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军锋|大学对国家乃至文明的未来承担着怎样的使命,至今仍悬而未决
为什么中产阶级的家长都成了“虎爸虎妈”,作为“直升机式”教育方法的信徒,把孩子们照看得密不透风?为什么这些中产阶级的孩子,虽能在学术履历的“军备竞赛”中脱颖而出,却在青春期时成为前所未见的脆弱一代,从焦虑到抑郁,这一代似乎毫无免疫力?为什么生于互联网时代,孩子们却惯于在社交媒体构筑的虚拟世界里寻找意见的共鸣,面对不同的观点和立场,用举报的方式来消除自己的不安全感?为什么大学也失去了教育者的担当,把学生当作永远都对的消费者,迎合学生成为改革目标,一时间,几乎所有文明传统关于教育的智慧都被抛在脑后?
宛如一本“社会科学的侦探小说”,《娇惯的心灵》一书的作者抽丝剥茧,回答了上述问题,并就“‘钢铁’是怎么没能炼成的”给出了美国语境下的解答。同时在国内语境下,教育问题始终是全民关注的焦点话题,从阶级固化或寒门再难出贵子,到内卷抑或躺平,再到小镇做题家和九八五废物,中文世界内不断出现的新关键词,也在提醒我们,观察、理解并且思考中国自己的教育问题,这是一个极其紧迫的任务。
自《娇惯的心灵》出版以来,学者们围绕本书开展了多次读书会,在“‘娇惯的心灵’ 和人类教育”这一主题下的发言纪实原文刊于《通识教育评论》2021年01期,雅理读书特此转载,与读者朋友们共飨。
YALIPUB《娇惯的心灵》的出版背景及内容概述
文 / 任军锋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副主任,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娇惯的心灵:“钢铁”是怎么没有炼成的?》[美]格雷格·卢金诺夫/乔纳森·海特-著,田雷 苏心-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年版
今天我们围绕《娇惯的心灵》这本书开展一次读书会,希望能将这本书的意义延伸出来,因为这本书与我们大家现在所从事的工作密切相关。
《娇惯的心灵》的英文原版标题为The Coddling of the American Mind,于2018 年出版,2020 年又出了中文版。这本书的英文标题应该借自另外一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标题,就是1987 年出版的芝加哥大学布卢姆(Allan Bloom)教授的The Closing of the American Mind(《封闭的美国心智》)。
《封闭的美国心智》聚焦从二战之后,中经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激情燃烧的岁月,以至当代美国高等教育品质的深刻变化,具体表现为大学教育越来越民主化,课程越来越肤浅,教师越来越迎合学生的学分要求。这一趋势在布卢姆教授看来是导致大学趣味日趋低下的罪魁祸首,青年人的德性和智性趋向低劣化的关键,所以他强调回归伟大经典,接续伟大文明。《封闭的美国心智》出版后一度成为美国的畅销书,引起很大争论,但它同时也是一部非常严肃的学术著作。
《美国精神的封闭》
[美国]艾伦·布卢姆-著 战旭英-译 冯克利-校
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娇惯的心灵》在时间上应该是有意识地接续《封闭的美国心智》,聚焦20 世纪90 年代至今美国大学校园文化生态的扭曲。而直接触发两位作者写这部书的动机是2017年美国社会和大学校园空前激烈的文化冲突。根据两位作者的观察,1995 年出生的孩子被称为“互联网世代”的头生子,他们是在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日新月异的时代成长起来的。2013 年,这一新生代陆续进入大学。结合相关调查研究,两位作者发现,互联网世代大学生的抑郁症和自杀率迅速攀升,所以,这本书以这一现实问题为起点,系统分析并诊断美国大学和美国社会发生的种种畸变。该书属于那种由专业研究者执笔的公共写作,主题有很强的当代性,文笔也很直白易读,其中谈到的许多问题并非美国所独有,对于我们理解中国教育中的诸多问题很有启发意义。
