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悬疑暗黑系动画的一大力作!《噬梦菇》团队独家专访来啦!!

wuhu小精灵 wuhu动画人空间 2024-04-20

wuhu专访


有这样一种蘑菇  吃了它就可以“永陷美梦”


所有人都对它趋之若鹜——
“噬梦菇”背后的深沉隐喻

你  看懂了吗?



黑白色调、4:3比例、电影质感

这种美术风格是否让你眼前一亮?




还想知道更多?


来听《胶囊计划》第二季《噬梦菇》团队独家专访怎么说——



《胶囊计划》第二季利用短片特点拓展了观众对于国产动画的想象,既有探讨科技意识的科幻片、也有聚焦女性自我表达与和解的成长片、更有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片,画风更是囊括了国风水墨、吉卜力式绘本风、黑白高反差的复古风。

 


精彩幕后?独家放送!

剧情解析?尽汇于此!

创作细节?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



 再看亿遍《噬梦菇》




wuhu专访第443期

采编 | Ava

《噬梦菇》主创团队

主创团队汇签



01


WUHU:欢迎《胶囊计划》第二季《噬梦菇》的主创团队来到wuhu做客,雷川文化作为项目联合出品方,一直致力于原创项目的开发与孵化。在《胶囊计划》第二季中,你们选择呈现这样一个关于人性贪婪、阴暗的故事,很好奇主创团队为什么会选择这个主题,背后有什么契机吗?

联合出品人 王秋裤


王秋裤:我们看到《胶囊计划》第一季播出以后,就立刻与B站建立了联系,传达了我们想要参与第二季的想法,也借此机会了解到《胶囊计划》的创作理念是:主打表达极致情绪,不限风格、不限主题,创作者们可以在这个系列内对动画的创作和表达进行大胆探索。我觉得这个概念可以代表我们创作《噬梦菇》的初衷——通过一个片子,表达一个相对极致的情绪。


导演 谢丹


谢丹:当我看到《雨安国的噬梦菇》这部小说时,感觉非常兴奋和激动!因为一直以来,我对这种中式恐怖美学的题材就特别感兴趣,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好的机会。短片的实验性,也是对商业动画边际的一种探索我们都知道悬疑惊悚类型的动画内容在国内是很少的,决定要做这种题材,肯定是有很大挑战的。


美术指导 陈屹杰


陈屹杰:是的,第一次拿到原著,我也感觉到这是很大的挑战。说实话,悬疑恐怖类型的动画确实比较少,但是这种类型的真人实拍电影和电视剧却是市场常客,如果我们要做这个作品,就要考虑清楚如何才能找到一个更好的角度,我的意思是可以尽量发挥动画本身的一些优势,同时在整体的美学层面给观众呈现一个新的东西。



02


WUHU:这部片子改编自米泽的短篇小说《雨安国的噬梦菇》(下称《雨安国》),各位也提到改编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挑战,那具体团队在片子改编的过程中对此有过哪些思考呢?

王秋裤:我们公司是有一些短篇小说的版权,我们就在这些小说中挑中了《雨安国的噬梦菇》,也就是我们片子《噬梦菇》的原著,这部原小说于2011年刊登在《奇幻世界》实体杂志上,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观众在网上搜的话其实很难找到原著。至于改编方面的思考和困难,我和谢导的第一反应是如何让原著这样一个在文笔上偏向志怪小说的内容,做得不要太“志怪”。


《噬梦菇》原著


针对这一难题,团队内部多次进行了沟通和探讨——


谢丹:首先要考虑的是,我们如何把原著的文字提炼、浓缩成十来分钟的故事。


原著小说的故事主线比较长,主要围绕着噬梦菇和古树的关系,讲述了家族几代人的兴衰。但是我们要做的是一个短篇,就要把小说的结构变成影视化的结构。所以我们决定把小说里最内核的东西提炼出来——人性的贪婪——就是小巡捕在地牢里面说,噬梦菇是靠吃别人的噩梦生长出来的,而这个蘑菇可以让人吃了获得安眠和好梦。


