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雅理小宇宙探索编辑部 上线了!

雅理君 雅理读书 2023-09-10


上周六的下午,我一个人跑到电影院,在上映首日看了《宇宙探索编辑部》。片尾字幕打出,我半靠在影院座椅上,恍惚中想到了我们雅理最新同中信大方合作推出的三本书,从《谁都不正常》、《艺术家之死》,到《她之所以为她》。在这些书中,我们也可以遇到各种各样“不正常”的人,感受到某种文化一旦成为主流或被设定为“正常”之后的压迫,体验个体不再“顺从”追寻尊严和自我的勇气,目睹权力、资本或流量的胜者通吃及其对多元性的摧毁。“这不是普通的电视雪花点,这是宇宙诞生时的余晖”,对我们来说,这三本书代表着雅理编辑部的新探索,比宇宙更深广的,是我们的内心以及作为个体的存在,我们在这里尝试着一种新的可能,通过某种严肃甚至略有刻板的纸质书阅读,来触及人之为人最深层且复杂的心底。

下面是guang gao,请雅理的朋友多支持!

YALIPUB


直面问题本身
——雅理的新书单




雅理译丛 ✖️ 中信大方


01

她之所以为她:
女人不是生而顺从,而是变得顺从

[法]玛侬·加西亚-著 黄荭 沈祯颖-译
雅理&大方联合出品


大方/中信出版集团2023年2月01

理解女性为何顺从是走向一切解放的必由之路。

女性不是生而顺从,而是因为被男性以及她们自己的观念所禁锢,从而变得顺从。

如果这个世界希望女性“成为自己”,那么女性首先要找到“自己”之所是。


01

WE ARE NOT BORN SUBMISSIVE

内容简介

想象一下,化妆品、高跟鞋、塑身衣、公主裙、蕾丝胸罩、珠宝首饰、名牌包包……这个丰盈的物质世界和社会文化对女性的期许和塑造;当你生儿育女成为母亲,你感受到“母性”带给你的“痛并快乐着”的充实和满足……这一切的一切是如此自然,如此理所应当。

即使是那些最有独立意识、最具女性主义倾向的女性,也会在不经意间发现,她们享受男性对她们投来的具有征服意味的目光,她们渴望成为伴侣怀中一只温顺的宠物,相比那些看上去更能让她们绽放自我的工作,她们更愿意去干干家务活儿,从叠得整整齐齐的衣服、为家人精心准备的早餐中获得小小的乐趣。这些欲望和乐趣同女性的独立是否矛盾?这些下意识的顺从是天性使然吗?

然而,当我们回到日常生活,关于女性问题的暧昧和矛盾随处可见:人们呼吁女性应该独立自由,应该追求自己的事业,不应该接受男性高高在上、对她们颐指气使;与此同时,社会中又充斥着关于如何成为一个性感娇娃、一个贤妻良母的建议和准则。女性究竟是什么?是否存在一种“女性天性”?这样的矛盾的根源是什么?

作为哲学禁忌和女性主义的盲点,女性顺从在经验层面上的复杂性从来没有被抽丝剥茧、细细分析。追随西蒙娜·德·波伏瓦的脚步,本书作者玛侬·加西亚致力于研究这一现象,研究社会中存在的性别等级是如何深刻影响女性的生存体验,因为理解女性为何顺从是走向一切解放的必由之路。如果这个世界希望女性“成为自己”,那么女性首先要找到“自己”之所是。

02

WE ARE NOT BORN SUBMISSIVE

作者简介

[法]玛侬·加西亚,出生于1985年,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哲学博士,女性主义哲学专家,先后执教于哈佛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目前任职于耶鲁大学。本书是她的处女作。

03

WE ARE NOT BORN SUBMISSIVE

者简介

黄荭,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经过》《闲来翻书》《一种文学生活》《玛格丽特·杜拉斯:写作的暗房》等。译有《小王子》《人类的大地》《外面的世界II》《岁月的力量》《然而》《多拉·布吕代》《两性:女性学论集I》等。

沈祯颖,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法语系,南京大学法语翻译硕士在读。

04

WE ARE NOT BORN SUBMISSIVE

精彩先览

本书旨在探讨西方社会两性关系中女性的顺从问题。这种限定研究对象的方式初看起来似有异性恋正统主义和霸权主义之嫌;但我们认为事实并非如此。

在我们看来,女性顺从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研究对象,原因之一是它既包含结构层面的内涵——这与男性统治有关,也包含个体层面的内涵——因为女性在法律和社会上都享有足够的自由空间,她们的行为可以反映她们的选择。我们可以想象,在非异性恋关系中,顺从的结构性内涵即便不是缺失的,至少也比两性关系中要少得多:关于女同性恋婚姻中家务分配方式的研究寥寥无几,这正说明,同性之间几乎不存在我们关注的两性婚姻中的不平等分工问题。因此,把目光聚焦于两性关系并不是因为我们将异性恋视为标准,而是因为它比其他任何关系都更能反映男性对女性的压迫。

