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庆幸毕生遇此绝学,没有退缩,一直在道中
10.29晚,道中书院•牟学入门精进班(第一期)开班首讲:王欢锋副院长——《牟学四入门导读》
现场速记如下:
1.关于牟学的介绍,季谦先生是讲得最好的。牟著是生命的学问,读牟著,这是起点,是通往生命的大门。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只要我们兴起对牟学对生命的这样一种向往,相信我们可以立于礼,到达成于乐。
2.我2012年开始读牟著,第一本是《中国哲学的特质》。听到牟先生讲“因为是人,所以真正是一个人”,感受到晴天霹雳。
3.不甘心做一个碌碌无为的人,接触到读经教育,觉得自己是体制的牺牲品,甚至带有一种气。大力宣导读经教育,刚开始就是带着这种理气夹杂的生命状态。
4.见识是心灵上的一种契悟,体悟。
我始终坚信:世界上有一种学问可以做所有学问的归宗,甚至所有学问都由它开出。当今之世,能把它讲得很清楚的,唯牟先生一人。
5.王凤仪说:纵使跟不上,也要跟他一两步。取法乎上,就见识而言,牟先生是孟子以来第一人,堪比孔孟,值得我们以他为师,以这种学问为宗。我每年这样问自己,得到的答案都是肯定。
6.自己习气重,但是再大的习气,通过读牟著都能让你生命立起来。牟先生不是在讲知识,而且在用知识的讲法在讲生命的学问。
很庆幸自己那两年多书没有白读,是有读到生命里去的。每当遇到人生的关键抉择时,似乎总有一个人在提点你,那就是季谦先生牟先生。我是比较向往于做学问地,虽然兜兜转转,但从来没有离开读经圈,也是得益于自己读了牟著。
7.在读经路上,你没有读牟著,你就容易被那些有学问的人扭转,而且不仅仅是读四入门,四入门只是开始。做学问、为人也好,都要有对新儒家学问的领悟。没有对新儒家学问的领悟,你就没有对千年书院的坚实信心。
8.学问上遇到困惑,根本原因是生命不通达。生命通达,学问就通达;学问通达,生命就通达。生命与学问是一体的。
一个人太照顾现实,是不容易契入生命的学问的。儒家是有超越的理想,随时照进现实。
9.《中国哲学的特质》与《中国哲学十九讲》对我思辨的影响比较大。《生命的学问》和《人文讲习录》对我生命的感受比较大。读牟先生的书,感受到牟先生是以道自任的。
10.当代新儒家身上都有一股气,勇气,豪杰之气。用牟学这把钥匙打开我们的心性之门,从而建立真正的心性之学。牟著里面晴天霹雳,给人当头一棒的话太多了,如果你读到这没有“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的感受,说明你麻木了!
11.牟著难在你被它表面的知识给吓住了。概念读不懂没关系,你读的是他背后的生命。
12.吃零食,是心灵空虚,空虚了怎么办?读牟著,牟著是精神食粮。(学员:不读就饿)
13.从生命等流而出是没有深浅之别的。《牟学四入门》,看不懂接着看,看不懂跳过去,只要有一句话启发你就有意义。在这里七天只能读一遍,回去之后把它当经典一样继续读。
14.读的时候比谈恋爱还激动,说明你契入了。要拿出谈恋爱的心态读这本书。
15.读牟著,亲近大师的心灵,挺立人生的本源。
10.30上午,牟学入门精进班(第一期)第二讲:道中书院院长助理兰海东老师——《读牟著,人生再无堕落之可能》
现场速记如下:
1. 大学四年学习哲学,感觉与生命不相契。2012年去白羊沟七天的时间读了《大学》、《中庸》一百遍。后参加道中书院高阶二期学习,开始读牟著,在学习中发现,中国的学问是生命的学问,这就是自己想要的。读起来没有疏离感隔离感,重新认识了哲学。
2.好比之前看一棵树是看它的枝叶,读过牟著看到的风景不同,可以看到整体。以前只是关注小我,自我介绍都在说自己,现在再来分享,就发现自己越来越凝聚,思考力也提升了。现在再处理学生的问题,可以直接点中根源,不再绕弯子了。
4.我们读牟先生的书,只是在问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我们愿意吗?我们愿意割下附赘悬疣,我们愿意放下种种羁绊,做一个真人吗?我们愿意每时每秒都从心而发吗?如果你愿意,这一生再也不会去迷茫,再也不会去看轻自己!