我们把原来的“噬梦菇”元素和故事内核提炼出来,重新编了一个发生在民国时代的故事,基于这个背景,我们设计了一系列角色和场景。



陈屹杰:作为美术指导,从我个人专业角度出发,我觉得首先要从视觉观感入手。


既然我们把这个片子的背景设定在民国,那大家对民国或者建国初年影视作品的记忆必然是那些黑白经典,并且用黑白色调来呈现,就是希望在视觉感受上与别的同等题材的影视作品有所区别,让观众觉得有记忆点,能够有一种耳目一新的好奇感。另外,我们最后商定的《噬梦菇》是在现实主义下的作品,所以在动画的假定性之外也要确保有一定的真实感,采用4:3的画幅比例,同时增加一些颗粒质感的特效,也是从真人实拍影视作品中得到的灵感。



此外,另一个困难就是团队对市场预估的不确定——

谢丹:当我们决定要做这样一个故事时,都知道它可能比较小众,会有一定的观看门槛,也许会有很多观众看不懂。因为我们讲的是一个梦境的故事,但是并没有一上来就告诉大家这是一个梦,这是一种违反观众观影习惯的方式。


我们确实难以判断观众对于《噬梦菇》的反馈,因此在做故事时就比较挣扎但是最终,我们还是在故事的时候,把情绪化的表达作为第一优先级。


整个开篇的时候观众跟着探长一起,在一个相对迷失的状态下面,探长从水里醒来,不知道自己是谁,在干什么,身边的搭档,眼前的男女,都让他觉得很疑惑。甚至自己有警徽也都没有印象。整个片子的前半程,一直到进到燕子巢里面看到那幅壁画之前,探长都在听小巡捕给他讲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在干什么。


这个感觉我们在创作的时候聊到了诺兰早期的电影《记忆碎片》,是那么一个看似失忆的状态。我们希望这个情绪拉着观众往前走。


《记忆碎片》剧照



03


WUHU:《噬梦菇》的色调非常独特,全片采用黑白影像,一开始就营造了悬疑惊悚的影片基调,而唯一的彩色出现在结尾——探长脸上长出的“噬梦菇”,似乎带有某种独特寓意,“噬梦菇”的概念设计也很有意思,可以具体聊聊吗?

谢丹:从故事结构上来讲,《噬梦菇》在结尾的高潮处需要一个爆点,且这个爆点最好是以视觉来呈现。


所以我们最终做出了从探长头上长出来噬梦菇的设计。整个故事是以“噬梦菇”为线索进行推进的,比如在药铺那场戏是表现社会各个阶层对这种蘑菇的依赖,而进入燕子巢后,小巡捕则是用旁白的方式把整个“噬梦菇”的来历讲给观众,直到地牢这场戏第一次出现了实体形状的蘑菇。



这里其实是挖了一个坑,让观众误以为这就是真实的“噬梦菇”,直到最后,探长头上长出另外形状的噬梦菇,这就打破了之前地牢“噬梦菇”的真实性。


我们想用这种方式让观众意识到,之前的故事似乎不是真实的,而是探长自己的梦境。当然,探长头上长噬梦菇这个设定确实会有点冒险,但既然要做一个惊悚故事,我们还是想把这个氛围感做得极致一些。噬梦菇长成人体组织的一部分,这比原著中长在木头上的噬梦菇冲击力更大。


蘑菇造型定稿


陈屹杰:从美术设计来说,因为蘑菇有自己生长的方式和过程,所以对于这个概念观众有着相对丰富且固化的视觉经验,那么蘑菇的形状和生长方式就不能太跳脱,要尽量在符合视觉经验和做出创新之间做好权衡。


因此,考虑到如何表现这个过程,我们经历了漫长的探索和迭代。我们先画了一些素描画稿,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和别的作品撞车了,之后我们又重新找了很多种菌类观察,不停地修改,换了好多版概念设计,最后总算达到了我们想要的效果。


蘑菇手稿


谢丹:一开始我们想要把噬梦菇的颜色做得绚丽,并不是考虑往恐怖方向走,而是参照我们现实中看到的含有剧毒的蘑菇,这些剧毒蘑菇都有着很绚丽的色彩。可是刚一做出来,马上就和《寂静岭F》撞车了,换了一个方向三维资产都已经做完了,又发现和《最后生还者》里第一集的蘑菇造型结构太过相似,只好再次重做设计。