我们将研究范围限定在西方社会,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女性享有的选择自由度越大,她们的顺从就越显得问题重重,越具矛盾性;所以,立足于至少在形式上实现两性平等的社会更有助于我们认识问题的复杂性。另一方面,正如哲学家乌玛·纳拉扬所指出的那样,我们在研究非西方世界中女性自主权时总是无法摆脱两种形象的阴影,第一种是“父权制的囚徒”形象,即受到父权制的强制压迫、完全丧失自由空间的女性——她们被迫戴上面纱、被迫嫁人、被迫待在家中;第二种是“受父权制蛊惑者”形象,即完全认同父权制规范的女性,她们看不见这种制度所造成和延续的压迫,而西方女性却看得非常清楚。因此,为了免受以上两种文化因素的影响,只在西方社会,尤其是法国和美国(我生活的两个国家)范围内进行研究似乎更为稳妥。


02

谁都不正常:
文化、偏见与精神疾病的污名

[美]罗伊·理查德·格林克-著 [德]韦凌-译
雅理&大方联合出品


大方/中信出版集团2023年3月02

抑郁症不过就是心着凉了而已。

人类学者罗伊•理查德•格林克集家族四代人的研究经历告诉我们,我们如何看待精神疾病,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如何看待人类自身。

如果文化曾经将污名化和精神疾病联系在一起,那么,文化肯定也能使它们分离。


01

NOBODY'S NORMAL

内容简介

文化创造了“正常”这个概念,于是一部分人被排斥到社会之外,成为“不正常”的代表。精神疾病生动地诠释了这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当我们谈到精神疾病时,我们知道它是一种疾病,同时我们的社会又将精神疾病塑造成一种人格和道德上的缺陷,这意味着将一个人的精神健康状态等同于社会身份来进行道德评判。如果我们意识到,我们绝大多数人实际上都有些神经质,情绪困扰本就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偏见的存在,就会明白“谁都不正常,谁都不应该感到羞耻”。精神疾病就像感冒一样,不过是一种疾病罢了。

时至今日,在世界各地的不同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挑战刻在精神疾病患者身上的这种污名的烙印。从贝瑟莱姆收容院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从资本主义社会的诞生到战争带来的命运之变,从被割裂的身心到“电痉挛疗法”的魔杖,人类学家罗伊·理查德·格林克汇集家族四代人的研究成果,展现了人们在与精神疾病“污名化”斗争的曲折过程中所取得的巨大进步和遭遇的持久挫折。

02

NOBODY'S NORMAL

作者简介

[美]罗伊·理查德·格林克,乔治·华盛顿大学人类学和国际事务教授。著有《非洲人类学指南》(合编)、《非洲观点:文化、历史及呈现》(合编)、《奇妙的大脑:重绘孤独症的世界》、《非洲的怀抱:科林•M.特恩布尔的一生》、《朝鲜半岛的未来:统一与未终结的战争》、《雨林中的房子:中非农民和采集者的种族与不平等》。

03

NOBODY'S NORMAL

译者简介

[德]韦凌,首都师范大学英美文学学士,德国波恩大学美国学硕士,汉堡大学比较文学博士。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从事英汉、德汉口笔译及翻译学教学工作。著有《<红楼梦>诠释学深层分析》《红楼梦——中国经典的复杂建构》。

04

NOBODY'S NORMAL

精彩先览

我6岁的时候,祖父把他刚刚出版的新书送给我。那是一本关于如何诊断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书。他在书上的赠言中写道:“送给我的孙子,他会将这番事业进行下去。”那时候,我还没学会如何阅读一个完整的句子,于是,他给我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就像他一样,将来我也会成为一名精神科医生。我将会是我们格林克家族第四代精神科医生。

