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不简单!浙江多地规定:重大涉企政策制定应有企业家参与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政已阅 Author 政新
近日,宁波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一份文件,名字叫《宁波市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暂行办法》。
这个办法规定:从12月28日起,宁波市重大涉企政策、重大决策制定,应有企业家参与。
这件事挺值得一聊,背后涉及到相当多的事。
既然话题由这个办法引起,那就从它聊起。
在内容上,这个办法很有特色:它列了一大堆要听取企业家意见的政策名。
起草部门应听取企业家代表和行业协会、商会意见建议的是这些:
编制和制定行业发展规划、行业发展和改革政策、行业标准和规范;制定市场准入、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对企业切身利益或者权利义务有重大影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专项政策。
一定范围内有针对性地听取企业家代表的意见建议的,是这些:
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编制区域发展规划、制定重大改革方案和对外开放政策、分析经济形势和制定宏观调控政策、研究布局重大建设项目等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重大规划、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重大项目。
文件内容规定如此具体细致,不难看出政府态度之诚恳。
尤其是这一句话:对于出台前依法需要保密的涉企政策,起草部门可通过签订保密协议等方式,尽可能听取企业家代表的意见建议。
还有这条规定,起草部门要听取意见的企业家代表,应兼顾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地域,做到覆盖面广、代表性强。
显然,这个办法的出台,传递出了这么一个清晰的信号:企业家们处在市场一线,往往最容易发现痛点难点问题,只有让“局内人”充分表达意愿,才能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视野还可以放得更广。
不难看出,它针对以往曾经出现过的一种现象:有些地方出台的一些政策,本心是为企业发展服务,但对企业来说,却不实用。
之前一些媒体报道披露过一些此类现象:有个位于西部省份的市,当地企业明明最紧缺的是生产一线的研发设计人才和高级技工,但当地推出的人才优惠政策却集中在院士、博士等高精尖人才。
好心,却没办成事。
在政策制订过程中,没充分听取企业家意见,是出现这种现象很重要的原因。
也正因如此,现在不少地方政府在制订政策时,越来越重视听取“局内人”的意见和建议。
在其中,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的相关规定,表现得特别明显。
去年2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制定涉企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必须听取相关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意见,使政府决策更符合实际和民意。
去年3月,温州市政府办公室印发《温州市民营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程序暂行办法》,这是全国首个关于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的地方规范性文件。
去年9月,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的实施意见》,上面就提出,各地要推动企业家积极参与涉企政策制定。
今年3月,浙江省发改委印发《浙江省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暂行办法》,这个办法鼓励企业家参与三大类涉企政策制定,企业家代表中原则上民营企业比例不低于70%,中小企业比例不低于50%。
还可以把这事放在更大的背景来观察。
最近几年,可以发现这么一个现象:党委政府越来越注重发挥企业家的作用。
最鲜明的一个例子,发生在温州。
去年11月1日,在温州首个“民营企业家节”现场,出现了这么一幕:企业家与党政领导并肩就座,和以往的会议座次突出领导不同。
温州首届“民营企业家节”,座位表彰显“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今年,对发挥企业家的作用,则更为重视。
看新闻,大家应该时常会看到这两个词:“六稳”“六保”。
“六稳”指的是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六保”指的是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今年党委政府的很多工作,都是围绕“六稳”“六保”进行。这其中,保市场主体相当重要。原因很简单: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保护好市场主体,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就能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
这方面,浙江今年做了很多事,其中“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相当值得一提,今年6月2日,浙江25家企业与省工商联、省发改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面对面恳谈,共同推进问题解决。
不光省级层面,省市县三级都要全面开展这个恳谈会。
这一切,包括各级政府、部门出台的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的相关办法,更显示了对民营企业家们所寄予的厚望:希望这个群体能努力成为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信号相当清晰而有力。
更多新闻
来源:政已阅微信公号,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值班编辑:薛妍辰
关注!