《寂静岭F》蘑菇造型


王秋裤:为了找蘑菇造型的灵感,除了查资料、看视频以外,我们还用AI跑图,但AI生成的都是一些类似于《加勒比海盗》里幽灵船上长的珊瑚形象,比较普通。


如何做到尽量跟别的作品不撞车,又让观众尽可能在视觉上感到舒服,也是我们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考量,尽量做到有视觉冲击但是这种冲击不至于到难以接受、让人生理不适的地步。


之前说到,我们最初让蘑菇变得绚丽是参照现实物,之后是考虑到,片子里“噬梦菇”就是欲望的代名词,所以它应该具备欲望的足够引诱人的特性,如果不够吸引人,观众也不会对这个东西产生好奇。


AI对蘑菇造型的探索



04


WUHU:配合主题的悬疑性和惊悚感,《噬梦菇》的美术风格极为独特,4:3画幅和黑白影像的呈现方式营造了一种黑色电影的氛围,尤其是场景的绘制,中式“庭院”、“药铺”等场景都极为精细,要真实地还原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想必团队也下了一番苦功。具体经过了怎样的探索和迭代过程,可以分享一下吗?

陈屹杰:场景美术这一部分主要是我负责。《噬梦菇》的场景都是看似正常,但其实藏着很多“小心机”,比如第一个场景中的后花园,明明是露天的外景,但是却要在高处加一个窗户,看到最后你就会发现,这个场景设计是没有天空存在的,看似是“后花园”,其实这是一个地牢,周围矗立着四面白墙……


整个创作中的光影非常重要,一是因为这部片子是黑白色调,没有多彩颜色的区分画面,都用光影来强调结构和立体空间,二是叙事手法的需要,光影是影片节奏的体现。


第一场戏,人数不多不过对话比较密,空间也相对开阔,为了突出人物,我们在整个场景实体里就会选择相对松散的密度,把空间的内容变多一些,观众也能看到场景里的道具跟人的表演是有互动的。整个院子一直飘散的烟雾,下着濛濛细雨,还有那个圆形的月亮门。



另外,如果有比较注意光影的观众,可能会发现片子里的光影是经过我们特殊化处理的,包括有观众提到我们参照了希区柯克的打光。确实如此,我们借鉴了希区柯克的一些拍摄技巧,比如经典的阴阳脸,王老板出场的时候有些舞台剧布光的方式,还有地牢里面水面的反光处理等等。这些都是依靠自己的感受,人为地拉开光影的层次,目的也是去配合导演的创作理念,整个片子的情绪表达相对优先。


希区柯克式变焦镜头


燕子巢场景更迷幻,里面的陈列设施是中西结合的产物,这是民国时期的典型特征之一,我们强化了当时纸醉金迷的社会氛围,并在燕子巢场景的戏份中营造给观众。


因为我们对燕子巢的设定是:不是普通人能进的,是独属于达官显贵玩乐的地方,以我在设计场景内的光源时,尽量不是让场景内发光,而是让光源从窗户或者其他地方散射过来,形成散射或靠建筑本身结构组成的阴影效果。



最后一场,也就是地牢戏,我一开始设计了一个类似地下实验室的场景,但是看上去很像谍战剧的感觉,后来我们又颠覆了方案,选择用一种水面密室的场景进行呈现——在整个水面上搭建一个金属平台,再在周围布下很多笼子,水面通过整个光源的漫反射表现,就会营造出很强烈的迷幻感。之后再根据情节的激烈冲突程度和人物的台词,光影会不断变化,以配合氛围的营造。


地牢概念探索


谢丹:《噬梦菇》想要给观众一种情绪化的感受,但这种感受不能非常直白地讲出来,而是需要暗示观众,所以我们在处理场景的时候就会考虑到底要营造怎样的氛围。


在地牢这场戏中,一是配合着整个画面非逻辑上的衔接,比如那个悬浮在空中的螺旋楼梯,体现出一种迷幻感,二是透过水面的反射光表现探长内心的摇摆和不确定,凸显“梦”这一特点。梦是我们现实生活的一种映射,片子里哪些东西要做成实?哪些部分要做虚?后来我们决定,把道具类的东西做实,但是场景的空间逻辑做虚,用这种虚实方式表现探长的梦境感。


燕子巢地下旋转楼梯 分镜与成片对比

燕子巢地下旋转楼梯—模型渲染效果



05


WUHU:短片中人物的服饰也颇有讲究,看得出导演想尽可能还原那个时代的匠心,团队在人物设计方面,经历了怎样的思考和探索?

