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10年的法务依然无法忍受的律师
如本直播已过期,仍可点击,预约下一场有效直播。
最近因为各种原因,见了不少律师,长了很多见识,但也勾起了我好不容易强摁回去的吐槽欲。
总的来说,我自认为对律师的容忍度还是比较高的:一位律师只要有一两个突出优点,一些鸡毛蒜皮的小毛病都不算事儿。然而律师的一些行为,虽然无伤大雅,虽然不影响案件结果,却特别叫人来气,或者避之唯恐不及。
我就拿自己经历过的,到现在还气犹未消的行为来不完全列举一下。
1
乱收费
不知道是不是B端客户普遍大方,又或者有些律师宰客习惯了,律师乱收费的情形还挺常见。
对于那种固定收费或风险代理的,咱作为客户买定离手,说好多少钱就多少钱,没谈到好价格也怨不得别人,最多气自己尽调不充分,比价没做好。但有些计时收费的,就很爱欺负人。
有一次我收到账单,发现有我参与的某次会议竟然计时1.5小时。而我的calendar清楚地记录着那天只和这家律所开了半小时的会,下面一个小时有别的会议。这种赤裸裸的乱计费,让人忍不住觉得自己的智商被侮辱了。
2
不诚实
有一次我问一位律师,近期有没有跟进我们的执行案子。他信誓旦旦跟我说,刚跟执行法官见过面,还说了一些微不足道的进展。可下午我给执行法官打电话时,发现这位律师最近一个月都没联系过这位法官。这种信口开河的撒谎,只一次就足以破坏我对他的全部信任。
也许有时候律师觉得撒点小谎没啥问题,又或者捏造点事实也不会被发现,但事实上,谎言被无意拆穿的可能性远比想象的高。一旦被识破,辛苦建立的信誉、信任,瞬间烟消云散。
3
没礼貌,没分寸感
因为直播,也因为写公众号,平时经常有新朋友添加我微信。这些新朋友有些彬彬有礼,有些加了之后一言不发。不打招呼不算什么,让人不理解的是,有些人都没说自己是谁,是律师还是法务,就没头没脑、理直气壮地提要求,比如:“元宇宙报告”,我明白他是想要直播时提到的报告,但是你谁呀?连个称呼都没有,你凭啥呀?
还有一些律师也很有意思,刚加微信,就问我是法务还是律师。在得知是法务之后,上来就是:“希望你有案子会考虑我”。喂,你哪个所的呀,你做哪个领域的呀,你是谁呀,我为啥要考虑你呀?你倒是介绍一下自己先呀!
还有一些分寸感不强的律师,明明跟他素不相识,要来公司拜访。我出于礼貌,找了个理由拒绝了。谁知他不依不饶,隔三岔五地发微信、打语音,一副死缠烂打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架势。真让人既头疼又无奈。
4
没责任心
很多年前我因为用了不合适的律师吃了不小的亏。除了聘用的过程被人质疑,更给我添堵的是这位律师对案件毫不上心,请他参加公司会议,老板问起案子他支支吾吾,连基本的主要合同条款都不记得,我在旁边真是又气又急。
还有一个重要的项目,我们花了挺高的律师费找了一个涉外团队,结果当时参与竞标的主办律师签了合同就不见踪影,事情都甩给下面的年轻律师。这些律师没有经验,在参与我们重要会议时英文又跟不上,磕磕绊绊的,害我被老板们一番质问:为什么找这么不专业的律师?那次是我唯一一次立刻解除委托合同的案子。
5
没诚信
我自己很在意信用,答应了的事无论如何要做到,真的做不到也一定提前说明。靠谱的律师,答应周一给你法律意见,他再怎么忙,周日夜里也会发给你。然而有的律师,说了周一给你法律意见,周二还没来,你去问,他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哎呀,我答应的是这周一吗?我以为是下周一”。
同样的,对于那些爱迟到的律师,我一样认为是没有诚信精神,不可委以重托。
6
自作主张
这是个离谱的真事:有个律师在为我们跟进一件案件的执行时,因为不满执行进度,去了高院投诉了执行法官。但他投诉之前完全没请示过公司,我得知后震惊地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理直气壮地怼我:“你是说我做错喽?”我耐着性子问:“你不担心自己之后的执业吗?”万万想不到的是,他说:“怕啥,我是用你的名义投诉的“。真的离离原上谱,气到吐血!
7
低自尊
有些律师你随便聊几句,就不由得肃然起敬。他们身上不仅有着可以察知的专业性,更是展现出了很强的职业自尊,有种不容小觑的力量。
然而还有一些律师,你只要聊几句,就会发现他们的自我认知和察觉他人情绪的能力问题很大。比如有些穿得邋邋遢遢,有些说话神神叨叨的,有些爱八卦,有些爱显摆,有些爱吹牛。
有一次我为亲戚找了一个交通事故律师,亲戚不懂,让我跟这位律师聊聊。谁知道我还没问几个问她,她就突然爆发了:“你不要觉得自己很懂,你那么懂你自己上啊,你找律师干嘛。” 喂,我还没发表任何意见呢!
同样的,不久前我与某位知名律所的一位合伙人开会,寒暄时我提到,他们所里一位女律师在这个领域做得很不错,谁知道这位合伙人勃然大怒:“我们所那么多律师,又不止她一个人会做!“我真是莫名个其妙,直接pass了这位自尊心不知道是过高还是过低的律师。
8
赤裸裸的傻
前几天某位实力坑夫的女士,晒出了老公工资单,引起了轩然大波。但在我看来,那都不算事,毕竟她有理由“无知“。但有些律师的傻,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比如我曾经见过律师在报价文件里提到,自己在某法院”关系深厚“,吓得我拿文件的手都想去消个毒。
还有,前不久某律所给企业家做培训“如何低成本解雇做好员工辞退管理“。讲讲也就算了,这家律所还将培训写成文章发到了公众号上。
对于这种缺少基本sense的行为,客户不躲远点等着引火烧身吗?
分
割
线
你可能还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