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伟:只用两个教学环节,让一堂课变得生动而有趣 | 名师好课
第15期
亲爱的老师,欢迎来到“名师好课”。今天与您分享张学伟老师执教的《螳螂捕蝉》一课,教学内容来自于苏教版六年级下册。
有幸听到了张学伟老师讲的《螳螂捕蝉》。课讲得生动有趣而又耐人寻味、简洁明快却不失深刻隽永。学生是上课时刚刚见到的,预习只读了读课文,效果却出奇的好。
这节课的教学环节只有两个,一是朗读,二是说话。或者从“用教材”的角度说,一是利用课文训练学生朗读,二是利用课文内容训练学生表达。
在朗读的环节中,读“小故事”时,采取的是“比赛读”——学生比赛,师生比赛,“这个同学读得很好,但是跟我比——还差一点点”,这样幽默的生活化的语言引导学生逐步读好课文。同时,朗读又是和理解融合在一起的,启发学生边读边想,发现“蝉、螳螂、黄雀都是一样——我的眼里只有你”。这样,读悟结合,读思结合,使朗读并不是只停留在声音和形式上。另外,把小故事拎出来单讲、先讲,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为破解文章主题打好了基础。这是一个“妙笔生花”的设计。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i0344bgf3no
读“大故事”时,张老师放手让学生“表演读”——读的要求是“吴王像君王,少年像臣子,每个人符合自己的身份”。在导读中,师生对每一处的朗读都是仔细推敲的,是反复琢磨的,是设身处地进入情境体会人物情感的。因此,读好了,其实内容、人物、情感,甚至含义,学生也都明白了。这也是我一直提倡教师要把朗读和导读作为最重要的一项基本功来练,课堂要把朗读课文作为最核心的环节来落实的原因。我以前说过,读是过程也是方法,读是手段也是目的。张老师看来是深谙其道的,可以说深入了导读的精髓。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03447w5a5k&width=500&height=375&auto=0
值得大家关注的是,“比赛读”、“表演读”,再加上张老师幽默的话语,适时的点拨,使导读怎么看起来都像是一场“游戏”,学生在轻松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加深感悟、提高水平,习得方法。这样的课堂,学生和老师,谁会不喜欢呢?
再看看表达的环节——训练学生说话。今天,因为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上极少给学生大段发言的机会,极少创设这样的情境,更谈不上有什么指导,因此,孩子们基本上都很难说出整段的有序的甚至是有理有据的话来。只会片言只语地“蹦豆子”。这其实是“基本不会说话”。
张老师的“吴王发言”这个设计正是针对这一薄弱处下手的。难能可贵的是,他又是根据课文内容创设了一个情景:让学生以一个最合理的角色(用吴王的口吻)跟“大臣们”交流自己的前后想法、感受和启发。角度选得准,难度自然就降得低(当然,在这之前,教师也有两次说话的铺垫)。所有这些训练,几乎都是在“游戏”中完成的。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u0344kd31ok&width=500&height=375&auto=0
张老师的课堂是指向“语言文字运用”的课堂,也可以说是“语用课堂”,因此,他的教学是简单高效的,也是极接地气的。
谈到“语用课堂”,张老师有自己的见解——“语文课是什么?语文课就是以学习语言规律为目标,以语文活动为载体,从而发展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谈到“积累和表达”的关系,他也有自己的看法——“我们很多老师往往认为,把词语或者语段背会了,就算是积累了,其实这积累的是死语言,根本没什么用。只有在运用中积累的才是活语言,能运用的语言。在运用的过程中积累语言,把积累和运用融合在一起,这样,学生不光记住,还会活用。他们积累的不只是词语和语段,还有它们生活的语境,有它们的用法,换言之,也积累了他们的应用。”
是啊,有了这种“活”的思想,才有那么多“活”的教学设计,“活”的语文活动,也就有“活”的教学效果。
完整课堂实录
长按获取
全国小学语文“十大青年名师”
语文特级教师
本文根据支玉恒老师评课文章整理而成
如果喜欢今天的分享,记得点赞支持
欢迎您留言互动
往期回顾:
何捷:《写熟悉人的一件事》 | 名师好课
韩兴娥:《读论语学成语——雍也篇》 | 名师好课
张祖庆:《穷人》一课还可以这样上(内附视频) | 名师好课
盛新凤:像拍电影一样上语文课,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名师好课
何夏寿:读你,来自梨园的语文 | 名师好课
罗才军:古诗意象的探寻与发现 | 名师好课
陈秀娟:“一节课读一本书”的导学样本 | 名师好课
王文丽:阅读是为了学习更好地生活 | 名师好课
何捷:绘阅读,绘生活,绘表达 | 名师好课
茹茉莉:生发于课堂间的智趣语文 | 名师好课
戈向宏:有一种英语语法课,可以“老师上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 | 名师好课
声明:本文素材已获授权,感谢作者,转载请联系授权。
责任编辑:邹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