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月综评】乔民英 :长夜未央 ——在场“长夜未央”主题微散文随感

在场散文 在场主义散文 2020-09-05


长夜未央——在场“长夜未央”主题微散文随感


特约评论员:乔民英


扶贫驻村,住处空调坏了,一顶老旧的吊扇开到最高档,仍是溽热难当。第n次热醒,以为天要亮了,看手机时间和天气显示:凌晨两点,25°至33°,雷电雨。跨出屋门,仰望星空,漆黑一片,有空无星,远处似有闷雷,雨还在酝酿中。立秋一周时间了,怎禁得酷暑漫漫,长夜未央!


长夜未央!往年的“七下八上”大汛直奔八月中旬而来,多地暴雨成灾。漫漶已久的中美贸易争端犹箭在弦,乌云密布。势头强劲的蓝天保卫战和扫黑除恶行动如火如荼。


长夜未央!半月之前,我一位才40岁的近门堂弟倒在火炉般的建筑工地至医院途中。8月5日,我那位96岁的四姥爷来到自家田地,弯下腰,想薅一把草或摘一把菜,一个热浪袭来,他再也没能站起,把生命交还给土地。


长夜未央!我们向一切黑暗和灾难说不!向所有充满希望的成长和哪怕卑微如草的生命致意!


本月“长夜未央”征文,让我感动的是在场视角下的底层叙事和草根情结。诸如王冰的《月夜里》、雅歌的《长夜听风》、张玖玲的《借酒浇愁》、六棱冰晶的《树影婆娑》、林殿波的《夏夜》等,或着眼当下农村小人物的不幸,或直面城镇化进程中草根的无奈,或呈现农民工和留守妇女的艰难,或叙述弱势群体生老病死的纠结,让我们看到了茫茫夜色里为生计、为子女、为尊严、为梦想而奔波的底层众生相。感动之中也有遗憾:在场叙事强调“我”的介入,如果文章中看不到“我”的影子,那么细节越逼真,则越可能像小说,真实性就打折扣了。显然,有的文章仍没有跳出虚构过度的窠臼。生活本身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已经足够打动人心,还是尽量避免虚构吧,否则“在场微散文”就可以更名“在场微小说”了。


“长夜未央”寄希望于黑暗、寓清澄于混沌、拎时间于空间,拷问着情感的温度、人性的纯度和生命的硬度。郭爱国的《21点整》、红山飞雪的《病房》、邓文静的《共同的家》、王茵芬的《一只母猫的哀嚎》、梁艳的《一份清单》、风铃的《有灵魂的灯》等作品,有嬗变之中的情感摇摆,有迷茫之中的人性百态,也有混沌之中的生命追问,不乏令人警醒的力量。然而,总体看,受微散文篇幅容量限制,有的作品难免会有削足适履和叙事“拥挤”之嫌,有限的文字载不动想要装进去的内涵,读起来甚是费劲,只有线条而缺少血肉。譬如欣赏一位袖珍美女,既要她内容丰盈、仪态大方,还要她线条流畅、性感妖娆,这谈何容易?事实上,许多写作素材具有不可简略性和不可重复性,未必要用于写作微散文,否则就不会有深刻与厚重。有的在场作者把扩写或没有删减的微散文再投向别处,或许是个可以借鉴的方法。


央,有终了、中心和恳求等多重含义。“长夜未央”本是一个哲学命题,它可以是一种“漫漫长夜无尽期”的旷世忧伤,也可以是一种“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豪情怒放;可以是一种“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的神秘探寻,也可以是一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灵魂高蹈。就像史诗《祖母的大年夜》中期待儿子回家过年,却终于等回了女儿的祖母,固执中有悲怆,失落里有惊喜。就像陈卓《两棵树》那样,提前成材而在风雨中折毁的是“壮树”,保存下来并成为风景的恰恰是那棵“病树”,教育得失、改制成败、世事更替尽在树的生长哲学里了。我觉得,小卓子这个“在场少年”连续获奖是本次征文一个亮点。他的才气和底气,来自兴趣广泛的博读,来自开阔无垠的思索,更来自发乎本能的率真。这让我们这些“大人们”欣慰和反思。


