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清景明”过清明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 Author 敬请关注
/ FLTRP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
点击上方“外研国际” 一键关注微信公众号
清明
清明,人们踏青插柳,扫墓怀祖。一半是春意渐浓,一半是愁思深长。一边是“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一边是“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这复杂的“旋律”是怎样谱就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话一话“清明”。
01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清明将至,天气渐渐回暖,绿意浸染着土地,苞蕾挤上了枝头。“清明”最初是夏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淮南子·天文训》中有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在汉代,清明还没有成为一个扫墓踏青的节日,只是个提醒农事、暗示物候的时间节点。伴随着暖意而来的雨水,提醒着人们新一年农耕的开始。《四民月令》记载:“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民间也有“清明前,开秧田”“清明时节,麦长三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等许多民谚。
术语:节气
二十四节气的简称,是中国传统农历中特有的现象。古人为了能更好地进行农事活动,从长期的农业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用于指导农耕的补充历法。根据太阳一年内在黄道的位置变化以及地面相应发生的气候、物候变化情况,把一年分成二十四段,每一段起始于一个节气,分列于十二个月,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通常均匀分布于每月,月首的叫“节”,月中的叫“气”(每三年会出现有“节”无“气”或有“气”无“节”的情况,这时需设闰月进行调节)。节气的命名反映了季节、物候、气候三方面的变化。反映季节变化的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反映物候变化的是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反映气候变化的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十二个节气。二十四节气在秦汉时期就已形成,两千多年来,既有辅助农业生产的实际功效,也成为中国人所特有的时间观念。
仲暮之交,春色恰倚人意。清明自然成了踏青的好时节。被冬日寒冷束住手脚的人们享受着春天的馈赠,蹴鞠、射柳、斗鸡、放风筝、荡秋千,新一年的活力从此刻开启。清明节俗的形成是“天时”与“人和”的结果,是古人“因时而动”“因时制宜”的生活智慧。
02
寒食与清明的前世今生
踏青插柳的活力“清明”与祭祖扫墓的凄切“清明”是如何合二为一的呢?这就要从“寒食节”说起。相传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为了纪念忠臣介子推,将介子推的忌日定为寒食节,这个日子恰在清明的前一两天。介子推在重耳流亡时,曾割下自己的大腿肉给重耳充饥,他死前留下血书“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尽管寒食与清明在当时已经有了许多瓜葛,但根据记载,清明成为一个节日,并与寒食节相混同应当是唐以后的事情了。《唐会要·休假》:“大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中唐时,两个节日相连放假,节俗也相互混同。相传南朝时有“碰鸡蛋”的寒食节俗,梁朝宗懔在《荆楚岁时记》里说人们在寒食日“斗鸡、镂鸡子、斗鸡子,按《玉烛宝典》曰:‘此节,城市尤多斗鸡卵之戏。’”鸡子、鸡卵,就是我们今天说的鸡蛋。如今青岛等地依旧将“撞蛋”作为清明的传统习俗之一。
术语:清明
中华民族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之一,是中国传统岁时体系中唯一与节气合一的节日,通常在4 月4 或5 或6 日。唐以前,清明主要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反映自然时节的变化,与农事息息相关。唐宋以后,清明节取代寒食节而成为节日,寒食节原有的祭祖扫墓、吃冷食等成为清明节俗的内容。此时万物生气旺盛,人们顺应季节的变化,又有郊游踏青、插柳、放风筝、荡秋千等活动。时至今日,清明仍是中国人生活中具有特殊意义的节日。2006 年5 月20 日,经国务院批准,清明节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两节混同后,寒食节“禁火”“吃冷食”以纪念介子推的习俗,逐渐被更广泛的祭祖祭贤活动取代。“清明”强势上位,成为统领二节的总称。延续至今,清明成为人们约定俗成的扫墓节。除了祭祖扫墓,清明节依旧保留着植树、踏青等多种风俗。因此唐宋的清明诗歌总是呈现出“两极”的情绪,“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白居易《寒食野望吟》)“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温庭筠《清明日》)
或许,人们选择在天朗气清的日子里思亲祭贤,是希望能在生机中获取慰藉,多少安抚心中的离情愁绪吧。
03
“祭祖”是为了记住
扫墓、祭祖是清明节的核心活动,各地也慢慢发展出别具特色的地方风俗:“早清明,晚十一”,河北人的祭祖活动在清明前一周就开始了;福建人保留着不煮食,吃冷润饼的寒食节习俗,上海人则是吃冷青团;晋南地区会在大馍中夹着核桃、红枣等制作“子福”,取意祖宗保佑,子孙多福。在一年活力启动的清明时节,祈求祖先的保佑,这真是一个恰切的时机了。
中国文化讲求“慎终追远”,祭祖从古至今都是极受重视的大事。“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春秋时期,祖先祭祀是与保家卫国同等重要的头等大事。除了四时祭和禘祫祭等常祀外,还有因各种原因不定时举行的因祭。大祭祀礼仪纷繁复杂,参与人员众多。
术语:时
“时”有三种不同含义:其一,指天道运行的时序或规律,如春夏秋冬四时,或昼夜交替的时辰等。其二,指适宜于某种人事的天象或气候条件,如农时、天时等。其三,指人事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时机、时运。“时”的出现与消失体现着天道或人事运行的规则。人应认识并把握“时”及其所体现的规则,采取与“时”相适应的行动。
古人“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仪。”(《史记·礼书》)仪式感追求的背后是深切的情感诉求。如今,土地资源稀缺,祠堂和墓地日渐消失,但人们祭祖怀祖的热切心意从未改变。上个世纪50年代,香港出现了清明思亲法会,人们共享同一个空间,为先人们祈福超度。2010年,深圳市殡葬管理所开通了“深圳微祭奠”微信公众号,市民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在三维实景中进行虚拟祭拜。我们想要记住,也希望被记住,这种情感是古今一贯的。许多流行文艺作品也在不断表达着这样的主题,“只要能被一个人记住,就没有人会真正地死去。”(原晓《时间海》)近来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大热动画片《寻梦环游记》也紧扣着这个话题,“真正的死亡是这世上再没有一个人记得你。”
04
气清景明读万物
“人间三月芳菲始,又是一年清明时。” 一捧鲜花、一炷清香,在绵绵细雨下,清明的传统习俗在一代代中传承。清明节带给人们更多的,当为对丰盈厚重的文明积淀和文化蕴含的反思与传承。这不仅是匡扶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需要,更对激励人们追梦前行具有积极意义。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粹。什么是“清明”?什么是“节气”?什么是“时”?在清明小长假踏青之余,我们也要学习这些古老而又珍贵的文化关键词。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我们要积极传承中华文化的经典。
气清景明读万物,清明之际为大家推荐一本好书——《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前文中“术语小课堂”中提到的术语全部出自该套丛书。《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系列丛书一共将出版九辑,每辑收录100条反映中华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思维方式的思想文化术语,以中英文双语进行阐释。2018年出版的第六辑中收录了“大节”“小节”“象数”“共名”“天人感应”等来自中国先秦到民国时期的文化关键词。这些术语具跨越时空、超过国度之意义,以及富有永恒魅力与当代价值的含义和内容,并已版权输出至22个国家和地区。读者可以通过这些术语更客观、更全面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华民族的过去和现在,了解当代中国人及海外华人的精神世界。
好书
推荐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6)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编
定价:48元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点击图片即一键进入当当网购买界面
在气清景明的日子里,毫不吝惜地表达哀思与怀念,带着勘破生死的豪情,读一本好书,享一次踏青,珍惜这旖旎春色吧。
●●● 外研国际官方微信平台 ● ● ●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