5.牟著可以当做枕边书,这样生命的学问读多了就会感觉很亲切,就像爷爷对着自己的小孙子不厌其烦地讲说着传家宝。
6.新儒家的学问只是把人的主体性交还给我们自己。
7.读牟著即使不懂,也要老实大量地去读,去体会。不懂也没关系,多读就好了,应该庆幸毕生遇此绝学。庆幸自己有机缘接触读经,接触新儒家,没有退缩,一直在这条路上走。
8.找到我们生命永不停歇的原动力。艰难困苦是早就料到的,不但不会成为困难,反而会成为前进道路的铺路石。
9.同样是读经典,也会各有不同。临终时,朱熹说“艰难”,王阳明说“我心光明,夫复何求”,我也希望我这一辈子踏踏实实地走,了无遗憾!
10.如果我们通过读牟著,真的立定了自己,为学问打下地基,那我们的方向会越来越清晰,我们走读经教育之路是不会退转的。
12.理性的架构很重要,智及然后仁守。慢慢感到宣导的战略非常重要,用有限的精力做更多的事情。我们在做自己的时候,也是在为国家和民族做贡献。在做宣导的时候,也要去培养有生的力量,薪火相传。
11.4上午,牟学入门精进班(第一期)第三讲:道中书院特约讲师朱永杰老师——《当代新儒家的精神开展》
现场速记如下:
1.来道中,内心战战兢兢,说话要严谨,有根有据,要有本有源。就算错也要错的清清楚楚。
2.只要是学问,一定从人性中来,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明白。我们陌生的原因,没有知识材料的熟悉和逻辑的训练。中西文化是有一些差异的,中国文化重德,圆而神。西方文化重智,方以智。
3.光有一种理想,够不够?不够。你必须得有一种制度,一种客观精神的贯注。主观的理想,需要客观的精神、客观的制度(架构、学问)去充实之。民主政治的建立要用客观的精神完成道德的理想。
4.道中书院是一个既有理性理想、又客观架构的学习场合。冯院长是我见到的理性的架构表现得最好的人之一。
很早就向往道中,我人不在道中,但我心在道中。这个世界,找这样一个地方太难了。常来道中,常在道中,如果你不常来道中,你可能会容易跑偏了。
5. 客观的精神来源于我们的认知心灵,逻辑或思考力。虽然有主观的理想,还是需要客观的架构将你的理想展现于天地之间,付诸现实。
6.道中的班级很多,初中高阶班牟学班,要上半辈子了,很讨厌,但是道中的课程非常有它的架构,每一个阶段都是必须的,可以说当今时代少有。我只要没事就来道中,这个时代找一个这样的地方太难了。
7.思想文化
隋唐时期:印度文化传入与融合
明末清初:西方文化传入
当前时代:西方文化的融合
8.民主制度先行,却没有思想文化的引领,所以民主制度在中国暂时生不了根。怎么生根呢?要完成思想文化的融合。
9.三纲:父子、君臣、夫妇。五常:仁、义、礼、智、信
三纲是有问题的,需要把隶属关系改为平等关系。
10.自由主义,如果建立在天理人性,良知上,就是好的。如果建立在私欲上,就不合理。
11.当代新儒家:根于传统,立于现代。代表人物:新儒家三圣。
当代新儒家既要继承道统,传承中国文化,又拥抱现在西方文化。文化先行,文化在理法界,政治在代表事法界。礼乐的内涵没有仁义充实,就变成了外在的虚架子。
12.儒学第一阶段——先秦儒家。历史背景:春秋 礼崩乐坏。
孔子指点:
一、仁义内涵,礼乐根于人性。人之所以为人。
二、点出文化传统,周文代表中国文化。中国之所以为中国。
孟子一路:性善论,重主观
荀子一路:隆礼义,重客观
13.儒学第二阶段——宋明理学。历史背景:五代十国之乱。
宋明理学:回归儒家,立人极,维护人之所以为人的尊严,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特质。
14.宋亡于元,明亡于清,为何两度亡于异族?
