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艺术品迎来新世代周期,“高”价值体系等待成形|泡泡玛特inner flow主理人访谈

东西文娱 2022-07-31

Editor's Note

潮玩系列、艺术品收藏系列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东西消费与科技 Author 东西消费与科技


版权说明:本文所有的图片版权归inner flow所有,请勿随意复制与使用

转载请联系inner flow


泡泡玛特3月底发布的2021年财报中,inner flow的业务第一次被写入。


定位为艺术推广机构的inner flow,以“做年轻人的艺术品”为发展方向,业务涵盖年轻艺术家的孵化和经纪、策展、衍生品开发与销售等。


inner flow的诞生,被认为能有助于丰富和完善泡泡玛特的产品和服务体系,同时泡泡玛特的全产业链优势,也可以为inner flow从艺术家孵化到产品衍生开发与销售提供系统化的解决方案。


inner flow方面披露,目前共签约了20多位85后年轻艺术家,其中全约的艺术家共有4位。 


3月上旬,inner flow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举办了全约艺术家“没影”的首次个展,以“白日梦游”为主题,一共展示了没影创作的近三十件画作和雕塑,并在线上和线下同步开售。


inner flow借此迈开了向市场推送旗下孵化的年轻艺术家的第一步。


也是在这次展览上, inner flow主理人宣毅郎接受了东西文娱|东西消费与科技的访谈,宣毅郎告诉东西文娱 | 东西消费与科技,inner flow的商业前景可能不会“赚太多”,但从文化艺术角度,它有做的价值。


“白日梦游”,今日美术馆展览现场 



    


inner flow诞生

艺术家和用户市场的双重刺激


宣毅郎2011年加入泡泡玛特,主要负责泡泡玛特PDC (POP MART设计中心),原创潮玩IP小野就是其作品。


宣毅郎自2014年以来一直观察潮玩市场的动向。从艺术家端到用户端,他发现正在发生两种变化,这让他萌生了想要成立inner flow的想法。


当下的艺术家端世代迭代正在发生80后、85后、90后艺术家相继进入市场,每一代艺术家都呈现出相应的时代风貌和作品特色,尤其是85后艺术家,创作的作品更契合当下的语境,值得去持续挖掘新一代艺术家的价值。


与此同步的用户端需求在分化和提升。“泡泡玛特把潮玩这一原本小众的艺术玩具很成功地普及给了大众,但随着人们品位的升级,有一部分用户就不再会去满足消费级的产品,而是会去追求个性化的精神满足,比如更高端的艺术品。” 宣毅郎表示。


2019年,宣毅郎将做inner flow的想法告诉了王宁。这个名字直译为“内在的流动”,英文缩写为“IF”,中文名为“一幅”,灵感来自于人们观展时被作品瞬间触动时的心理呈现。


据宣毅郎回忆,他跟王宁说,“inner flow可能赚得不如一套潮玩IP,但从文化艺术角度,它有做的价值,同时还能提升泡泡玛特的品牌价值。”王宁的回复是“做吧”,inner flow便于2020年在内部开始运作,2021年正式成立。


2021年11月,inner flow首次亮相上海ART021,携一众签约的艺术家参展。本身就是艺术创作者的宣毅郎把自己也作为“试验品”参展,展出了部分作品和衍生品。


inner flow首次亮相上海ART021


宣毅郎表示,通过参展主要完成了两个目标,锻炼inner flow的策展能力,和通过试验来进行商业模式的验证。“这次参展,包括自己作品在内的展出作品销售一空,验证了inner flow从设想、模式、到市场都是可以跑通的。




聚焦85后年轻艺术家

差异化的孵化和多元化开发支持


inner flow的业务以艺术家为中心展开,在艺术家的甄选上,宣毅郎设立了两个选择标准。


聚焦在85后。这背后的一个现实原因是年岁上更长、更成熟的艺术家,一般都已和市场上的其它画廊签约,而85后艺术家多还在个人作品积累和IP孵化阶段,与inner flow的合作概率会更大。


