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冲上中国动画影史第二名!独家专访《长安三万里》导演幕后创作的故事!

wuhu小精灵 wuhu动画人空间 2023-08-31

wuhu专访


《长安三万里》累计票房17.69亿

成为中国影史动画电影票房第二名!



李白、杜甫、高适、王昌龄、王维

……

这些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的大诗人们




《长安三万里》以高适的视野切入

却着意渲染了诗仙李白的一生



“人人心中都有一个李白”

你心里的李白 是什么样的?


是如“我辈岂是蓬蒿人”般自傲?

是如“孤帆远影碧空尽”般浪漫?

还是如“千金散尽还复来”般豪迈?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所有的艺术都是创作者思想的延伸”


是不是能够触及观众

不仅取决于技术上的成熟度

更加取决于思想上的深度!



对于支持《长安三万里》的观众

他们说

因为有这些可爱的观众,才成就了长安!



没错!!在这里,wuhu有幸邀请到了《长安三万里》的谢君伟导演和邹靖导演进行专访,请他们来分享《长安三万里》创作背后的精彩幕后和超多彩蛋!!相信小伙伴们一定会感到收获颇丰~


谢君伟导演(左)和邹靖导演(右)


《长安三万里》主创合影



.

3

2

0

2

wuhu专访

第408期

采编 | Ava



PART 01


想知道

《长安三万里》的制作幕后吗?


艺术意境


WUHU:恭喜《长安三万里》拿下了中国动画影史第二名的好成绩,来自各行各业各个年龄层的粉丝们引经据典地争论,为了讲述好这则故事,团队在画面设计过程中采用了多种艺术风格以及表现形式,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长安三万里》的美术风格建立是一个怎么样的过程吗?可以从角色设计、场景设计都展开讲讲这幕后的设计过程吗?



谢君伟导演:《长安三万里》是追光动画新文化系列的第一部作品我们在讲述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伟大诗人们的故事,所以在美术风格上我们也做了很多的探索。整个影片围绕着唐风、诗意、壮美、考究、浪漫这几个关键词进行展开,想呈现出具有东方意境的美术风格。


从角色设计层面,为了还原大唐气韵,制作出符合我们心目中理想的大唐人物形象,团队前期做了非常充足的准备工作。
我们去了陕西历史博物馆,也参考了很多史料,我们从唐代绘画、古俑、壁画中萃取灵感,还原了上半身微长的造型特点,突出了唐代尚武自信的精神气质,确定了男性雄壮,女性丰腴的形象设计理念。


影片由于是动画历史类型,伴随着李白和高适的一生友情展开,横跨了两个人的一生,引出了唐代众多璀璨群星,时间跨度大,出场人物众多,是此片的特点也是难点。高适在影片中有25个不同状态的版本,李白也有15种版本之多,这在动画电影上是很少见的。


同时我们也要赋予众多角色不同的形象特征,潇洒的李白、耿直的高适、高冷的王维、顽皮的少年杜甫等等,我们希望把这些熟悉又陌生的唐代群星活灵活现的展现在观众面前。


从场景设计层面,团队依然从唐代古画中提取灵感,从构图,色彩,光影各个层面提取要素,放入到我们的三维画面呈现中,大家能看到我们很多的画面构图比较平面,有一些留白,这是刻意为之。

同时,片中还有对诗词的诗意表达,既有《黄鹤楼》《燕歌行》一些水墨质感的呈现,又有《将进酒》天马行空的奇幻画面,这是我们对于诗人诗词的再解读。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带给观众具有东方意境的画面感受。

同时,影片的一大挑战在于我们跟随众诗人的脚步去游览大唐南北,呈现出壮美的大唐,体现出不同地域的特点,我们从文献、采风了解当时唐代各地的特征,最后才有了繁华的长安,温柔的扬州,辽阔的塞北,险峻的云山城和泸水关等各具特色的场景。随着影片的深入,让观众能够和诗人们一起游历,梦回大唐。








场景设计


WUHU:影片的场景设计里跨度很大,有长安、扬州、蓟北、松洲、黄鹤楼等,还有水墨长卷中的各地风景绘制,可以分享一下团队们整个场景美术设计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吗?