但是,我并没有成为精神科医生。

当然,我的家人对此都感到非常失望。不过,我娶了一位精神科医生,并且,我自己也成为一名研究人类精神健康的人类学家。如此,就算是给家人的一种补偿吧。这本书既涉及精神病学,也涉及我的家庭,所以,实际上我还算是完成了“将这番事业进行下去”的任务,继承了我们家族的职业遗产。从我的曾祖父朱利叶斯·格林克(Julius Grinker)一直到我本人,几代前辈的生活和工作充溢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我的曾祖父生活在19世纪后期,是一位神经病学家和心理分析医生。他认为,精神疾病患者发病的原因在于他们生理上的缺陷,而我本人对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东亚地区的孤独症的跨文化研究成果则反对这种在科学上早已过时的观点。

这本书记述了从过去到今天的许多文化和历史线索。今天,在世界各地的不同社会生活中,人们都在挑战几个世纪以来刻在精神病患者身上污名的烙印。尽管我们尚未将这些现象全部付诸文字,但是,在我所接触到的大多数人中,甚至在医疗保健贫乏的低收入国家里,人们都已经感觉到了这种积极的转变。在美国,尽管有60%的精神疾病患者仍未获得精神健康的专业治疗,但精神疾病作为人类的疾病正在迅速地、越来越广泛地得到人们的承认,并且成为人类健康状况中可见的一部分。我们都承认,精神疾病的发生比我们以往想象得更加普遍,而且,无论是对于我们个人,还是在我们与他人的社会关系中,精神疾病对我们所有人都会发生影响。

的确,我们已经难以想象,还有什么人与精神疾病没有关系。在21世纪,很多我们所敬佩的社会名流,如嘎嘎小姐(Lady Gaga),还有游泳健将迈克尔·菲尔普斯,都曾公开谈论他们各自痛苦的情感挣扎。同样,与他们的父辈相比,千禧一代则更容易自愿地公开自己精神疾病的诊断,并积极地寻求治疗。很多人,就像我患有孤独症的女儿伊莎贝尔那样,反而更乐于强调精神疾病给他们带来的与众不同和特立独行。而在几十年以前,它们却都是人们必须因此感到羞耻的疾病。

这些进步向我们表明,我们不应该向污名(stigma)现象缴械投降,以为将精神疾病患者和另类人士边缘化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污名现象并不是生理现象,而是人类社会中的文化现象。它是我们在各自的社会环境中的一个学习过程,而我们也同样能够改变我们教育的内容。然而,只有当我们了解了对于精神疾病患者的污名化历史之后,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地针对那些制造污名伤害的社会力量采取行动,帮助加强减少污名现象的力量,并对那些阻止患者得到专业帮助的壁垒大喊一声:“到此为止!”


03

艺术家之死:
自媒体时代创意人士的生存处境与未来

[美]威廉•德雷谢维奇-著 陈嘉艺-译
雅理&大方联合出品


大方/中信出版集团2023年3月03

数字、资本统治的时代,人人都是艺术家,也就没有人是真正的艺术家。

一部反映当下创意人士生存状态与时代变革的作品,一部透过创意群体,揭示数字时代下,你我即将或正在面对的现实。


01

THE DEATH OF THE ARTIST

内容简介

艺术家如何在数字时代谋生?你会听到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

一种来自硅谷:当下是做艺术家最好的时代,有一台笔记本电脑,你就有了一间录音室。有一部iPhone,你就有了一台摄影机。创作几乎不需要什么成本,互联网发行作品也是免费的。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只要发挥创意、发布作品,你就有可能成功。

一种来自艺术家自己:的确,你可以发布你的作品,但谁会为它买单呢?音乐、写作、视频、图片都是免费的。数字内容早已被变成免费的晚餐。

如果艺术家在文艺复兴时期还是匠人,在19世纪还在流浪,在20世纪趋于职业化,那么在21世纪,艺术家则受到了经济环境带来的严重冲击。我们先有了快餐,然后有了快时尚,现在又有了快艺术:快音乐、快写作、快视频、摄影、设计、插画等廉价创作。这些被快速消费的艺术品,让我们随心所欲,狼吞虎咽……

然而,在这个被数字、资本统治的时代,又仅仅是艺术家才如此吗?我们每个人恐怕也将或正在面对这样的现实。

02

THE DEATH OF THE ARTIST

作者简介

[美]威廉•德雷谢维奇,美国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最佳评论奖”得主,曾任耶鲁大学英语系教授。他的作品常年发表于《大西洋月刊》《纽约时报》《哈泼斯杂志》《国家》《新共和》等媒体。著作《优秀的绵羊》和《简•奥斯汀的一堂课》曾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

03

THE DEATH OF THE ARTIST

译者简介

陈嘉艺,美国芝加哥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博士候选人。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04

