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讲得好但学生没收获?一位北京名师的教育进阶之路给人启发

李煜晖 星教师 2019-11-23

图丨花瓣网



“我只觉得自己好像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有幸拾到光滑美丽的石子,但真理的大海,我还没有发现。”

如果牛顿这样说,体现出一个科学家的谦逊,那我引用这句话,则是作为语文老师的实事求是。

从教十三年,面对语文教育的大海,或许我连一块“光滑美丽的石子”也未拾得,但又有什么关系呢?我看见了自己的成长,并将长久伫立在海边,和我的学生,我的伙伴,愉快地玩耍。


老师,讲得真好,但我没多少收获


对课文有精深通透的理解,能站在讲台上,坦然自信地面对学生,深入浅出地讲,条分缕析地讲,旁征博引地讲,声情并茂地讲,使学生听来如痴如醉,醍醐灌顶,欣喜感叹,赞不绝口。

这就是我教书前三年追求的目标。

据我当时的认识,这样的老师是好老师,这样的语文课是好课,这种教法最有效。

当时流行一句话: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这“三怕”恰好是我的“三爱”。

于是,我给自己定了要求:

古诗文须背诵如流,不可依赖教科书和幻灯片上课;

熟读《鲁迅全集》,做好批注,整理与高中课文有关的内容,随时取用;

讲作文,必须在10分钟之内构思甚至口述出一篇一类卷。

“达标”的过程充满辛苦,也充满快乐。

说到辛苦,我不知道现在刚入职的老师多长时间备一节课,查多少文献材料,反正我当时日以继夜地看书、思考。

有时讲一篇课文要读几十篇学术论文,讲一篇作文要从十几个角度设计构思。每有懈怠之心,我就会想起学生求知若渴的眼神——好像鲁迅偷懒时想到藤野先生似的——然后继续挑灯夜战。

说到快乐,探索钻研,对经典课文常读常新,一乐也;侃侃而谈,收获众多粉丝,二乐也;屡“遭”表彰,所有教学比赛都得一等奖,虚荣心极大满足,三乐也。

快乐之后,就有些“飘飘然”,年轻人很容易飘飘然。

直到一天,和第一届毕业生小聚,一位“得意门生”前来敬酒,说:“李老师,您的课讲得真好!”对这种没有创意的表扬,我一向不置可否。

哪知他接着说:“但我没多少收获。”我问其故。答曰:“就是因为您讲得太好!我觉得我们不是学生,好像您的听众,只要牢牢记住你的结论就行。

有时候有问题,有时候想说几句,有时候想跟您辩论辩论,都没机会,有也说不过你,所以收获不大。”

这就有些“尴尬”了。看着学生的眼睛,我突然意识到,过去三年,我是不是太“目中无人”了?当我站在讲台上自我陶醉时,有多少学生的思考被替代了?有多少学生的表达被压抑了?有多少人感觉不好却又不好意思说起?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陆续询问了十几名不同班级、不同类型的学生,收到的反馈颇相似。

惊出一身冷汗!幸好发现得早,不然我得陶醉到什么时候!

语文老师,不是语文好就可以,更要做一个好老师。而后者,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你的课很有收获,但我想更好地学语文


知耻近乎勇。

如何让学生参与课堂?如何由教“书”变成教“人”?这是我第二轮教学思考最多的问题。

之后三年,我开始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并且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我加入“十一五”国家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借鉴多元智能,开发学生潜能”课题组,并承担了一项子课题“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这一阶段的学习和研究对我帮助很大。

更重要的是,我开始尝试把政策和理论研究与教学实际结合起来。

我要求自己“一课一主题”“一课一设计”“一课一文章”:

根据课标的精神,借鉴多元智能理论的观念和工具,把原来主要由我讲授的内容按照不同主题,设计成贴近生活的“情境”、新颖有趣的“问题”、富有挑战的“任务”和广泛参与的“活动”。最后,写一篇总结反思的文章。

这三年的语文课很“热闹”,至少表面上看,课堂已经不再是我的“独角戏”,而成了大多数学生共同参与的舞台。

“以诗解诗”“唱词悟词”“看戏演戏”“为别里科夫画像”“绘制《项链》的情节曲线”“《登高》的样本研究”“寻找《前赤壁赋》的密码”……

对学生而言,上一届的遗憾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很多难忘的回忆。对我自己而言,出书若干,写文章一百多篇,仍旧在各种比赛中拿一等奖,成就感也是有的。

不同的是,这次我没有飘飘然。理智告诉我,热闹的“设计”背后还有很大的问题。这次我选择主动咨询:对两个班学生进行调查和访谈。

一位学生的话让我很受启发:上你的课很有收获,但我还想更好地学语文。

可能出于类似的想法,他们直言不讳地提出了许多意见:


为什么要一篇一篇讲零碎的文章?我想多读书,何时让我们系统地学习一个作家或者读一整本书呢?

