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赐琪|教师要在教学中占据主动,不能随波逐流、讨好学生
为什么中产阶级的家长都成了“虎爸虎妈”,作为“直升机式”教育方法的信徒,把孩子们照看得密不透风?为什么这些中产阶级的孩子,虽能在学术履历的“军备竞赛”中脱颖而出,却在青春期时成为前所未见的脆弱一代,从焦虑到抑郁,这一代似乎毫无免疫力?为什么生于互联网时代,孩子们却惯于在社交媒体构筑的虚拟世界里寻找意见的共鸣,面对不同的观点和立场,用举报的方式来消除自己的不安全感?为什么大学也失去了教育者的担当,把学生当作永远都对的消费者,迎合学生成为改革目标,一时间,几乎所有文明传统关于教育的智慧都被抛在脑后?
宛如一本“社会科学的侦探小说”,《娇惯的心灵》一书的作者抽丝剥茧,回答了上述问题,并就“‘钢铁’是怎么没能炼成的”给出了美国语境下的解答。同时在国内语境下,教育问题始终是全民关注的焦点话题,从阶级固化或寒门再难出贵子,到内卷抑或躺平,再到小镇做题家和九八五废物,中文世界内不断出现的新关键词,也在提醒我们,观察、理解并且思考中国自己的教育问题,这是一个极其紧迫的任务。
自《娇惯的心灵》出版以来,学者们围绕本书开展了多次读书会,在“‘娇惯的心灵’ 和人类教育”这一主题下的发言纪实原文刊于《通识教育评论》2021年01期,雅理读书特此转载,与读者朋友们共飨。
YALIPUB《娇惯的心灵》的社会意义及其理论困境
文 / 梅赐琪
(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中心主任,
公共管理学院常聘副教授)
[美]格雷格·卢金诺夫/乔纳森·海特-著
田雷 苏心-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年版
首先,从正面来看这本书非常深刻地揭示了美国的“政治正确”所带来的问题。美国政治极化的结果是导致人人都有强烈的道德正义感,认为大家都理应明白自己认同的那些道理。极化最终导致了彼此之间的不理解,人为地设置了很多屏障。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进步主义的狂飙在美国其实一直没有结束。若继续这种进步的方式,最后将在整个社会形成一个强烈的政治正确的屏障,这个屏障将阻碍自由思想,并在很多时候成为持续打压异己的工具。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本书对于美国当前政治正确的危险程度进行了非常深刻的揭示。
从另一方面来看,这本畅销书也有过于耸人听闻的一面。之所以这么说原因有两个。
第一个原因是,它并未提供一个合适的替代性方案。书中提到我们的孩子应当拥有更多的玩耍机会和自由,而不应该为了上更好的学校而被送去上非常多的培训班。这个提法放到现代社会,无论是从需求端还是供给端都很难实现。首先是需求端,在座的各位都是大学教师,我们都反对给自己的孩子施加太多压力,反对上太多的培训班,但问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又都想将自己的孩子送去更好的学校,所以是一边批判,一边又不得不把孩子送去培训班。其次是供给端,现代社会确实是一个远比以前更危险的社会。当人类之间的交往变得越来越密集之后,这个社会也就愈发变成一个危险的场所,我们没法放心地让孩子们自由地去玩耍,由此,我们不得不遵守安全的原则把孩子“娇惯”起来。
第二个原因在于,本书中提到的问题本身或许就是没有答案的。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更加体会到热力学第二定律对于我们思考社会的特别意义,“熵增”过程是很难被逆转的。我们竭力地在阻止“熵增”现象发生,但似乎又永远阻止不了这件事情的到来。从政治正确本身来说,它一方面是有危害的,但是另一方面来说可能又是必须的。所以我们不得不忍受它的存在并一步步把社会推向对立。我们设想一下,世界上如果没有政治正确,那或许情况会比有政治正确更为糟糕。比如对于弱者的关怀、对于不同取向的认可、对不同肤色人种的关心等。这个政治正确积累的过程,就很像“熵增”的过程。往一个方向上的不断发展一定会带来的新的问题。《娇惯的心灵》让我们看到的可能就是对于政治正确的反动,也可能标志着一种新的政治正确的形成,即反政治正确的新政治正确。
所以,这本书中的内容确实反映出了作者对美国教育中政治正确问题的反思,但是书中并没有提出实际可行的解决方案。
但这本书确实引发了更多的思考。比如我们的孩子相较于我们这一代,是变得更脆弱了,还是更强大或者狡猾了? 当前还有另一种观点认为现在的年轻一代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与这本书中的观点构成了矛盾。一方面,这本书告诉我们,由于我们对自己的孩子保护得太过,孩子变得比以前更脆弱;另一方面,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一类观点表示,我们的孩子变得比以前更功利、更现实、更“坏”了。
这个悖论可能暗示了另外一种可能性: 我们对于孩子或者“娇惯”或者“精致利己”的担心可能都过于悲观了。从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角度来讲,似乎每一代成功的人都是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到了最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们并不能因为这一代人有条件比我们那一代人更精致,就指责他们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因为如果情境互换,批评者可能也会变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对于“娇惯”来说,也是如此,因为每一代人看起来都比上一代人更娇惯一些。
也许,我们的悲观不是没有理由的。但是却不应将这种悲观强加给下一代。我们恰恰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宽容,因为他们并没有比我们做得更不好。或许人类的未来真的很让人悲观,但是面对这些社会问题,我们所能做的就像应对气候变化一样,只能减缓,而很难根治。人类的真正意义可能就在于,在不断创造的同时产生新的问题推向未来解决。我们应该给予下一代更多的宽容和希望。
最后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看了这本书我也有一些想法。从教育者的层面来说,教师一定要在教学中占据主动,不能随波逐流,讨好学生。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老师自己的学养之外,教师自身的连续性也很重要。最可怕的是教学内容和目标的不断变更。按照行为心理学的理论,在教育中稳定学生的预期非常重要。比如,一个学生选修某个教师的一门课程,如果他的预期成绩是一定会得A,结果没得到,那就会造成他的痛苦;而如果他选修这门课的时候认为尽最大的可能也只能得B,结果出乎意料地得到A-,内心就会非常高兴,可能就不会对着“A-”脆弱了。
在管理者的层面,我们现在都在强调学生个性化的培养,但与此同时,现在的学校能不能容忍有个性的教师呢? 只有先有有个性的教师,才有可能培养出有个性的学生。现在的教育管理中有一种市场导向,把学生定位在“类顾客”的角色上,一切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这种管理逻辑与教育逻辑是有冲突的。当然,现在的学校领导者非常不容易,既是经理人,又是管理人、教育者。但是希望可以倡导一种教育家的精神,能够在学校中容忍有个性的老师,从而为学生提供可以言传身教的个性化榜样。
编辑|一一二四
图片|来源网络
往期阅读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