谢丹:片子里的重要人物有夫人、均先生、孟先生、小巡捕。夫人是最早确定的,她外表比较柔弱,但实际上比较强势。剧中她不直接经营药铺,但是面对权贵时她又应该显得游刃有余。这样一个角色,我们觉得角色的旗袍设计应该更加具有魅惑感。



之后确定的就是小巡捕和探长,小巡捕的服装是参照民国的真实警服创作的,做了一些变化。探长就是均先生,整个片子就是讲他的梦境,所以他的形象就被塑造成一个失眠多梦的、特别颓废的、有黑眼圈的中年人,并且衣服设计比较偏西化。



在角色的道具方面我们也做了很多考据。比如探长会比一般警员的薪水高上很多,再加上一些灰色收入,所以他的穿戴以及他的配枪可能都是西洋货,历史上勃朗宁1903这种配枪差不多能抵得上十二把小巡捕背的长枪(汉阳造)。


汉阳造88式步枪

勃朗宁M1903


其他配角角色,在药铺那场戏都会一起出现。这就需要众多角色在调度的时候也能呈现出黑白灰的色阶效果。这些配角都是民国上层社会的人,所以穿着打扮上也都是穿长衫和旗袍。不过,在服装质感的处理上中我们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民国时期的长衫款式区别不大。


如果是实拍片,完全可以通过衣服布料的质感区别,但是作为一个黑白色调、手绘风格的片子,布料质感的表现就成为了一个难题,很容易处理得雷同化。这些角色都是属于“恶”人,我们并不想用直接用白衣黑衣做区别。


角色概念设计(全)


白衣角色会被误导成“好人”,而黑衣已经有了探长西装版、小巡捕、均夫人等。所以发现问题以后,我们就反复地进行尝试,比如:探长长衫、孟先生和店小二都是灰色的长衫。但是探长使用暗线花纹,孟先生是亮线花纹,店小二则是更低档一些,去掉花纹追求麻布质感。


探长、孟先生、店小二长衫对比



06


WUHU:上海方言和天津方言的对话,可能让人有些疑惑:角色之间真的能听懂吗?或许是导演的故意为之?增加方言的设定除塑造人物外,是否还有其他考虑?

谢丹:使用方言主要是为了角色塑造。民国是一个复杂、融合的时期,人们从四面八方聚集到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重庆等地。那时没有很好推行普通话,就可能会出现能听懂别人的方言,但是不会说的情况。在片子里有两个说上海话的角色,一个是夫人(高傲的上海女人),另一个是店小二(吐槽嘴替),虽然都是上海话,但是角色表现出来的性格却是截然不同。


还有一位胖夫人,我们对这个角色的设定是比较霸气,又不像均夫人那样带有些许委婉的强势,她的强势是摆在明面上的,所以我们一致认为天津方言很符合这个人设。除了药铺这场戏,为了让大家的观感更舒适,大部分台词还是采取标准普通话,比如探长和小巡捕对话、孟先生的台词,以及大部分时间夫人还是说的普通话。


王秋裤:在方言的配音上,其实很多观众也在讨论关于我们片子里面使用沪语的部分,那部分的台词表现还是多亏了729声工厂的老师们。因为我和谢导都是北方人,我们在写剧本的时候很多话是用常规普通话的语言习惯写,不过当我们进入配音的时候,很多台词都要做沪语化的调整。



比如店小二在原剧本中的第一句台词是“我还骗您不成”,在配音过程中,我们首先将台词的“骗”调整成了更符合吴语语言习惯的“噱”,整句台词整理为:“我伐会得噱侬的呀”。沪语里的“我”,除了大家比较熟悉的“阿拉”之外,还有两种发音,一个是「ngo」,一个是「ngu」,但其实「ngo」是又音,所以店小二作为在上海摸爬滚打的本地人,发的是更为传统地道的「ngu」。



07


WUHU:目前在网上对于动画的解读有不同的版本,短片中小的细节也非常多,包括燕子巢的起名、乌鸦的特写、还有“噬梦菇”与“smoke”的谐音梗、“均先生”和“菌先生”的指代,除了我们看到的这些,短片中还注入了哪些巧思呢?可以揭秘一下吗?