为什么好问题都是您自己提出来的?我们不管怎么讨论,最后出现的也大多是您的答案,让我们自己研究问题,你来指导,如何?

为什么学那么多课文,却只写区区几篇作文?学了两年语文,似乎除了考试成绩高之外,没什么学习成果啊!

……



几十条意见和建议,几乎涉及了教学内容、教法、评价的方方面面。有的问题是我造成的,有的则是语文课程和评价机制本身造成的,但归根结底还是我造成的——毕竟我没有试图改变它。

扪心自问:这种对单篇独章的基于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的常规课,真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语文课吗?

课文只不过是个例子,有些选文我自己都读不下去,为什么还要逐篇去教?

这三年的课堂,似乎符合“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学生比以前有更多发言和活动的机会,但多少次,我为了“赶进度”急匆匆抛出准备好的答案,终止了他们意犹未尽的思考?更别说让学生畅所欲言地提问了。

再说写作,读和写是一体两面,除了所谓“作文”,为什么没多训练他们写一写学术论文、研究报告、书评、应用文或者文学作品?

任教全国名校理科实验班的我感到惭愧:李老师,尔志不远也!

多亏我的学生,从那时起,我又有了新的目标:抛开陈腐旧套,系统建设一个让学生满意、也让自己满意的语文课程。

你的专题选修,为什么不在“正课”上


十年前起,我任教文科实验班。这些学生有志于从事文科方向的深造,基础好,能力强,为我要从事的改革提供了便利条件。

最初三年,我试图在选修课上有所突破,我以每学期一门的速度,先后开设了六门专题选修课:

“四大名著专题研究”“鲁迅小说中的爱恨情仇”“史传文学与史论写作”“杜诗欣赏”“文言文精彩语段品读训练”“《论语》讲读”。

这些选修课经过系统设计。比如“四大名著专题研究”,从四大名著中横向提炼24个专题,整理数百篇经典文献,在课上与学生分享和讨论。再如文言文精彩语段品读训练,从哲学、文学、史学典籍中精选了180个相对完整的文言语段,分成18个主题,品读和理解传统文化核心观念……

我之所以不辞辛苦,寒暑假撰写课程纲要,自编教材,是希望能够在选修课这块阵地上找到一条路,一条能够改善学生语文学习的路:

尽量摒弃“碎片化”“浅表化”和“程式化”的语文模式,建构一个综合的学习活动场域,全面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起深度阅读和研究的领域。

遗憾的是,希望落空了。

首先,听课人多且杂。教室里站满“蹭课”的学生,他们来自不同班级,不同年级,甚至不同学校。预期的语文活动难以组织,只能回归讲座模式。

第二,学生投入难以保证,语文考试主要考察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学生大部分精力还在所谓“正课”上。

第三,节假日或学校活动,经常冲占选修课的时间,难以系统实施。

和学生谈起我的苦恼。

有学生说:“学校把课程切分成若干块,好像多学几个模块,加在一起就会收获更大。其实我们学习的时候头绪多了反而不好,既增加了负担,又没有思维深度。如果能跟您学三五个专题,其他的书我们自然会读,文章也自然会写。”

有学生说:“反正高考也不考课文,专题选修为什么不能在正课上?”学生的话再次给了我启发。以知识为纲、以内容为纲、以载体为纲的教学和考试应该改一改了,通过模块累加追求理论合力的课程架构也应该变一变了。但是怎么改,怎么变?当时我并没有想好。

2012年,第三届全国语文专题教学研讨会在北师大召开。主办方请我做专题教学公开课。

公开课我知道,但“专题教学”是什么?在那段时间里,一边读论文,一边做设计,一边做实验,我第一个专题教学“从《祝福》到《彷徨》中的女性诉求”就这样完成了:共20课时,历时一个月。

研讨会上展示了一个“横断面”:70分钟的总结研讨课。这节课没达到我期待的效果,表演痕迹太重——当时的我还不能免俗。

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让我发现了一种整合必修和选修,链接课内与课外,打通阅读与写作,兼顾成绩与素养的语文课程改革新路径——专题教学。

2012年底,在郑国民教授的悉心指导下,我设计和实施了“鲁迅作品专题研读”,并据此完成硕士论文,提出了高中语文专题教学的设计理念、实施原则、基本课型、评价模式和成效分析策略。