邹靖导演:《长安三万里》关于场景的设计、包括服装、道具等细节的设定,从大的角度上来说,整个过程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对信息的学习和收集,因为这个电影涉及到大量的知识,除了历史文化方面,还有当时唐代的建筑样式,地域分布,地理形态,山川的不同样貌,以及植被河流的细节等。那时候的天空也跟我们现在的不同,没有这么多光污染,所以总能看见皎洁的月亮。



那么首先需要我们进行大量的研究和学习,我们做了几方面的工作,一是研读大量的资料,包括古代和现代的,有书籍,论文,古画和文物的资料,以及唐代文化和社会学的大量文章。比如人物比例的由来就是参考了唐俑,片中马的形象其实参考了昭陵六骏石刻。


唐俑


当时的地域分布和现在有很多不同,各地的叫法也不同,我们依照资料重新绘制了唐代地图,并且按故事发生的地方标注了详细的线路规划。包括对唐代建筑屋檐斗拱的特点,灯笼的样式等等都进行了大量研究,因为数量庞大,我们特意成立了读书会,一起分享汇总。


第二个就是请教专家,长安的制作一个特点就是我们借助了很多外部的力量,专家、学者和礼仪老师给了我们大量的建议。像我们多次提到的吴指南幕那一场,倒米酒的祭祀方式,包括当时人们的饮食习惯,比如胡饼、蒸饼和汤饼经常出现在餐桌上,还有少年高适广陵服丧那场,送葬人员衣服的样式等。


繁华长安


第三个当然就是制作电影的传统—-采风。我们的确去了不少地方,受到了太多启发,像松潘古城,因为现在很难找到唐代的关卡建筑,我们把无人机升到高空,观察古城城墙的布局,想象如果依山而建是什么样子,这帮助我们设计了云山城和泸水关。

而且采风获得的资料一直伴随整部电影的制作,云山城的城墙渲染出来之后,墙砖的布局很琐碎,很乱,我们就又回去翻看城墙的照片,虽然因为资源的关系没有修改模型,但在材质和光影方面进行了调整,最后让城墙显得比较整体。


云山城


上面说的主要的是对信息的学习和收集,但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还是第二个层面,我们要如何处理这些信息,或者说我们的美学表达角度是什么样的,《长安三万里》一直想追求的是一种东方意蕴的美学表达,悠远绵长,我们要提出一些东西,弱化一些东西,让画面显得整体,有一种历史的质感。

那么这个主要就是在电影的BIBLE阶段确立的,我们的故事板、三维分镜、设计、动画表演、CG等诸多部门一起找方向,最后得出“唐风、诗意、壮美、考究”这四个关键词,视觉指引由此出发。

值得一提的是《长安三万里》的镜头方式也进行了比较多的设计,整体比较克制,把构图和美感往中国画里靠,有很多稳定的中央对称构图,比如黄鹤楼的二楼诗板那个镜头,我们还用了一些大对比的景别,体现出一种沧海一粟的感受,比如李白和高适救完郭子仪后月下分别的场景,或是老年高适在诀别哥舒翰后奔向长安的场景,有一种历史洪流和个人命运的强烈对比。



在光影方面,大部分场面的颜色、饱和度没有调那么高,但是当有需要的时候,比如李白的《将进酒》就与之前形成绝对的反差。


我们在表达方法上也做了很多尝试,电影中有几段是用二维画卷展现的,这么处理是想表现出东方意境的美,用中国山水画中的构成感去表现时光荏苒、岁月蹉跎。


《黄鹤楼》诗中世界








角色设计


WUHU:接下来,咱们不得不提到角色设计与建模,据了解,在创作前期,参考了大量文物,包括且不限于古画、唐俑等,最终确定了“男性雄壮,女性丰腴”的设计理念,此外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色彩要素,在有关角色设计上,可分别以几个代表人物为例,分享其版本迭代的角色设计过程,另外到了建模阶段,想必多少会因为一些因素做一些最终呈现方面的取舍,在这里也请分享一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最终抉择。



邹靖导演:在影片的角色造型方面,我们以唐朝的审美为基准,参考了陕西历史博物馆中唐画,唐俑的比例和造型特点,上半身微长,展现了唐朝人的雄阔尚武的精神,为了能让观众感受到“唐风之美”,我们最终的角色造型比例也由此而来。

