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 | 风语筑张树玉:元宇宙重要的接口是XR等技术打造的全沉浸式的场景

东西文娱 2022-07-3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共同虚拟 Author 共同虚拟


导 读

作为国内数字化生态中的代表性公司,风语筑自2017年A股上市以来,持续布局数字艺术相关的赛道和公司。
 
通过一系列的投资与观察,风语筑看到了NFT、元宇宙的趋势与此前布局赛道的关联性,并参与了国内第一个NFT拍卖作品。
 
在共同虚拟“元宇宙,未来之‘应’”会议现场,风语筑副总经理兼首席品牌官张树玉在《当科技与艺术交织 新一代的创造力的迭代》主题演讲上提到,进入元宇宙最重要的接口是XR、VR、AR和MR等技术打造的全沉浸式的场景。
 
张树玉表示,通过“不准停电”展览的实践,看到了年轻人在元宇宙蓄力的一些创意,而这也给风语筑带来非常多的灵感。
 
在会后的独家访谈中,张树玉则表示,未来期待工具的普及。“不管是虚拟人也好,货也好,包括NFT这种金融手段,还有风语筑的场景能力,希望未来放在一起,丰富元宇宙。”
 
点击视频了解现场独家访谈
 
 
主题演讲
 
感谢主办方的邀请。刚才大家看到的视频是由风语筑首席赞助的科技艺术大展《不准停电》。
 
本次展览的主办方是雷电所,成立于2020年,是风语筑资助的一个独立非营利艺术机构。取名“雷电”,是取其物理原理的象征性意义——雷电是云内(艺术界内部)、云与云(跨学科)或云与大地(艺术与大众文化)之间的放电现象,意指了其间的交流、协作与能量的传递。

 
 
 
年轻创造力  
青年科技艺术扶持计划
 
前两天「不准停电」的展览于在上海的明当代美术馆落幕,整个展览展期为38天,展览分为三部分,其中有20强的扶持单元,我们还特邀了14位新媒体专业大咖艺术家参与到其中,以及特设了NFT作品单元。
 
在商业领域,我们2019年成立了一家公司“要看文创”。大家应该对于teamLab都有一些熟悉,疫情后我们开始思考并希望在中国发掘一些新兴的艺术家。
 
所以我们在做扶持计划的时候,其实是在于培养中国自己的数字艺术的IP。整个扶持计划大概持续了半年的时间,通过助力、晋级以及上海的一个月的驻地布展,包括我们整个40多天的展览。
 

我们大概从3月份进入学校,一共在30多所学校进行路演去寻找科技艺术团队进行扶持。

通过路演和报名,我们总共收到了400多件新媒体艺术作品,我们发现实验艺术或者科技艺术在不同的学校专业的命名都不同,也有一些跨学科的学生参与,让我们非常惊喜。
 
学术评委方面,我们邀请到了全中国新媒体艺术界最顶级的老师给我们进行了作品的筛选,也请到了商业导师对于新兴的35岁以内的艺术家进行一些商业方面的讲述以及带领,我们发现其实学生对于这个方面还是非常感兴趣的。
 
本次扶持计划作品征集分为了媒体艺术、数据艺术、交互艺术、跨学科艺术类四种。
 
今天主要给大家介绍的这四个是我们刚刚获得经史子集四个大奖的作品。
 
第一个作品#青年科技艺术扶持计划,经史子集特设奖 ——「经」获奖作品《风铃》,毕业于国美跨媒体系艺术家龙盼带着问题意识进入被污染的田野,将深藏在植物体内的铜通过植物冶金技术提炼成了一颗诗意的风铃。邱志杰老师评语:精卫填海式的一种孤独美。
 
第二个作品#青年科技艺术扶持计划,经史子集特设奖 ——「史」获奖作品《点_字_布》创作小组关注电脑屏幕之外的计算与可计算、数字信号驱动的文化语境中机器与女性的关系 ,技术演进与劳动力再分配等话题。
 
第三个作品#青年科技艺术扶持计划,经史子集特设奖 ——「子」获奖作品《星球日记》,是来自毕业于广州美院艺术家黄天的作品,这件作品模拟了一个机器构成的大脑,讨论当机器有独⽴感官和⾃主意识时,它会如何通过语⾔、⽂字、⾏为、声音、图形符号来解析这个世界。
 
第四个作品#青年科技艺术扶持计划,经史子集特设奖 ——「集」获奖作品《梳头机与假发机器人》,我发现黑白的东西给人的视觉感确实是最强的。作品中头发机器人只要在规定时间内回到机器前梳头,就会得到一段相对自由的活动时间。该作品创建了一个权力阶层和被管理者的 互动场景 。