宋明理学太偏重内圣的修养,忽略了外王的事功创建。
清朝,以高压的态度限制知识分子的心灵,所以一直没有好的学问产生。
明末三大儒的努力:顾炎武,黄宗羲,王船山。尝试从传统文化中开出外王。
洋务运动的努力:只看到西方文化的表现,在科技器物上。
太平天国:民族主义,走得普智的路。
辛亥革命:不知道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根源。由对中国的感情发出。提出三民主义。
15.我们作为一个人,是不是应该把人性的全幅意义表现出来?这就是当代新儒家的发展方向。
16.第三阶段——当代新儒家
当代新儒家的态度:以理性的清明来化去感性的偏执。为人类理性而奋斗,展现全幅理性,代表人类文化发展的方向。进行中西思想文化融贯,建立政经制度,贞定科技器物。
17.实践主体也要认识他自己,表现出来,叫认知主体。执定他自己,限制他自己。实践主体生生不已,一直在做创生的工夫。当实践主体成为认知主体的时候,就是实践理性客观化,完成认识他自己的朗现。也叫良知坎陷。
时空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形式条件,就像度量衡。
18.只有当代新儒家的学说是真实的学问,是从人性最深处流露出来,经得起考验。新儒家志业的落脚点:是千年书院与读经教育,可谓是盖天盖地,涵盖乾坤。
19.我的读书机缘没什么好说的,理,自在人心,每个人契入的机缘不一样。根源上讲,我们聚集到这里,因为我们都是“人”,我们都有人性,这是普遍的,是要肯定的。
20.我相信:如果这些学问是从人类的理性而来,我们的理性一定可以了解它!
21.我很珍惜在道中的时间,放下现实的照顾,凝聚自己的心志,是好好研读牟著的机会,很难得。从外界把自己的心灵收归回来,收到自己腔子里,生命比较容易回归到空寂的状态,心灵的感应会很灵敏,心灵的思考很清明,我劝大家多多珍惜。
22.心灵外放,你去追求的那些东西不一定能得到,不一定是合理的。
事如果没有理的指导,你做的事有可能是错的。不知常,妄作,凶。
23.你明白自己才能明白这个世界,回归自己,从内圣中开出外王。
是什么?你可以用感触直觉去了解。为什么?就要你的认识心灵去运转。
24.假如人生来就是无明的,你怎么成为佛?你只能依他,按照康德说,依他是不能建立道德价值界。人本来就是佛、是圣,儒家讲最清楚。每一个教立教基础不一样。从最根本的讲起,圆教只有儒家。但还不是最后的究竟,真正的圆满是涵融其他。当代新儒家就是汇通着讲,讲到圆满。
25.解悟,知性之了解。证悟,理性之了解。彻悟,全体之了解。
26.牟先生的书先帮你建立心灵,再用我们的心灵照察学问在什么分际。
27.要想人生有止处、有定处,要先立志,从心灵最痛切处入手,建立道德的自我。这样就可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就可以颠沛必于是,造次必于是。做一个真正的人,一个真实的人。
11.4晚,牟学入门精进班(第一期)第四讲:道中书院院长助理陈亿挺老师——《牟宗三先生全集导读》
现场速记如下:
1.我们要登堂,还要入室。牟学四入门是开始,要进一步,一定要读《牟宗三先生全集》。
2.2013年在白羊沟师范二班暑期正式读牟学四入门,也是第一次读中国哲学。就《生命的学问》书名这五个字就对我有很大的震撼,因为是人,所以要真正成为一个人。再看《中国哲学的特质》,把握到了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精义。再看《中国哲学十九讲》,纵观地核心地把握住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最后看《人文讲习录》,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凝聚心志,提撕精神,向上一机。
3.2015年在白羊沟第一届牟学班,读了牟宗三先生最重要的著作《心体与性体》三大册以及《从陆象山到刘戢山》,虽然以当初的读经功力未必能懂,但是内心是有触动的,这是儒家乃至中国文化最核心的心性之学。
4.读牟先生《心体与性体》,最触动我的话:象山读孟而自得。读《佛性与般若》,最触动我的话:即九法界而成佛。
5.读《时代与感受》,处处感受到牟先生对国家民族和历史文化的大担当精神,敢于直言,对卑陋尘俗做狮子吼,希望唤醒更多沉睡的心灵。