同时在人物设计方面,我们还是想要这些人物丰富立体,除了大家既有的印象之外,还要有些新意。比如我们说说李白:我们首先设计了李白的中年,那时候他比较符合大众熟悉的样子,或者说是我们经常从书本中看到形象,有些肚子,喝着酒,很不羁潇洒,这个年龄段我们对李白的设计标准就是要去还原。





之后我们设计了他的青年形象,我们想去呈现出一种除了诗人、文人之外的侠客感,所以我们把他的头发散了下来,这是我们的一种艺术化处理,其实当时的人们出门都要戴幞头。同时团队从很多小时候看的“小人儿书”或“连环画”中汲取了一些灵感,李白造型的整体感受是很柔的,充满曲线感,如水如风,这也和高适的直线造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李白在电影中出现了15个版本,横跨了他的一生,他刚登场的时候,身上配饰很多,因为那时候他家境很好,我们也参考了很多唐代资料,在他的衣服上做出了很多华丽复杂的纹理样式。但当他走过一生,到白帝城孤人行舟的时候,他已划过“人生那重重的山脉”,他一身素衣,别无他物,怎么来到世间,怎么离去,驶向他心中的明月。


老年李白“轻舟已过万重山”


在建模阶段,我们也的确下了很多功夫。因为整体上我们大部分的人物造型边缘都比较圆润,结构不是很明显,从二维设计到三维转化的过程当中,模型部门还是要有很多自己的再创造,包括对一些毛发的再次归纳,要让它们能还原出二维设计的精髓,表情是最难的,尤其要让人物从各个角度看上去都是舒服饱满的,从角色测试阶段开始,模型部门就在此方面下了很多功夫,反反复复修改了很多次,他们最后完成的非常好。


这里也要提一下我们的CFX部门,长安从一开始对于“飘动”就有非常高的要求,我们想尽量飘出一种形式感,而且飘动本身也尽量能和构图相匹配,这是很有挑战且繁杂的工作。
CFX部门经过反复测试,修改不同参数的变量,和动画师们相互配合,让电影角色的披风、头发等产生了非常具有美感的运动,扬州那场歌姬的“柘枝舞”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身上衣服丝带的随动做的非常自然丰富,这并不容易。









动作设计


WUHU:不同的家族背景、不同的人生经历、瞬时的灵光一现 ,都会影响角色此刻的行为举止,一静一动,无比考验动画师对角色表演的把握,想必团队在前期动画表演阶段就下足了功夫,可以请主创老师们举例分享几个印象深刻的角色表演拍摄动画参考以及动作设计过程。




谢君伟:动画表演也是《长安三万里》制作的一大挑战,我们想让观众一眼梦回大唐,不仅需要在人物形象,场景设计上下功夫,还需要抓住唐代人的精气神,抓住他们的行为特征,叉手礼是比较有代表性的礼仪之一,还有比如唐代人喝酒,他们是不碰杯的,为表尊重,还有特定的姿态,我们特意请了礼仪老师,对动画师们进行了现场教学,让每一名艺术家们能够感受唐代人的行动坐卧走,去通过表演呈现这些唐代文人的气质。这才能让观众感受到这些角色在这个世界是和谐的。


幼年杜甫对高适行叉手礼


《长安三万里》片中七成是文戏表演,三成是动作戏,对动画师们是非常大的考验。我先从动作戏说起,像李白和高适初遇的打斗戏,和在扬州裴十二与高适的比试。打斗的调度动作固然是经过动画师们的精心雕琢,同时我们要对这些枪法剑法招式进行研究,每一枪一剑都要做到真实可信。


裴十二和高适打戏


更重要的是,这些人物的招式都是他们本身性格的延伸,高适的枪法沉稳有力,直来直去,大巧不工,李白的剑法迅猛,多变,裴十二的剑法洒脱,灵动。每一个人的招式就是自己性格,其实就是武戏文做的一种尝试。


裴十二和高适打戏


而像贯穿李白和高适一生的相扑,我们想通过这个形式化的表现来展现他们在一生之中所经历的不同人生境遇,所以动作设计上青年时期的相扑,朝气勃发,充满力量,而到了老年两个人气力衰退,饱含沧桑。