THE DEATH OF THE ARTIST

精彩先览

艺术家获得报酬的方式(及其报酬的多少)影响着他们的创作:让我们得以亲身体验的作品或是标志我们的时代、形塑我们的思想的作品。事实总是如此。艺术可以是永恒的,因为它超越了自己的时代。但像所有人类的产物一样,艺术品总是顺应时代而作,它所处的种种环境决定了它的形态。人们往往选择否认这一事实,不过艺术家们都懂。我们越是理解我们所认可的东西,就越不理解我们所不认同的。真正的原创性艺术,那些实验性、革命性、新潮的艺术,总是微不足道的。在利于艺术发展的时代,人们可以接受更多类型的艺术创作,在这样的时代,只要这些作品可以延续,或者说只要艺术家能坚持下去,它们总会得到认可。不过在不利于艺术发展的时代,人们能认可的艺术创作则越来越少。在21世纪,我们还能接受怎样的艺术呢?

文艺复兴时期的赞助人、19世纪的中产阶级戏迷、20世纪的大众群体、公共或私人基金会、赞助商、收藏家等,这些金主直接或间接地决定了艺术家该做出怎样的作品。21世纪的经济不仅从艺术界大量吸金,也以不经意又还算积极的方式操控着艺术界的走向。以众筹网站为代表,新的资金源出现;私人赞助等旧有赞助形式回归;品牌艺术或是企业赞助等形式被巩固,而院校聘用等形式被弱化。这些变化也影响着艺术创作。

在本书中,我将重点着眼于这些变化。通过互联网,每个人都可以不经任何中介直接与观众,也与艺术家接触。网络抑制了职业艺术创作,但它也催生出一批业余艺术家。网络偏好高效、简洁与重复,也热衷新奇又富有辨识度的作品,而它最重视的是灵活性、多功能与外向性。所有这些(此外,还有更多的网络特性)都在改变我们对艺术的看法:什么是好的艺术?什么才算是艺术?

艺术本身还会继续存在吗?我所指的不是创意或是制作,如演奏音乐、画画或是讲故事,等等。这些我们一直在做,也还会一直做下去。我指的是18世纪以来才出现的关于艺术的特定概念,是大写的艺术(Art):具体来说,艺术是指一个可以建构意义的自主领域,它不再从属于教堂和国王的旧势力,抑或是政治与市场的新势力,不再对任何权威、意识形态,或是艺术大师负责。根据这样的概念,艺术家的工作不再是取悦观众或是追捧任何信仰,不再是赞美上帝、某一团体,或是赞助的运动饮料,而是为了表达一种新的真理。那这种艺术还会继续存在吗?

我和另一位独立音乐界的大佬基姆·迪尔(Kim Deal)交流了一下。[她同时是小妖精乐队(Pixies)和饲养员乐队(The Breeders)的成员。]迪尔在俄亥俄州的代顿(Dayton)长大,在50多岁时她又回到了那里生活。她将自己比作中西部工业城市的工人,更确切地说,是后工业时代中西部地区的工人。这并不是在自怨自艾。她告诉我:“我就是名汽车工人、钢铁工人。尽管工业生产已经成为过去,但我还是其中一员。”只不过音乐不是挖矿或是落后的工业生产。我们可以不再依靠那些落后的工业生产生活;我们也找到了煤的替代品。但是音乐却不可替代。你每天会花多久消费艺术?不光是视觉艺术或是高雅艺术;而是所有的艺术:书、电视剧、音响里的爵士乐、耳机里的歌曲、绘画、雕塑、摄影、音乐会、芭蕾、电影、诗歌、戏剧,等等。不用说,每天都会花上几个小时吧。如果再考虑一下人们现在听音乐的方式,可能我们醒来的每分每秒都可以被计算在内。

我们的生活中可以没有职业艺术家吗?那些科技的布道者会让我们这样想。他们坚持认为,我们回到了业余艺术家的黄金时代,就像那些在美好旧时光里进行的民间创作一样。那么,在你消费的各种艺术里,有多少是出自业余艺术家之手呢?除了你室友的乐队,可能少之又少。你是否看过你表亲的即兴乐队?那是你想要的艺术吗,不只是余生,也会在未来存在的艺术?的确,任何东西都变得唾手可得,但是你又能接触到什么呢?别人室友的乐队?伟大的艺术,甚至只是好的艺术,都需要一些人把自己绝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艺术创作中,也就是说,需要靠的是职业艺术家。对于那些投身艺术创作的人来说,业余的创意固然不错。但是,这不能与货真价实的艺术相提并论。

编辑|一一二四

图片|来源网络

往期阅读

点亮,看更多优质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