也因为年轻,宣毅郎认为85后的艺术家作品更呈现出一种“当代性”,更符合时下的语境,与inner flow想要在赛道上占据的定位——“做年轻人的艺术品”更为契合。



在作品风格选择上,inner flow会倾向选择容易进行衍生开发的艺术流派。这更多出于现实的考量如果是抽象的、印象派的作品会在后期难以衍生品化,难以形成持续流转,所以必然一开始就需要去选择有明确商业属性、符号非常明确、作品容易被大众化、销售预期可能较好的艺术家。


在确定目标艺术家后,与市面上艺术画廊相比,inner flow在围绕艺术家的IP孵化与运营方面,自身的比较优势在于“泡泡玛特的全产业链能力”,艺术衍生品的开发和销售是泡泡玛特帮年轻艺术家实现价值的重要步骤和目标。从IP孵化到衍生品开发、到销售,都能为艺术家提供全流程的“赋能”。具体而言包括:


针对艺术家的创作需求提供差异化的孵化和开发支持。


Inner flow将艺术家分为全约和产品约。对于签约艺术家,inner flow可以为艺术家提供画室,每月发固定工资等,解决艺术家的后顾之忧,让其安心作画。


对于签了产品约的艺术家,inner flow可以通过泡泡玛特的设计及衍生品开发能力,帮助其作品开发成限量雕塑、版画、潮流家居、甚至盲盒等各种衍生品,实现衍生品多样化的价值开发。


“白日梦游”,今日美术馆展览现场


为艺术家提供一体化的策展,销售和变现支持。inner flow计划通过现场、线上、线下三位一体的方式,来刺激艺术家IP从孵化到变现的全过程。


目前,inner flow为每位艺术家策展的频率大概为一人每年一场,以利于创作者与观展者交流,促进艺术家个人知名度的成形。


在衍生品销售渠道方面,inner flow在线上和线下共有两套计划。


线上,inner flow已经上线了官方销售小程序。针对每一位的艺术家个展,小程序都会进行“专门推荐和售卖”,即同时期只售卖这个艺术家的作品,以便更好的进行作品展示和短时间内借势集中销售。


在线下,inner flow透露,计划在一线城市开设inner flow专属的连锁艺术商店,初步设想是四分之三的面积是展览展示,四分之一的面积是销售。


宣毅郎强调,与目前市场上的艺术长廊相比,艺术商店最大的特色是要会布局在商业繁华地段。宣毅郎希望艺术商店能离年轻人更近,离消费市场更近,更能体现出潮流消费的角色引领性。

 



不打扰与不透支

坚持长线思路


宣毅郎现在同时兼任泡泡玛特PDC部门和inner flow部门,他表示在精力分配上,后者会占据70%的精力。在运营逻辑上,他会进行区分。


宣毅郎表示,泡泡玛特大众潮玩线的发展逻辑总体就是产品消费逻辑,会思考哪个产品好卖,怎样的配色和设计会更加被大众接受。而inner flow是艺术逻辑,需要遵循艺术本身的创作规律和经营逻辑。所以,inner flow也设立了两个原则。


体现在在对待艺术家的作品创作上,inner flow的原则是:不打扰,留给艺术家专一的创作时间,把绘画做到纯粹而极致。“inner flow对艺术家日常没有任何要求,也不会干预创作,只会给他们提供一个安心创作的环境。”


在衍生品开发及变现阶段,inner flow的原则是:不透支。


宣毅郎表示,艺术是一件长线的事情,不能在短期内对艺术家进行过度的商业化,对开发和运营周边衍生品要“很小心”。


“尤其对于很多新的艺术家孵化,他的二级市场一般需要等艺术家有大量的作品开始在市场中持有和交易的情况下才能发育,所以还需要有耐心。”



EW-Entertainment近期潮玩 · 相关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