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比较教育研究》2022年06期

比较教育研究 比较教育研究 2024-02-05

全球教育治理研究

国际理解教育的结构间性与比较实践

摘要:“国际理解”既是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目的,也是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方法。结构间性是国际理解的重要特征。国际理解的结构间性是指国际理解发生在两个及以上不同文化与国家之间,具体表现为由理解者及其所在的原生结构、理解对象及其所在的他者结构四个结构要素交互作用形成的四种理解类型和六组理解关系。真切有效的国际理解必须遵循国际理解的结构间性。国际理解的结构间性意味着国际理解教育既是一种国际比较,也是一种教育实践。“比较实践”成为新时代国际理解教育的一种方法理念,这一理念既矫正了当前国际理解教育实践中的无结构理解问题,也回应了新时代国际理解教育面临的复杂挑战。

关键词:国际理解;国际理解教育;结构间性;比较实践

作者:郑富兴,男,四川师范大学多元文化研究中心、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曾军,男,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促进教育发展与变革的全球胜任力培养——“全球教育创新倡议”的课程探索述评

摘要:培养全球胜任力是当前全球教育变革的主题,也是国际理解教育的现实诉求。哈佛大学教授费尔南多·M·赖默斯所主导的“全球教育创新倡议”秉持全球化立场,面向联合国提出的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聚焦如何培养全球胜任力,开发出相对完整的课程体系。该课程设置重视操作性与可推广性,课程实施兼顾“学科融入”与“课程单列”,广泛采用项目式学习、小组合作、社会实践和有组织讨论等教与学方法,突出“做中学”,并提出课程实施的“13步骤”的校本改革主张,集中代表了欧美学界关于全球胜任力探索的前沿。作为围绕可持续发展目标系统研发的课程体系,“全球教育创新倡议”的全球胜任力课程在国际上独树一帜,其后续影响值得进一步关注。

关键词:全球教育创新倡议;全球胜任力;课程

作者:赵章靖,男,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教育学博士。


全球教育联盟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框架、过程与路径

摘要:为加速全球教育恢复,推动全球教育可持续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成立全球教育联盟,创造了后疫情时代国际组织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新范式。全球教育联盟构建了以保障所有学生的受教育权为治理理念、以实现包容且公平的优质教育为治理目标、以“三措并举”的精准式治理为治理方式、以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交叉治理为治理机制的行动框架,并将其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运作过程分为动员、协调、匹配和供给四个环节。同时,全球教育联盟将重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受教育权为基础的全球教育契约、提供免费教育服务助力实现优质教育、利用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全球数字化教育转型、借助科学数据强化全球教育监测视为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全球教育联盟;全球教育治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作者:韩茜,女,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制度趋同视角下世界银行对低收入国家教育影响机制研究

摘要:世界银行雄厚的资金与知识资本使其成为全球教育治理的重要主体,并对低收入国家朝相同的教育模式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来看,世界银行在这一过程中的治理手段包含:通过制定贷款规则、参与拟定项目方案、实施项目监测与评价,行使金融资本赋予世界银行的制度性权力;在低收入国家教育发展方向不明确的情况下,为其提供成功的教育系统模式标准,并铺设其制度借鉴道路;知识资本与“知识银行”角色将世界银行提出的关键目标与实施路径推广为低收入国家广泛认可的“共享观念”。这三种手段分别从发展规则、榜样目标与理念基础方面塑造了低收入国家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制度环境,合力促成了低收入国家教育模式趋同的现象。

关键词:世界银行;教育治理;低收入国家;制度趋同;新制度主义

作者:康云菲,女,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一带一路”教育研究

试论印度对外教育援助的组织及对国际关系影响

摘要:印度作为世界援助体系中的新兴援助国,经历了从受援国到援助国的角色转变,形成了以伙伴发展关系管理局为顶层协调管理机构、以政府主导的多元教育援助项目为主体、以特定区域为对象的教育援助空间、以多样化教育援助方式为特点的对外教育援助体系。印度通过加强教育合作,提升了对周边区域的政治影响力;通过加大教育交流,传播了印度本国语言和文化;通过建设教育枢纽,提升了印度高等教育国际吸引力。印度对外教育援助取得了一定成效,获得了教育援助角色的国际认可与受援国对其合法性的认可,但也面临对外教育援助缺乏整体设计、长远规划、持续动力和援助层次单一的问题。

关键词:印度;教育援助;国际关系

作者:陈琴,女,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徐辉,男,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教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老挝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历史发展研究

摘要:19世纪以来,老挝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经过了“被迫开放”“为民族独立开放”和“为国家建设开放”的发展历程。老挝积极开展与国际组织、中国、越南、日本等国的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合作,获取教育援助,助力老挝高等教育的发展。通过实施教育对外开放,老挝开创了高等教育新局面,高等教育机构多元化发展步伐加快,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程度提升,高等教育法制建设日趋健全,高等教育基础设施和师资建设极大改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民众高等教育的获得感持续增强。

关键词:老挝;高等教育;对外开放

作者:曾丽,女,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中国-东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文学博士;樊庆丰,男,贵州民族大学东盟人文学院讲师;陈华,女,贵州民族大学东盟人文学院老挝语讲师。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合作回顾与展望——基于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的考察

摘要: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对双边教育交流合作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与东盟形成了制度化的教育交流合作框架,建设了多样化的教育交流合作平台,拓展了丰富的教育交流合作内容,深化了多类型的教育务实性交流合作。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合作重视双边高层引领、构建多元主体互动框架和发挥教育交流合作的外交功能。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合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未来,双方应继续完善顶层设计与保障制度,培养复合型国际化人才,以教育为媒深化双边人文交流,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合作;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邵琪,女,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张义民,男,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