李白和高适相扑


而这一生的几次相扑,明显能看到高适从一个相扑小白到高手的转变,最终老年高适在面对吐蕃大军的战役中,运用了相扑(也是李白)精神的以虚御实,声东击西,最终大败吐蕃军,这也是李白的人生对于高适的影响。希望通过动画师们精彩的动作戏呈现表现出角色人物内在的精神。


高适眺望旌旗猎猎


七成的文戏不仅制作量巨大,由于影片特性,片中出现角色众多,而且时间跨度大,同一人物伴随年龄变化需要呈现不同的气质。先说角色众多,我们希望能够赋予不同的性格特点给到这些璀璨群星。



这才有了顽皮可爱的小杜甫在一直舔自己缺的那颗门牙,高贵可爱的玉真公主也被赋予了小吃货的性格,“草圣”张旭癫狂至极,也不忘下意识吹一下散落下来的头发。动画师们想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赋予这些角色一些特点,也正是这些特点,让这些人物活灵活现了起来。


人物状态跨度大,像李白高适都出现了青年,中年,老年的状态,我们要通过表演去呈现青年李白策马驰骋,与鸟共舞,朝气勃发,也要呈现中年李白饱含唏嘘和悲凉,吟出“朝如青丝暮成雪”,也要有老年李白犹如孩童一般兴奋的喊出“轻舟已过万重山”。



每一个镜头动画师们都要去拍很多版本参考,并且找不同影视剧中对于人物微表情的处理,通过动画语言的夸张和放大,呈现在这些诗人们的表演中,让他们蕴含的人生情绪传达给观众。好在从结果来看,观众们还是被这些真挚情感所打动了的。









PART 02


《长安三万里》

让你眼前一亮的妙处所在?



《将进酒》片段


WUHU:有很多影迷观影后会感概那些年少时囫囵吞下的词句,却在某时某刻击中了你”,但这背后要想将诗词意向以及诗人的当下心境通过音画的方式具有“可信度”地表达出来,非常考验创作团队的想象力和设计思考。
据了解,尤其是《将进酒》的片段,甚至花了两年多的时间,从设计到制作,团队曾经历了多少想法的诞生和推翻、效果的测试和迭代,在这里,可以请主创老师们分享这一段的创作过程吗?



谢君伟导演:确实,《将进酒》段落是本片的一大挑战,整体制作横跨各个部门将近两年的时间,我分享一下整体的创作过程。用动画电影天马行空的视觉语言呈现出诗词意境本身就是影片中一大难点,而这首诗词是李白四十岁左右写出,其中蕴含着李白的自由、潇洒、浪漫、豪迈和悲苦,诗中情绪大起大落。我们在故事板制作,剪辑初剪阶段,就创作了各种版本进行筛选,最终确定了我们现在方向。



李白和众诗人在黄河之边豪放饮酒,随着“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李白的声音充满人生唏嘘把诗词吟念出来,在“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时李白撒酒成水,仙鹤飞出,带着片中众诗人,也带着观众,进入到李白的精神世界,看到天边银河和黄河海天相接,银河之内巨鲲在遨游,在天上宫阙与他们敬仰的众先贤举杯痛饮,之后诗人们遨游飞翔到九重天,最终落到现实吟诵“万古愁”的李白脸上。



在这期间,青中年李白的配音演员凌振赫老师也用声音的演绎让角色有了灵魂。当方向确定之后,新的难题接踵而来,银河,宫阙,九重天是什么样子,这使我们设计师们做出了全片最多的版本设计,既要有视觉震撼,又要有东方韵味,银河最终我们采用了冷色调,宫阙外部也是青玉的材质色调,和进入宫阙内部的暖色又一个巨大的对比。银河中的众生物是我们后面才加入的,这些中国传统生物让画面的呈现,多了一份灵动与厚重。



后面就是更多的三维技术难点,银河质感如何呈现,银河的流速是什么样的,李白和银河的交互效果是什么样子,一系列的CG技术测试提前展开,为了后面全面推进做准备。在解决了众多技术难点之后,我们开始给这些诗人赋予情感,给每一个角色赋予不同的性格特点,通过表演让观众能感受到李白的复杂情绪。