网友对剧情解读的部分截图

王秋裤:是的,我们也看到有网友和up主对《噬梦菇》做出了解析,发现观众能看到的东西其实比我们预想的要多得多。我们仔细看了弹幕跟评论,确实感觉埋的很多伏笔基本上都被大家看到了,而且观众们还看到了很多其他层面上的读解:比如“菌”跟“军”,我们当时只想到均先生与菌先生,并没有想到“军”,还有观众解说“均”指的是平均的意思,暗指片中每个人其实都被卷入了欲望的漩涡中。


由此看来,“均”的含义其实已经延展了到四个维度,即使一开始我们并没有考虑那么多。还有,从场次来看,开头和结尾的场景部分就是一头一尾的庭院,之前我们也提到是刻意做成没有天空的地牢,暗示均先生其实一直被困在这个庭院的池子里。另外,还有观众看到了警徽633号,认为这个片子有对《重庆森林》的致敬,确实这些都是我们在片子里埋的彩蛋。



药铺场景里也有设计点——我们用老上海的月份牌美学设计了药铺墙上的广告画,几个摩登女子手里都拿着蘑菇;还有“妙手回春”之类的反讽,都是刻意为之。


药铺场景参考

分镜和成片对比


在镜头方面,我们也有思考和探索——观众会看到反打均夫人、小巡捕、探长三人的镜头外景都是按照景片的方式处理的,这是仿照老电影的拍摄方式,即很多不方便到场或者找不到的外景地,通常情况下会有美术人员在背景板上画好背景,再进行人物和场景的组合这其实就是最早期的绿幕。


药铺手稿

药铺三维模型


燕子巢场景里,一开始在探长和小巡捕进燕子巢的时候有两只乌鸦在外面,到最后探长从燕子巢出来,就变成只有一只乌鸦了,就是暗指小巡捕已经被杀害了。


值得一提的是,表面上看我们这个片子确实对鸦片有一些影射,但并不希望观众把注意力都放在乌鸦跟鸦片的关联性上,我们还是希望体现:不管是鸦片还是蘑菇,都只是欲望的代名词,我们想要提醒世人,不管什么时代,我们总会对某些东西产生依赖,这是无法逃避的,但是值得警惕。


燕子巢内部场景也有比较细致的设计,比如地牢里,在探长、小巡捕跟孟先生打斗的那场戏,出现了一个放着手铐的小架子,就有网友说这是暗示军方的人和警方的人其实也涉入了生意,是的,大家也能感觉到这个片子里其实就是全员恶人,没有哪个阶层的人是清白的,也正因如此才会出现那么多利益勾结。


分镜与成片对比—地牢


谢丹:其实还有个别的设定,一是燕子巢莲花瓣形状的招牌上,我们设计了不同鸦片的名称。二是在燕子巢里,虽然没有一个顾客,但是我们做了烟雾的人形躺在床榻上,来映射燕子巢是一个吸食迷幻致幻类药物的场所。


燕子巢大门


陈屹杰:其实我发现观众比较关注的是神像那部分,因为我们对燕子巢的设定是:上海的地头蛇们秘密聚集玩乐的地方,按照中国人的习惯是需要拜关公的,不过因为是梦境嘛,我们在这里加入了一些巧思:我们设计了这个神像的背影看着像关公,但是正面却设计为张飞像,就是想传达一个似是而非的概念,包括他拿的武器也是故意做成斧子,表明这里与众不同,可以推动情节顺利发展的同时,也呼应了我们之前提到的部分西洋化的民国时代特点。



如果更加仔细去看,会发现斧子上的花纹都是中东阿拉伯的混搭风格,并不完全是中式的。在这里弹幕还是讨论非常热烈的,有人还说是暗指程咬金探地穴,说明中国人对这类神像的崇拜和理解面都是非常宽泛的。


另外,在燕子巢里看不到其他人的存在,东西还在桌上,但是人却像凭空消失一般,其实这也是我们刻意为之,做一些烟和烟斗的摆放陈列,用烟雾营造出一种悬疑感,也勾起观众继续往下看的兴趣。



