、庆洁、董丽、胡君涛

在场宣传雷永鸣(组长)、东方坏坏、张倩男、杨惠泽

在场终校:袁志英、杨培铮

特约评论员:郭连莹、乔民英

投稿须知

请勿一稿多投,已在其他公众号发过的,请勿投。来稿请附上120字以内的简介和照片。征文投稿第三天可查看邮箱或群里每日预告;长篇稿件一月之内未发表的,可自行处理。

一篇文章只修改一次,请投稿前仔细斟酌。投修改稿时请一定注明“修改稿”。

1800字以下的散文,请同时投两篇。

此为《在场》杂志选稿平台,在场团队有权对文章进行修改和推广,如不同意,请在稿件中注明。

关于稿费

普通作者返一半,贫困作者扣除腾讯运营费后全返。


在场微信平台投稿邮箱:zczy0838@126.com

《在场》杂志投稿邮箱:zczy0838@163.com

在场网站:http://www.zczysw.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