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春乃发生》后记 | 本书只是“开端”
“君可见漫天落霞”
——《当春乃发生》后记
文 / 田 雷
(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
*这里所推送的,是田雷《当春乃发生:中国“八二宪制”的诞生与构造(1979-1992)》作者后记的最后一部分,最后刊定版略有字句差异。
(点击图片可购)
当春乃发生:
中国“八二宪制”的诞生与构造(1979-1992)
田雷-著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22年版
2022年12月4日,于我写作的这个当下其实就是本周日,是我国现行宪法通过并公布施行的四十周年。作为一位宪法学者,心里就好像放着一个面向这一历史时刻的倒计时。这个装置一旦于心中形成,就诱惑着我,驱使我回到历史的开端,想要打开历史这个未知的“盲盒”,进入这个新领域,我好像一下子被抛入到我国现行宪法的历史这一时间长河里。就算刚开始,我也很自觉地意识到,我非常享受这个过程,虽说分解为每一个当下,经常是笨手笨脚找材料,是在文献中的山重水复,有时要手舞足蹈地挣扎许久,才能在时间的洪流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
每一本书的背后,都有很多故事可以讲,在此我只能长话短说。本书得以顺利出版,离不开香港三联周建华老师的鼎力支持,也要感谢苏健伟先生,本书脱胎于他的编辑之手,整个出版的过程都得益于他的专业能力、负责态度,以及对我不断拖延交稿的宽容和鼓励。六位前辈学者应邀为本书写作了推荐,感谢於兴中教授、陈弘毅教授、韩大元教授、崔之元教授、张旭东教授、强世功教授,他们都是我所敬仰的老师,有些褒奖的话,我理解为师长对一位后学的关爱,于我而言是一种积极性的鞭策。
我还要特别感谢周顺斌先生,本书封面所用图片,是他的摄影作品《升》——今年暑假,在读一本深圳党史文献时,我同这张照片偶遇,那种由开端所迸发出的勃勃生机,让我觉得可以拿来做自己的文章,前段时间辗转联系到周先生,随即得到他的慷慨授权。《升》这幅作品,拍摄于1984年,两栋大楼之间,一个身穿绿色背心的建筑工人,高举双臂吹着哨子指挥吊车,阳光从左上方打到他的身上,高耸的大楼从他身侧崛起——多年之后,我们仍能从画面中感到一段历史的脉动和力量。
▲
摄影|周顺斌
后记原本是不需要题目的,至少不是必要的。“君可见漫天落霞”,其实是我预留给另一篇文章的题目,只是自己迟迟未能动笔,现在拿来放在这里,既与前文后记算得上贴合,也想着再一次表达对香港文化的热爱。
本后记没有结论,结尾还是回到金庸先生当年的对话吧:
记者问:你的结论是乐观得还是悲观的?
金庸答:非常乐观。对中国大陆乐观,对台湾乐观,对香港乐观,也就是对整个中国乐观。
"我们应该乐观,“香港明天更好”!
2022年11月28日
编辑|一一二四
图片|来源网络
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