谢导还谈到,做商业片和短片感受到极大的不同——


谢丹:我们做商业片的时候,会特别注意怎样让观众看明白我们的故事,甚至越直白越好,生怕大家看不懂。


但是做《噬梦菇》是一个特殊的过程,我们会把情绪的传达放到第一位,暗示性的东西比较多。就像前面提到的燕子巢里的神像,最初是编剧老师设置一个剧情点,探长发现了机关,于是打开了暗道的门。


但是这里我们想突出的并不是探长如何去发现这个机关,而是要去表现他对这个陌生的地方有种莫名的熟悉感。所以这里神像的作用就不是去表现一个情节,而变成了一种情绪的传达。弹幕中很多观众显然也很快理解了我们的处理,会留言说“探长怎么这么熟”之类的内容。


在声音的设计上其实也有很多不太常规的处理,比如梦境和真实空间的表现,片子中会有很多水声,这实际上都在暗示均先生的肉体一直处于水中。再比如在探长头上长蘑菇的镜头里,声音老师在后期做了很多细节,用声音塑造了一个错乱的空间,表现探长已经从梦中清醒,意识到自己就是均先生。



考虑到观众年龄不同,阅历不同,成长背景也不同,观影的感受也都是不一样的。观众给予我们这样热烈的反馈,让我们感到受宠若惊的同时,又有所感悟:我们不是仅仅向观众讲了一个明确的故事,而是让观众完全参与进来,通过他们自己的解读来共同完成这个故事。这是我做商业片从未感受到的,感谢观众!也感谢B站在这个项目上给我们创作方面的自由度支持!


分镜与成片对比—地牢



08


WUHU:这次《噬梦菇》采用三渲二的制作方式,在整个风格的确立和三维动画制作的过程中,团队有遇到什么困难吗?可以介绍一下团队是怎么来分工协作完成这部作品的呢?

王秋裤:我负责和B站平台沟通发起项目,之后和谢导一起选择原著小说《雨安国的噬梦菇》,基本上参与跟进了《噬梦菇》创作的整个过程,也负责《噬梦菇》团队内部的工作协调和对外的宣传活动。片子的美术基调和光影都由屹杰把控,包括场景设计方向,采用三渲二的形式,也是大家一起沟通后敲定下来的结果。


确实,除了上述困难以外,我们还在创作中遇到了不少难题 ——


王秋裤:在三渲二的制作中MP(Matte Painting/数字绘景)的量非常大,因为这牵扯到灯光的衔接。之前也提到在黑白色调的基础上,必须要靠打光才能尽可能区分人物和细节,片子的镜头里如果灯光和MP不衔接的话,观众就会跳戏,所以需要根据实际的灯光情况把完成大量的MP。


地牢—MP


内部的MP工作量也要反复协调和处理,对人物模型的比例和精度,都需要抠得细一些。这个难点在于,我们对于场景和灯光以及最终的呈现效果很多时候必须特别笃定,一旦牵扯灯光的修改,其实对应这个灯光下的所有MP都要重新画。


地牢—MP

地下旋转楼梯入口—MP


我们的人物运动其实更偏写实,所以我们找了实拍演员来辅助动画。让真人演员按照剧本演了一遍,再与分镜比对,给到分镜和制作部门各个镜头角度的参考,让做动画的同事看到表演风格的大概情况,这样方便让大家做动画时能有据可循,提供一些参考。


另外,因为《噬梦菇》的剧情相对隐晦,情节本身就藏有很强的寓意和伏笔,包括我们内部进行沟通的时候,大家都需要多一些时间才能理解,这就存在着很大的沟通成本。


《噬梦菇》分镜和表演参考视频


谢丹:是的,尽管我们在做中期之前就做了很多预判性工作,但推进依然比较艰难,这主要是因为《噬梦菇》的流程、风格以及叙事都不是常规化的,所以只能边推进边改制作方案。就比如秋裤上面提到的贴图部分。


在PV测试镜头阶段,我们摸出了一个制作方法,角色上所有光影都是直接画出来的,而不是用三维光打出来的


但是到了中期大量开始制作镜头后,就发现流程会导致周期大大增加且完全不可控,比如燕子巢的戏中,几乎每个镜头都要单独制作一套贴图。并且不能实现光影的变化感,在角色调度和运动镜头时有很大的限制。最后,我们只能尽量的做出几套光影贴图,再辅助灯光去修补。