基于这种实验范式,2013年至2015年,我开始大幅度压缩必修课中的单篇教学,先后和学生们进行了“余华小说鉴赏与创作实践”“《史记》:整本书的阅读”“思情思美:高中百篇必背古诗词鉴赏”“《论语》的当代伦理价值”“《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等五个不同类型的专题。

虽然每个专题都非常艰苦(单给学生作品写评语,最多时每月有6万字),虽然我清楚地知道这种教学还需要扎实的理论研究,探索普适性的实操策略,但此时的我还是体验到了身为老师的深度满足。

2015届10班毕业生29人,在《光明日报》《北青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基础教育研究》《萌芽》等刊物发表作品37篇。出版作文集、论文集和小说集计110万字,待出版作品140万字。人均写作量超过十万字。有十多位同学在自主招生中凭借专题学习成果获得大学认定……

今年教师节前夕,一位毕业生在她的公众号上写道:“那是人生的一段黄金岁月,提问、写论文、绞尽脑汁地让自己的文字凝练和深刻。如果我今天还能读一点书,写一点东西,想问题稍微深一点,高中时期大量的阅读和写作积累功不可没。而所有这些,我要感谢我的语文老师。”

欣慰之余,我想说,我更要感谢你们。不只这一届,而是所有与我有过交集的学生。我教你们语文,是你们的荣幸,更是我的荣幸。感谢你们的批评质疑,感谢你们的默契配合,感谢你们的相伴成长,感谢你们的真心相待。

愿你们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箴   言

为人师者,当立人格,立学问,立性情。三立之魂在于真,夸饰虚美,枉谈育人。

语   录


1. 我的教育理想:为教育立心,为学生立命,为先师继传统,为国家开太平。

2. 我的育人思想:民主保障自由,自由孕育思想,思想激发创造。

3. 语文不是典型意义上的学科:知识系统不稳定、内容无边界,且单独掌握某些所谓的知识技术系统,并不能有助于阅读和写作素养的提高。这是困扰语文学科的问题,也恰恰是语文学科的魅力。

4. 学习和生活不是对立的两面,会生活,才能会学习;智力和人格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格健全,智力发展才有意义。

5. 学生高考成绩的取得,应该是他们综合素养发展的自然结果。为了追求分数进行集中营式的强化训练,会减低学生对真学问的兴趣,消解他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6. 我不同意将教师比喻成春蚕、蜡烛这些只讲奉献而不断损耗的事物。优秀的教师,应该每天都能看到自身的成长,每个阶段都有研究的主题,每个研究都有行之有效的成果,每个成果都能发挥示范作用,所谓“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7. 教师的幸福不能完全建立在学生的发展之上,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学识、素养和视野。只有自身建树了确固不拔的价值,他的幸福才会源源不绝地滋养自己和他人。

8.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有什么样的学校文化和社会风气,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师。没有民主、自由、开放、包容的环境,不可能有大师。

9. 教师要敢于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谈钱。政府要切实改善教师待遇,增加教师合法收入的渠道,提高教师收入的标准,让教师的心血能够获得应有的回报,让教师能尊严、体面地生活,而不只是在师德上给老师戴高帽子或者念紧箍咒。道在德先,师道没有尊严,师德从何谈起?

10. 我希望学生享有八种权利:提出自己真实问题的权利,充分表达不同意见的权利,选择感兴趣的学习内容的权利,采取适合自己的方法去学习的权利,根据自身水平调整学习进度的权利、用擅长的方式展示学习结果的权利、得到教师个性化指导的权利、得到不同主体和不同视角评价的权利。

11. 读书四要:博观约取,熟读精思,手披目视,口咏心惟。

12. 文章鼎足:情、思、识。情者,意之动;思者,智之端;识者,文之魂。三足立而文章成。

13. 当他遇到人生难解之题时,最信任的人是你;当他取得好成绩时,最感激的人是你;当他事情做的不漂亮,觉得最无颜以对的人是你;当他多年后想回忆学习生涯,第一个想起的人是你……这就是我心目中理想的师生关系。

14. 中国教育有“四害”:不作为的家长,乱作为的官员,不淡定的校长和乱说话的专家。

15. 我承认,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但我要奉劝那些贪图安逸、不思进取的朋友,你不追求最好,就不可能变得更好。

16. 我是一个实事求是的人,如果你觉得我棱角分明,那只是你久违了的真诚。


- END -


本文先刊于《中学语文教学》

转载自“张玉新导师工作室”

编辑丨田佩


星教师投稿邮箱

xingjiaoshi@dett.com


星教师热文

夏天活动

班主任

学生规划

游记批改

5月清单

自救锦囊


 你的专属精品教育生活 


点击图片,或“阅读原文”,一键报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