特效,灯光部门对每一个镜头更是精雕细琢,进入其中李白和银河互动的单个镜头特效部门制作长达半年,李白高适随着仙女进入大殿的镜头灯光部门也是反复推敲。当然,还有大气磅礴的音乐,丰富细腻的音效,点睛之笔的校色,每一个环节都贡献出了自己最大的能力和热情,用我们的方式和语言来阐述李白的千古名篇。









分镜头彩蛋


WUHU:到了分镜环节,想必为了团队所想呈现的一人一木,一剑一酒,一枪一愁,一事万解,都需要在镜头画面设计阶段尽可能思考全面,可以说太多画面中都充满了超多细节,此外,分镜阶段也决定了整个故事叙事节奏,在这里,请分享几个深思熟虑的分镜头,为大家分享一些不刷几遍完全发现不了的细节和彩蛋。




邹靖导演:《长安三万里》因其题材和调性的特殊性,故事板的工作一上来就面临比较大的挑战,在对文字剧本的第一次视觉化编排上,我们想构建出一种独特的影像风格,我接下来从视听语言、形式美感和完成度三个层面逐一说下


从视听语言上来讲,我们想塑造出一种厚重且不失细腻的感受,娓娓道来的基调。所以这个电影的很多桥段比较没有那么激烈,但这其实更加难处理,因为要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就需要很多巧妙的调度设计。比如李白吟诵《静夜思》之前,摇晃着到窗边,酒杯中的酒刚好平稳,一轮明月映于酒中。


比如程监军刚进入老年高适的军帐,有一个侧打镜头,两人一左一右,可以看到前景有很多箭尖的朝向刚好都指着高适,暗示了他的处境。又比如青年高适在祁王府舞枪表演失败后,有一个平面感的一分为二的镜头,前景右侧坐着落寞的高适,后景左侧是愉快的大象表演,对比了两组角色的情景。



类似此种,整个片子有大量的细节设计。同时,电影还有很多关联性的巧思,中年李白入道前来梁园废墟找高适的段落,最早他们是在平地上聊的,坐在火堆前。后来总觉得不够味,我们就让李白“登高”了,重新画了整场戏。因为青年时他就曾在黄鹤楼的栏杆上登高饮酒,中年时再让他走在高处的废墟上,形成了一种沧桑的对比,他说到“这只大鹏,飞不动了”的时候,他脚下的废墟也正好到尽头了。



这种关联贯穿了整部影片,几场相扑其实是连带着设计的,他们动作中的站位,要刚好有一种跨越时空的匹配性,这样使我们能够容易的叠化老年和青年的脸庞。


李白和高适相扑


几场不多的打斗戏也经过了很多思考设计,裴公子赢高适的那个最后的动作,划着枪杆冲过去,其实经历了很多版本,刚开始中间切了好几个镜头,感觉又复杂又不对,画这个镜头的故事板都快画不下去了,最后其实才采用了这个比较直接和有点夸张的方式,放在整体的动作中,有了一种一气呵成的感受。


裴十二和高适打戏


《长安三万里》从一开始,就比较强调形式美感的建立,非常注重构图。我们有一套逻辑,在不破坏故事和情绪的表达上,每一场都要尽量有几个很有构图感和形式感的画面。比如高适教李白在月下练习枪术的镜头,或是两人在芦苇荡策马狂奔冲向太阳的段落,先是用了几个特写近景展现局部,然后随着马匹速度的提升,猛的拉开,那个镜头的焦距已经非常广角了,一下子把空间打开了,心境就出来,layout部门的镜头打的也很到位。


李白高适策马奔腾


还有战乱的黄鹤楼,老年李白被抓后,与高适共处一室的段落,我当时想要一个很戏剧的形式感的画面,故事板总监给出了一个几乎完全没有透视的,纯正俯拍的镜头,在光影上一亮一暗,突出了两人的处境,就很有意思。



再到完成度,《长安三万里》虽然篇幅很长,细节繁杂,但是故事板的完成度非常高,我记得青中年李白的配音演员凌振赫老师第一次看见《将进酒》的故事板时,就完全被震撼到了。
这一场其实集结了故事板众多成员的力量,最初由故事板艺术家梁亮绘制了初版草图,在此基础上,后续的故事板艺术家们各自发挥所长,诗人们在黄河中奔跑,再分别被仙鹤托起的段落,表演上已经画的非常细腻,给后续的制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故事板分组组长为天上的众神殿段落设计了非常多的版本,绚丽多彩。我们最后为了缩减时长,选择了比较保守的一种呈现。包括影片的最后一场,第一版出来之后,就很完整了,情绪很到位,这是由一个很年轻的非常有才华的故事板艺术家绘制的。


