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龙应台:相信与不相信(深度好文,不得不读)

明清书话 2020-01-01



相信与不相信


文|龙应台



 二十岁之前相信的很多东西,后来一件一件变成不相信。

曾经相信过爱国,后来知道「国」的定义有问题。通常那谆谆善诱要你爱国的人所定义的「国」,不一定可爱,不一定值得爱,而且更可能值得推翻。

曾经相信过历史,后来知道,原来历史的一半是编造。前朝史永远是后朝人在写,后朝人永远在否定前朝,他的后朝又来否定他,但是负负不一定得正,只是累积渐进的扭曲变形移位,使真相永远掩盖,无法复原。说「不容青史尽成灰」,表达的正是,不错,青史往往是要成灰的。指鹿為马,也往往是可以得逞和胜利的。

曾经相信过文明的力量,后来知道,原来人的愚昧和野蛮不因文明的进展而消失,只是愚昧野蛮有很多不同的面貌。纯朴的农民工人、深沉的知识份子、自信的政治领袖、替天行道的王师,都可能有不同形式的巨大愚昧和巨大野蛮,而且野蛮和文明之间,竟然只有极其细微、随时可以被抹掉的一线之隔。

曾经相信过正义,后来知道,原来同时完全可以存在两种正义,而且彼此抵触,冰火不容。选择其中之一,正义同时就意味著不正义。而且,你绝对看不出,某些人在某一个特定的时机热烈主张某一个特定的正义,其中隐藏著深不可测的不正义。

曾经相信过理想主义者,后来知道,理想主义者往往经不起权力的测试。一掌有权力,他或者变成当初自己誓死反对的「邪恶」,或者,他在现实的场域里不堪一击,一下就被弄权者拉下马来,完全没有机会去实现他的理想。理想主义者要有品格,才能不被权力腐化;理想主义者要有能力,才能将理想转化为实践。可是理想主义者兼具品格及能力者,几希。

曾经相信过爱情,后来知道,原来爱情必须转化为亲情才可能持久,但是转化为亲情的爱情,犹如化入杯水中的冰块──它还是冰块吗?

 曾经相信过海枯石烂作为永恒不灭的表征,后来知道,原来海其实很容易枯,石,原来很容易烂。雨水,很可能不再来,沧海,不会再成桑田。原来,自己脚下所踩的地球,很容易被毁灭。海枯石烂的永恒,原来不存在。

二十岁之前相信的很多东西,有些其实到今天也还相信。

譬如国也许不可爱,但是土地和人可以爱。譬如史也许不能信,但是对于真相的追求可以无止尽。譬如文明也许脆弱不堪,但是除文明外我们其实别无依靠。譬如正义也许极为可疑,但是在乎正义比不在乎要安全。譬如理想主义者也许成就不了大事大业,但是没有他们社会一定不一样。譬如爱情总是幻灭的多,但是萤火虫在夜里发光从来就不是为了保持光。譬如海枯石烂的永恒也许不存在,但是如果一粒沙里有一个无穷的宇宙,一剎那里想必也有一个不变不移的时间。

那么,有没有什么,是我二十岁前不相信的,现在却信了呢?

有的,不过都是些最平凡的老生常谈。曾经不相信「性格决定命运」,现在相信了。曾经不相信「色即是空」,现在相信了。曾经不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现在有点信了。曾经不相信无法实证的事情,现在也还没准备相信,但是,有些无关实证的感觉,我明白了,譬如李叔同圆寂前最后的手书:「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相信与不相信之间,彷彿还有令人沉吟的深度。


延伸阅读——

北岛:“我不相信”的呐喊


北岛,原名赵振开,中国当代诗人,为朦胧诗代表人物之一。先后获瑞典笔会文学奖、美国西部笔会中心自由写作奖、古根海姆奖学金等,并被选为美国艺术文学院终身荣誉院士。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他的诗刺穿了乌托邦的虚伪,呈现出了世界的本来面目。一句“我不相信”的呐喊,震醒了茫茫黑夜酣睡的人们。清醒的思辨与直觉思维产生的隐喻、象征意象相结合,是北岛诗显著的艺术特征,具有高度概括力的悖论式警句,造成了北岛诗独有的振聋发聩的艺术力量。代表作:《回答》、《结局或开始》、《一切》。