东南亚九国教育受援发展形态比较分析

摘要:东南亚9国(除新加坡和文莱)不同程度地依赖教育援助发展本国教育。运用描述性统计和比较分析法,从规模、结构、来源和方式维度探析东南亚国家教育受援的形态,分析表明,2010—2019年间东南亚9国教育受援在规模上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并在同层次发展援助中占据较大比例;在结构上集中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等领域;在来源上,以老牌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为主,但沙特等“自然资源禀赋型”国家和东南亚区域内国家的援助增强;在方式上,以项目干预、奖学金和学生资助为主,较少使用预算支持等形式的援助。中国对东南亚国家进行精准教育援助的策略包括科学分析教育受援国的各项需求,合理制定教育援助规划;准确判断教育受援的结构短板,提供针对性教育援助;把握教育受援的发展动态,选择适宜方式开展援助。

关键词:东南亚;中国;教育援助

作者:杨体荣,男,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博士后,教育学博士。


高等教育研究

资助、雇佣和教育:美国博士研究生助教制度功能之争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博士研究生助教是雇员还是学生的身份争议引起学界广泛关注,这一问题是反思博士研究生助教制度的重要窗口。博士研究生助教的身份之争,表面上是助教和大学管理者对助教教学任务性质的观念争锋,实际上却隐含着助教维护教学权益和大学管理者节约教学成本之间的利益博弈。其根本原因是,在学术劳动力临时工化的危机下,博士研究生助教制度的资助、雇佣和教育功能失衡,雇佣性超越教育性。无论研究生助教被定义为雇员还是学生,研究生助教制度都应平衡好资助、雇佣和教育三种功能,立足于保障博士研究生的教学权益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而非成为节约教学成本的雇佣手段。

关键词:研究生助教制度;研究生雇员;教学权益;培养未来教师;工会运动

作者:杨雪芬,女,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李子江,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美国民间高等教育认证的政府性 

摘要:美国高等教育认证一直被视为民间性的质量保障制度。事实上,该认证还具有很强的政府性,表现为认证机构的准入条件、认证标准的内容、认证中的评定、评定后的监控和惩罚以及认证的基本程序都受到联邦政府的控制。认证的政府性伴随着联邦政府对学生资助的开始而形成,并随着联邦干预的加强而不断强化。政府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高等教育的自治传统,但也存在许多积极的意义。它会促进认证机构提升质量保障的效果,增加认证的公开透明性,维护学生利益,并推动认证理念的更新及机制的改革。

关键词:美国;民间性;政府性;高等教育认证

作者:熊耕,女,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教育学博士。


美国高校教育创业人才培养研究——基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创业硕士项目个案分析

摘要:与创业教育相比,教育创业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开展的时间晚于创业教育,但是发展迅速。美国教育创业开展的背景是创业教育在美国持续大范围流行、美国在教育领域拥有完备的创业生态系统。公益创业者在教育领域中发挥着作为变革的推动者,作为新技能和思维方式的孵化者,作为鼓励实验和终身学习的学习实验室的开发者三种重要角色。世界上第一个教育创业硕士项目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教育创业硕士项目。该项目是工商管理/教育学理学硕士双学位项目,师资力量强大,优秀毕业生众多,灵活性强。

关键词: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创业硕士项目

作者:王文礼,男,江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


金融危机以来美国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发展演变及其当前挑战

摘要:金融危机对美国联邦政府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金融危机后,奥巴马政府围绕提升额度、增加项目、降低申请条件等进行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造成资助低效、联邦政府财政负担加重等问题。特朗普政府以竞争和效率为原则,着力强调市场作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联邦政府财政负担,但又造成学生和家庭负担增加及学生选择性受限等问题。拜登政府吸收了特朗普政府政策的合理成分,在沿袭奥巴马政府时期政策方向的基础上做了很多调整,使高校学生资助政策进入了一个新的政策时期。不过,拜登政府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仍处于建构期,面临众多挑战,其成效和发展仍有待观察。

关键词:金融危机;美国联邦政府;大学;学生资助政策

作者:吕武,男,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常晶,女,杰克逊州立大学教育与人类发展学院高等教育领导与管理系博士研究生。


会议综述

教育现代化:人文、科技与可持续发展——第七届世界比较教育论坛综述

摘要:教育现代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教育发展共同面临的重要议题。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再次促使人们重新思考教育现代化中人文、科技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也更加凸显了讨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意义。2021年9月17日至18日,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在北京顺利举办了第七届世界比较教育论坛,来自国内外近两百位专家学者围绕“教育现代化:人文·科技·可持续发展”大会主题,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作者:刘云华,女,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张馨尹,女,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本文刊登于《比较教育研究》2022年6期,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总发行处:北京报刊发行局

订购:全国各地邮局

邮发代号:2-466

海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

海外发行代码:ZW023

编辑部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政编码:100875

电话:010-58808310

Email:bjb@bnu.edu.cn

网址:http://bjjy.cbpt.cnki.net





往期文章回顾


✦ 《比较教育研究》2022年05期✦ 《比较教育研究》2022年04期✦ 《比较教育研究》2022年03期
比较教育研究

微信公众号-bjjyyj2019

识别右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好文!分享,点赞,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比较教育研究》2022年06期

比较教育研究 比较教育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