高适作《燕歌行》片段


我是故事板出身,加入追光后,从《新神榜:哪吒重生》开始就跟很多故事板艺术家合作过,他们有的还在追光,有的分布在五湖四海。在此我要向这些故事板艺术家们表达出我的敬意:感谢你们的付出,感谢你们用无数的才华和汗水塑造了这么多精彩的艺术篇章。









宏伟战争


WUHU:影片中呈现了很多大型的战争场面,这可是在动画电影中非常罕见的,能看的出工作量巨大,描绘一下这些战争场面的制作过程是怎么样的?有哪些幕后制作过程是可以分享的呢?



谢君伟导演:宏大的战争场面确实在动画电影中比较少见。片中有开篇的守卫云山城大战,结尾的唐军大败吐蕃军段落,还有中间穿插的一些哥舒翰冲破重围的战斗段落。我们集合了几种方式,去呈现这些场面。



一类就是群集动画,比较有代表性的镜头就是最后大败吐蕃大军,俯拍唐军的冲锋镜头,唐军和吐蕃军有非常多的砍杀交互,这就需要有非常清晰的程序逻辑来判定双方的砍杀和摔倒动作,并且由于发生事件点众多,需要依次的进行调整,才最终展现出这个镜头的恢弘气势。


唐军大败吐蕃大军


一类是动画师手动制作中近景动画和远景群集相配合,这需要在前期就规划好制作的流程,明确区分各部门的制作区域。最困难的一类就是一些运动镜头,像一开始老年高适出场的打斗镜头,和哥舒翰冲破重围的镜头,镜头一直都在运动,本来中远景别的内容随着镜头的移动都会变成近景。


唐军大败吐蕃大军


像这种镜头就只有用最笨的方法,拆分成三、四个镜头,由不同的动画师每个人做一部分,但由于这类镜头人物关系调度复杂,所以要经常的合在一起看看几个人的内容是否能匹配上,这样来回的迭代,最终才把这些镜头硬啃了下来,呈现出了这种厚重的画面质感。







PART 03


是他们

一手打造了《长安三万里》!



导演合作


WUHU:你们两位导演在合作过程中默契度怎么样?都是如何分工的?在创作过程中如果遇到意见不同的时候是如何解决的呢?



邹靖导演:《长安三万里》制作中的所有环节都是在我们的共同审核下,共同执导完成的。我们是在非常多的沟通和磨合中推进这个项目的,我们各自都有擅长的环节,但是希望塑造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所以在整个电影的制作过程中保持了高频率的交流沟通。



当然也会有不同的意见,我们会试图表达自己的观点,说服对方,或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在这个过程当中,制片人和总监们也会从客观的角度给出建议,我们最后都能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制作《长安三万里》的这三年,我们还是非常默契的。








遍布荆棘


WUHU:如果让两位导演回顾整个电影,在整个制作过程中,最令你们头疼的镜头是哪些?你们是怎么克服和解决问题的?



谢君伟导演:最大的几个挑战上面已经提到了,像《将进酒》的诗意呈现,宏大的战争场面制作,大量的重情感的表演戏。但其实在这三年的工作中,问题和困难应该是每天面临的一个常态,这就是动画电影制作的常态。


边塞


解决这些的问题关键就是调整好心态,直面这些问题,依靠团队的力量,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团队的力量无穷的,这样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在一个确定的周期内呈现出这168分钟的电影。



邹靖导演:我觉得《长安三万里》的整个过程都是充满困难的,比较印象深刻的是对历史和文化的表达要找到我们自己的角度,这些诗人和诗词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表达上一定要有新意,要和现代观众建立连接。所以我们选择了高适的视角去讲述故事,选择了“熟悉但陌生”的表达原则,以此去设计青年的散发李白,和少年的顽皮杜甫,对于我们而言这都是挑战,也是很有风险的尝试。