分镜与成片对比—地牢


动作方面我们虽然找演员拍了一遍,但是最后片子的动作效果,我们并不想要那种很实的动态捕捉效果。而是想要呈现出有些僵硬的二维动画效果,这种僵硬感可以给观众营造一种恐惧、拧巴的感觉。但是制作起来却相当不易,从中期到成片都在反复修改。



09


WUHU:和《噬梦菇》整体偏向写实的风格不同,我们看到雷川文化的另一个原创项目《火星西路7号》在2023年12月20号上线B站,这个项目的整体画风是非常明快和卡通的,团队在不同项目美术风格的选择上有哪些考量依据呢?

王秋裤:不管是《噬梦菇》还是《火星西路七号》,首先作为制片人或者出品人而言,都会多多少少反映我个人喜好的类型。相比现在,我们80后90初这一代人很多小时候就是看《小神龙俱乐部》里面播的那些卡通动画长大的,比如《鸭子侦探》《飞天小女警》等等。


对于动画的理解不是只有日系或者修仙题材的三维内容,但是现在国创的类型中确实这个相对同质的类型占据了很大部分,我觉得这是非常可惜的,所以就想做点不一样的东西。



加上近年来科幻题材在中国也逐渐打开了艺术创作的大门,我们就想尝试能不能用偏轻松搞笑的形式去呈现一个科幻内容,所以我们做了《火星西路7号》。


另外,《火星》的卡通风格更符合一个整体IP授权的逻辑,我们能更清晰地做图库,做商业化授权,开发更多衍生的内容,不管是游戏、桌游、设定集,还是对应的产品植入等等,这个项目更符合传统的商业授权体系。



《火星西路7号》这部作品也是拿下了2023年中国动画人才新星计划的重点项目,请推荐一下这部动画吧——


王秋裤:《火星西路7号》是一个比较小众的科幻喜剧项目,希望通过这个项目打破国创的一些边界,有不一样类型的内容呈现,也是合家欢的一种尝试。它讲述的是在科幻背景下,男女遇到的中年危机问题,可能有事业瓶颈、家庭琐事、生活烦恼等等。在里面,不管是仿生人还是人类,都会为了某种使命感努力奋斗,并且在困难中不断磨砺和成长。希望有更多小伙伴关注这个项目,相信国创不止是千篇一律,国创还有很多未来的可能性,作为国产动画人,我们会一直努力、不断突破,希望大家一键三连,追番支持起来~




《噬梦菇》最全精彩幕后大放送!!


角色概念设计


均先生-角色概念设计

蘑菇生长概念设计

均夫人-角色概念设计

小巡捕-角色概念设计

孟先生-角色概念设计

洋巡捕和店小二-角色概念设计

张太太和王老爷-角色概念设计


场景设计


各个场次黑白灰关系图

庭院-场景模型布局

庭院-场景人物比例概念探索

庭院-精彩单帧

庭院-分镜与成片画面对比

药铺-精彩单帧

药铺-分镜与成片画面对比

燕子巢大门-精彩单帧

燕子巢大门-分镜与成片画面对比

燕子巢回廊-精彩单帧

燕子巢回廊-分镜与成片画面对比

燕子巢波斯浴室-精彩单帧

燕子巢波斯浴室-分镜与成片画面对比

燕子巢楼梯-场景概念设计

燕子巢楼梯-分镜与成片画面对比

燕子巢房间-概念设计

燕子巢大厅-概念设计

燕子巢大厅-精彩单帧

燕子巢大厅-分镜与成片画面对比


道具设计


片中角色所使道具一览


再次感谢《噬梦菇》团队

带来的幕后分享!

期待团队更多精彩作品!



END


公众号改版,如果没有星标

可能之后会看不到我们的文章


添加wuhu小精灵5号微信(wuhudonghua5)发送“动画新势力”即可在不久后被邀请进群。


你一定还感兴趣:


日本人眼里的中国游戏公司是这样的?


因“抬杠”出圈的迪士尼美女小鹿原来是她!迪士尼怎么这么会玩!


1月宝藏新番!《迷宫饭》原来是他们做的!


54部新番开播的1月,我的追番单怎么还是空荡荡?


被誉为2023年动画圈最大的黑马之一!它打开了原创动画的更多可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