回答


文|北岛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已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之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如果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让所有的苦水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的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进步从怀疑开始


文|明清




记得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诗人北岛曾经用一首“我不相信”的著名诗篇,唤醒了几乎一代沉睡的中国青年。

其实更早的时候,胡适之先生20世纪20年代就告诫过当时的中国年轻人:“一切主义、一切学理,都该研究。但只可认作一些假设的(待证的)见解,不可认作天经地义的信条;只认可作参考印证的材料,不可奉为金科玉律的宗教;只可用作启发心思的工具,切不可用作蒙蔽聪明,停止思想的绝对真理。”

改革开发年代里,领导人陈云也有过一句名言,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从古至今天,中国人最大的思想桎梏就是不敢独立思考,不敢怀疑,不敢打破陈规旧习。当然制造这一思想桎梏的始作俑者,则更是一位超级大人物——被我们中华民族遵奉为圣人的孔夫子。他说,“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几千年下来,中华民族就一直被这个思想桎梏紧紧束缚着,光一个皇帝制度就延续了2131年(从秦始皇到溥仪),为人类历史所罕见。虽然终于到了1911年,中华民国建立终结了帝制,但却总不断有政治大人物想当皇帝,做皇帝梦,想当有皇帝一样权威的“领袖”;普罗大众当然也更没有随着帝制的覆灭而觉醒公民意识,相反被驯服、被教化、被洗脑的臣民思想至21世纪的今天,仍然大有市场。

可以说,中国的长期落后、贫穷,苦难深重,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与紧紧束缚自己的思想桎梏有关。20世纪80年代之后,以邓小平、胡耀邦为代表的一代领导人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逐步走上富裕道路之所以成功,很显然有赖于他们以政治家的勇气首先打破了禁锢中国人数千年的思想桎梏,解放思想,将迷信盛行、本本教条、封建思维、保守满后的中国拉回了人类普世文明的大道。

毋庸讳言,事实上今天的中国又一次走到了的“十字路口”,用官方说法是进入了“改革深水期”。各种矛盾、各种问题可谓层出不穷、集中凸现。表面看是传统体制僵化、利益集团固化阻碍了我们前行的脚步,实质仍然是能不能有一次新的“思想大解放”,对那些看似“政治正确”,其实早已经为先进文明世界所抛弃,为海内外越来越多知识分子和广大民众所怀疑的所谓“理论”、“思想”和“意识”,来一次新的“大扫除”。

可能每个读书人都知道“皇帝新装”的故事。但如果今天我们所有的人还都像故事中那样,仍然愿意甚至沉湎于选择做“聪明”的“赞美者”;而怯于做那个讲真话的“孩子”的话,那么我们的伟大复兴梦想不就真的是遥不可及了吗?

当然不会是这样!因为今天的世界已经不是昨天世界了,今天的中国更不是原来的中国了。特别是经过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洗礼的中国人,独立思考、敢于怀疑的思想种子已经深深埋下了!

有了种子,有了改革开放世界的土壤、水分和空气,又何愁花不开呢?


-END-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不错

可以转发至朋友圈

这将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荐读


【精彩视频】泰国人妖算什么?看看印度大片,不看后悔!!!

看完这40张照片,才知道时间有多可怕!

冯学荣:根本不存在什么“社会财富”(深度醒脑)

【珍贵影像】朱镕基1987年竞选上海市长演讲视频,难得一见!(值得收藏)

丰腴女人体摄影,美得像油画!

成年人的崩溃,是从借钱开始的(深度醒脑)

【精彩视频】讓人目瞪口呆的震撼表演,全程不敢眨眼!

中国人的一切苦难,都源自于中国式的聪明(深度好文)

许子东:逃离北上广成为一种奢侈(深度好文)

洪晃:上一代交给我的一些我不想要的东西

柏杨解码:解读真实六十年代台湾社会现象



明清书话

风花雪月与人文理想

阅读+旅行+情感+故事。欢迎投稿

主编:明清 ;编辑:紫云    泓波  

投稿邮箱:1547128352@qq.com

                                                                             



【隐藏起来的热文】

这才叫脱衣舞!让人目瞪口呆,不敢眨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