诗词的影像化过程首先要基于我们对于诗的理解,《将进酒》全篇一直在豪迈和悲愁两种情绪间游走,这首诗非常能代表李白的人生。但关键的是,我们最后要一下子拉回到李白那张沧桑的脸上,因为这一切都是悲愁下的幻想。《长安三万里》中所有诗歌影像化的展现,都是基于我们自身对诗词和诗人的理解,基于我们找到的角度,这也是最难的事情。


李白《将进酒》逍遥游


而具体的镜头制作,虽然也有非常困难的时刻,比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镜头我们可能折腾了半年,又或是老年高适和监军最后千军万马冲向吐蕃营地的俯拍全景镜头,因为涉及到的群集数量太大,也反复磨了很长时间。但这些都是表面技术的困难,虽然繁杂,但在大家一起的努力下,还是最终克服了,且呈现出了比较好的效果。








宝贵建议


WUHU:再次祝贺《长安三万里》票房成绩再创新高,这无不也给动画业内的所有伙伴们带来了更多的创作信心,感谢追光团队的无尽付出,最后,希望主创老师们可以表达一下此刻的内心所想,以及给未来有志于从事动画电影的导演们一些建议吧?



邹靖导演:感想上的话,我觉得还是最感谢观众,有他们的支持和包容才有《长安三万里》的今天,对此我们心怀感恩。同时我还是要感谢整个团队,他们付出了太多,《长安三万里》是他们的结晶和成果,能与他们一起奋战,我真的感到十分幸运。


青年杜甫与高适重逢


我觉得对于未来有志于从事动画电影的导演们,需要具备的品质和技能有很多,但真真正正最重要的,是你对动画的坚定和热爱。无论是人还是事物,当你热爱它的时候,它一定会带来快乐,也一定会给你带来痛苦,但如果你真的爱,你会坚持下去。


狼烟边塞


第二点就是,其实有时候不用太想着目的,你选择的是一种生活状态,你要享受创作的每一天。我觉得高适也没有认为自己一定就能成就伟业,他只是选择了他自己每一天不能妄自菲薄的度过,要喜欢不停追逐的自己。享受当下,我觉得对于每一个动画人来讲,都是十分重要。


李白高适喝酒


谢君伟导演:对于有志从事动画导演们的朋友,我作为刚刚踏入导演这扇大门的新人,分享一些我的感受。首先热爱是最基本的,这是一个需要耐得住寂寞的行业,3、4年一部影片能够顺利制作上映已经是非常幸运的事了。


老年高适回忆过往


其次找到自己比较擅长的技能能够生存在这个行业中,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从短片导演一路做起,之后有院线长片的机会。踏踏实实磨练一项出众的技能,了解这个行业,积累经验,这才会有更多的行业同伴能够信任你,但同时不要忘了那个初始的目标。


导演这个职业需要太多的能力,无论是艺术上,技术上,还是管理上的积累,你几乎不会有准备好的时刻,但只有持续在准备,你才有可能把握来临的机会,就像片中的高适一样。



之后我觉得请积累你的人生情感,人生阅历,人生经验,所有的艺术都是创作者思想的延伸,是不是能够触及观众,不仅取决于技术上的成熟度,更加取决于思想上的深度。同时每一部影片都是全新的开始,学会放下之前所谓的成绩,经验,从心开始,享受每一部影片带给你的创作愉悦。


这些感受有些也是我对自己的期望。希望更多对动画电影感兴趣的朋友进入到这个行业,做出有意思的作品,一起推动这个行业的发展。


最后,感谢所有观众们的支持,有你们的包容,鼓励和喜爱,《长安三万里》才可以走得这么远,可以说,因为有你们这些可爱的观众,才成就了长安,感谢你们。









这次专访到这里就要结束啦

小伙伴们是否和小编一样感到意犹未尽呢?

再次感谢两位导演的精彩分享


·END·


想了解更多动画资讯与有趣内容?点个“星标”吧~


另外添加wuhu小精灵5号企业微信(17778021721) 发送“动画新势力”即可在不久后被邀请进群。

你一定还感兴趣:
动画和游戏的角色设计有什么不同?皮克斯资深角色设计师为你在线答疑解惑!!

一张图总结《黑神话:悟空》直播试玩...


注入林魂的《雾山五行2》热血收官!导演专访来啦!


「加班离职事件」与事实不符!《蜘蛛侠·纵横宇宙》中国动画人独家揭秘幕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