6.新外王三书《道德的理想主义》《历史哲学》《政道与治道》,本儒家的內圣之学以开出外王事功。
7.牟宗三先生独自一人翻译康德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之批判》。并且吸收消化,著《现象与物自身》《圆善论》《真善美之分别说与合一说》。
8. 把读经教育与新儒家义理全部放到一个大框架里:
一是牟著
二是两大心愿(千年书院与全球读经)
三是新儒家三大志业(道统的继承,学统的开出,政统的完成)
四是儒释道西四家基本原理
五是读经教育五大基本原理(一的、二性、三原则、四标准、无特质)
10.人生的烦恼往往来自于心向外求。尤其是亲人之间,心想“我对你那么好,你为什么对我不好”。要知道,任何人都没有权利义务对你好,即使是最亲的父母、夫妻。
别人对你不好是应该的,别人对你好是不应该的。你对别人好也是应该的,对别人不好是不应该的。
总之,不管别人对你好不好,你都要对别人好。这样你就永远幸福,没有烦恼。
11.大哲学家一般到37岁左右是一个黄金拐点,朱子37岁提出“中和新说”,阳明先生37岁龙场悟道“心即理也”,牟先生37岁提出“良知坎陷说”。
12 儒家从孔子开始“以仁发明斯道”,继而孟子“十字打开”,最后阳明先生“良知圆满之教”。佛家从释迦牟尼开始,继而天台宗智者大师“畅佛本怀”,最后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圆顿圆教”。
道家远从伏羲“灵光爆破”,继而老子“正言若反”,最后庄子“迹冥圆教”。
13.大哲学家,不仅有思辨哲学,还有对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担当,用全幅生命顶上去。今天挂孔子像很容易,100年前谁敢呢?新儒家熊十力先生敢。滚滚洪流,谁能够力挽狂澜,做中流砥柱呢?
14.牟先生仁智双彰,全集都是仁德的展现。文章背后是有气的,浩然正气。站在历史文化立场上讲的,高度不一样,才不会被这个时代风气所裹挟。牟先生离世前自谓:我这一辈子没什么成就,写了几本书而已,但是“古今无两”。将1500多万字的著作置于天壤之间,迷者自迷,悟者自悟,弥补中国文化架构思辨理性之不足。
15.牟先生讲“道德宇宙必然包涵知识宇宙”,难道你不这样认为吗?这些都是在讲我们的本心。王阳明讲“圣人之学,心学也”,可显可密。
16.牟著目录先抄一遍,再买一套,再读一遍,传家宝传下去。
什么时候再出一个牟先生啊?把这些书吃透消化,你才没有白来这一辈子。咬咬牙跺跺脚,下个决心,买一套回家,提撕生命,造福子孙。我相信未来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主流,从我们这里开始,我们都是历史的创造者与见证者。
11.5早上,牟学入门精进班(第一期)第五讲:道中书院金牌讲师薛春黎老师——《我读牟著:生命的觉醒》
薛:睡醒了没有?
同学们:醒了
薛:真醒假醒?
同学们:立起来了
现场速记如下:
1.盘古开天辟地,也不知道睡了多久,有一天醒了,拿一把斧子一砍,阳气上升为天,阴气下降为地,生命比较原始。从混沌到清明。
“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文字记录的现实的东西,人事物,背后透露着超越心灵。
读《五十自述》,在混沌中成长,“在坟间打闹”,描写的是生命原始的混沌,原始生命旺盛,接近于盘古醒之前或刚醒的一瞬间。
为自尊的生存,为生命的不得已,所以在路上。
从初中高中到大学,像一条小鱼到了大海,生命往现实翻了一层。
15年接触牟著,听不懂,但是记住了“活动”、“存有”、“逆觉体证”。记住才有懂的可能。
15年考完研究生没事就到郑州道中书院参加初阶班。前15天不怎么张嘴,后来生命才有一点打开。去年到高阶班生命才有一点觉醒,看《王阳明哲学》讲本体工夫,本体要先立,工夫要从本体上开。有一点明白后,宣导的心才出来。
2.人要醒过来,难;醒过来看见一身病痛,更难。
宣导,就是呐喊于陌生人之中,呼唤大众的觉醒。
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之涕下”。学文学,刚开始觉得陈子昂悲凉,读经之后觉得,陈子昂恰恰是生命的独立,发出的是盛唐之前的第一声呐喊!