首先,从目录来看,《娇惯的心灵》属于公共写作,称得上一部公民教育读本。两位作者分别从事行为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的实践或研究,对现实问题非常敏感。这本书的总体框架分为四篇13 章,作者从生动可感的日常经验出发,他们发现,当今时代,人们越来越固执己见,人与人之间越来越难沟通,越来越敏感,容易情绪激动,人们说话必须谨小慎微,以免对他人产生意想不到的冒犯,这就是所谓的安全主义文化,这在大学里尤其明显。例如,某位学者如果发表了被指有种族主义倾向或性别歧视的言论,就会被打入另册,其学术言论会遭到同行或学生的联合抵制,演讲现场会遭到各种干扰,甚至迫使主办方取消演讲。大学本该是一个自由探索的学术园地,然而,如今的大学校园里却成为左翼文化群体一言堂,他们容不下任何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立场主张,大学里心平气和的自由讨论越来越不可能,学术被政治化,意识形态化。
基于以上的问题意识,《娇惯的心灵》第一篇从实践中抽绎出以下三种错误观念: 凡是伤害只会让人更脆弱的脆弱人设,永远跟着感觉走的情感推理,非黑即白、非善即恶的二元斗争思维。之后的章节主要是结合具体案例,对上述三种错误观念进行针对性的反驳。
第二篇讲述了这些错误观念在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即第四章的“恐吓与暴力”,主要聚焦大学校园左翼学生群体,对他们不喜欢的言论采取暴力抵制,搅黄当事者的演讲,对演讲者及其支持者进行人身攻击,肆意谩骂,乱贴标签,甚至人身攻击。第五章“政治迫害”,聚焦大学教授群体,他们中的许多人为青年学生树立了非常不好的示范,左翼学者群对自己不喜欢的言论无端上纲上线,任意曲解,检举揭发。第三篇旨在揭示个中缘由,两位作者花了六章的篇幅,分析导致大学校园文化扭曲的社会根源。第四篇是建言献策,其中第十二章“救救孩子”,聚焦中小学和家长,提出给孩子多一些自由玩耍时间,让他们在没有大人监管的情况下组建俱乐部、夏令营,培养社交能力,形成独立判断,独立克服困难,养成自我担当的成熟品格。在两位作者看来,父母的精心呵护使孩子成为永远长不大的“巨婴”,他们的心理始终处于未成熟状态,对他人缺乏信任,对社会时刻戒备,敏感易碎,这应该是导致大学文化生态扭曲的最为直接的源头。第十三章聚焦大学改革,由于学者之间、同事之间、学生之间政治立场的冲突,大学内出现了严重的分裂,对此,作者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原则性的改进意见。
整体来看,这本书可以说既直面问题,又保持前瞻性的乐观。这应该是公共写作的一贯风格,比如帕特南的《我们的孩子》和《独自打保龄球》。这些我们称为畅销书的著作,恰恰是通过它的通俗表达,将很多生动逼真的社会问题系统化、理论化,将专业知识深入浅出地讲出来。我们“复旦通识”丛书中的著作系列,也是强调核心课程的老师能围绕自己的教学,将自己的专业研究深入浅出地且有现实针对性地讲出来,写成类似“轻学术”的著作,做到既富有整体感,又照顾到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节奏。当然,我们也希望此种著述风格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中国专业学者与公众说话交流的主要形式之一。
其次,这里谈谈书中主要针对的“政治正确”问题。“政治正确”的目的本来是倡导文化多元化、多样化,但“政治正确”最后的结果恰恰是同质化、一致化,终至于容不得异见,这就走向自相矛盾。现代文明社会都有政治正确,中国有中国的政治正确,美国有美国的政治正确,它其实是一种相对于以前的社会的人际交往模式的改变,是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更加细腻的交往模式的一种反映和折射。如何用“共情式”的政治正确取代目前占据主导的“共敌式”的政治正确,是摆在每个教育者面前最为紧迫的挑战之一。在教育问题上,《娇惯的心灵》还提到学术圈出现的一个普遍现象,即在美国的语境下教师总体上是偏左翼,更倾向自由主义,他们在大学校园里的主宰地位,使其容不下任何偏右、偏保守主义的立场。本书重点揭示了大学教授群体总体偏左带来的不良后果。作为教师,我们时刻要对自己的立场保持警觉,智性上保持谦卑,思想上保持开放,避免因自以为是而陷入偏狭,作为通识教育的老师,这尤其重要。
最后,《娇惯的心灵》直接针对的是互联网世代,社交媒体的渗透性影响,大学校园围墙开始被打破,大学日趋公司化、官僚化,大学日益被要求服务社会,推进社会变革,但两位作者坚持认为,大学的初心和使命应该是探索真理,而探索真理意味着保障学术自由和言论自由,多元包容,自由开放,大学应有自己的主张,不应是社会的传声筒,甚至政治的仆从。对于两位作者所强调的大学的初心,我们可以提出不同意见,但大学对于一个国家乃至文明的未来,究竟承担着怎样的使命,至今依然悬而未决!
编辑|一一二四
图片|来源网络
往期阅读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