© 版权归「雷电所」及艺术家所有
 
我们也列了几个特邀单元的作品,有新媒体艺术家刘佳玉老师,即将在上海的誌屋举办自己个展,作品借助科技的手段,将虚拟的流水投射于山体表皮,用虚拟与现实的交叠来呈现历史与未来的作品。还有著名书法家鲁大东与新媒体艺术家马明现场演绎的表演环节。
 
NFT作品单元,邀请到了国内比较顶级的一些NFT的作品,包括宋婷老师的《不存在之花》、李洋老师的《华东地区对话生成灵性体》、刘嘉颖《石币》、还有余璐芸的AR作品《当代艺术生成器》、陈鲍阳《未被伪证》以及余雪纯作品《数字时尚·拟像》
 
我们发现整个展览会看到很多脑洞,非常有意思的作品。包括中央美院副教授李洋老师的《华东地区对话生成灵性体》,他连续画了30余年自己的梦境,NFT出现之后,他就开始上传到平台上。
 
我们在展览期间也举办了NFT相关论坛,邀请了明星姚安娜、张颜齐作为助力官以及邀约AYAYI作为数字艺术推介人和我们跨界联名。

 
 

元宇宙重要接口是场景化能力
 
我们觉得进入元宇宙重要的接口是XR、VR、AR和MR等技术支持打造的全沉浸式的场景。我们通过这一次展览的实践,看到了非常多年轻人即将在元宇宙发力的一些创意,也给我们带来灵感。
 
风语筑跟NFT最先相关的肯定是宋婷老师的这一幅画,5月份中国的第一个拍卖的NFT作品就是被风语筑所拍到的。
 


风语筑是在2017年上市的A股主板,在上市之后我们除了数字化主题空间的展示以外,在商业、文旅和广电等数字艺术方面都进行了不同方向的拓展。
 
风语筑成立17年以来,做了全国1300多个主题化的展示馆,包括非常多的城市馆、规划馆,深入到城市内部,包括这个城市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未来如果我们要进行元宇宙的深耕,这其实是非常好的资源禀赋,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刚刚开幕的迪拜的世博会中国馆也是我们的作品之一。
 


我们在主营业务之外还跟不同的行业跨界,去年我们跟安徽广播电视台做了全国首个沉浸式的直播网红空间。我们的优势是打造场景化的能力,不管是城市化的场景还是年轻化的场景这个AHSPACE也是拿到了很多线上传播的资源,包括To B端的场景使用的资源。
 
文旅方面,利用我们场景打造能力赋能很多文旅项目,比如说衢州的天王塔,它曾经是一个20多年的陈旧的文旅景点,但是通过我们的二次内容开发和技术升级对于文化的更新赋能,把它变成了衢州当地最网红的打卡景点。
 
商业领域我们在2019年成立的全资子公司要看文创,之前一直在给teamLab做虚拟化全国落地的巡展,接下来我们也会持续地利用展览院线的概念,将更多的展览带到全国的二三线城市进行巡展。
 
我们在数字艺术领域其实投资了很多的公司,比如Wonderlabs、OUTPUT、一合梦想、Veer、明道科技等。
 
风语筑在用创意与设计打造艺术与数字生态的超链接,希望我们接下来在元宇宙这一范围,能够多跟大家进行沟通,看看接下来的元宇宙可以怎么打造,怎么好玩。
 
用我们风语筑的slogan来结束我的演讲:好玩的时候才刚刚开始。谢谢大家!
 

部分视频访谈问答
 
EW:针对元宇宙的趋势,风语筑有什么样的布局或者准备?
 
张:在公司层面我们有一系列的涉足,从2017年上市,我们就开始投资数字艺术相关的不同赛道和行业的公司,包括专注于做品牌类交互体验的 Wonderlabs ,数字媒体平台类型的 OUTPUT ,舞美领域的明道科技股份,VR领域等。

我们觉得其实今年NFT和元宇宙的崛起跟之前布局的赛道有一些联络性,包括技术方面和 To B端的,以及我们自身的场景素材库。
 
中国第一个参与拍卖的NFT作品——宋婷老师的《牡丹亭Reve之际目标蝶恋花——信息科技穿透了“我”》作品,就是我们公司拍卖下来的。所以说在新的这种词汇出现的时候,我们的眼光和触觉,包括我们的行动力都是非常的迅速的。
 
EW:希望未来在哪方面有所突破?
 
张:希望在元宇宙这一新兴的场景中手段和工具更加丰富一些,让不是程序员的人或者公司可以进到元宇宙里来,大家一起去丰富元宇宙。不管是虚拟人也好,货也好,包括NFT这种金融手段,还有风语筑的场景能力,希望未来放在一起,丰富元宇宙。元宇宙应该会更加好玩,所以我比较期待是工具的普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