人生要有一种孤独的体会。牟先生说:孤独无所谓孤独,人生本来如此。熊十力先生说:人谓我孤冷。吾以为人不孤冷到极度,不堪与世谐和。
向前一步,需要向后好多步,人生向前的动力在向后的一种反省。
3.怎么才算醒来?要体会创生乾元,万物创始,有一种生生不息的动力。超越的觉醒就是心灵的觉醒。
人生有些时候要岐出,犹如树之枝杈之歧出,吸收的阳光雨露都会成为主体的滋养。
你所经过的苦难,经过你一念的活转,成为你生命的价值。这一转,重在本体的洞见。
4.第一,透露真性情。第二,凝聚心志。以生命原初心灵的一个点去做事,一个人生命往里收的越凝聚,将来向外开的越好。生命开拓得有多好,取决于内收的有多深。
一个老师对性善的体贴越深刻,他的教学效果越明显。
第三、尊师重道。尊师是主观的意义。客观法度的意义,叫重道。客观求法。
师友夹持是助缘、增上缘,自身的努力才是本体的工夫。
5.仁以感通为性,以润物为用。生命的自我成长,必然伴随感通与润物。
你自己先觉醒,协助别人也从混沌中醒来做一个清明的人。
孔子周游列国,在幽谷山洞发现一朵丛兰花,“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不管我们宣导不宣导,该怎么做人就怎么做人。
当老师的,是学生给了你第二次学习的机会。
遇到朱老师,我的生命向上又一层觉醒。通过一个人,照见自己的无知,照见自己的混沌。也是因为见到朱老师,我生起了强烈的理想:也要成为新儒家的(青年才俊)
6.人生有挂了空,拔了根。生命回归要先出发,每一个哲学家都在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不难不足以做君子,不经历大浪冲刷不足以做中流砥柱。
牟先生:我们这一代在观念中受折磨,是为了下一代在具体中过生活。
你有超越的理想,却又要在现实中表现,难。
《肖申克的救赎》中写到,“有些鸟儿是关不住的,它的翅膀上永远闪耀着自由的光辉。”我想我就是这只鸟。
7.圣者是有忧患的,可为什么孔子又说仁者不忧?最初是生命自我的原始恐惧。日暮看云,体会天地“于穆不已”,心灵颇有一种感觉在活跃着。
牟先生说:仁,创造之真几,“在我看来,仁就是创造性本身。”
由一颗种子到最后开枝散叶,种子背后(核心精神)是天地的好生之德。
8.天地间最有创造性的人就是仁人,圣贤。要想让我们的孩子有创造性怎么办?向圣贤学习,读圣贤的书,读经典。
9.张横渠说,天之所性者,通极于道,气之昏明,不足以蔽之。每颗种子,无论外壳薄厚,都有一个果仁,可以生发。每个人,无论气质多混浊,都有这点性善之仁德。因此,教育不能放弃任何一个人,老师是随机点化。 老师的职业最接近圣人。
10.真正读了经典之后,发现才可以停一停歇一歇,停在最高的理上,止于至善。
内圣外王:生命先契入真实,向内收摄,然后再从生命之内喷发出来、开拓。
生活只要有一个奋斗的方向,就永远无所谓悲观。困难是困难,但永远不悲观。人要永远奋斗,一天都不能堕落。
编辑:(助教)郑路达
审核:(主教)守真
相关文章:
8、从孟子性善之旨浅谈中华文化复兴之基础在读经教育(在香港孟子学院成立典礼上的演讲)
11、冯文举:读经宣导问题三则
微信名:道中書院
共學適道|守先待後
微信ID:daozhongdujing
道中书院·牟学入门精进班招生公告,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