任长夜未央,天蒙蒙亮时,东方总会有一颗非常明亮的启明星升起。看涛走云飞,落日余辉里,时常有耀眼的长庚星现身,其实它们是同一颗星——金星,民间也叫它太白金星。在场需要我们太白金星或长庚星一般的光泽,更呼唤“小卓子们”启明星般的朝晖。


长夜未央,星空浩瀚。又一个七夕到来,现实版形形色色“牛郎”“织女”故事早已超过了我们的想象。于是,便有了在场颁奖那天的感慨:


又一次颁奖

相聚农历六月最后一个晚上

这立秋的天气

并没有带给我一丝清凉

俄罗斯世界杯烽火刚刚熄灭

中美贸易战箭在弦上

药神踌躇满志觊觎着票房

疫苗贼眉鼠眼祸起萧墙

一位抑郁症患者依旧在呐喊

一部叫手机二的电影高调登场

这七下八上的天气啊

有多少父老乡亲蹈水赴汤

陕西略阳

四川绵阳

黄河——

长江——

苍茫大地

长夜未央

不怕

前面有璀璨的灯光

不怕

这里有我们的在场

星空下

多少真正情侣在相互凝望

皎皎河汉女

迢迢牵牛郎

……


2018年8月14日(农历七月初四)于卫河之畔


责任编辑:宁静  制作:晓来轻酌)

乔民英作品

乔民英:悠悠乡思隐隐痛——我看近期“在场乡情微散文”写作

在场的你为何满含热泪?——送别十一月

乔民英:岁月,在寒木春华间绽放

远方六问——在场“远方”主题微散文赏读

春天六问——在场“春事”主题微散文赏读

乔民英:最是一年春好处

乔民英:四月,我们的重返与出发

乔民英:破茧成蝶与在场自觉

乔民英:在“微雨·微语”中厘清和提升

乔民英:寂寞夏花与“文人事”——从在场“寂寞夏花”主题微散文说起

乔民英:对八月说“不” ——在场“阳光不锈”主题微散文综评

相约在九月 ——在场“秋影”主题微散文综评

乔民英:彼岸,彼岸——在场“对岸”微散文随笔

乔民英:寒衣之暖与人性之窘 ——在场“寒衣·寒依”主题微散文综评

乔民英:蓦然回首又一年 ——在场“蓦然回首”主题微散文感言

身边杂记——在场“身边”主题微散文综评

遇见在场 ——在场“遇见”主题微散文综评

乔民英:人生如寄,在场无惧 ——在场“如寄”微散文征文综评

乔民英,笔名乔鹰,网名东方飞鹰,河北邯郸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在场主义散文》微信平台特约评论员,《作品》杂志特约评论家,《散文城》微信平台总编(城长)。高级政工师,高级企业文化师。有散文、诗歌、影视剧、报告文学,文学评论等作品多篇。


在场管理团队

总    编:周闻道

副总编:晓来轻酌

赞助人:李玉祥、龚益成、北京了了、蓝鹏飞

在场编校:宁静(组长)、袁志英、钱昀、刘月新、刘小四、偏说、杨培铮、六六、刘爱国、李慕云、李世琼、吴微

在场朗诵:海之魂(组长)、郭万梅、赵文、花语、龙丹、吴海燕、章涛、万军、唐克、万一

在场阅评:郭连莹(组长)、润雨、王茵芬、高影新、鸣谦、楚歌、林中蔓青、齐海艳、赵琳、邓文静、张玖玲

在场制作:四季芳(组长)、刘珍、宋小铭、谭丽挪、董丽、胡君涛、杨惠泽

在场宣传雷永鸣(组长)、张倩男

在场终校:袁志英、杨培铮

特约评论员:郭连莹、乔民英

投稿须知

请勿一稿多投,已在其他公众号发过的,请勿投。来稿请附上120字以内的简介和照片。征文投稿第三天可查看邮箱或群里每日预告;长篇稿件一月之内未发表的,可自行处理。

文章校对后只修改一次,请定稿后再投稿。投修改稿时请一定注明“修改稿”。

长篇稿件要求1500字以上

此为《在场》杂志选稿平台,在场团队有权对文章进行修改和推广,如不同意,请在稿件中注明。

关于稿费

普通作者返一半,贫困作者扣除腾讯运营费后全返。


在场微信平台投稿邮箱:zczy0838@126.com

《在场》杂志投稿邮箱:zczy0838@163.com

在场网站:http://www.zczysw.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